吃苦:富人育儿新选择 当一天乞丐,讨来一生财富 鸡年的早春二月,天气乍暖还寒。上午8点,四川宜宾的“富家子”文云(化名)身上穿了一件破旧的上衣,脚上穿一双旧胶鞋,拿着一个纸盒子来到成都市繁华的商业大街春熙路,在街边当起了“乞丐”。时间一分钟一分钟地过去,却没有人朝纸盒内丢一分钱。“我的脚好痛哦,受不了啦!痛得我身子都在打抖,但我不能动,既然是体验就要坚持。&r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愤怒 是孩子想引起你的注意 有一天,你忽然发现孩子在家里故意扔东西,故意破坏家里的物品,这时,你不必紧张,也不必愤怒,因为这通常是孩子碰到挫折、委屈或愤怒时的表达方式。孩子在没有学到合适的表达方式之前,只好以敲、打、摔来引起父母的注意,试图用这种方式来发泄心中的不愉快。 这时,父母应该接受孩子的这种失控表现,停下忙碌的脚步,去听听孩子的心声,为孩子提供正常的泄愤渠道。父母可以边陪孩子清理现场,边和孩子聊天,以弄清孩子的问题症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如何矫正孩子乱扔东西 家长们凑在一起交流经验的时候总是感概说,现在为孩子操心的事太多,我 们小时候家长哪有时间管,可个个都挺有能力,起码自己能管自己,哪像现在的 孩子丢三落四、邋里邋遢。家长们嘴上这么说,可还是少不了跟在孩子后面背书 包、拿水壶,不时的再嘱咐两句。 有这样的家长也就别怪孩子丢三落四、邋里邋遢了。其实孩子的毛病都是家长一点一点惯出来的。因为在孩子一两岁时都很喜欢把丢在地上的东西捡起来交给父母,这并不是因为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儿时不会玩 长大很“疯狂” “真没意思!”这句话从4岁女儿文文嘴里一出,刘女士吓得一愣。原来,自从3岁上了幼儿园,文文的“业务”越来越繁忙:从周一到周五,白天上幼儿园,晚上在家练琴、学书法、画画;逢周末,她还要参加英语班、舞蹈班。现在的孩子吃得饱、穿得暖,但他们却不快乐,就是因为没时间玩,每天除了学习还是学习。童年不让玩,后果会咋样?近期,一次在线调查的结果显示:52.2%的人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给孩子一块自主发展的空间 这是一件真实的事情:国内某著名高校的一位大学生,在考取出国留学的奖学金后,却因焦虑过度而精神失常。原来,他是家中独子,从小备受宠爱,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甚至上了大学,父母还要每周到学校去为他料理生活,一想到自己将要独自一人出国求学,无人照顾,他不知自己将如何生活,以至过于焦虑而失常。后来,这个大学生的父母对记者说了一句令人深思的话:“我们一心一意地爱他,凡事为他着想,谁知却害了他。&r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会协作的孩子能成功 心理学家指出,会协作是决定儿童将来是否成才的关键。 只强调“竞争”而忽视“协作”的误导,很容易使孩子将这两者的关系对立起来,并不知不觉地培养了极端的个人主义。这些孩子常会因为狭隘的心胸,以及妒忌和仇视他人的心理,得不到别人的理解和帮助,无论干什么事,都要付出事倍功半的代价,因而也就阻碍了他们在学习和事业上的发展。 现代社会分工很细,任何人都不能&ld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吸吮安慰奶嘴的利弊 这几天,我所在的新生儿病房热闹了起来,是因为医学院一些年轻的学生到临床来见习。几个女学生特别勤学好问,一有不懂就唧唧喳喳地围着医生问。 这天,我带的一位女生小黄趁我得闲的时候问我:“吕老师,我姐姐的宝宝现在2个多月大,有时吃饱了奶还号啕大哭,只要我把手指伸进宝宝的嘴里,他就不哭了;有时,他吸吮自己的手指,吃得津津有味。姐姐说,要买个安慰奶嘴给他。吕老师,您说,婴儿需不需要安慰奶嘴呢?&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利用黄金时间培养家庭关系 每天离园回家的时候,是孩子思维最活跃、最兴奋的阶段,他期待着与家人分享一天的生活感受,期待着爸爸妈妈对自己的认可、鼓励与支持。利用好这一“黄金时间”,就会培养亲密的家庭关系,使孩子的思维更加活跃,让孩子产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从而对新的生活和学习充满向往。 据报道,中国父母接到孩子的第一句话通常是:“今天在幼儿园吃什么了?”“你今天学什么了?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受过胎教的孩子有哪些特点? 1、不爱哭。虽然婴儿在饥饿、尿湿和身体不适时也会啼哭,但得到满足之后啼哭便会停止。还由于受过胎教的婴儿感音能力较好,每当听到母亲的脚步声、说话声就会停止啼哭。孩子比较容易养成正常的生活规律。如在睡前播放胎教音乐或母亲哼唱催眠曲婴儿就能很快入睡,满月后 就能养成白天醒、晚上睡的习惯。 2、能较早与人交往。婴儿出生2~3天就会用小嘴张合与大人“对话”,20天左右就会逗笑,2个多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19岁女孩困惑:走出网络我的明天在哪里 生死一线 母亲的怀抱最温暖 ……砰砰砰!随着碗筷盘子相撞的脆响,姐妹俩叽里呱啦的争吵声顿时打破了四口之家的宁静。就因为菜咸了这么丁点儿小事,一场“家庭内战”上演:“啪——”的一声,妹妹响亮的耳光重重地落在了宋嘉(化名)的脸颊上…… 宋嘉流着眼泪,摔门躲进了自己的房间,巨大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隐性压力”幼小心灵怎承受 年仅12岁的山西临钢小学5年级女生恬恬(化名),留下一份“压力太大”的绝笔后,自缢身亡。记者日前走进这个家庭时,恬恬的父母终日以泪洗面,心神几近崩溃,一个幸福家庭的天空已然坍塌。究竟有什么“太大”的压力,竟让一个花季少年如此不能承受? 孩子的心灵更需要关爱 恬恬就读的是临汾钢铁集团的子弟学校,无论师资水平还是学校环境,在当地都是不错的。学校平时十分注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亲子沟通技巧 在许多家庭,家长和孩子无法沟通,孩子也根本不听家长的话,如何培养良好和有效的亲子关系技巧,能否教家长几招? 技巧一:每周安排一次或以上的“黄金时间”,在那段时间里,家长与孩子共同选出某一项活动一齐去做。其中包括四个步骤,一是共同挑选活动,二是双方订下“黄金时间”的“约会”时间;三是家长用嘉许、描述、接触等新的行为模式,避免质询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不要忘了尊重与沟通 一天, 女儿托着小下巴望着窗外,静静地聆听雨点“吧嗒吧嗒”的声音。 突然,她说了一句:“妈妈,要是没有我多好啊!” “什么?”我以为我没有听清。 “我还不如死了好呢!”女儿又说了一句。 我吃了一惊,忙急着问:“怎么了,小泽?你怎么说这样的话?” 女儿撅着嘴,委屈地说:&ldquo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离婚家长应如何面对孩子 父母要离婚,这件事势必会对孩子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会使孩子的世界变得混乱。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将孩子受到的伤害减到最低,并尽快让孩子恢复正常生活,家长们不妨听听专家的观点。 观点1:与孩子进行一次谈话 对于年龄大一些的孩子来说,父母离婚并非是禁忌话题,哪怕孩子思想上还没有准备好接受这个事实。需要注意的是,在谈话中父母应让孩子清楚一点:“爸爸妈妈是一直在你身边的,孩子对于父母来说很重要。&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孩子早识字不如做游戏 让孩子出类拔萃的并不是提前识字,而是游戏、游戏,再游戏!日前,来自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心理专家、早教专家玛思博士为上海家长解读了一次“游戏的力量”。 生活本身就是游戏 “我们工作都很忙,哪有时间陪孩子玩?”“为了照顾孩子,是不是应该在孩子出生后的三年里,做‘全职妈妈’?三年的‘全职妈妈’界限是否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天然疗法"缓解宝宝的病痛 如果你的孩子胃疼、鼻子不通气,或者被蚊虫叮咬了,你是手忙脚乱地带着孩子去医院,还是利用家里现成的东西,为孩子马上治疗呢?下面提供了一些经过检验的家庭疗法,方便快捷,不仅副作用少,而且省钱。 蜂蜜柠檬汁治嗓子疼 近来一项研究发现,一茶匙蜂蜜比咳嗽药更能缓解孩子的咳嗽。将蜂蜜与柠檬汁混合,放在微波炉里加热20秒,温热即可,一次一茶匙。注意,蜂蜜对于1岁以下的孩子来说并不安全。 甘菊茶治疝气 美国北卡罗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皮诺曹的鼻子长不了 在从公园回家的路上,4岁的豆豆告诉妈妈,他在公园里看见了变形金刚。妈妈知道,公园里并没有变形金刚,豆豆又在想象了。 有一次,豆豆的妈妈问幼儿园老师:“我的孩子每个星期都要从幼儿园拿一个玩具回家,他告诉我这是老师允许他拿的。真的是这样吗?”老师说她根本不知道这件事。 许多孩子会和例子中的豆豆一样,因为自己的想象而无意地说了谎,或者因为他对某些物品的占有欲而有意说谎。这两个说谎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爸妈如何向0岁宝宝示爱 什么是爱?爱是心甘情愿的付出;爱是莫名其妙的吸引;爱是油然而升的关怀;爱是不计回报的奉献……它是世间最美妙与神圣的感受。“我爱你,爱着你,就像老鼠爱大米……”这首耳熟能详的歌曲唱出的不仅仅是男女之间的爱,似乎也涵括了爸妈对刚出生小宝宝的爱。那么,该如何把对宝宝的爱把握得保质又保量呢? 亲子互动—&mdash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孩子做家务家长要不要付钱 核心提示:人生的收获不仅仅是金钱财富。如果有一颗聪明的心,那么,每一次经历都给你不同的收获,都可能成为人生成功的基石。 人家的孩子不给钱就抢着做家务 暑假期间,许多家长为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会安排些家务给孩子做。最近,顺顺妈颇有些无奈地说:“小学五年级的儿子要么不帮父母做家务,要么就是给钱才做。”从小学三年级开始,为了鼓励儿子做家务,顺顺妈和老公借鉴其他父母的经验,儿子洗一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让孩子先犯些错误 一位从国外归来的朋友给我讲了这么一则小故事:一天,她去一位美国老师家做客,无意中看见老师不满3岁的孩子拿着一把钥匙,在笨拙地试着插进锁孔中,想打开卧室的门,可怎么也插不好打不开。于是朋友主动过去想帮他一下,却被老师阻止。老师说,让他自己先犯些“错误”吧,琢磨一会儿总能把门打开,这样他就再也不会忘记这门是怎样打开的!果然,那孩子折腾了很长时间后,终于如愿以偿。 孩子的错误大凡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