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拗的敏感期 拿掉剪刀 豆豆兴奋地拿起一把剪刀对老师说:“我要剪纸!” 正在看书的桓桓听见了,赶紧把书归位,也拿了一把剪刀对我说:“剪纸、剪纸。” 我拿了一张纸,放在桓桓打开的剪齿上让他剪。桓桓的手部小肌肉群还没很好地发展起来,他两手一起用力,困难地、专注地剪着纸。在这期间,豆豆停止了剪纸工作,但他拒绝将剪刀归位。老师帮他归位了,但无意中把他的剪刀挂在了桓桓的挂勾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改变宝宝的“窝里横” 窝里横的宝宝,多半生活在爸妈过分保护、溺爱的家庭中,特别是隔代带养的宝宝。这些爸妈总怕自己的宝宝受别人欺侮或出什么事故,不许宝宝出门与同龄伙伴交往,或者吓唬宝宝说外面有坏人,孩子自然胆小。 宝宝在外面感觉害怕,是典型的自我力量不足,窝里横的宝宝,缺乏与外界的碰撞,离开了窝以后,就不知所措了。当他处于陌生环境的时候,不知道自己应当怎么处理,只会躲在爸妈身后,期望成人能够保护自己。这种宝宝在幼儿园里无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儿童常吃巧克力致暴力性格 吃巧克力一直被认为能让人心情愉快,因为它含有色胺酸,有助合成血清素,稳定情绪。但英国科学家最近公布的一项研究结果却指出,它可能是儿童暴力的源头。 据“中央社”报道,英国科学家针对逾17000名1970年代出生的儿童追踪调查40年后的结果指出,10岁以前每天都吃甜食或巧克力的儿童,到了34岁左右,69%都曾因犯暴力罪行被捕。 英国科学家指出,此一研究结果不代表巧克力不好,只是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正确对待孩子的逆反心理 刚刚念初中的孩子,显着的特点是:“变”。生理上在变,孩子开始发育了;心理上也在变,家长会发现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孩子不听话了,甚至还可能与家长“对着干”。你要东,他偏朝西;你要西,他偏朝东,这种现象,心理学上称之为“逆反心理”。 孩子的逆反心理是如何产生的 许多家长常抱怨孩子越来越不听话了,整天不想回家,不愿与家长说心里话,交换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为何小孩一生气就没完没了 今天霍斯有一箩筐不如意的事情。霍斯气得想打人!他用力地踩了一朵花。妈妈对他说:“嗨!”霍斯发出“咝”的声音。妈妈问他“今天你过得好不好啊?”霍斯又吼了一声,还咚的一声趴在地上。“我们来煮汤吧!”妈妈说。霍斯一动也不动,他气得快爆炸了。妈妈在锅里装满水,放到炉子上,再往锅里放上盐。然后,妈妈深深吸了一口气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胖儿童更容易孤独 美国研究人员在新一期《应用发展科学》杂志上报告说,肥胖儿童,特别是肥胖女童更易孤独、抑郁和焦虑。 美国密苏里大学研究人员对8000名儿童从上幼儿园一直到上小学三年级期间的行为变化进行调查研究。在这一过程中,研究人员考虑了被调查者“开始肥胖的年龄”以及“肥胖持续时间”等因素。 研究人员发现,上幼儿园时体重就开始超重的孩子特别是女孩,比体重正常的孩子更容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好习惯遭遇“水土不服” 带孩子从美国回国探亲,三岁多的儿子三猪经过了长途飞行,到姥姥家已是口干舌燥。看到桌上一大盘樱桃,立即扑上前去,抓起来就往嘴里塞。 姥姥两年没见到外孙了,不眨眼地盯着看,看着看着,突然跟我说:“这孩子真有好习惯,每一个核都用手拿出来放到旁边的小垃圾盘里。亲戚家的小孩,和他差不多年龄,吃完的果核逮哪儿扔哪儿。” 本来觉得自然而然的事儿,没想到在我妈眼里成了好习惯。在美国,父母在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儿童撒谎问题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家长都会对自己孩子的撒谎问题感到生气和恼火,但是孩子为什么会说谎呢?我们需要从几个方面入手了解孩子撒谎的原因. 有些时候,孩子撒谎并不是故意去说谎话,而是他们需要借口去逃避来自父母的惩罚.比如,当孩子不小心弄坏了东西后,诚实地把经过告诉了妈妈,但是得到的却是妈**训斥,这使得孩子以后在遇到同样问题的时候以撒谎来躲避严厉的惩罚以保护自己. 另外,由于父母不当的行为模式也可以诱发孩子的说谎动机.比如,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三岁前入托危害儿童心理健康 据英国《泰晤士报》报道,近日,有育儿专家警告说,早教要有个尺度,一味强调对孩子的早期教育而忽视孩子的天性,反而会对孩子造成伤害。 澳大利亚儿童教育专家、临床医学家提出警告说,把年龄不足三岁的孩子交给托儿所会增加损害他们正常心理发育的危险。很多托儿所无法照顾到孩子,遭到忽视的孩子往往有恐惧感。 太早入托更富有攻击性 这位澳大利亚儿童教育专家在《养育孩子:三岁以下应该进托儿所吗?》一书中指出,越来越多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分离焦虑来源于父母内心 我的宝贝现在1岁零1个月了,最近在我和他爸爸早上出门上班的时候明显地表现出焦虑不安,一定要我抱,不让放下,好像知道我们这一走就得晚上7点多才能回家似的。今天早上也是这样,我本来抱着他,到时间要上班了,阿姨过来抱,宝贝就开始哭闹,我赶紧说:“好吧,送爸爸妈妈上班吧,我抱你到外面去。”我和他爸爸、阿姨一起到外面后我要他自己推车子(他现在在学走路,很喜欢推车子),他不要,还是不让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最合适孩子的五类朋友 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朋友是不可或缺的一环。作为家长,怎样帮孩子找到合适的朋友呢?近日,美国《育儿》网站发表了儿童专栏作家夏洛特·拉提委拉的文章,她指出,孩子至少需要5类朋友。 1、就近找的朋友 什么年龄最好:5岁以前 到哪里找:观察邻居的孩子,如果妈妈面貌可亲,孩子通常也不错。 这个朋友的作用:这第一个伴儿可以教孩子懂得,有朋友是件很有意思的事。 对于这种玩伴,只要年龄相仿,你不需要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哪些话孩子们最不爱听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人之常情,凡是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出息,但许多家长在与孩子沟通时,不注意沟通方式,结果令孩子产生厌烦心理,不但没达到教育目的,有时还会适得其反。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家长的哪些话,是孩子们最不爱听的—— 上海南洋中学最近对亲子语言沟通方式展开的调查显示,约96%的父母喜欢用“不要”、“不许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孩子是一个潜力无限的宝藏 教育孩子不一定要批评,适度的夸奖和兴趣引导,也可以让孩子积极热情地学习新事物,你会发现,孩子就是一个潜力无限的宝藏,总会带来很多的惊喜。 以前的人总以“我儿子都会打酱油了”来炫耀自己家孩子的能力,已经达到了某个年龄层次的做事水平。如果以此为衡量,我家宝贝早“成年”了!第一次帮我到超市去买酱油,儿子刚4周岁,虽然他自始至终都战战兢兢的,但总算能完成任务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宝宝3岁前必须纠正的性格 当年被认为“充满自信”的幼儿占28%。小时候他们十分活泼和热心,为外向型性格。成年后,他们开朗、坚强、果断,领导欲较强。 40%的幼儿被归为“良好适应”类。当年他们就表现得自信、自制,不容易心烦意乱。到26岁时,他们的性格依然如此。人们常说的“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一个人在幼小成长发育阶段形成的自我个性,会影响到他未来的学习、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安全感--儿童生命发展地基 众所周知,盖房子需要先打地基。房子盖得越高,地基越要打得深而稳。换句话说,地基坚固而牢靠,房子也会矗立得长久,不怕风吹雨打。反之,如果地基不牢固,那么房子就会摇摇欲坠。 人的生命也需要牢固的地基才能健康持续地发展。这个地基是在人出生之后头几年建筑起来的,影响这个人一生的身心健康。这个地基的名字叫做“安全感”。 理解安全感并不难。就拿最基本的生活起居来说,我们必须知道脚下的土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孩子撒谎多是为了怕责备 孩子撒谎是父母在养育过程中一个很头痛的问题。听到孩子编造拙劣的谎言,我们会生气,尤其是我们知道事实真相的时候。比如,孩子坚持说他没有吃巧克力,而他的衣服、脸上又沾满了巧克力,这样的谎话的确让人非常生气。 六岁的丽丽不小心弄坏了妈妈送给她的芭比娃娃,怕妈妈责备,她把娃娃藏在床底下。妈妈打扫卫生时发现了芭比娃娃。 妈妈:“丽丽,你的芭比娃娃呢?” 丽丽:“我不知道它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儿童的自闭倾向 在幼儿园门口,常有一些家长恼怒但又必须装着笑容哄那些哭闹着不肯入园的小孩。在福建煤矿疗养院心理治疗中心,也常有一些家长,带着小孩来咨询,比如,有个小男孩,6岁,在家淘气,在校却又胆小怕事;另一女孩由外婆带,偏食,怕见生人,语言表达能力差…… 这个年纪的孩子人际关系不佳,可能有下列几种因素: 一是智力或基本能力有问题,以致不知如何表达自己意思,或表达不好,怕人嘲笑,于是更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父母时时是孩子模仿的对象 家有小子,年八岁。上小学后,他接触的人多了,视野开阔了,常常很严肃地和我讨论些非常严肃的问题,让我很是不知所措。更大的变化是,他的脾气莫名见长,时常是一不顺心就大发雷霆,歇斯底里,然后气呼呼地冲进自己房中,重重地把门带上,随手反锁上,任我们费尽口舌,小子就是不为所动。 直到他怒气消了,让我们的担心发挥到极致,身心俱疲时,他才如没事人一样出来。频率之大,程度之烈,让我一点招也没有。 为此,我常常向媳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你的孩子有睡眠障碍吗 一般情况下,幼儿的睡眠时间比成人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接近成人的睡眠规律。但是一些家长却发现,孩子入睡非常困难,常常出现惊梦、夜啼等现象,这是什么原因呢?是因为孩子存在着睡眠障碍,幼儿的睡眠障碍,有以下一些: 1、 入睡困难或睡眠不安。前者为患儿不能入睡,后者则睡眠不深或容易惊醒。年龄愈大,睡眠障碍的形式愈接近成人。所以,入睡前不要过分逗引或恐吓幼儿。要让其养成 定时起居的睡眠习惯。 2、 梦魇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纠正孩子无理取闹的坏习惯 须正确对待的“不听话”之四:无理取闹 孩子无理取闹,是让父母很头痛的一种不听话行为。 “孩子长大了,但却变得越来越无理取闹了?”不少父母如此抱怨着。专家说,当孩子从不懂事的宝宝逐渐长大,他自己开始有了“主见”,当父母逐渐减少和他们身体上的接触时,他们会以无理取闹等方式引起人注意。只要父母处理好和孩子的关系,不盲目满足他们的要求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