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要正确对待孩子的逆反 现实生活中父母常有这样的感受:孩子越来越不好管了,脾气越来越倔强了,刚要说孩子几句他就十分厌烦,想让孩子这么做他偏那么做,不想让孩子那么做他偏与你唱反调。这就是孩子的逆反心理在作怪。 所谓逆反心理,严重的就是有意不听家人或老师的话。大人不让做的他偏要做,大人让他做的他又偏不做;明明知道是对的也不听,故意和大人对着干。逆反心理如果引导、处理不好,会影响孩子成长。 成刚是个四岁的小男孩,外表文静,可在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一个人的空间 一个人的空间 今天,2岁7个月的桓桓把自己锁在了活动室里。一开始他在屋子里踱步,走了一会儿,来到食物架旁开始拿别的小朋友的水杯玩,又拿起宝宝的水杯喝水。我在窗外制止他:“桓桓,那是别人的东西,不可以动!”他跑过来关上窗户,想把我关在外面。紧接着,他似乎明白了我无法进去,便镇定下来,又跑到食物架旁拿淼淼的水瓶喝水。我告诉他:“桓桓,别人的东西不可以拿,请你把别人的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尊重宝宝情感的几种做法 1.了解宝宝的意愿、尊重宝宝的选择 许多父母已经认识到,在决定是否要让宝宝学才艺、以及学哪种才艺的时候,要尊重宝宝的选择。根据《亲子》的调查,68.8%的爸爸妈妈认为,让宝宝自己选择想要学习的才艺,因为内在兴趣是学习的动力。 Step 1 当宝宝还不了解各种才艺活动的时候,不要直接问他是否想学。 如果不确定宝宝是否愿意学,而只是您的一时冲动——看见同事给孩子报了兴趣班,马上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幼儿常见的分离焦虑及解决办法 幼儿小孩子焦虑状况 1 只要没看见妈妈(或主要照顾者)就开始大哭,即使爸爸抱着也不行,有时连妈妈上厕所都不准关门。 2 妈妈走到哪儿,孩子就跟到哪儿,几乎一直要妈妈抱着,只要一放下来就大哭,最后导致妈妈出现严重的手部肌肉劳损。 3 当家里有客人来访时,宝宝拚命躲在妈妈身后,客人多看宝宝几眼或出手要抱他时,立刻就嚎啕大哭。 4 睡觉时要妈妈陪伴,妈妈一起身就没办法安心入眠。 5 随着年龄的增长,宝宝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如何帮孩子克服妒忌冲动 和大人们一样,孩子也会妒嫉,而且他们的妒嫉心理往往更加强烈且奇特。当孩子发现别人那儿有自己想要的东西的时候,无论是相貌、玩具、老师的表扬,甚至是家长的关注,他们的内心就会有一种小小的嫉妒油然而生。怎样帮助孩子克服这种冲动呢? 由于家里还有个哥哥,九岁的虎虎总觉得爸爸妈妈不喜欢自己。无论是外出游玩、生日派对还是跟妈妈在一起的时候,他老是抱怨爸爸妈妈偏心。当妈妈解释自己花了很多时间和他一起玩或者他做了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如何让胆小的孩子变胆大 孩子在生活中与人交往的时候,一见到陌生人就紧张,一说话就耳赤。 在人多的公共场合特别拘束,坐立难安,不敢与人对视,不敢说话,也不愿意说话,说起话来则前言不搭后语,缺乏相应的逻辑性、连贯性。 孩子常常不愿意去公共场合,哪怕是去亲朋好友家也难以接受。这就是孩子的胆怯表现。 胆怯,其实质是人们对某种事物或者特定对象的胆小、害怕、畏缩,伴有相应的生理上的变化甚或出现逃避行为表现。 胆怯是现实生活中许多人都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多动手促进孩子的运动能力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勤劳、聪明、孝敬父母,但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家长却一切为了孩子,为孩子做好一切。这些家长总是认为孩子太小没有必要做事,有时帮不上忙,还惹不少麻烦,留着长大以后再学吧。孩子都三四岁了,父母还坚持为孩子穿、脱衣服,追着喂饭,生怕孩子累着、饿着;甚至有些孩子很大了还要吃着妈妈的奶才能入睡。像这样长大的孩子怎么会勤劳、怎么会孝敬父母呢?等家长发现这种问题再教育孩子去学习勤劳、孝敬父母时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过度期望造成孩子畸形压力 宝宝爬行班、亲子班、芭蕾课、奥数课……目前,社会上针对儿童“早期教育”开设的培训班和课程名目繁多,让人应接不暇。专家认为,这些都源于家长对孩子成长的“过度期望”,会给儿童带来心理和精神上的畸形压力,应还给孩子更多的自由成长空间。 中国医师协会儿童健康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亚洲儿科营养联盟主席丁宗一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超越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残疾儿童怎样克服不良心理? 克服自卑 首先应避免对残疾儿童做任何不正确的评价和比较,其次是要引导残疾儿童对自身机体固有补偿功能的认识和理解。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一员,从根本上克服自卑。 功能训练 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残疾的补偿包括补偿心理和行为,补偿行为取决于补偿心理。人从儿童起就有补偿心理,在补偿心理的作用下,力求克服自身低能的努力就是一种补偿行为。这种补偿行为可使尚保留完好的肢体器官功能得到超水平发挥,甚至缺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如何防止孩子患上孤独症 小儿孤独症,在儿童中并非鲜见,世界上健患孤独症的儿童约有数百万。国外流行病学有关资料表明,儿童孤独症的腥患率为5/1000—10/1000,男女比例为4:1。我国近些年来才对儿童孤独症有所认识,据儿童心理卫生专家初步推算,我国约有50万儿童患孤独症。那么儿童孤独症的表现主要有哪些呢? 1。情感。患这种孤独症的孩子对大人无远近亲疏之分,两岁以内谁抱都可以,生人逗,妈妈逗,难得一笑,你再喊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幼儿常被拥抱心理发展更好 心理学研究表明,经常被触摸和被拥抱的孩子,其心理素质要比缺乏这些行动的孩子健康得多。 心理学家指出,拥抱可以消除沮丧,使体内免疫系统的效率上升;拥抱能力倦怠的躯体注入新能量,使你变得更年轻,更有活力。 但是,中国的孩子远比美国的孩子得到的拥抱和亲吻少得多,到了10岁左右,就很少有人再拥抱和亲吻他们了。特别是女孩,得到了亲吻和拥抱就更少了。在家庭中,每天的拥抱能加强成员之间的关系,并且大大减少摩擦。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1岁10个月宝宝的智能培养 从“录音回放”看宝宝的记忆和理解能力 宝宝能把听到的东西“收录”下来,很快,或几天后,宝宝就会用自己的行动或语言“回放出来。有的幼儿还会把几个月前听到的表达出来可见宝宝对听到的语言有了比较长期的记忆。当宝宝去拽电线或摸电插头的时候,妈妈厉声大喊:“别动,危险!”过些日子,妈妈要收拾宝宝的小床和玩具了,宝宝可能也会突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如何应对宝宝的逆反心理 宝宝到了3岁左右,他的行动和思维在逐渐成熟过程中,此时期的宝宝对自己的行为举止有了一定的见解,有时大人要他这样做,他却偏不这样做,家长们就会担心,这是不是宝宝的逆反心理?其实这是孩子心理成长过程中的必然阶段,心理上称之为“第一反抗期”。这一时期的突出表现为:心理发展出现独立的萌芽,自我意识开始发展,好奇心强,有了自主的愿望,喜欢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希望别人来干涉自己的行动,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感言:孩子那不是你的错 她非常漂亮,优秀,但是对赢得男性持久的爱却没信心,总担心会被抛弃。她回想起自己的童年,只有两三岁的时候,爸爸就经常揍她,理由是,我们家很好,出问题都是因为你!她的妈妈也是大美女,爸爸很在乎妈妈,从来不和妈妈争执,只是每天揍孩子。 她说:“小时候我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总之爸爸这样说,我就觉得自己真的是错的。” 此外,妈妈体弱多病,心脏有问题,家里人都不能惹她生气。从衣食住行的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培养品格比培养才华更重要 品格是微风,能吹开才华的蒲公英 一个人的才华,会让他整个人看起来熠熠生辉;而只有当他同时拥有了高洁的品格,他的光辉才会散发和蔓延,才会照耀到他人。才华像是蒲公英的花朵,而品格就是微风,风吹过,蒲公英的小伞才会在空中翩翩起舞,飞到四面八方,把种子播下。 品格的魅力每每让我感到震撼和惊喜,它能让一个人更努力,更开阔,更柔软,也更有力量。这一点我也能常常从我的孙儿们身上感受到。 一次,大儿子京柱的女儿给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父母情绪影响幼儿心理健康 社会学家认为,父母在家庭生活中的行为,尤其是情绪,是幼儿心理健康发育的直接影响因素;父母的行为是孩子的标杆,是孩子心理发育的影响指针。研究表明,父母在家中情绪友善平和,接人待物谦虚礼貌,有助于幼儿的心理健康发育;而如果父母在家里经常情绪恶劣,吵架斗嘴,则会让幼儿经常处于紧张和恐惧之中,对于孩子的心理发育极其不利。 因而,从幼儿的心理健康发育角度出发,家长在日常家庭生活中要注特别意情绪控制,谨防幼儿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孩子心理健康需要正确引导 孩子最不爱听的100句话之“我不管你了” 小虎出生后虽然很调皮,却很招人喜欢。特别是那张小嘴跟个小八哥似的,叫得邻居的爷爷奶奶的脸上绽开了花。小虎也有让人头疼的地方,就是吃饭的时候会捣乱。有一次竟然把一只玩具猫放进汤碗里,还说给小猫增加点儿营养。全家人一点儿没喝,妈妈只能把汤倒掉。妈妈为此大发脾气,把他关在阳台,还恶狠狠地说:“你怎么就是屡教不改,我不管你了!&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家庭贿赂性奖赏的悲剧 情景剧上演 3岁半的壮壮像大多数小孩子一样,不喜欢去幼儿园,尤其是逢年过节在家休了一个长假之后,一说要上幼儿园了,壮壮马上哭得昏天黑地。 妈妈试图好言相劝,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孩子甘心情愿地去幼儿园,可苦口婆心地说了半天就是不见效。最后,妈妈拿出了杀手锏:“壮壮,你如果乖乖地去幼儿园,那么我就带你去买玩具。”于是孩子回应道:“那你现在就带我去买。”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伙伴关系与青少年成长 国内外的研究者倾向于认为,建立亲密的朋友关系对青春期孩子的成长有利。这种关系具有交流信息、提供支持和参谋劝告等功能,并且有助于提高少男少女的自我评价和自尊感以及帮助他们理解别人。精神分析心理学理论还指出伙伴群体对人格发展的好处,即它有助于缓解青春期的心理压力。 美国学者凯利和汉森概括出伙伴群体对青春期男女成长的如下几项积极功能: 1.抑制青春期的躁动性。研究显示,孩子学习克制自己的冲动大多是通过与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做个勇敢的“奥特曼” 家长致电本报咨询如何帮助幼儿处理与小伙伴之间的矛盾。其中一位王女士焦急地说:“我儿子三岁四个月了,跟别的小朋友一起玩时,很多小朋友都喜欢打他,有回鼻血都打出来了,他却只知道哭。出于面子问题,我只能对打人孩子的家长说:‘没关系,小孩子打架很正常。’可背后我会告诫孩子不要和打人的小朋友玩。有时在家里我们逗孩子,叫他打爸爸,他也只会轻轻地摸一下。看着孩子如此胆小懦弱,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