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相交的地方 妞妞(0——4岁) 海颖(妞妞的妈妈) 英国心理学家托尼-布赞说:“婴儿出世那一刻,就真的已经是‘才华横溢’了。”女儿的出生给了我印证这句话的机会。 黑白相交的地方 妞妞刚出生时很安静,很少哭。大多时她都在睡觉,但常常在梦中惊跳。这曾使我恐慌和心痛——从母体来到这个世界,她一定非常恐惧吧?但我很快发现她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大自然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人是大自然中走出来的。长期远离大自然,使我们的很多天赋与灵感甚至生存智慧都日渐衰微了。很多哲学家认为,万事万物的规律正是人类寻求自救的基本途径,因此,效法自然,回归自然,应是教育的一种大智慧。从这个意义上说,在体验自然中成长,是孩子走向健康人生的活动保障。 在城市中长大的孩子,由于远离大自然,往往对大自然中的事物一无所知。而他们的父母认为只要学习好就行,其他方面差点也没关系,能否让孩子去野外接触大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孩子说话晚怪家长 “我儿子快两岁了,可还不怎么说话,只会叫妈妈,而且是让他叫时才不情愿地叫,真是急死了,怎么办啊?”据记者了解,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原北京市儿童保健所所长刘兰香教授说,一般情况下,孩子在10至15个月之间就会开始说话,如果超过这个时间还不会说话,就应该引起重视了。 据刘教授介绍,通常影响孩子说话有三个方面的原因:生理原因、心理原因和家庭原因。从生理上讲,如果孩子的听力本身有问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孩子很小气父母该怎么办? 我家宝宝最近好像特别小气,如果要他把正在吃的东西分一点给妈妈或别人,他会很紧张地把东西捂住。教育他要学会分享,也没有用。如果趁他不注意故意偷吃,他会哇哇大哭。怎么让宝宝不小气呢?本刊论坛妈妈 宝宝表现出小气的可能原因有两种:一是家里没有分享宝宝食物的先例,如果宝宝的食物从来都是他一个人专用的,他自然会认为给他的东西就是他一个人的,别人是不能吃的;二是给宝宝的食物量不够多,不适合分享,比如给了宝宝一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公主病有哪几种 公主病患者有显著的自恋倾向,心理年龄小,对自我评价失衡,过高地膨胀自我角色,或超过现实地放大自己的优势,以自我为中心,意志力和耐受力弱,遇到问题经常归外因,遇到困难往往选择逃避抱怨,做错了事希望别人为自己买单,由于动手能力弱,眼高手低缺乏责任感,感受他人情绪及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弱(EQ情商不成熟),导致人际关系紧张,环境适应、工作、婚姻问题多多。公主病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控制型公主:某方面具有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解决孩子自卑心理的方法 孩童时期,是一个孩子人格,价值观以及性格发展的重要时期。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话是有一定的科学道理的。孩子的性格特征在幼小的时候基本定型,虽然在以后的成长中会有一些影响,但总体影响效果不大。幼儿时期的自卑,是指幼儿由于某种原因怀疑自己、轻视自己,在社会交往或集体活动中懦弱、害羞和畏惧。研究显示,从幼儿时期就形成自卑的比例还是很大的。幼儿的自卑心理将一直伴随他长大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让孩子控制自己的脾气 对孩子而言,成长中的每一次新体验都意味着新的快乐,同时也会带来烦恼与困惑:父母不再有求必应,更喜欢对孩子说“不”;就算再不乐意,宝宝也得自己叠被子、收拾房间;总有几个小朋友不喜欢和自己玩;最糟糕的是,那么渴望参加体操表演,老师却偏偏没点自己的名。 面对以上这些事,孩子难免体验沮丧、愤怒、嫉妒等消极情绪,或者经历心情的大起大落。如果他们能够恰当地把握和控制,及时忍耐并积极反省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宝宝逆反心理强怎么办? Q问:我家宝宝26个月,最近老是不听话,逆反心理很强。怎么办? A春苗育婴学校:一般来说孩子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会有两个逆反时期,一是在孩子两三岁的时候,由于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说话、运动、认识事物能力的发展,他会感到有些事情自己可以做了,所以跟父母亲的观点会产生冲突;第二个逆反时期是在青春期前后。 过了周岁,很多父母感觉到孩子不太好带了。随着孩子运动能力的提高,活动范围的扩大,他的好奇心和新需要越发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老人抚养的孩子心理疾病多 专家表示,孩子由祖辈抚养有多种好处,但隔代抚养也有不利之处,比如易养成孩子偏食的习惯,造成心理疾病等。老人的心都比较慈善,长期娇惯在一定程度上易导致孩子偏食,而孩子偏食是一种极为不良的饮食习惯,长久偏食会给孩子的健康发育带来危害。 ●调查 一半幼儿由祖辈喂养 “我家宝宝2岁多了,体重已经偏胖,可我婆婆还是净挑荤菜买,整天要孩子多吃菜、少吃饭,一点都不科学!我想自己带孩子,但是苦于没一点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孩子任性是心理需求没有得到满足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威廉·科克研究表明,孩子任性是种心理需求的表现。幼儿随生理发育,开始逐渐接触更多的事物。他们凭着自己的情绪与兴趣来参与。这种情绪和兴趣,就是孩子很想接触更多新事物的心理需求。比如,4岁的杰克偶见表姐尼娜有个新玩具,非得立即有个同样的玩具不可。但此时已是夜深人静,母亲不可能驱车进城为之寻购。于是,杰克哭闹了一整夜。看起来是杰克任性,无理取闹。可母亲没有从心理角度去了解,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小孩虐待动物不等于暴力 家长不必夸大孩子 对小动物的不善意行为 在德国,爱护小动物是许多德国幼童接受的“善良教育”的第一课。在孩子刚刚学会走路时,不少德国家庭就特意为孩子喂养了小狗、小猫、小兔、小金鱼等小动物,并让孩子在亲自照料小动物的过程中,学会体贴入微地照顾弱小的生命。幼儿园往往也会饲养各种小动物,由孩子们轮流负责喂养,还要求孩子们注意观察小动物的成长、发育和游戏,有条件的还须做好&ldquo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象尊重大自然一样尊重孩子的发展 没有人认为一个孩子会一夜之间从1岁长到10岁,于是人们用自己的大脑为人类划分了成长的阶段,人类为这些阶段起名为“岁”,后来人们又将这个“岁”划分为几个大的阶段,这几个大的阶段代表着人类生长的节律。人类也像世间万物一样,有着发展的节律,这个发展节律是不可以人为加以改变的,而人类最喜欢做的一件事情是改变自然,典型事例就是愚公移山。我们有的人已经把这个用在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教教儿子如何“打架” 儿子强悍好斗,去幼儿园接儿子时,常听老师或小朋友告状说儿子又把某某小朋友的脸抓破了。此时我总是很尴尬地问儿子,儿子却说:“没打,是和小朋友闹着玩呢。” 儿子的好友天天来家里玩,我便观察他们。刚玩上一刻钟,他们就开始“打架摔跤”了。两人果然是乐哈哈地闹着玩,并不是“敌我矛盾”,忽然,我发现处于劣势的儿子伸出小手去抓天天的脸,幸好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应付逆反期宝宝的小策略 对待处在逆反期的宝宝不能采取硬碰硬的方式,这样只能让他的逆反心理更加强烈。逆反是每个宝宝都会经历的过程,要应付逆反的宝宝,父母需要一些策略。 1.来点小幽默,让气氛不再那么紧张严肃。比如你想要宝宝进澡盆洗澡,但他就是不肯去。这时,不妨给宝宝来点小幽默:“洗澡水倒好了,看看谁的小腿跑得快,快告诉你的小屁股,让他坐进澡盆。”这样与平时不同的语言会带给宝宝一种新鲜感,因此他会乐于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如何帮孩子应对失望 与其想办法让孩子远离失望,还不如教会他们如何在面对挫折后,重新振奋。专家指出,有能力应对失望的孩子,常常更容易快乐。 案例:葱葱早在两天前就与爸爸妈妈约定,星期天带上刚买的小皮球,去公园的草地上玩。周六晚上,小葱葱临睡前就把装入袋子中的小皮球放在床边。第二天清晨,一向都要妈妈叫醒的葱葱早就醒了,很快在妈妈的帮助下穿好了衣服,刚要出门,没想到天却下起了大雨。葱葱等啊等,雨就是下个不停。葱葱满脸失望,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留守儿童“管不了”? 图为彭泽县黄花镇马路村马路小学的张老师坚持每天放学时护送学生回村 (记者 吕莹/文 顾伟东/摄) 童年有父母的陪伴,在大家的关心下快乐成长是件多么幸福的事。可却有一些孩子,他们一年见不到爸爸妈妈几次,生活只能靠亲戚,学习只能靠自觉。他们有一个特殊的称号——留守儿童。 A“不管”变成“管不了” 说起学校里的留守孩子们,老师们大多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学会“倾听”孩子的需求 对于初为人母的年轻妈妈来说,爱哭的宝宝让人心烦意乱,不知所措。近来就有家长来电反映,宝宝最近特别不乖,一点点小事就闹脾气,一没满足要求就哭,真是烦透了! 国家级育婴培训师、省级考评员陈红指出,哭是宝宝生来就具有的生理本能,是表达生存需求的一种原始语言,是向妈妈传递信息的重要方式。 面对爱哭的孩子咋办呢? 陈红针对宝宝哭闹的几种常见情况,为家长提出了很实用的应对方法。 深呼吸 家长先别动怒 听到哭声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六岁小学生为何有暴力倾向 6岁小孩有暴力倾向 很少人会把“暴力倾向”这个词和一个6岁的孩子联系在一块。这位小朋友名叫彬彬,读一年级。本应该是活泼可爱的孩子,却可能存在诸多心理问题。 托管所的罗老师告诉记者:“有一次,因为和同学闹矛盾,彬彬便和同学打架。老师制止后发现错在彬彬,便批评了他。彬彬却对老师拍桌子以示不满。”老师怕他做出更为过激的事,便把他带到教室里让他冷静一下,可彬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儿童心理暴力问题 对孩子的“心理暴力”是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而又未引起重视的问题。它是指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影响其心理健康发展的、身体伤害以外的暴力行为。在我的工作经历中,发现不少孩子都曾受到过各种形式的心理暴力,致使很多青少年无端端地生活在自卑和焦虑中。那么,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常见的心理暴力行为有哪些呢? 威胁恐吓孩子。用要挟的话或手段威胁孩子是家长教育孩子时常常采用的一种错误方法。家长往往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爸爸不可逃避的责任 假如你家有个小孩子,假如他不会说话,甚至不会走路,不会站,简单地拉说。通常来看,带这样的孩子,每天都是重复的活动,不如说吃饭,比如说洗澡,比如说读个故事,比如说玩个游戏。这样的小孩子,可能重复让你读一个故事,读20遍,可能整个下午,都和你玩一个游戏。你会和他一起玩吗?你会带这样的孩子吗? 就我的观察来看,在我们小区里,带孩子最多的是老年人,或者是妈妈们,而很少见到爸爸带孩子的。很多爸爸没有耐心带孩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