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三管齐下帮助孩子克服多动症 典型案例 一刻不停的“小马达” 课堂内,同学们都在聚精会神地思考、积极地发言,而Mike竟然旁若无人地做着自己的事:一会儿翻翻铅笔盒,一会儿拿出橡皮在桌上滚来滚去;做作业时,一面在本子上快速地书写,一面在不停地玩着橡皮。在家里吃饭也不安分,用筷子敲敲碗、划划桌子,还在房间里逛来逛去。总之,像个“小马达”似的,一刻不停地动。经医生测试,他的智商属于中上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父母必读:如何发现儿童智力障碍 观察 观察儿童的动作、语言、思维、想像、学习,以及人际关系和生活自理能力等方面的情况。最先观察到的是动作方面的发展迟缓,如不能抬头、不会翻身、坐立不稳、不会爬行等等,如手部动作笨拙、协凋能力差、手的动作和眼睛不能配合;然后才发现其他方面的发展迟缓,如不会说话、词汇贫乏、不会唱数、点数,不能与同龄儿童一起玩耍等,不会自己上厕所、穿衣、吃饭等等。经验表明,母亲及家人对儿童进行观察后所提供的有关情况对于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不要盲目堵塞少女的怀春心理 近几个月来,晓芳看到正读高三的女儿爱梳妆打扮,描眉搽粉涂口红,穿着也越来越讲究,还发现女儿和一位男同学经常出去游玩。她把怀疑女儿是在谈恋爱的事和她爸说了,两人订下了限制女儿出门的规矩,到双休日绝不允许走出门口一步。这样以来,非但不起作用,女儿反而常和她赌气,和她爸瞪眼。人也变了个样,书也不看,脸也不洗,茶饭不思,如花似玉的脸蛋儿消瘦了,暗无光泽。见女儿这样,愁得她不知该怎么办才好。于是,晓芳到医院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家长应怎样善待孩子的兴趣 孩子虽小,但他们也有着鲜活的思想和情感,有自己的兴趣。孩子的兴趣有一定的年龄特点,如一岁左右的孩子对撕纸乐此不疲,而两三岁的孩子则热衷于玩水等。 孩子的兴趣表现出一定的不稳定性,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有所改变,不久前还很感兴趣的东西,现在已经“靠边站”,让位给其它更感兴趣的事物了。 孩子的兴趣还有一定的可塑性。常听父母报怨说,孩子对什么都感兴趣,就是对学习不感兴趣。其实不然,只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帮你的孩子克服恋乳情结 (一) 、转移注意法 孩子出现碰触乳房行为时,不动声色地握住他的手,拉着他去做他感兴趣的事情,比如,讲故事,玩游戏,和他一起看动画片等等,转移他的注意力,也逐渐淡化他对乳房的关注。 (二) 、亲子沟通法 孩子摸乳其实是情感上依恋母亲,渴望母爱的信号,所以,不管工作多忙,每天一定抽点时间陪孩子,跟他交谈,陪他游戏,跟他做朋友,让他享受到充沛健康的母爱,如果孩子能感受到并且获得了安全感,自己就会减少对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幼儿社交能力的培养 社会交往是人类生存的一种基本需要,也是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幼儿的社会交往是生长发育与个性发展的需要,是完成个体社会化过程的需要。通过社会交往可以使幼儿了解和认识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学习社会道德准则和处理人们之间的关系,帮助幼儿克服任性、以自我为中心等不利于社会交往的行为,发展行为调节的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充分发挥社会个性,以形成适应社会要求的社会性行为。但是,许多幼教工作者和家长,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我是怎样使孩子戒掉电子游戏瘾的 去年9月,新学期开始的第三个星期,班主任又一次打电话将我叫进了学校。这准没好事。果然,一进办公室,班主任老师就板起了面孔。原来,刚刚升入初中的儿子再次去电子游戏室玩,又被校风纠察队逮了个正着,按照学校规定,要写检讨。儿子屡教不改,老师痛心疾首:“老陈,对你这孩子,我的确已经无能为力,你自己想想办法吧,再这样下去,他肯定会毁了。” 事态严重,我窝火透了。儿子是在奶奶身边长大的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从孩子眼睛 看他心理世界 1、孩子双目凝视,紧紧盯着一样东西或人,这时孩子在聚精会神地追根究底,父母不宜轻易打扰。 最好顺着孩子的视线,找到他所注视的事物,也探个究竟,以备孩子发问,并可引导孩子,使他获得更多知识。 2、孩子眼睛发亮,出现兴奋的光芒,说明孩子明白了道理,找到了答案。 这时,不管孩子的答案正确与否,父母应夸奖他,然后给以讲解。 3、孩子目光迟钝,左顾右盼,是孩子拿不定主意的时候。 父母要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从小事培养孩子独立能力 9个月学用杯子2岁学用筷子 当宝宝不再喜欢用小嘴吮吸奶瓶,或是开始对穿衣服感兴趣时,这就是孩子长大的特征。父母观察到宝宝的这些变化后,应顺势而为,及时对宝宝进行生活技能的训练,从而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 2岁学用筷子 最佳时机:如果宝宝可以握住蜡笔,并能用足够的力量在纸上画画时,意味着孩子的手指运动技能已经得到了充分发育,可以让他尝试用筷子和勺等餐具了。 训练方法:应多给宝宝自己动手用筷子夹菜和用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教子有方:这样说孩子就会听 “快把你的作业写了,乖。”“不!我不想写作业!”一听到写作业,孩子一阵哀嚎,殊死抵抗。每逢暑假,这样的场面想必家长们都不陌生。而平时,我们也总有遇上孩子不听话的时候,那有些什么好方法,可以让良好的建议顺利进到孩子耳朵里呢? 丽云好不容易说服老公,和自己一起参加一个家庭教育的讲座。老公觉得自己根本没必要听这些东西,但丽云却觉得,老公很喜欢讽刺六岁的儿子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如何调教“胆小”的孩子 一位女士带着儿子来找我咨询,说她儿子胆子太小,总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上课也从不主动回答老师的提问,更不用说参加那些大大小小的竞赛了。她担心这样发展下去,孩子将来会适应不了社会,问我有没有什么办法使孩子变得胆大一些。我认真地为孩子做了心理测查后,发现孩子智力正常,但自我保护意识过强,害怕困难,害怕失败,整个测试过程中都缺乏主动性,也没有一般儿童的好奇心。同时我还了解了孩子的家庭教育情况,原来他们两口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英国人花钱“培养”孩子顽皮 英国人普遍认为,对孩子的溺爱和娇宠是孩子独立性格形成的最大障碍。要使孩子在日后能适应社会的需要,独立地去生活、工作,必须从小就培养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让他们学会尊重他人和自我克制,知道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如果孩子日后不能像其他人一样适应社会,作为父母就没能尽到教育的职责。 道德不靠教导 英国中小学校里的道德教育不叫道德教育,而称“个人的社会健康教育”,或称“社会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婴儿也会患心理疾病 出生几十天的婴儿也会患心理病,你信吗?日前,一对年轻夫妇抱着出生仅49天的婴儿来到上海市心理咨询中心,抱怨自己孩子喂饱后总是哭闹不止,不知如何是好。结果医生的诊断让这对父母大吃一惊:孩子已有患心理病。 原来这位年轻母亲为了尽快恢复产前体型,孩子未满月就为她找了个小保姆照料,自己什么也不管,连晚上睡觉也是让孩子跟着小保姆。孩子得不到母爱、人之初的情感交流和依偎父母怀中的乐趣,因而以哭闹“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宝贝的“恼人”话 有时候,孩子的话真是会让父母一时无言以对,虽然很生气,但又不知道该如何是好。那么,该如何对待孩子那些“恼人”的话呢?父母们,你们曾有过类似的体会吗? “这是我的!” 3岁的哥哥总想要抢18个月大的弟弟的玩具。只要是弟弟手里拿着的东西,哥哥总会不遗余力地把它“抢”过来,哪怕只是一辆他早已玩腻的小汽车。 处理方法: 随着孩子自我意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为“逆反”正本清源 长久以来,“逆反”就是令家长们头痛脑热的事情,也是孩子们自己的无奈苦恼。在家长方面,孩子的逆反往往被认为是对家长的挑战,假如赶上青春期孩子逆反,而父母尤其是母亲又正好处在更年期的话,父母的体验几乎总是自我挫败;在孩子一方,逆反所带来的也完全不是正向愉快的体验,更真实的情况是与父母对抗所获得的暂时胜利很快就被内疚和沮丧所取代。用时髦的话说,亲子两代人都很“郁闷&r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如何提高孩子的心理弹性? 心理弹性是指处于危险因素中的人能够克服这些危险,并且避免出现诸如学业失败、行为问题以及复杂躯体症状的能力。“能够弯下来没有折断,以及一旦弯下来能重新恢复的能力。”心理弹性是“在重大不幸时积极适应的动态过程”,是个体对抗困难,从不幸中恢复,并积极幸福地前行的能力,是“反应性的、乐观的、独立的、坚定的以及有社会技能的成功适应的过程、能力或结果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如何培养学生心理适应能力 一、心理适应能力 心理适应能力是心理素质的核心内容之一,同时也是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之一。面对未来复杂多变、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只有具备较强适应能力的人才能够获得更充分的生存与发展的条件,才能够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然而,由于现有教育条件与生活环境的局限,在校中小学生中因心理素质较差而导致适应水平偏低或适应不良,学生面临新的学习环境和人际环境的变化所出现的不适应的问题。 心理适应在心理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让孩子自由选择“爱好” 同事嚷着这几天心烦极了,说是在与儿子生气。原来,这几天北京来了几个颇有名望的国画家,同事费尽周折托关系想让一直学国画的儿子同国画家见个面,也好得到当面指导。可是,儿子说啥也不买他的账,竟然当着他的面把自己过去的作品撕了个粉碎,还嚷着说爸爸耽误了他的大好时光……同事说着说着,气得嘴唇都哆嗦起来了。 待同事平静下来,我问他儿子为什么会这样做呢。“想想也不能全怨他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孩子爱“攻击”家长巧应对 孩子有打人、骂人之类的攻击行为,急的是家长。不过,在着急上火之前,我劝您先认清—— 孩子攻击为哪般? 孩子的攻击行为可分为两种:工具性的攻击和含有敌意的攻击。 工具性的攻击仅仅是为了达到一个目标,例如为了得到别人的玩具;含有敌意的攻击则以损害他人为目的。3~7岁孩子的攻击行为都不含敌意,属于工具性的攻击。 常用对策有偏颇 矫正孩子的攻击行为,家长常用的方法之一是:惩罚。 这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孩子为何不敢拒绝别人 上图画课前,丹丹的同桌娜娜对丹丹说:你的画笔真好看!上课以后就跟她借了一枝,可是后来一直没还,看起来不是忘记还了,而是不想还。丹丹对她的画笔十分珍爱,却又不敢向娜娜讨回来,于是去跟妈妈哭诉。她妈妈找到娜娜,问她是不是向丹丹借了一枝画笔,娜娜说:好几个人都借了。结果还是不还。经过询问,丹丹妈妈发现这类情况确实出现过不止一次了。她觉得十分困惑,向我咨询:我倒不在乎这么一枝笔。我主要是想知道,丹丹为什么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