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岁至小学二年级孩子特征 5岁至小学二年级的孩子已经渡过“婴儿”时期,进入了“儿童”阶段,他们可以离开妈妈的怀抱独自处理很多事情了。 此时期也是孩子逐渐接触社会基本规则和规范的时期,因此父母的作用在逐渐减少。对0?4岁的孩子来说,父母的作用占99%,而对此年龄段的孩子来说,父母的作用只有50%?60%。 但是,对该年龄段的孩子来说,父母的话就是法规,他们会努力地遵守这些规则,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宝贝“恋物”该怎么办? 家长有没有发现这样的情况:宝贝常常抓着已经用得很脏很旧的东西不放,或者对着一个玩具悄悄倾诉,还会放在身边爱抚、亲昵。如果家长把这些东西从孩子手中拿过来,孩子就会不依不饶、大吵大闹。家长有没有为这样的情况而着急、生气过呢?儿童的恋物心理是一种常见现象,家长不必过度担心,但也不能轻视。 很“听话”的玩具熊 妈妈在带琳琳看病的路上给她买了个很大的玩具熊,琳琳抱着它顺利地完成了抽血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让我们善待宝宝的嫉妒心 【嫉妒的小丁丁】 丁丁虽然才2岁,但嫉妒心特别强,见不得爸爸妈妈夸奖别人,就连电视上的宝宝也不行。如果妈妈抱别的宝宝,丁丁会特别生气,甚至伸手打妈妈怀里的宝宝!丁丁妈每次都耐心教育宝宝,但无济于事。 丁丁的行为可以说是嫉妒的表现。嫉妒是人类情感的一种表现方式,是对他人的优点而心中产生的不愉快的情感,尽管是一种负面情感,但初期的嫉妒有积极的一面,它起到提醒对方的重视、唤起自尊心的作用,是一种自我保护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感情来自付出 每个人都有自我评价,我觉得自己是个不太看重感情,有点淡漠的人,当然不是冷漠,但也绝不是热情。怎么说呢,可以说是理性主义者吧,这个性格的形成,可能和我是长子有关,从小不能娇气,要学会独立,大学也念的是理科。这么多年了,除了母亲去世,没有别的事,能让我有深刻感受,遇到事情也看的很淡,直到2006年底老婆生了男娃。 在最后的一个月,我也基本上不在深圳,整天在外面上课,创记录地连续上了26天课,培训公司好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混饭让女儿如鱼得水般快活 家在老式小区,房子密度大,拥挤,生活方面也有诸多不便,可是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街坊邻居都比较熟悉,很亲近,这在人情关系日渐淡漠的城市来说是弥足珍贵的。所以住在这里虽有缺憾,却依然惬意,尤其是女儿,在这里住着如鱼得水般快活。 小区的开阔处总有很多人,冬天晒太阳,夏日乘凉,很多人喜欢捧着饭碗聚在一起边聊天边吃,氛围很是融洽。 女儿学会走路后,吃饭就是个大难题,一顿饭下来她可以跑半个小时不停歇,直把我急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别误解对孩子的“尊重” 如果你问我,大学学了4年学前教育,究竟学到了什么?我承认,那些儿童心理学、教育学的理论,如果不去翻书,大部分都已经淡忘了。但是,留在脑子里对我产生了最深远影响的,却是一种儿童观。 记得那次好像是上学前教育学课,在课堂上老师让大家讨论,儿童是什么?有人说是小树苗、有人说是没长成的“小人儿”,更多的同学认为,是一张白纸,所以,要认真地描绘。我相信,这是许许多多父母的共识,并且也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别让孩子成为“电视宝宝” 两岁的毛毛是个名副其实的“电视宝宝”,这主要表现在她对电视的超级迷恋上。只要早上睡醒了,毛毛就会要求打开电视,哪怕是吃饭和玩玩具的时候,她的眼睛也会不时地瞟一眼电视,时不时地就会要求看上一会儿。只要有电视看,毛毛可以一整天待在家里也不会嚷着出去玩,毛毛不爱说话,甚至别人叫她,她都不理你。面对毛毛对电视的痴迷,毛毛的父母十分苦恼。 的确,自从电视堂而皇之地走进了宝宝们的生活,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不可不学:美国孩子四大优点 独立性很强 在美国,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美国学生从小就养成了“按照兴趣学习”、“学习是自己的事”的自主学习态度。不仅如此,这种独立精神早已深入到孩子成长的各个方面,如果在美国,一个孩子18岁以后,就要自己去赚钱养活自己。即使是一些非常富裕的家庭,也通常不会替孩子支出各种费用,而是要他们给家里写借条,要求他们毕业后返还。这种花父母的钱还要偿还的情况,如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了解简单而重要的宝宝社会关系 一、母-婴同步性 母亲和婴儿之间,似乎多少有些神秘的色彩,他们彼此不用言语,却能很好地协调起来。当婴儿需要母亲的时候,母亲似乎总是恰好准备要去看她的小宝宝;而当母亲去看宝宝的时候,宝宝也似乎总是正在等待着她的到来。这种紧密协调的关系被称为母-婴同步性。据观察,仅仅几个星期的婴儿的在接触母亲时就会睁开和合上眼睛。母亲和她的小宝宝之间存在着类似“交谈”的关系,在许多方面相似于成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孩子情绪反常父母该怎么办 当孩子摔倒碰伤膝盖时,我们知道该做什么:清洗伤口,再系上绷带。可是,当孩子情绪受伤时,我们往往就束手无策了。面对孩子反常的情绪,我们该有怎样的反应?如何去进行疏导? 上幼儿园中班的亮亮回家后感到很沮丧,因为今天在幼儿园他想参加一群小朋友自发组织的游戏,但是毫无理由地被拒绝了。到家看见妈妈,他委屈得眼泪一下子就流出来了,他试图向爸爸诉说,可爸爸好像很忙的样子,只是跟亮亮说:“都是小男子汉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中国孩子最常见的13个烦恼 1 家庭不和 大人不懂得谦让,经常互相责怪。其实,无论是父母吵架,还是父母和老人不和,对于孩子来讲都是心理上的电闪雷鸣、雨雪交加,但苦于自己年龄尚小,无能为力,只好躲在角落里暗自抽泣。 和谐的家庭气氛对于孩子的成长,就像充足的阳光和水分。父母的关系就是孩子的天气,孩子的心灵还很稚嫩,恶劣的天气不仅妨碍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往往还会留下终生的心理阴影。构建温馨、互爱的家庭,是父母对孩子应尽的责任。 2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创造不需要处罚孩子的环境 营造一个环境,让孩子没机会犯错 父母对我们的管教既开明又严格,我自小就顽皮,但因为是幺儿得到母亲特别的关爱,从不曾因为我顽皮犯的小错而处罚过我,但有一次,在我向长辈夸口自己考试总是满分,“连九十九分都没有考过”之后,为了要我戒骄,在我一次考不到满分时,不惜以家法狠打我一顿。这件事让我记得特别深刻。 在我为人父之后,觉得任何的惩罚都尽量不要做。我宁愿让她没有犯错的机会,而不是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不要让孩子缺乏安全感 缺乏爱的孩子,就缺少人格健康发展的原动力;缺乏爱的孩子,会感到安全感缺失;缺乏安全感的孩子,会逐渐失去探索外部世界的信心……如果要帮孩子建立健全的心理,那就不要犹豫,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吧。 孩子出现下列情况,可能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现: 1 爷爷奶奶或者保姆照管孩子时,孩子特别乖,一旦见到妈妈,就粘着妈妈不放,在妈妈面前哭闹、任性,不让妈妈离开。 2 孩子爱和周围的小朋友发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小心孩子被取笑后的动机 今年上初二,有天回家突然跟父母提出自己脸太胖、嘴唇太厚,要求父母带她到医院整容。萧萧的父母被吓了一跳,当即回绝了她的要求。然而萧萧似乎铁了心就是要整容,又哭又闹,甚至不肯去上学,父母无奈带她来到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整形外科。 整形外科的王磊副主任医师接诊后明确指出,14岁的孩子不适合做嘴唇的整形和面部的吸脂手术。原来在学校时,同学们常常因为萧萧脸比较胖,嘴唇比较厚而取笑她,还给她取了难听的外号,自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性教育的新旧文化冲突 2008年11月的一个早晨9点左右,我正在写这本书,一位幼儿园的教学总监给我打来电话,告诉了我发生在幼儿园的一件紧急事件。 昨天晚上10点钟,我突然接到来自园里家长的电话。电话是幼儿H的妈妈打来的,她非常愤怒地告诉我说:刚才孩子洗完澡后躺在床上摸小鸡鸡,爸爸问他怎么要摸自己的鸡鸡,儿子就告诉爸爸说班上的Y老师(男性)在午睡的时候摸了他的小鸡鸡,爸爸问摸了几次,儿子说摸了好多次了,想想有一个人每天这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面对变幻莫测的大家庭 安还有一个大家庭,除了爸爸妈妈姐姐弟弟,还有妈妈的父母和爸爸的父母。父母一段时间要照顾妈妈的父母,也就是姥爷姥姥,一段时间又要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 爸爸是个威严而又不失温和,并且很有能力的人。爸爸平时大多忙于工作,很少有时间在家。每次爸爸回家,安都远远地站着,用欣赏和崇拜的目光望着爸爸。他是那么伟岸,在安的心中,是光芒万丈的。 爸爸喜欢姐姐,正如妈妈宠爱弟弟一样,这是安很小就感受到的。虽然他们总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让宝宝拥有“独立宣言” 许多父母都因为宝宝自理和独立能力的培养而焦虑,其实,从宝宝出生开始,妈妈就可以有意识地去创造环境,潜移默化地将自理能力的学习引入到日常生活中,为宝宝日后的独立生活打好基础。 独睡:宝宝学习独立的第一步 很多妈妈认为与新生儿同床睡能更好地照顾宝宝,能让宝宝更有安全感。但是科学研究和实例都证明,婴儿与父母同睡有很多不利之处,其中危害最严重的就是婴儿猝死症。大人熟睡后压到婴儿,是婴儿猝死悲剧的重要原因之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孩子偏食也是一种心理问题 偏食儿童的心理 你了解吗? 偏食是指儿童不喜欢或不吃某一种食物或某一些食物,是一种不良的进食习惯。偏食在儿童中很常见,在城市儿童中约占25%左右,在农村儿童约占10%左右。孩子常偏食,父母不妨从心理方面找找原因。 首先,您在心理上给孩子造成了不良影响吗?许多儿童的偏食往往是受父母的影响而形成的。有的父母在孩子面前说:“我不吃青菜、韭菜。”于是,孩子也跟着不吃青菜、韭菜。有的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怕是现代孩子的心理疾患 一份调查资料表明:正常儿童中,90%以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害怕心理;40%左右2~4岁儿童至少有一种害怕;43%的6~12岁儿童则有7种以上的害怕。怕,已经成了现代孩子的一种心理疾患。 孩子的“怕”有三种类型: 自然恐惧如怕打雷、怕鞭炮声;怕影子、怕黑;怕动物。 社会恐惧如怕上学、怕考试、怕被批评;怕独自在家、怕独自睡觉;怕坏人、怕走丢、怕警察。 社交恐惧如怕说话、怕陌生人。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奶声奶气”并非好事 一大早,一位脸上写满了焦躁与不安的妈妈来到湖南省妇幼保健院儿保科,她的后面跟着一个小女孩,小女孩满脸泪痕。经过仔细询问,医生终于得知这位妈妈又急又气的原因:小女孩今年4岁了,讲话口齿不清,总是把“哥哥”叫成“多多”;“狗狗”叫成“斗斗”。一两岁时家人觉得孩子奶声奶气还蛮可爱的,可上幼儿园就不行了,老师听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