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3-6岁的心理发育状况 幼儿期的心理及行为特征不同于成人,幼儿的世界是"物活论"的世界。对外界的理解取决于主体的情绪状态。幼儿的行为及心理活动,明显表现出一时性、动摇性及缺乏持续性。 知觉:幼儿期对形与色的知觉有所分化。对于形的兴趣发育较早。从2、3岁开始,对形状及大小的辨别就相当正确。对立体的判断比对平面的判断来得正确,对线的判断则相对较晚。4、5岁时可区别颜色和图形,能把同样颜色或同样图形集聚在一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学会放飞自己的心情 黄女士的女儿泛泛考上外地的一所高校,一个月后就要启程南行了。一家人去苏杭旅游一趟回来又忙着打点行装,不亦乐乎。可是,前些天开始,黄女士的情绪渐渐低落,起初以为是因为女儿考上大学兴奋忙碌所致,又以为是天气无常引起的心理倦怠。经过调理不见好转,才发现问题可能出在心理上。 黄女士走进咨询室,兴奋愉悦挂在脸上,同时也难掩低落迷茫神情。悉心聆听黄女士诉说,原来黄女士无名的情绪低落事出有因:女儿远离带来的心理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请教关于父母吵架对孩子的影响 一般的说法是父母不要当着小孩子的脸吵架,但就我的个人经历觉得这说法好象不对。 首先,夫妻相处总不能是没有任何矛盾,一旦矛盾来了,一着急,如果不把想法说出来会如何呢?直到现在我还能清楚记得在我三四岁的时候,某一晚上,妈妈坐在黑黑的房间独自流泪的情景。当时妈妈与爸爸从不发生正面的冲突,但是有无休止的冷战,还有妈妈不出声的流泪。小的时候我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只是觉得害怕,隐约觉得爸妈之间有问题,害怕爸爸妈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斥责孩子要说明理由 经常听一些父母抱怨,孩子总是没有记性,常常重犯一些过去的错误,可是,作为父母,当你批评甚至训斥孩子时,有没有想过应很明确地告诉他训斥的理由呢? 有的年轻父母脾气躁,看到孩子做错事或者不听话,脾气来了,就喜欢大骂一通。这时老实一点的孩子就呆呆地站在一旁让父母骂,调皮的不免要顶上一两句。做父母的骂了一通,出了气,可是儿女并没有认识自己的错误,更没有什么悔改之心。 显然,父母在孩子做错事时,单纯发一顿脾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九岁小孩也有心理问题 考前“病倒”的小状元 九岁的女孩婷婷是小学三年级学生。别看她性格内向,却是个要强的孩子,尤其是在学习方面。从上小学开始,每次期末考试,婷婷都是班里的第一名。爸爸妈妈为有这样的乖女儿而感到特别自豪,老师也经常在班上表扬她,同学们更是羡慕不已。马上就要进行期末考试了,爸爸妈妈都希望婷婷能拿三连冠。可令人难过又心焦的是,在这关键时候,婷婷却病倒了。 数学课上,老师发现一向专心的婷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离开父亲就失魂落魂的少女 这是一位近不惑之年的女士,一张清秀的长脸,布着过多的皱纹,忧郁的眼睛吐露着她内心的苦楚。咨询师给她沏了一杯茶。她出于礼貌,微微地呷了一口,便奏起她的心曲: “我的女儿今年12岁,小学就要毕业,性格内向,学习成绩好,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老师说她很懂事,可是,她在家里却不时出现一些叫人无法理解的行为。就拿上星期她爸出门的事来说吧,她不让她爸离家,她爸刚一走,她就丧魂落魄,坐立不宁,茶饭不喝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鼓励学习的技巧 父母有责任激发孩子的想像力,教给他们行为准则和有益的东西。因此,父母亲利用一些技巧帮助自己把这项工作干得更好就显得非常重要。 制定适当的目标 注意避免制定不明确或是超出孩子能力范围的目标。绝不要追求完美,那只会让孩子和你都遭受挫折;你会因此而有一个落落寡欢、垂头丧气的孩子,最终他将无法健康地成长和发展。绝不要掉进望子成龙的陷阱,但是对孩子每天取得的些微成绩和进步都请铭记在心。不要只看到孩子的缺点,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笨”学生智力大多正常 据天津市儿童医院心理科介绍,每年六、七月份,都有一些小学一年级新生在入学考试时或开学后的第一学期内被某些老师认为是脑子有问题、心理不正常或智力低下而到医院要求检查的。 经韦氏智力测查,前来就诊的儿童中,60%智商在正常范围,27%智商为边缘状态,只有13%智商低于正常儿童。 根据生物医学的特点,按常规教育,轻度智力低下的儿童也能接受小学文化的教育,尤其是初小文化教育。这些被认为"有毛病&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如何锻炼宝宝习惯独处 许多宝宝不愿一个人独处,这是为什么呢?究其原因,主要是宝宝缺乏安全感,那么我们可以如何训练宝宝独处呢? 不愿一个人独处的宝宝,我们往往称他为跟脚的孩子、缠人的孩子。这种行为是儿童在发展过程中常有的,只有极少数孩子没有或少有。 孩子为什么不愿独处?有许多心理原因,比如:缺乏安全感;一个人有些游戏(如拍大麦、拉锯等)玩不起来;听的故事没讲完;有要求无法表达(如要大、小便,要喝水等);有话想说没有人听;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在高中常受同学欺负怎么办 杨老师: 您好!由于长的比较瘦小,我现在老是受到别人的欺负啊,以前我偷偷向班主任反映了,没用!我该怎么办啊? 现在学校好像非常混乱,打架斗殴、惹是生非的大有人在。我爸昨天就告诉我:人要是惹你的话,就尽量克制一点,千万别惹事。据说最近几天高三的人又打架了,而且被打的那个学生也住院了……。唉——!难道我就没办法了吗?我现在的厌学情绪很重啊,我该怎么办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性教育,不是性器官的教育 孩子对于“性”的探索,不只是了解性器官那么简单。父母需要了解他们行为后面的好奇和渴望,帮助他们完成性的启蒙课。对器官的认识,是性教育的第一课。 妈妈心事:5岁的儿子最近多了一个不好的习惯:当着别人的面脱裤子,把小鸡鸡露出来。 我有些犹豫,太干涉吧,怕他对此越来越感兴趣,不管吧,这么下去也不是办法。 这样解释:四五岁的孩子玩自己的小鸡鸡,脱裤子展示,很容易让父母紧张,因为在大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幼儿的“坏”表现新解 “坏”表现一——磨磨蹭蹭 当大人急着出门的时候,幼儿却总是磨磨蹭蹭地研究鞋子。送孩子去幼儿园的路上,小家伙不断被路边的小蜗牛吸引,200米的路程足足走了30分钟。 换个角度看看:首先我们应该知道5岁以下的幼儿是没有时间概念的。然后我们应该为他乐于探索世界而高兴。” 该怎么做?如果是非常着急的事情,你就可以直接告诉幼儿你们在赶时间,然后给他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称赞孩子的原则 相信世上的每位父母亲都会褒奖或责骂自己的小孩。当然是小孩的所做所为值得称赞或责骂的时候,父母亲才会加以夸奖或斥责,如果说这些话的时候,达不到应该具有的效果时,那就失去做这一件事的意义了,那所谓有效的称赞法、责备法究竟是指什么呢? 第一,让小孩子了解自己为什么会被父母称赞或斥责。 父母亲必须以小孩子能了解的语言用词,清楚地告诉他是什么原因。在赏罚时,如果和小孩子的行动之间没有直接的关联,这样将达不到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儿童潜能的递减法则 需要提起诸位特别注意的是,儿童虽然具备潜在能力,但这种潜在能力是有着递减法则的。比如说生来具备100度潜在能力的儿童,如果从一生下来就给他进行理想的教育,那么就可能成为一个具备100度能力的成人。如果从5岁开始教育,即便是教育得非常出色,那也只能成为具备80度能力的成人。而如果从10岁开始教育的话,教育得再好,也只能达到具备60度能力的成人。这就是说,教育开始得越晚,儿童的能力实现就越少。这就是儿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唠叨父母易使孩子性格拖沓 6~12岁年龄阶段,是孩子的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最易出现行为问题的时期。父母反映(确切的说是母亲在反映)孩子最多的是:“我感到恼火的是孩子做什么事情都拖沓得很!”或“我最头疼的是我的孩子太任性了。” 其实,儿童所有的行为问题,不管是好的坏的都反映着我们父母的行为方式。 拖沓和任性是孩子反抗父母的软硬两种形式 “拖沓”是做事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尊重孩子的反抗 在儿童的心理发展过程中,2~5岁和12~15岁是两个特殊的发育时期,表现为性情急躁,不听话,做事不愿让别人干涉,以逆反为特点,心理学家称之为反抗期。 2~5岁为第一反抗期。这个时期的孩子什么事都要自己做,勺子还用不好,就要自己吃饭,不让他做,就会哭闹。历来温顺、听话的孩子,此期变得急躁、不听话、调皮。尽管这种反抗在不同的孩子身上表现程度不同,但却是一种普遍现象。 面对孩子的反抗,不同的教育方法会产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青少年需要个“正面偶像” 很多人有自己心中的偶像,青少年尤其如此。在偶像身上,寄托着青少年对人生的梦想和对完美境界的欣赏与向往。我们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青少年需要英雄作偶像,来引领他们的人生之路,成为他们强大的精神力量。 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人们崇拜解放军,董存瑞、邱少云等成为英雄;六七十年代,王进喜、雷锋成为人们学习的榜样;八十年代改革开放,身残志不残的张海迪被称颂一时。这些英雄人物,成为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少年抑郁性情绪障碍 抑郁情绪症状群的发病年龄正在逐渐提前,儿童抑郁情绪最突出的症状是"厌学",学习的心理动力不足及形式障碍。学生表现出各种躯体方面的不舒服,但却查不出相应的器质性病变。即使实验室检查有一些轻微改变也难以解释病症的严重性质及病人的痛苦。他们的症状顽固而反复,变化多样,引起家长紧张,频繁求医,重复性地接受不必要的医学检查,徒增经济及精神负担,没必要的休假,甚至休学,耽误学业和前途。 抑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幼儿不要过早学习课本知识 作为孩子的第一个老师,有很多事你最好别去做。你可以用各种方法激励孩子,但不要太过火或强迫他做不愿意的事。在他们没有准备好之前,不要过早地让他们学习学校的课程,减少对他们在这方面的压力。 当孩子最初的想像世界还没有形成时,很多家长就已经在过早地使用课本、作业本、练习本甚至生字卡来教育他们了。但是,使用这些教育辅助手段的正常时间应该是6岁至7岁以上,否则你就剥夺了孩子珍贵的童年,而这段时光对他们的身体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批评孩子怎样才能不出格 孩子犯错了,父母有责任批评和管教,但怎样的批评才能既有作用,又不伤害孩子呢?心理专家告诉我们,在批评和尊重之间,了解孩子的承受能力,并选择适合的批评方式,会帮助父母找到平衡。 该吃饭了,四岁的儿子拿着玩具不肯放,叫了几遍也没反应,青琳决定来点硬的。儿子哭闹着不肯放玩具,挣扎间竟用玩具把妈妈的头给敲出了个大包。青琳这下可火了,生气地把孩子说了一顿。可是,说完之后,看着儿子哭得可怜兮兮,青琳又心软了,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