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改善孩子害羞性格 敏珠是一个非常害羞的孩子,她总是在教室里静静地坐著,老师和同学们有时竟然会感觉不到她的存在。她也没什么特别要好的朋友,所以在自由活动时间或午餐时间里,已经习惯自娱自乐。陌生人和她搭话,她就会满脸通红,好像是要快哭出来的样子,躲到妈妈的身后。她的妹妹敏正比姐姐小两岁,性格正好与她相反,她能和第一次见面的人打成一片,在大人面前也非常活泼。 敏珠的妈妈现在已经开始担心敏珠的性格,她希望孩子如果有不知道的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儿童成长过程的四个阶段 可能绝大多数家长还没有意识到,儿童的成长,是一个非常高级的生命创造过程。婴儿从诞生的那一刻起,他就与生俱来拥有一个精神胚胎,这个精神胚胎,蕴含了儿童成长的全部密码,儿童成长的过程实际是一个不断破译生命密码,进行自我建构的过程。 这个过程拥有一下四个阶段: 0-3岁是儿童精神胚胎孕育的时期,就如同儿童的生理胚胎在母亲的子宫里孕育一样。所以,儿童需要不断的体验那种曾经与母亲一体化的感觉。这种感觉就来自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不理孩子会对他造成伤害 关于儿童,国际上有一个重要的课题是《儿童虐待与忽视问题》。不细想时你会认为:中国每家只有一个孩子,个个宠爱有加,何来虐待与忽视?细想一下,日常生活中,我们不尊重儿童权利,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孩子的事还少吗?而这种侵权往往打着“爱”的旗号在伤害孩子,是大人用无知的爱去害孩子,这一点你想过吗?比如强迫孩子多吃,强迫孩子学琴,强迫孩子背唐诗…… 对孩子的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孩子上学总走神是什么原因? 小孩开始上小学后,老师总反映孩子上课不专心听讲,稍有动静就东张西望,还爱做小动作;在家做作业也是边做边玩,我每天都要坐在旁边督促;老师说他脑子不笨,可现在都三年级了,成绩还总往下掉。这怎么回事呢? 读者张女士 中国人民大学心理研究所雷雳教授:注意力不集中,是困扰许多孩子和家长的主诉问题之一。孩子上课爱走神,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注意力缺陷所致。学龄儿童长期的、严重的、不能自控的注意力不集中,且多伴有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该怎么对你说?我的孩子 我亲爱的孩子,你在一天天地长大,跟你一起长大的还有你的书包。而且,在将来的几年内,它还会随着你的身体、年龄一起增长。 那书包与你们的身体非常的不成比例,不协调得刺眼。每天,看着你背着那个大书包走出家门,我都有一种感觉,你们并不是去上学,而是去战场上拚杀,你们的书包就是用来攻克堡垒的炸药包。无色无味的硝烟,弥漫在你们懵懂的脑袋里,飘荡在含苞待放的岁月中。表面上你们是一脸与年龄不相称的沉默,只有在过早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培养孩子自信心是成长的关键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心理学教授斯坦利-萨米斯曾对1748位各方面名家幼年、少年时期的成长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 他发现,这些人在孩提时期,对于世态变化、家庭变迁都进行过独立思考,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他们的父母都很尊重他们的见解,并千方百计地鼓励他们在错综复杂的生活中摸索自己成长的道路。 孩子坚定的自信心是其成长的关键,一个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孩子往往是最有出息的,而一个畏首畏尾、看大人脸色行事的孩子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如何面对孩子的思想怪圈 孩子最不爱听的100句话“考不好就别回家” 这是一个14岁少年写给父亲的遗书: “那天我看了一个节目,是现场采访一个偏僻乡村的放牛娃。我想到了自己——我为什么读书、考大学?考上大学又为什么?找一份好工作。有了好工作又怎样?找一个好老婆。然后呢?生孩子,让他读书、考大学、找工作、娶媳妇……生命轮回,周而复始。&r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孩子需要怎样的爱 既然爱对于孩子的成长如此重要,那么我们怎样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我们是否懂得孩子需要怎样的爱呢? 1 接受孩子 我的儿子非常胆小,做事谨慎,不做任何冒险的事,与别的孩子发生冲突时,总是退让。我担心他以后怎样在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中立足,我怎样才能让他变得勇敢一些呢? 吴老师: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有的好胜、急躁,喜欢冒险和挑战;有的谨慎、猜疑,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有的不合群,喜欢独处;有的则喜欢人际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家长应注意善用积极暗示 两个孩子在公园里玩耍,不小心都摔倒了。一位妈妈赶紧跑过去,抱住孩子心疼地说:“乖乖,摔疼了吧?”孩子“哇”地一声大哭起来:“我好疼啊。”而另一位妈妈则站在一旁,淡淡地说:“没关系,自己爬起来。”这位孩子若无其事地爬起来,又继续奔跑着玩去了。 同样是摔跤,为什么有的孩子显得脆弱娇气,而有的孩子却表现得坚强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孩子犯了错家长巧处理 我和许多家长一样,都望子成龙心切,只要儿子的表现有不尽人意之处,我就立刻会纠正、教育他。但是,事与愿违,儿子对我的话常常是一只耳朵进一只耳朵出。 前几天,我去参加同学聚会,有一位老同学恰好是儿童教育专家,我就把有关情况作了陈述。他听了之后,略作思索,说:“其实,大多数孩子对于错误都能够自己察觉到,父母的批评可能会起到当头棒喝的作用。但批评过多,也许反而会让孩子对错误采取无所谓的态度。如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家庭关系影响孩子安全感 昨天周末,带11个月大的宝宝去游乐场玩。一开始是我抱她进去的,因为她就是不喜欢自己玩,到哪个地方都不愿意我放她下来。我想她大概要熟悉一下环境吧,也就陪她一起看看这里,看看那里。后来熟悉了,但她还是始终要我陪在她身边,应该说始终要和我的身体有接触她才放心。后来她外婆进来了,我就在一旁看着,她却不需要外婆一直抱着,就自己玩玩这儿玩玩那儿的,还自己爬一小会儿走一小会儿。但是一看到我,就不玩了,往我这里爬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改变“胆怯型”儿童三原则 在家像只横行的小老虎,出门变成胆怯的小猫咪。一些家长常常说自己的孩子是“门背后的霸王”,并为他们“拿不出手”的表现头疼不已。幼教专家告诉年轻父母:鼓励式教育最重要,改变宝宝行为有三大原则—— 在家别太宠溺 胆怯表现比较严重的孩子,往往在家中受到过多的宠爱与纵容,与社会的接触欠缺,这不免使其对公共场合、集体活动产生了未知的恐惧。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依恋:孩子心理发育的“营养剂” 11个月的俊俊是个乖宝宝,看着妈妈上班去了,不哭也不闹;妈妈回家了,他高兴地笑一笑又自己玩,从不缠人。可医生说俊俊没有建立安全型依恋,不好。 亲子依恋是婴儿寻求在躯体上和心理上,与抚养人保持亲密联系的一种倾向,常表现为微笑、啼哭、咿咿呀呀、依偎、追随等。依恋是逐渐发展的,生后6—7个月时开始明显,3岁后能逐渐耐受与依恋对象的分离,并习惯与同伴或陌生人交往。 亲子依恋可分为三种不同的类型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孩子特别爱告状是怎么回事 邻家的小女孩已经四岁了,听说特别喜欢告状。在幼儿园跟小朋友玩时,觉得小朋友做得不对了就马上跑去告诉老师,在家里也常会向父母的一方告另一方的状,常常惹得家长不知所措:对他的告状很关心吧,怕孩子养成动不动就告状的习惯;不去理会吧,又怕孩子真遇到了问题,受了欺负。 其实,爱告状并不是某个孩子的特殊爱好,很多三、四岁的孩子都喜欢告别人的状。孩子告状了,关键是家长怎么看待和处理。 告小朋友的状,怎么办? 爱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儿童期孩子性格的心理暗示 据研究调查显示,3-12岁的孩子普遍存在以下情况:内向、害羞、缺乏责任感和自信心、爱发脾气、带攻击性、适应能力差、自我为中心、不懂与人分享、过分依赖家长、无法接受批评等。而其实这些都是情商弱项的表现。本期,我们邀请龅牙兔情商乐园的专家为家长解读3-12岁孩子的“性格信号”。 情商训练的关键期3-6岁:通常被人称为“潮湿的水泥”期,这是孩子性格形塑最重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学会表达爱意 学会表达爱意 (一) 2岁4个月的豆豆刚入园时,用打来表达喜欢。我们不断对他说:“你喜欢宝宝,可以用拥抱、抚摸的方式,不要用打的方式,那样她会疼的。” 多次之后,当他想表达自己的喜欢时,会先打一下,然后再拥抱、轻拍。 那天,我们一同到亚运村上戏剧课,回院的路上,孩子们一路玩耍,非常开心。豆豆与桓桓玩起了顶头的游戏,正相持不下时,豆豆突然开始打桓桓,桓桓喊:“豆豆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小孩发热要注意的事项 发热是小儿时期常见的症状,但是当小儿发热时家长往往特别紧张,为了能使小儿尽快退热,有时采用一些不当方法,反而影响了治疗效果。 当小儿发热时有的家长将小儿裹得太严实,生怕小孩再受风。 殊不知,这样做不仅影响了散热降温,而且还会诱发小儿高热惊厥,正确的做法是没有冷风直吹的情况下,脱去过多的衣服或松开衣服有利于散热。 人们通常认为选用酒精或冷水擦浴可以起到迅速退热的作用。 实际上,这种方法往往会事与愿违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宝宝一生气为啥爱撞墙 主持人:菜菜妈 八卦区:2岁的小朋友,生气的时候就会拼命地把头往墙上撞,撞得“砰砰砰”响。直到父母去哄他,或是满足了他的愿望,小家伙生气表情立刻换成了灿烂的笑容。碰到宝宝这样的激烈行为,家长该怎么办呢? 专家支招:幼儿在和成人互动的过程中,其自我意识开始觉醒,他想自己的想法得到成人的尊重和肯定,但是孩子的要求和欲望常常又和社会规则、安全规则相冲突,成人世界避免不了要训练孩子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孩子爱哭是一种正常现象 昨天的聊天刊登了一位母亲因为两岁多的孩子爱哭而烦恼的事情,一些有类似经历的家长网友和心理咨询师认为,孩子通过哭来告诉父母自己的需求,是一种正常现象。 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第一个逆反期,他们还不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因此家长不能靠打骂来压制孩子,要多给孩子关爱,及时满足孩子的合理要求,解释不合理要求不能满足的原因,多和孩子沟通,一起玩一起活动,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 国外一些心理专家的研究表明,如果这个逆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溺爱孩子的十种表现 1、包办代替:所有的事情都替孩子做。 2、大惊小怪:孩子稍微有点事,大人就忙前跑后。 3、剥夺独立:为了绝对安全,不让孩子走出家门,也不许他和别的小朋友玩。 4、害怕哭闹:只要孩子哭闹,一切原则全部作废。 5、当面袒护:家长教育观念有分岐,当着孩子争执。 6、特殊待遇: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高人一等,处处特殊照顾。 7、过分关注:全家人时刻关照他,陪着他。 8、轻易满足: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 9、生活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