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子借眼睛 很久很久以前,虾子本是没有眼睛的。蚯蚓呢,眼睛晶莹剔透,美丽绝伦。那时,它们比邻而居,虾子住在浅浅的水草间,蚯蚓住在河漫滩。它们相互帮衬着,一直相安无事,活得悠闲自在。直到夏日里,来了新邻居蝎子。 蝎子望着水中细皮嫩肉的虾子,心想要好好美餐一顿。可自己是个“旱鸭子”,捉不到虾子,顶多是望梅止渴。蝎子想到了一个借力打力的妙招。于是,它对着虾子叫道:“嗨,朋友!岸上 哲理故事 2020-05-24 hisen
成功的因缘 两个饥肠辘辘的人得到一根鱼竿和一篓鱼,于是甲要鱼,乙要鱼竿,然后分道扬镳。甲生火煮鱼,狼吞虎咽,连鱼带汤吃了个精光,再后来就饿死在空鱼篓旁。乙忍饥挨饿,提着鱼竿向海边走去,还没有到海边,就使完了最后的力气,也饿死了。 又有两个人,同样也得到一根鱼竿和一篓鱼。两人没有各奔东西,每天合煮一条鱼吃,共历艰险来到海边,此后以捕鱼为业,很幸福。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重重的树木 哲理故事 2020-05-24 hisen
“过”不去,就“绕”一下 春秋时期,在楚庄王的治理下,楚国人民安居乐业。但是,楚国的运输工具仍比较落后,出行用的马车底座较低,不仅容易碰伤马腿,而且车速很慢,一旦发生战争,不利于运送物资。 楚庄王注意到这点,于是召集大臣,商议将全国的马车底座改高。楚国令尹孙叔敖认为这种做法不妥,对楚庄王说:“老百姓已习惯乘坐这种低矮的马车了,如果大王强行命令老百姓改造马车,势必会招致老百姓不满。” 楚庄王听了,觉得 哲理故事 2020-05-24 hisen
安然于每一个年龄 惟俨和尚是唐代著名禅师,晚年住在澧州(今湖南澧县)的药山,人称“药山惟俨”。他与许多高僧一样,善于从眼前小事物入手,启发弟子们的悟性。 有一次,惟俨指着林中一棵枯木,问弟子道悟和云岩:“你们说,是枯萎好呢,还是向荣好?”道悟不假思索地回答:“当然是向荣的好。”不料惟俨断然否定道:“灿烂终将归于消灭。”这 哲理故事 2020-05-24 hisen
小聪明的回报 北宋时,文官李士衡奉命乘船出使高丽,朝廷派了个武官做他的副手。高丽人很看重他们的来访,赠给他们不少礼物。返回时,副手听说船底有点漏水,担心自己的礼物被水浸湿,便动起了小心思,他特意交代下属说:“李主使的礼物很贵重,要放在舱底,我的礼物不值钱,放在上面就行,丢了也没关系。”下属们明白副官的用意,偷偷告诉了李士衡。他听完笑着说:“就这么做吧。” 行到半途 哲理故事 2020-05-24 hisen
登山境界 弟子问师父:我欲云游参学,并向众生宣讲佛法,不知可否? 师父说,你现在的修行还不够,先去爬一爬那座山吧。 师父,我自小就在这跟您修行,那座山我不知爬了多少遍,为什么现在还要再去爬呢? 师父一笑,说,当你看到与儿时看到的不一样的风景的时候,便是圆满之时了。 他决定一试。 第二天,他回来了。弟子说,师父,我从来没有爬到过那么高的地方。儿时,我只在山脚徘徊,看到一些花花草草便满足了。然而,这一次,我爬到 哲理故事 2020-05-24 hisen
善恶只在一念间 一位老僧坐在路旁,双目紧闭,盘着双腿,两手交握在衣襟之下,陷入沉思。 突然,他的冥思被打断。打断他的是武士嘶哑而恳求的声音:“老头,告诉我什么是天堂!什么是地狱!” 老僧毫无反应,好像什么也没有听到。但渐渐地他睁开双眼,嘴角露出一丝微笑。武士站在旁边,迫不及待,犹如热锅上的蚂蚁。 “你想知道天堂和地狱的秘密?”老僧说道,“你这等粗野之人, 哲理故事 2020-05-24 hisen
瓶口的马蜂与瓶底的马蜂 一只马蜂的肚子饿了,四处觅食。一股浓浓的蜜香飘来,它立即精神振奋地寻踪飞去。这香味来自一朵怪模怪样的花,这花的模样就像一个圆底的瓶子。“瓶子”的口上长着艳丽的花瓣,深深的瓶底里盛着蜜汁,蜜汁中,正有另一只马蜂在慌乱地忙碌着。 瓶口的马蜂探着头,大声说:“喂,兄弟,你别把蜜汁吃光了,可得给我留一点啊!” 瓶底的马蜂艰难地从蜜汁中拔出一条腿来,喘着气说: 哲理故事 2020-05-24 hisen
坚硬 老僧带小沙弥行走在山间。途中遇见一采石人,只见他一手执钢钎,一手握铁锤,锤落处,火花四溅,有碎石崩出。老僧问:“徒儿,你可悟出什么道理?” 小沙弥眨眨眼说:“铁比石硬。” 师徒二人继续前行,穿过一片丛林,见一樵夫,正骑在树上,持砍刀砍柴。刀飞处,树枝纷纷落下。老僧又问:“徒儿,你可又悟出什么道理?” 小沙弥摸了摸脑袋说:&ld 哲理故事 2020-05-24 hisen
拆掉旧物 芝加哥有一家公司,要拆除一栋旧楼。三家拆迁公司进入被考虑行列。决定权在董事长手中,三家公司都铆足了劲,期待着在董事长面前口吐莲花,一举拿下该工程。 第一家骄傲地说道:“我们的拆楼技术一流,能在几秒之内,将旧楼夷为平地。”董事长点点头,然后叫进了第二家公司。 第二家一进门便说道:“我们公司拆得最彻底,不仅能把旧楼的犄角旮旯拆干净,还会将它周围的旧物一并拆掉。&rd 哲理故事 2020-05-24 hisen
罚出救火队 春秋末期,一到冬天,鲁国都城南门附近的老百姓,都会聚集到城门附近的芦苇荡子里打猎。那里生长着肥美的野草,有数不清的鱼虾和飞禽。一传十、十传百,来这里打猎的人,络绎不绝。 一天,不知谁为了一时之利,竟然放了一把火来捕杀猎物。火借风势,很快蔓延开来,大家都忘乎所以地追逐四处逃窜的猎物。 鲁哀公在宫中听到火灾的消息,大吃一惊,赶忙派人去救火。但是,被派去的人,也跟着众人去追逐猎物。 这时,宫中一位大臣说 哲理故事 2020-05-24 hisen
别逼领导下杀手 侯君集是李世民的心腹大臣,常年担任其幕僚,为其出谋划策,多有建树,是玄武门之变的主要策划人,对李世民龙袍加身是立过大功的。 后来,侯君集又两次出兵西域,先后击败吐谷浑,消灭高昌国,立有战功。 但是,侯君集回朝后因私吞高昌战利品而被弹劾,还依律被关了一阵子。虽然李世民没撤他的职,待遇照旧,对他还是不错,他却甚为不满,怀恨在心。 贞观十七年,大臣张亮以太子詹事的官衔外放洛州都督,侯君集故意激怒张亮说: 哲理故事 2020-05-24 hisen
修道 兄弟二人皆立志远游修道,无奈父母年迈,妹妹年幼,老大家里还有病妻,所以一直未能成行。某日,一高僧路过,兄弟二人要拜其为师,并将家中难处诉说一遍。高僧双手合十,微闭双目,喃喃自语:“舍得,舍得,没有舍哪来得?你二人悟性皆不够,十年后我会再来。”然后,飘然而去。 哥哥顿悟,手持经书决绝而去。 弟弟望望父母,看看病嫂幼妹,终不能舍弃。 十年后,哥哥归来,口诵佛经,念念有词,仙风道 哲理故事 2020-05-24 hisen
围棋·哲理·禅味 围棋,古人又称“木狐狸”。要穷其变化,究其内涵,已是人的智力所不及。 其中的人生哲理、禅味也是令人回味无穷。 懂得弃子,棋艺才会飞跃。弃子,就是欲取姑予。它恰恰揭示了人生成功的不二法门:若要有所收获,那就须先有所付出。 取地则失势,取势地必失。此乃一得一失,有得有失,这叫天公作美。 生活也一样,你得到的必然是别人失去的或者正好相反。因此,你不必耿耿于怀,你的机会多的是。 好 哲理故事 2020-05-24 hisen
楚庄王葬马 最心爱的马因营养过剩,肥胖而死,悲痛万分的楚庄王打算以大夫之礼来埋葬自己的爱马。群臣都认为他的做法太荒唐,劝谏他不要这样做。沉浸在悲痛之中的楚庄王暴怒:我意已决,有谁胆敢再拿葬马这件事进谏,杀无赦。 事情陷入僵局之际,身份低微的优孟一反常态,大哭而来,为楚庄王的爱马吊唁。与百官的坚决反对不同,优孟认为楚庄王以大夫之礼葬马规格还太低,应该以国君之礼来安葬:要以美玉作为马的棺椁,调动全国的军队挖墓穴, 哲理故事 2020-05-24 hisen
食是禄,不食是福 从普陀山南天门去观音大佛,途经金沙。道路左侧,出现了一片渔家乐海鲜大排档。白天,这里很安静;夜晚,这个露天卖烧烤的地方异常热闹。亚东问我:“普陀山是菩萨道场,为什么游客会来吃以杀生为业的大排档呢?” 我把一个公案转述给他。唐朝开元年间,宰相李林甫问大觉禅师:“肉当食耶?不当食耶?”禅师说:“食是相公的禄,不食是相公的福。” 亚 哲理故事 2020-05-24 hisen
县令巧拆迁 清朝康熙年间,邺城县令奉旨修堤,动员堤边百姓搬迁。告示一出,饱受水患的百姓无不欢呼雀跃,只有一户做豆腐的不仅不喜,反而当起了钉子户! 正当县令一筹莫展时,有人来报,说修堤的工匠已报到不少,问县令按什么标准准备饭菜。 县令一听,计上心来,说:“修堤辛苦,千万要保证工匠们吃饱吃好,尤其是这豆腐,清热解毒、生津止渴、价格便宜,因此要多多购买。” 从那以后,县令还不时到后厨出主意, 哲理故事 2020-05-24 hisen
一支自毁的温度计 一支自毁的温度计 一支温度计,气温一上升,它里面的水银也随之上升;气温一下降,它里面的水银也随之下降。 温度计为自己能随时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而自豪。 一日,温度计不小心掉进了一个盛满热水的锅里,热水的高温使温度计里面的水银迅速上升,很快突破了温度计的顶端,随着“嘭”的一声响,温度计炸裂了。 一粒炫耀的微尘 一缕风,把一粒微尘轻轻扬起。不断升高的微尘,开始飘飘然起来:人群都在 哲理故事 2020-05-24 hisen
三境界与三层楼 一个小沙弥,出家修行多年,一直没有开悟,他相当痛苦烦恼。一天夜晚,小沙弥去拜见老方丈,向老方丈诉说自己内心的苦楚纠结。 老方丈对小沙弥问道:“徒儿,你知道人生三境界吗?” 小沙弥请教道:“师父,人生有哪三境界呢?” 老方丈说道:“第一境界是求。世人生活在物质的世界里,觉得物质追求是生活的动力,一辈子都被物质假相迷惑所困,以为有了充足的物质 哲理故事 2020-05-24 hisen
有一种悲伤来源于嫉妒 从前有一个大财主,他老年得子,只是这孩子从来是只会笑,不会哭。老财主想尽一切办法让孩子哭,只是为了证明,这个孩子没什么问题。 恰逢一个云游的高僧路过家里,财主抱着孩子给高僧诊断。孩子不认生,冲高僧嘻嘻直笑。财主上前,咬咬牙狠狠地打了孩子屁股一下,孩子皱皱眉头,随即平静,一声不哭。 财主冲高僧一摊手:“高僧,这孩子是不是智力有问题?” 高僧不说话,顺手从果盘里拿出一根香蕉和一 哲理故事 2020-05-24 his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