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己首先要不损人 《阅微草堂笔记》里有这么一个故事:纪晓岚的父亲纪容舒任南新仓监督时,仓库的后墙无故倒塌了。挖开来一看,发现死鼠足有一石多,大的体形几乎像猫一样。原来,墙倒是因为老鼠长期在墙下打洞,繁殖越来越多,洞就越打越大,以至于墙下全被掏空了,地面承受不了这么大的压力,墙终于倒塌了。纪容舒的同事福海说:“当老鼠破坏别人房屋,扩大自己的洞穴时,可能忘了自己的洞穴也依赖房屋而存在吧。”福海讲 哲理故事 2020-05-24 hisen
文学故事中的哲理文章 文学故事中的哲理文章: 一、主人和秀才 [故事]一日,有个秀才到朋友家做客,天色将晚的时候,忽然下起雨来,他不得不住下来。但他的朋友却很不愿意让他留宿,于是就在纸上写了这样一句话:“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秀才看了,明知朋友不愿意他留宿。却装着不知其意,抓过笔来,在这句话里加了几个标点:“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这样一来,这句话的意思就完全变了 哲理故事 2020-05-24 hisen
驴子的生存智慧 驴子、马和黄牛分别被主人相中了,于是主人将它们带回了家,第二天,主人就打算让它们下地干活儿。家里的犁杖比较大,让谁拉都很费劲,于是主人就将它们三个连在了一起。这样,很容易就拉动犁杖了。 每天都干这样的活儿,可是却得不到什么特别的奖励,黄牛渐渐玩起了心眼,它想反正活儿是大家的,又不是我自己的,该偷懒时就偷懒。于是,它一点都不使劲。可是,主人一点都发现不了。黄牛庆幸于自己的聪明才智,因为自己没费什么力 哲理故事 2020-05-24 hisen
禅理:从外物到内心的禅理 一朵花的禅理 弟子爱好打扮,每天都要在这方面耗费太多的时候。 一日,禅师问弟子:“一朵花有多大?” “有的如指头大,有的如拳头大,有的如巴掌大,顶大的,也不过脸盆大吧。”弟子说。 “哪花香有多大呢?”禅师再问。 “花香怎么是多大呢?”弟子不解。 “哦,我是指花香能传播多大的空间?&rdquo 哲理故事 2020-05-24 hisen
瀑布的智慧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人类书写的千年智慧,有时竟比不上大自然一次慷慨给予的启迪。在安顺观黄果树瀑布,看滔滔河水从高处飞泻下来,像无数大大小小的银龙从天而降,那么有气势,有风姿,突然明白了《易经》中的一句爻辞“上九,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这句爻辞说的是龙飞升到九天之后,无法再往高处飞升,便只剩下两种可能:其一是原地不动,其二是下落。原地不动难以做到 哲理故事 2020-05-24 hisen
老狐狸哲理故事 狐狸生活在森林、草原、半沙漠、丘陵地带,居住于树洞或土穴中,傍晚出外觅食,到天亮才回家。 因为它们主要靠吃鼠为生,而老鼠非常灵活敏捷,不易征服。所以老狐狸教练自己的孩子捕捉老鼠,相当煞费苦心。它通常把全部训练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步,老狐狸把死老鼠扔给小狐狸,叫小狐狸们相互争抢,以培养它们的竞争习性。 第二步,老狐狸扔给小狐狸受伤的老鼠,使它们与负伤而垂死挣扎的老鼠格斗撕打,直至小狐狸们置老鼠于 哲理故事 2020-05-24 hisen
匠与师 画匠与画师。 画家有徒弟二人。大徒弟聪慧,心思活络,悟性极高,常常有惊人的构思;而小徒弟则略显笨拙,常年只知临摹,不知变通。 大徒弟立志做一代画师,开宗立派,创新出奇。他先学古时技法,后又研究西方技巧,豪放派、婉约派……他都有所涉及,作品经常出人意外,一时受人追捧,别有一番新意。 相比之下,小徒弟简直笨得不行。他什么都不去研究,闭门关户,就一个劲去临摹宋代的技法,多少年 哲理故事 2020-05-24 hisen
天堂是个大鸟笼 有一只饱受主人疼爱的黄莺,从小就被关在笼子里。它虽然永远不愁温饱,又没有天敌的威胁,却也从来不知道什么叫“自由”。这只黄莺足足被关了一辈子。它寿终正寝之后,上了天堂。但是在上帝的面前,它却显得不知所措。 上帝看了很心疼,于是安慰它:“你别担心,这里是天堂,不但处处开着美丽的花朵,而且有食之不尽的水果。更棒的是,你终于得到了彻底的自由!” 黄莺似懂非懂 哲理故事 2020-05-24 hisen
为什么惩罚我 霍斯劳二世童年时跟过一位大师学习,这位大师想让他成为各科目都优秀的一位学生。 一天下午,大师无缘无故地对他进行了严厉的惩罚。 数年后,霍斯劳继承了王位。就任后,他所做的第一批事情之一,就是派人去叫来他童年时的导师,让大师解释他曾经做过的不公正行为的原因。 “你为什么无缘无故地惩罚我?”他问。 “当我看到你的智慧时,我立即就意识到你将会继承你父亲的王位,&rdqu 哲理故事 2020-05-24 hisen
我不懂的都是糟粕 《泰戈尔寓言》中有一个故事:经典名著《摩诃婆罗多》里住着一条书虫,在封面与封底之间啃了一个洞。学者翻开书,揪住书虫的脑袋,怒斥道:“你为何恣意破坏?磨砺牙齿填饱你肚皮的粮食,在大地上比比皆是。” 书虫说:“您何必大动肝火,书里除了黑斑还有什么?让我里里外外吃个痛快算了,反正我不懂的都是糟粕!” “反正我不懂的都是糟粕”,真是& 哲理故事 2020-05-24 hisen
皇帝传递的纸条 宋仁宗闲暇时,喜欢在皇宫里溜达。一次,他在溜达时听到有争吵的声音,便躲在柱子后面一看,原来是自己的两名侍卫发生了争执。高个子侍卫认为,人可以通过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矮个子侍卫却认为,他们都是伺候皇帝的人,命运自然是由皇帝决定的。两人谁也说服不了对方,所以争吵不休。 宋仁宗听了觉得十分有趣,他忽然想起来,原来的领班侍卫升职了,还没有找到合适的人替补。于是,宋仁宗悄悄地回到自己书房,拿起笔来在两张纸条 哲理故事 2020-05-24 hisen
被愚弄的人 一片茂密的大森林里住着一只年老的猴子。这只老猴总认为自己拥有神奇的法力。有一天,一个城里人在林子里迷了路,遇到了老猴,老猴答应带他走出森林。 “但是你必须臣服于我,我才能帮助你。”老猴提出了条件。 老猴的法力似乎真的起了作用,那个城里人居然心甘情愿地当了它的奴隶,每日任凭它肆意支使,骑在脖子上消遣娱乐。 后来,林子里来了一群猎人。当猎人们看见一只猴子竟然骑在人身上时,惊呆了 哲理故事 2020-05-24 hisen
无法填满的碗 一天早上,国王出来散步,遇上了一名乞丐。他问乞丐:“你想要什么?” 乞丐大笑说:“你这样问我,好像你能满足我的愿望似的!” 国王感到被冒犯了。他说:“我当然可以满足你的愿望。是什么?告诉我。” 乞丐说:“请三思后再承诺吧。” 这名乞丐不是普通乞丐,而是历代国王的前世。他在那一世曾经承诺:“我 哲理故事 2020-05-24 hisen
云朵与大象 轻飘飘的云朵悠然地浮在天上。看上去,它们似乎薄如蝉翼,轻如丝纱,实际上,有些云朵重达100万吨,这相当于10万头非洲大象加起来的分量。 云朵的面积是很大很大的,它把偌大的重量均匀地分散在了各处,而就与空气接触的面积而言,一头大象却重得如同一个巨大的肉坨子。这正是云朵在天上而大象在地上的原因。 正如做一件事情,善于将困难化整为零的人,容易取得成功。 哲理故事 2020-05-24 hisen
世界上最美的棘刺 国王梦想拥有最美丽的大花园,并说,只要栽满世界上最美的一种花就够了。大臣一边让人大兴土木,一边吩咐在花园中遍种玫瑰,并按照花色品种栽植图案。玫瑰盛开的季节,国王却勃然大怒:“让你建最美的花园,你却给我栽了这么多棘刺!”于是令武士把大臣杀了。 不久,国王又下令给另一个大臣。这个大臣什么也没做,等到玫瑰怒放,花香四溢时,便前去请国王赏花,并微笑着说:“您瞧这些棘刺多 哲理故事 2020-05-24 hisen
慧比天下与惠泽天下 一个青年作家向慧明禅师请教道:“我从小就喜爱文学,希望自己在文学方面能够取得大成就,成为文学方面的红人。我一直用心努力奋斗,然而却事与愿违,这是为什么呢?” 慧明禅师反问道:“你是怎样用心努力的呢?” 青年作家愁眉苦脸道:“我在校读书时,总是希望自己写的文章在全班甚至全校拿第一,与别人比智慧;我走向社会,在一家杂志社做编辑,凡事争强好胜, 哲理故事 2020-05-24 hisen
物质哲理故事 空心木头 父亲是木匠,一段时间,我曾跟着父亲做学徒。 一天,父亲要我在一堆木头中,选一段上好的木料做桌面。我从那堆木头中认真地挑选着,最后,挑出了一段又大又直的木头,自认为这是最好的木料。 父亲走过来,用斧头在我选出的那段木头上敲了敲,然后说:“这哪是什么上好的木料,这分明是一段空心木头。” “空心木头?你怎么知道这是空心木头?”我奇怪地问。 &ld 哲理故事 2020-05-24 hisen
靠的是平台 山上的寺院里有一头驴,每天都在磨房里辛苦拉磨。 天长日久,驴渐渐厌倦了这种平淡的生活。 驴每天都在寻思,要是能出去见见外面的世界,不用拉磨,那该多好啊! 不久,机会终于来了。 有一个僧人带着驴下山去,准备让驴驮点东西回寺庙,这让驴兴奋不已。 来到山下,僧人把东西放在驴背上,没想到,路上行人看到驴时,都虔诚地跪在两旁,对它顶礼膜拜。 一开始,驴大惑不解,不知道人们为何要对自己叩头跪拜,慌忙躲闪。 可 哲理故事 2020-05-24 hisen
下满的围棋 在公园里看两位老人下围棋,他们下棋的速度非常缓慢,令围观的人都感到不耐烦。第一位老人很有趣地说:“嘿!是你们在下棋,还是我在下棋?我们一个棋考虑十几分钟已经是快的,你知不知道林海峰下一颗棋子要一个多小时。” 第二位老人,看起来很有修养地说:“你们不知道,围棋要慢慢下才好,下得快则杀气腾腾,不像是朋友下棋了。何况,当第一个棋子落下,一盘棋就开始走向死路。一步一步塞 哲理故事 2020-05-24 hisen
对没来到的事不要想太多 有一家人赚了一点小钱,然后商量买个骡子来驮运东西,太太就问是买公的还是买母的,先生说买母的比较好,因为母的会生小的。 太太就说不要了,生小的我们也养不起。 这时他们的大儿子就开口了,生了小骡子,我要先骑着到处跑。 二儿子听了很不高兴,对哥哥说,你骑着到处跑那我怎么办呢。两人为了到底谁骑小骡子的事争执不下,最后商定两个人一起骑。 父母又不乐意了,小骡子两个人一起骑,把它腰给压折了,那长大了怎么用。 哲理故事 2020-05-24 his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