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业负担过大 孩子竟得了“橡皮综合症” 文文上学没几天,就吵着要跟爸爸妈妈去买橡皮擦,但买来的新橡皮擦没有用上两三天,就被他用小刀切成一小块一小块,没法再用。写作业时,文文喜欢不停地用橡皮擦,直到纸被擦破。每天作业做完,他的桌上都有一大堆橡皮屑。据了解,这一被心理学专家称为橡皮综合症的现象在小学低年级学生中比较普遍。调查表明,目前30%左右的小学低年级学生有不同程度的此类行为。 心理学专家认为,橡皮综合症不是一种病,而是一种独生子女的不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警惕!儿童也患忧郁症 在许多人的眼里,只有大人才患忧郁症。其实,儿童也能患上忧郁症,而且一项最新研究表明,由于社会环境所发生的变化,现在儿童患忧郁症的数量有明显的上升趋势。 研究人员表示,儿童周围环境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可以给他们的心理带来很大的压力,如果不及时对其心理进行调整,这些儿童会因这些消极影响的日渐深入而出现忧郁症的前期症状。例如在一个父母已离婚的家庭里,与母亲生活在一起的孩子会经常思念如今已不在身边的父亲。这种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幼儿潜能开发能造就高智商 孩子是每个家庭的未来,尤其是现在,家家都是独生子女,年轻的父母们在没有任何经验的前提下对孩子的教育却必须一次成功,这怎能不让他们苦恼呢。如何才能让自己的孩子更优秀? 人脑需要刺激 据程跃博士介绍:其实,现代神经科学发现,人脑细胞具有异乎寻常的增生能力,遗传进程为个体感知、运动、思维发展提供充足的细胞,以保证适应复杂环境的需要。如果环境刺激贫乏,头脑的许多细胞就会发育废止,不再生长。如果环境刺激丰富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儿童心理问题暴露教育危机 刘宝森心理专家指出,在对儿童的教育中家庭教育为重中之重,然而目前一些家庭的错误教育观念却成为了导致孩子心理问题的不可忽视的因素,其中以“爱的名义”的家庭教育尤为典型。 青岛市某小学六年级学生小明(化名)总离家出走,对此他的家人苦恼不已。不久前,不明原因的父亲带着孩子,一同来到某医院心理科。医生、孩子与家长的一席话惊醒了迷茫的家长。 父亲:“医生,你看看这个孩子脑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3岁的孩子要多做游戏 3岁以后大部分宝宝上了幼儿园,生活上的照料少了很多,恭喜您,现在进入了育儿过程中相对轻松的阶段。孩子的注意力时间更长,能够完成各种复杂的事情,玩的花样更多了。游戏是孩子的天性,也是孩子学习的渠道,让孩子尽情享受作为一个孩子的乐趣吧。 1、体格智能成长指标 大动作:会拍球,两脚交替跳,交替上楼,会模仿做体操 精细动作:会用剪刀剪纸条,会简单折纸(如:把正方形折成三角形或长方形),搭高积木10块以上,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母亲的关心别成了孩子的折磨 很多妈妈总是害怕孩子饿着,就不分具体情况地强迫孩子多吃;因为害怕孩子冻着,总是让孩子比别人多穿一层;因为害怕孩子累着,总是替孩子包揽一切,穿鞋、背书包、叠被子。 记得有一次,我去拜访很多年都没有见过的老同学。她的儿子都4岁了,可是到了吃饭的时候,我却看到,孩子还是要妈妈喂,如果妈妈不喂,就拒绝吃饭。老同学当着我的面有些不好意思,解释说:“孩子从小到大喂习惯了。” 所有的妈妈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要关注孩子“精神叹息症” 哈尔滨市民李女士的6岁儿子近来在吃饭、写作业、游戏甚至睡觉时,总爱老气横秋“唉”地一声长叹,最多时,一小时内叹气20多次。为此,李女士曾多次询问:“有谁欺负你了吗?”孩子每次都摇头说没有。 无独有偶,市民王先生读初一的女儿也整天唉声叹气,问她心里有啥事,女儿连连摇头。 据哈尔滨市儿童医院心理咨询门诊主任聂洪章介绍,孩子的这种表现是典型的“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父母失去耐性时可以这样做 父母失去耐性时可以这样做 当爸爸妈咪自己本身对孩子感到不耐烦时,该如何才能不把情绪带给孩子呢?陈碧玉表示,家长本身若是没耐性的人,孩子很容易也有这样的行为表现。倘若爸爸妈咪已经失去耐性,建议不妨先暂时离开令你不舒服的情境,转换心情后再与孩子相处。 家长的情绪和行为表现,孩子都会感受得到,千万不要让你的教养态度影响到孩子的学习动机和人格发展。父母没耐性时,应学习情绪管理与放松技巧。如:听音乐、做运动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法国父母是如何养育孩子的 我的孩子出生在法国。当孩子刚出生时,按照中国人的传统习惯,我总是把孩子抱在手里。后来有位做妈妈的法国朋友问我:你为什么总抱着他?她告诉我,法国人没有经常抱宝宝的习惯,婴儿几个月大就会被安置在一块安全的围起来的婴儿区,让他们在里面滚、爬、玩耍,再大一些就在宝宝地毯上来回爬。这样长大的孩子肌肉更灵活,个性也更独立。 于是我开始关注起法国人养育孩子的特点,让我受益匪浅。法国父母对待孩子最大的特色是平等。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培养学生正确的自我归因 现代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向家长一致呼吁,要仔细分析孩子的归因方式,帮助孩子使用正确的归因方式,并从小培养儿童积极的“自我归因”能力。 有这样一个例子。有兄弟两个,一个出奇的乐观,另一个则非常悲观。他们的父母想让他们的性格都改变一些。于是就把那个乐观的孩子锁进了一间堆满马粪的屋子里,把悲观的孩子锁进放满漂亮玩具的屋子里。等了一个小时,当他们打开悲观孩子的屋门时,发现他坐在一个角落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优秀宝宝要具备的6大特质 要具备什么品质和能力才可以称得上是优秀的宝宝? 自信心、好奇心、自制力、同理心、沟通能力和合作能力,一个都不能少。 这些必备特质从宝宝0岁时就要留心打造, 让我们培养一个对困难无所畏惧、一往无前的宝宝, 对一切充满热情的宝宝, 一个能够很好地控制情绪,抒发情感的宝宝, 一个能够将心比心、善解人意的宝宝, 一个善于表达自己,协调他人一起走向成功的宝宝。 特质一:自信心 遇到困难启发宝宝自己解决是建立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这到是反映慢呢还是反应快? 求助者:我孩子在学校很木,哪个老师也说他反映慢.他学习上也确实反映慢.而且遇到问题也不会给自己辩护.感觉语言表达能力很差.同学也经常欺负他.他好象也习惯了,也不生气.很老实.逆来顺受.可在家里的表现和学校有很大的反差.他较有主见.和别人对挡,(不是同学)来话来得相当快.虽说他说话竟是大实话,有时堵得人慌.你有来言我总有去语.有时还不凡幽默.爱说,爱笑的.扎一接触,都感觉他挺笨的(长的也不太机灵)可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孩子顶嘴的功与过 这个周末,又约了瑞灵、晓冰和丹丹到我家小聚。我们是初中时代的好朋友,相识相知十几年。 十几年中,尽管各自际遇大不相同,却始终割不断我们之间的那份友情。每隔十天半月,我们都会有一次聚会,好像一段日子不聚聚,心里就不舒坦似的。坦白地说,几个人之所以乐此不疲地保持着这种小聚的习惯,也许不仅是为了友情,而是这种聚会让我们都得到了一个宣泄生活压力的机会。特别是现在,毕竟都是人到中年的女人,要倾诉的内容太多、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上寄宿学校的孩子易伤心 最近,首都儿科研究所儿童保健研究室主任戴耀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让孩子上全托幼儿园、寄宿制小学对家长来说可能是个方便省事的选择,但对孩子来说,这意味着是家长对他们的一种忽视,这样容易使孩子失去安全感,造成潜在的心理问题。 戴主任认为,孩子一周只有在周末才能见到爸爸妈妈,这种生活状态会使需要父母的孩子没有安全感,直接影响亲子关系。因为学校和家庭的生活状态不一样,无论多么负责和有爱心的老师也没有办法取代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家长错误教育影响孩子学习 北京师范大学儿童心理研究所董奇博士指出,家长在教育中不自觉的错误,可导致孩子多种心理问题,并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效果。 常询问孩子在班级的名次。家长不能以每次考试成绩的排名来肯定或否定孩子,对于一个不可能得第一的孩子反复强调名次,势必使孩子陷于自卑。而孩子的自我否定,不仅会使其学习成绩进一步下降,孩子未来的整体发展都会受到妨碍。 常指责孩子的失败。比如有两个孩子的语文考试不及格,家长甲对孩子说:&l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怎么帮助这个孩子? 求助者:我同事的儿子,今年刚上高一,但是一上学就不"舒服"(等于是有点郁闷,他好像多少有点抑郁倾向), 问他怎么了,为什么事,他也回答不上来,就觉得考上大学,又能怎样,很多大学毕业的不是一样也没找个好工作,还感觉活着没意思. 已经两个星期没怎么上课了,上周上了一天,这周昨天去了,今天又在家呆着了. 他其实很想好好学,从小学到现在他一直学习都挺好的,很受老师喜欢. 他现在是怎么了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孩子讲大话,家长要检讨 说谎,似乎是成长中的孩子们的通病。其实,孩子说谎是家长教育不当的结果,因为孩子不能区分真实和想象的不同。心理学家研究发现,4岁以下的孩子把爸爸、妈妈是否高兴作为衡量自己行为对错的标准。如果孩子告诉下班回来的妈妈:“我今天把镜子打碎了。”妈妈一定会很生气,弄不好还会打他一顿。但如果孩子换一种说法妈妈就不会生气。从这里孩子学会了“说谎”,但此时的孩子并未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有意培养孩子拥有一双巧手 前苏联教育心理学家科尔佐娃在对婴儿的双手边进行训,边测定记录大脑生物电流的强度时发现:大脑皮层的成熟程度随手指运动的刺激强度和时间而加快。由此,她总结出:促进手指的灵活运动,是提高大脑两半球皮质机能的何效手段,进而提醒家长应当重视孩子动手能力的培养,有意识地训练孩子拥有一双巧手。 那么这双巧是怎样训练出来的呢?首先,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训练儿童的双手,应从他们很小的时候开始。从一岁左右就要教孩子自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母亲去世后高中生噩梦频频 如何度过心理危险期 晓明今年读高二,母亲上个月由于心脏病逝世了。尽管他在日常生活中仍然显得开朗自信,但一到夜晚,却常常被噩梦惊醒,还时常痛哭。母亲的离去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创伤,但是他认为自己应该像个男子汉一样,不该表现得太软弱,但就是心里憋得难受。 母亲是个很乐观的知识女性,对晓明很是疼爱也满怀期望,她平时总是鼓励他积极地面对生活。母亲平时身体不算差,所以晓明也很少关心她,这次母亲因为心脏病发作突然离去,他真的是一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家庭对宝宝智力教育的误区 过分溺爱 由于我国实行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政策,家长便把独生子女视为掌上明珠、心肝宝贝,不能让孩子受一点儿"委屈",对孩子百依百顺,凡事都包办代替,久而久之,使孩子养成不爱动脑、不爱动手的习惯。由于他们缺乏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缺少自我实践活动,所以智力往往得不到应有的发展,致使智力平平甚至智力低下。 粗暴压制 也有的父母认为宝宝应该绝对服从自己的意志,一旦违抗,就严厉教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