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宝宝发生冲突怎么办? 许多宝宝非常活泼好动,看见与他同龄的孩子就喜欢和他们一起玩。但是几个孩子在一起没多久就开始抢东西甚至打架,有时宝宝对家里的一些玩具不屑一顾,可是几个孩子在一起,再差的东西也是“宝贝”,非要夺个高低胜负。父母对这种情况感到很头疼。 这个年龄的宝宝在一起难免会有小小的冲突,只要没有大的危险,让宝宝自己学习处理冲突,自己经历获取和给予。不要对宝宝保护过度。当其他孩子抢夺玩具时,宝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怎么让孩子听进父母的话? “快把你的作业写了,乖。”“不!我不想写作业!”一听到写作业,孩子一阵哀嚎,殊死抵抗。每逢暑假,这样的场面想必家长们都不陌生。而平时,我们也总有遇上孩子不听话的时候,那有些什么好方法,可以让良好的建议顺利进到孩子耳朵里呢? 丽云好不容易说服老公,和自己一起参加一个家庭教育的讲座。老公觉得自己根本没必要听这些东西,但丽云却觉得,老公很喜欢讽刺六岁的儿子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孩子故意“捣蛋”有内情 好的沟通是健康家庭的一个标志。在这样的家庭中,孩子可以直接对父母表达自己的情绪和不满。 这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假若孩子心中有了不满,但却又被禁止表达,那么他们就会发展出一些特殊的表达方式来。 最常见的表达方式是“被动攻击”,即孩子有意无意地做错一些事情,然后惹得父母特别生气。结果,父母对孩子进行一番攻击,斥责他。这样看上去是父母攻击了孩子,但实际上是孩子内心深处故意惹父母生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儿童攻击性强怎么办? 燕园博思心理专家在咨询中,有时候会遇到让家长焦头烂额的攻击性很强的孩子,家人想尽了办法却不能奏效。这种情况其实在现实生活中也会经常遇到。 案例:浩浩两岁半了,与小伙伴玩时,经常发生咬人、打人的现象。浩浩的奶奶就轻轻地打他一下说:“这孩子脾气跟她的妈妈一样,浑起来六亲不认,连我他都经常咬。”奶奶认为她打了浩浩就是教育了浩浩,可浩浩越来越爱咬人了,后来,浩浩的奶奶只好不让他跟小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面对孩子的任性妄为咋办? 随着孩子自我意识的成长,大多数的孩子会出现一些任性的行为,尤其是在 2 ~ 4 岁最为常见。尤其当今社会,父母大多过于宠爱孩子。孩子要什么,父母就满足什么,可谓百依百顺。这样容易促使孩子任性妄为。 面对孩子的任性妄为,父母一定要认真对待,否则孩子一旦走上犯罪道路,就追悔晚矣。 牛小强是个11岁的小孩。小家伙漂亮可爱。牛小强小时候经常不声不语,非常听话,家里人都宠爱他。慢慢地牛小强的话成了&ldqu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家长要懂得如何设计天才 家长们应细心观察孩子表现,因为那可能预示着孩子在某一方面是个“天才”。牛津大学天才儿童研究中心鼓励家长按图索骥。 领导者 喜欢发号施令,善于重新排列物品或有条不紊地负责排座位的孩子,他们可能具备强有力的领导和组织才能。 年轻的“富翁” 一些孩子发现如果将平时的零用钱积攒起来,假期中就将拥有一大笔钱来支配。这些孩子长大后很可能成为大银行家。 故事大王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儿童性角色畸形的矫治 研究证明,成人的性变态与儿时性心理偏差之间有着明显的对应关系 儿童性角色畸形不可等闲视之 一个人把自己看做是男性还是女性,心理学上称之为性别角色,大约到3岁时,儿童的性别角色已形成。如果小男孩把自己看做是一个与周围女孩一样的人,在打扮、表情、举止上努力模仿女性,即成为女性化男孩。反之,如果小女孩把自己看做是一个与周围男孩一样的人,在打扮、表情、举止上努力模仿男性,即成为男性化女孩,上述两者均称为性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丢失的玩具 雕塑家有一个12岁的儿子。 儿子要爸爸给他做几件玩具,雕塑家从来不答应,只是说:你自己不能动手试试吗?儿子就很气愤。但时间一长,他拗不过爸爸,便不再哀求、纠缠,试着按自己的想像制作起来。 起先,雕塑家对儿子的“工作”不管也不问,放任自流。孩子常常造出些奇形怪状的东西,自己很快活,但不久便玩腻了,重新制作。 为了制好自己的玩具,孩子开始注意父亲的工作,常常站在大台边观看父亲如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遗传环境因素对孩子心理的影响 生物遗传因素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内因,影响儿童心理发育的常见原因有:父母或家庭近亲中有遗传性或有遗传倾向的精神障碍、父母近亲结婚、父母接触有毒有害的物质或酗酒、吸毒造成染色体突变、母亲为高龄产妇等。 就外因来看,从胎儿期到以后儿童成长的过程中,很多物理、化学、生物学等有害因素会影响到儿童的大脑,造成精神心理的发育异常,如母亲妊娠期间接触有毒害的物质、服用某些药物、某些病毒感染、精神受刺激,胎内或产后窒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孩子的自我意识敏感期 孩子在自我意识敏感期时,会注重个人感受,注重个人力量,还没有与他人合作的意识。但当他(她)成长到约五六岁,特别是在预科班阶段,这种自发的对团体合作的向往与需求就越来越明显了。 昊昊五岁多了,是一个自我意识很强的孩子,他的空间或物品是绝不容许别人侵犯的,不然就一定会要求别人赔礼道歉。最近我发现,他开始对与人合作产生浓厚的兴趣。 他喜欢和美美一起做手工,两个人会一起粘贴,一起卷纸,一起涂色,过程愉悦、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孩子情绪消极的背后 访谈时间:2009年2月20日 访谈对象: PP妈妈(广州白云区孙瑞雪实验幼儿园家长) PP妈妈:刘老师,你好! 刘老师:PP妈妈,你好,我想和你沟通一下关于PP近期在碰上不愿意做的事情时总是会说消极的语言这一状况。比如:在吃早餐时看到没有自己喜欢吃的早餐时,就会说:“真讨厌!又是吃这些!什么学校!”上课时老师安排他操作教具,也许那个教具他操作过,他就说:“又是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给孩子创造良好的感情环境 父母对子女的爱是影响最深、最长久和最强烈的情感,爱有非常巨大的力量。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由此会建立起自尊心、自信心,奋发向上,朝着父母期望的目标努力。 孩子最重视,也是对自己父母最重要的要求是: 1、 孩子在场,父母不要吵架。 2、 对每一个孩子应一视同仁。 3、 父母之间要互相谦让,不可互相责怪。 4、 父母对孩子要关心,关系应亲密无间。 5、 孩子的小朋友作客时,应表示真心欢迎。 6、 对孩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让单亲的孩子感受安全和爱 在幼儿园接触过大量单亲家庭孩子的黄园长有一个心得跟大家分享:对于单亲家庭的孩子,要暗下关注。既免除别的孩子的不满,也会令那些单亲的孩子更适意。她建议对于幼儿园的孩子,老师可以在孩子进入浅睡15分钟的时候抚摩孩子的额头,让孩子感受安全和爱!特别是对单亲家庭的孩子,这样的温暖孩子会感受得到。 另外对于单亲的妈妈,既然你选择了单亲,那么你要把单亲和健康划上等号。有了健康就有快乐。活在怨愤和仇恨中的话,对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让我们重建自己的安全感 你有安全感吗 几年前,我曾经和一个企业家先生,在偶然的机会里谈到安全感的问题。 我问他:“你在这个社会中,内心深处有安全感吗?” 他回答我说:“有时候会没有,比如说,交通啊,抢劫啊,等等。” 我接着问他:“那对自己的内心呢?” 他似乎有些茫然地看着我,然后说:“哦,是自己吗?安全感?” 显然,他对自己心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专家解读孩子常见“病” 症状:哭闹、骂人、摔东西 药方:气球操、情绪交通灯 解析:3—6岁孩子家长普遍反映,孩子脾气坏,一遇到不高兴就会哭闹、骂人、摔东西,甚至打人踢人,讲道理根本没用。发生冲突之后,碰到坏脾气的家长或大人心情不好,会被孩子的行为激怒,用权威去镇压孩子,结果没有赢家。更多家长找不到有效解决办法时,通常会妥协、顺从孩子。 情商专家建议父母:如果孩子有一次通过发脾气达到了目的,他就会一而再再而三地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儿童爱打人是不善沟通的表现 贝贝是个漂亮的小姑娘,大大的眼睛一眨一眨的,充满着灵性。可我发现,贝贝从不愿与人沟通,和小朋友玩时,合得来就玩,合不来就打。我想向她了解情况时,她总低着头一句不说。 没有办法,在疑惑中我与贝贝妈妈进行了沟通。贝贝妈妈告诉我,贝贝生活在一个大家庭里,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叔叔婶婶,还有哥哥都住在一起。贝贝4岁,哥哥5岁,由于年龄小,所以总吵架。每次贝贝都把哥哥打哭。在大人眼里被打哭的是弱者,所以从不问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你的孩子快乐吗 童年本该是人的一生中最无忧无虑的时光,但现在不少孩子都把“烦着呢”、“我好郁闷”挂在嘴边,大人们觉得这些话听上去很有意思,其实,这些都是孩子心理不适流露出的早期征兆。据新华社报道,近日召开的第28届国际心理学大会透露出这样一组数字:我国目前约有20%的儿童出现抑郁症状,其中4%为临床抑郁,即需要接受临床治疗的重症抑郁。 有些孩子的心理问题早在婴幼儿时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整天带着厚手套的女孩 11岁的小兰,文静秀丽,乖巧可人。不过,她有一个习惯惹得同学们老笑她。原来不论什么时候,小兰都带着一双厚手套。有的同学想探个究竟,有次趁小兰不备时取下她的手套。一双纤细修长的手,没有什么见不得人啊?同学们迷惑不解。原来是小兰的妈妈让小兰戴上去的。妈妈发现小兰动不动就点头、扭脖子,双手握成拳头用力敲击。次数多了,小兰的手指关节就都发红发肿了。妈妈让小兰控制一下自己,但没几分钟,小兰又故技重演。没办法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帮宝宝顺利度过情绪“黑匣子” 零至一岁 这个时候的宝宝情绪十分平和稳定,偶尔号啕大哭,原因可能是生理上得不到满足,如想睡觉,肚子饿或身体不适,所以父母的周全照顾最要紧,令宝宝觉得安全,舒服。建立正常的作息规律,宝宝的情绪便不会有太大波动。 避免出现恐惧 但要注意一点,就是避免宝宝受到惊吓,例如在他身边大叫或突如其来的巨响,这会使他觉得无助,对自己不能理解的事物感到害怕,产生恐惧的情绪。 克服恐惧 如果宝宝出现恐惧的情绪,父母可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缺乏安全感易产生恋父情结 新闻事件:据《扬子晚报》报道,一位男士前段时间在网上诉说在与小自己10岁的女友相处的4年,女友非常爱他崇拜他。他的女友从小失去父亲,母亲在她13岁那年由于怀疑她有早恋倾向而让她辍学,此后她就在社会上晃荡,后来认识了这位男士。他对她关心备至,像父亲一样照顾她,两个人一起经营生意,他成为她行事为人的偶像。正当他以为生活从此走上幸福之路时,她却在得知母亲再婚并再次怀孕后失踪了。 专家说法:南京市心理危机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