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和婴儿的心理活动 人的心理活动从什么时候开始?这是人们逐渐重视的问题。应该说,从新生儿、婴儿期便有心理活动了。譬如,有些2~3个月的孩子很好"带",喂奶后情绪愉快地活动一下,又能安静入睡;但有些婴儿整天烦躁哭闹,甚至出现"夜啼",持续几个月,广东俗话叫"吵百罗"。这些多与新生儿期的生理与心理活动有关。 新生儿是心理现象的"发生期"。它开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单亲家庭塑出的名人 爱,这令人陶醉的字眼,她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化身,她包容着广袤的内涵,囊括着深邃的哲理,她赋予生命和万物以魅力。爱有多种,但我们总是将母爱赋予最崇高伟大之美喻。因为她是无私的,借用著名心理学家弗洛姆的话"母爱是对孩子生存和需要的无条件的肯定。"母亲与孩子的关系,就其本质而言是不平等的:一方事事需要帮助,另一方则给予帮助。还因为母爱这种利他的无私特性,所以被认为是最高层次的爱,是一切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孩子对性感兴趣时不可责备 曾有一位母亲咨询过这样一个问题:我的儿子马上就要七岁了,可他偏对我的内衣裤有浓厚的兴趣,总是关上门来偷偷地穿,要同时穿上好几条,我不知怎样引导他才好,我儿子的心理没事吧? 孩子从幼儿起便会对性感兴趣,也就是说性欲自婴幼儿起就存在了,当然这种性欲与成人的性欲不一样。比如有很多小孩不到1岁就爱用手玩弄自己的生殖器,这就是因为他在偶而碰到生殖器时给他带来了与触摸身体其他部位不同的感觉,而且这种感觉会让他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父母衣着暴露易引起孩子性冲动 父母暴露的衣着会引起孩子少年性冲动 进入炎热夏季,一到家就换凉爽居家服成为大家的习惯。于是不少男士习惯穿着紧身内裤、女性着吊带低胸内衣在家中来回穿梭。但专家认为,对于家中有3岁以上孩子的父母来说,在家穿衣还需谨慎,一不留神性感衣着很可能唤起孩子的性冲动。对于孩子来说,其内心深处的好奇和自责是父母难以理解的。进入炎热夏季,一到家就换凉爽居家服成为大家的习惯。于是不少男士习惯穿着紧身内裤、女性着吊带低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从讲故事中这样教育宝宝 我每天都要给宝宝讲一个经典的童话故事,天天如此,宝宝久听不厌的原因是:我给他讲完童话后,还要一起表演童话剧。 讲完《大灰狼和小白羊》的故事后,我就”变”成了大灰狼,宝宝就”变”成小白羊—最终,“小白羊”却把“大灰狼”处理得服服帖帖。宝宝治服爸爸的高招就是“哭”,一边哭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要允许孩子提问 四五岁的年龄,是一个好问"为什么"的年龄,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富于幻想的阶段。鸟儿为什么会飞?花儿为什么五颜六色?为什么冬天会结冰?为什么人不能象鱼一样生活在水里?他们常常向大人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有时甚至让你无法回答。 好问是孩子们力求认识新事物的一种积极表现。由于他们的视觉、听觉和触觉等器官逐步发育,与周围环境的接触愈来愈复杂,渴求认识新事物的欲望也随之增长。他们通过'问'来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关注城市里的“袋鼠族” 新华社日前发表报道,关注城市“袋鼠族”。报道说,随着就业压力加大,依靠父母供养而迟迟没有走向社会的城市“袋鼠族”队伍不断扩大。他们或以工作难找,或以薪水不高,或以上班不够自由等为由,在父母的呵护下成为永远长不大的“成人小孩”。 并不逍遥的生活 提起儿子,银川市民王昭荣一脸无奈。儿子毕业后一直没有找到工作,每天在家上网打游戏,要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错误家教方式引发孩子叛逆 孩子经常不听话,管不住,父母会深感头疼。“不幸”的是,许多父母发现,随着孩子年龄的不断的增长,孩子不听话的行为愈来愈严重,而且在父母不断唠叨下,孩子甚至产生了叛逆的心理。 奇怪的是,每当父母把孩子如何顽固执拗的表现告诉幼儿园的老师,老师却很可能不认同;父母告诉其他和孩子接触过的熟人时,他们往往也会表示诧异:“你的孩子挺好的呀!没有你说的那么捣乱啊!”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快乐成长愉快学习 孩子智商不低,但是学习时注意力不集中、作业马虎,这是许多家长都头疼的问题。不少家长认为,这是因为孩子从小没有养成一个好的学习习惯。专家指出,这不是习惯,而是学习障碍。 8月25日,中国青少年心理专家团全国公开巡讲活动在太原山西省新华书店举行了专场讲座,由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博士生导师刘翔平教授主讲。刘翔平教授指出,绝大多数粗心、马虎的孩子都是无辜的,都不是只想玩不想学习,是能力上的落后而不是学习态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孩子为何不想上学 前些天,一位面容憔悴的母亲带着一个胖得与其年龄明显不相称的男孩来向我求助。入座后,母亲刚一开口,就已泪流满面。从她断断续续的哭诉中,我得知她的儿子现在12岁,上小学六年级,一直是佼佼者。可是,去年十月孩子没有说明任何原因却突然提出不想上学,并且他真的再也没有踏进学校的门。开始,父母觉得非常莫名其妙,进而,他们开始帮他找原因做工作,可任你说破了嘴皮,打断了棍子,孩子仍然是既不说原因又不去上学。万般无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青春期的心理矛盾需要关注 中学阶段是中学生长身体、长知识、长智慧的时期,也是其道德品质与世界观逐步形成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学生面临着生理、心理上的急剧变化,加上紧张的学习和陌生的环境,很容易产生心理上的不适应,引起心理矛盾。 第一,美好愿望与心理准备脱节。 几乎每个中学生都有美好的愿望,对未来充满着憧憬和向往。他们幻想做一个有学问、受人尊重的作家、工程师、医生、企业家、领导干部等等,而实际上他们的愿望是美好的,但他们追求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母亲有“头脑”孩子智力突显 研究报告的作者、达勒姆大学教授伊丽莎白·梅因斯博士说:“深入了解孩子的想法,对孩子两岁时的发育十分重要。”在婴儿发育是否完全方面,母亲是否有工作此时就无关紧要了。梅因斯博士说:“一位有权有势、但不理解孩子想法的母亲与一位不了解孩子内心感受的全职母亲对孩子发育的影响没什么不同。”她说,大家清楚,婴儿的家庭背景会影响其发展,但这不是&ldq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高考后茫然型心理案例 西西考完事后,美美地睡了几天,把长期缺失的觉大大地补了一下,但过了几天,西西却发觉自己无所事事,心里空落落的,每天无所适从,特别无聊,时常茫然不知所措,觉得自己的智商到了最低点,往日充实的学习生活一下云消雾散,仿佛一下子就失去了目标,找不到自己的方向。 点评: 这是一种茫然型心理。许多考生从原来紧张的高考学习中一下子放松下来后,会出现一段真空状态,毕竟高考是伴随着学生几年甚至十几年的一个梦想,考试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如何开发孩子的探索能力 在现实中,家长总是有许多理由挫伤孩子求知欲与探索精神,让他沦为一个“听话的好孩子”,而影响孩子未来的独立发展。 6月龄前,是培养孩子好奇心与求知欲的重要时期,孩子开始对身边事物与运动物体充满好奇心,您可以辅导他视觉跟踪物体、倾听各种声音,并欣赏自己制造出的声音(如腕铃、口水发声等);让他双手触摸物体,而且允许放到嘴里咬,手、嘴共同探索物体。 6-12月龄,在孩子从爬到走的快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安全感,来自自然的成长状态 问题:丫丫6个月时,我销假上班。自此,白天外婆来看护她,下班以后我再接手。现在丫丫3岁4个月了,让我头痛的是,她在陌生的环境里总不敢主动表达自己的意愿,也从不主动与人交往,在家则没有这个问题。比如:其他孩子抢她的东西,她不知躲闪拒绝,更别提去要回来,但是东西被抢走后她会对我发脾气;外人给她东西,无论多么想玩、想要、想吃,也不敢自己拿,必须让我帮着拿回来,至少要拉上我才行;刚上幼儿园时,即使大小便憋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宝宝智力发育的四个关键期 三岁前是智力发展、生长发育的最重要时期,在这段时光中,存在四个敏感期,即四大“黄金时期”。父母若在敏感期内促进宝宝发展相应的能力,则可以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秩序的敏感期 孩子3岁前出现的敏感期主要有四个,以下几点建议,可以帮助父母及时把握孩子的敏感期: 秩序的敏感期 秩序敏感期时间:出生到3岁。 秩序敏感期表现:一个刚刚满月的孩子,家人把他抱到楼下,孩子就哭了,过了一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学习障碍孩子很可能是天才 怎样知道孩子有没有学习障碍 孩子记忆力失常、很难保持安静、书写错字连篇……这些行为统称为学习障碍(简称学障),怎么看待这样的学生,一直以来说法不一。 台湾对这些特殊孩子的关注起步早,新竹教育大学特殊教育系教授孟瑛如,是目前研究学障孩子的权威学者,她给论坛带来了最新的研究信息。 学习障碍的讯号 家长和老师要关注孩子以下几种表现,很可能是学障反应: 孩子无法很快认字,书写困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儿子让我给婆婆洗脚 儿子放学回家,说老师今天留的作业,是给妈妈洗脚。 不等我发表意见,儿子已经打来一盆水,认真地调试好水温,儿子稚嫩的小手,轻轻地帮我按摩,感觉舒服极了。 洗完脚,我正想夸儿子几句,他忽然很认真地说:“我完成了老师的作业,现在该妈妈了,你帮奶奶洗洗脚吧!” 我一听就愣住了。结婚多年,和婆婆生活在同一屋檐下,日子久了,难免有些磕碰,我们表面上很和睦,实际上却彼此“敬而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是谁扼杀了孩子的天赋? 5月15日美国举行了“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的颁奖典礼,虽然中国参赛学生也获得了很多奖项,但其中最重要的几项还是被美国队囊括。在这次比赛中,美国学生表现出了高水平,他们的素质和项目都明显超出其他国家的选手。让中国学生印象深刻的是,国外同学很多“无拘无束的创意”,“对科学发自内心的热爱”,和海外学生更敢于想象。比如关于环境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暂停法让孩子坏情绪平静 案例: 3岁的查理又在“发作”了,他拉住妈妈拼命地嘶喊:“我就要穿那件短袖,你给我换上。”妈妈已经做了足够的解释,并且已拎好了包儿,准备带查理去朋友家玩。“查理,如果你再这样纠缠下去,我们就去不了芬妮家了。”“我不在乎,我要穿那件短袖。”查理用已经哭得嘶哑的嗓子喊道。 妈妈将已经打开的房门关上,冷静地说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