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有没有重量? 引导语:当心中有爱,我们就会忘记困难,有了爱我们就会心甘情愿的付出,而不去想值不值得。 一位印度教徒,步行前往喜马拉雅山的圣庙去朝圣。路途非常遥远,山路非常难行,空气非常稀薄,他虽然携带很少的行李,但沿途走来,还是显得举步维艰,气喘如牛。他走走停停,不断向前遥望,希望目的地赶快出现在眼前。 就在他上方,他看到一个小女孩,年纪不会超过十岁,背着一个胖乎乎的小孩,也缓慢地向前移动。她累得气喘吁吁,也一 哲理故事 2020-06-06 hisen
特别喜欢的故事:是你的终会来 引导语:早上起来,她发现家里停电了。于是没办法用热水洗漱,用电吹风吹头发,不能热牛奶,烤面包,只好草草打理一下就出门。 刚走进电梯,邻居家养的小狗一下子冲进来扑住,上周刚买的米白长裙上顿时出现两只黑黑的爪印儿。 开车被警察拦,才想起来今天限行,罚了一百。 到了公司,正好晚了一分钟,又罚五十。 冲进会议室开例会,老板正在宣布工作调整的名单。她的业务居然被无故暂停,她的职位则被一个不学无术,整天就知道 哲理故事 2020-06-06 hisen
并非命苦 引导语:命运是什么样的,有人说天生便是命苦的,其实不然,来看看本文吧! 儿子不知道在哪里听说“命苦”一词,立刻举一反三地想到了“命甜”,而且兴冲冲地跑来找我。 “妈妈,我的命很甜!” “什么?” “命甜!我有吃、有穿、有住、有行……” “有 哲理故事 2020-06-06 hisen
给心灵一个家 引导语:现实中好多人碌碌无为的忙活一生,却不知道到底是为了什么?不知道心灵到底需要什么,心灵没有一个家 宋朝文学家苏东坡和佛印禅师是好朋友。有一天,他们两个人在杭州同游。东坡看到一座峻峭的山峰,就问佛印禅师:“这是什么山?” 佛印答:“这是飞来峰。” 苏东坡又问:“既然飞来了,何不飞去?” 佛印说:“一动不如一静。 哲理故事 2020-06-06 hisen
不要让新闻影响了生活 引导语:每天都在发生着新闻,有人却因为看到一条新闻,被其影响了生活,来看看本文吧! 想到人类历史。你一定会轻而易举地想到许多黑暗的场景:冲突、流血、暴动、自杀,甚至屠杀……公平理所当然,不公正的事却长久萦绕于心,时而让你寝食难安。难怪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先生当年会这样感慨:所谓人类历史,不过是一个写满人性坏话的记事本。而事实上,这世界不只有血流成河,不只有征战杀戮。无 哲理故事 2020-06-06 hisen
人生不过一碗饭 引导语:不同的人看问题的角度也不同,不要把自己的思想强加于人,那样就没有创新、没有激情,个个都是机器人 两个不如意的年轻人,一起去拜望师父:“师父,我们在办公室被欺负,太痛苦了,求您开示,我们是不是该辞掉工作?”两个人一起问。 师父闭着眼睛,隔半天,吐出五个字:“不过一碗饭。”就挥挥手,示意年轻人退下了。才回到公司,一个人就递上辞呈,回家种田,另一个 哲理故事 2020-06-06 hisen
离开位子,你什么都不是 引导语:人生在世,贵在有自知之明,只是我们很多人一辈子都没能明白这个道理。 山上的寺院里有一头驴,每天都在磨房里辛苦拉磨,天长日久,驴渐渐厌倦了这种平淡的生活。它每天都在寻思,要是能出去见见外面的世界,不用拉磨,那该有多好啊! 不久,机会终于来了,有个僧人带着驴下山去驮东西,他兴奋不已。 来到山下,僧人把东西放在驴背上,然后返回寺院。没想到,路上行人看到驴时,都虔诚地跪在两旁,对它顶礼膜拜。 一开 哲理故事 2020-06-06 hisen
无意插柳柳成荫 引导语:我们会发现一种有趣的现象,当你迫切想要一样东西的时候,你会发现这些离你很遥远,而当你不经意的时候却来到你身边,一伸手就可以抓住。 位于湖南岳阳市西门上的岳阳楼,是我国江南三大名楼之一。岳阳楼始建于唐代,以后多次重修,解放后经修缮,要给岳阳楼重新题写楼名,由谁来题写楼名比较合适呢?这个人至少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文化名流,二是书法大家。那么,谁能担此重任呢?毛泽东亲自点将:郭沫若。 郭老领命后 哲理故事 2020-06-06 hisen
他人并不在意你 引导语:世上总有那么一些人,介意着别人的看法,而改变自己,其实别人并没有那么在意你。 有人成天都担心别人对他们的看法。为了帮助他解决这个问题,我会教他们“18/40/60规则”: 当你18岁时,你会觉得每个人都在关注你; 当你40岁时,你会不完全介意别人对你的看法; 当你60岁时,你会意识到没有人关心你的私事。 人们成天都在担心和思考他们自己的事,而不是你的事情。想一想你自 哲理故事 2020-06-06 hisen
越美战争的美军 引导语:每一次战争都有受害者,生命是可贵的,但在战争面前,一切都变得那么不堪一击,来看看本文吧! 1968年4月,越南阿肖谷的丛林中,一个美国大兵高举双手仰望苍穹,仿佛在祈求上帝的拯救与宽恕。在他旁边,几个摄影师亚特·格林斯潘拍下的镜头士兵正在帮助受伤的同伴,其中一个重伤员躺在地上,痛苦地呻吟着。这个高举双手的士兵隶属于美军第101空降师的A连队,此时,他正引导头顶的一架医用直升机对 哲理故事 2020-06-06 hisen
黑蚂蚁的奉献 引导语:如果人人都能勇于去为集体的利益而牺牲,换来的就会是这个集体的繁荣与强大;如果人人都为了个人利益而相互争斗,那么这个集体灭亡之期就不会遥远了。 巴西的甘蔗田里,生存着两种蚂蚁,一种是体型比较小的黑蚂蚁,另一种则是体形剽悍,生性凶残的行军蚁。 黑蚂蚁生性温和,以植物和腐食为生,而行军蚁则是任何可以吃的东西都不放过,在饿极了没有食物时,它们甚至会吃掉身边的同伴。行军蚁最喜欢的美餐是黑蚂蚁,所以, 哲理故事 2020-06-06 hisen
信念的力量 引导语:只要你不丧失对未来的希望,你就能够走下去。 有一年,一支英国探险队进入撒哈拉沙漠的某个地区,在茫茫的沙海里跋涉。阳光下,漫天飞舞的风沙像炒红的铁砂一般,扑打着探险队员的面孔。口渴似炙,心急如焚---大家的水都没了。这时,探险队长拿出一只水壶,说:"这里还有一壶水,但穿越沙漠前,谁也不能喝。" 一壶水,成了穿越沙漠的信念之源,成了求生的寄托目标。水壶在队员手中传递,那沉甸 哲理故事 2020-06-06 hisen
苏东坡的心境 引导语:一个人的心境是很重要的,来看看这个故事吧,苏东坡的故事。 1082年,苏东坡途中遇雨,没带雨具,常人只有狼狈二字,雨声打在竹林上发出巨响,不是不寒心的。好一个苏轼,就这样写下宋词中我的最爱: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不用“不听”,而用“莫听”。 不听,那种坚决,就要运用意志力,跟雨声抗衡,莫听,是你可以选 哲理故事 2020-06-06 hisen
读懂这些小故事,你离成功就不远了 引导语:成长,总需要经历一些事情,有时候很多故事,给着我们启迪,让我们离挫折远一些,来看看本文吧! 【习惯】 乞丐到小王家乞讨,他给十块,第二天乞丐又去,又给十块,持续两年。一天只给五块,乞丐:以前给十块,怎么现在给五块?小王:我结婚了。乞丐一巴掌打过去:妈的,你竟拿我的钱去养你老婆? 启示:当提供免费服务让客户成为一种习惯,这种服务就不再是优势,而是劣势。 【夫妻】 夫妇逛商场,女的看中一套高档 哲理故事 2020-06-06 hisen
必读:改变千万人生的一堂课 ! 引导语:梦想并不等于成功,我们还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和行动,今天的事就要今天去做,因为明天还有另外的事情在等着我们。 有一对兄弟,他们的家住在80层楼上。有一天他们外出旅行回家,发现大楼停电了!虽然他们背着大包的行李,但看来没有什么别的选择,于是哥哥对弟弟说,我们就爬楼梯上去!于是,他们背着两大包行李开始爬楼梯。爬到20楼的时候他们开始累了,哥哥说“包包太重了,不如这样吧,我们把包包放在 哲理故事 2020-06-06 hisen
猪保硕鼠 猪保硕鼠 陈仓 猪聘请猫逮老鼠,猫无私无畏,尽职尽责,终于活捉一只大老鼠。猫对自己取得的新成绩非常高兴,对自己的能力更加自信,设想东家一定会奖赏自己,重用自己。 当猫兴冲冲地将硕鼠送到猪面前,等待论功行赏时,猪却没有丝毫的兴致。更让猫诧异的是,硕鼠与猪眉目传情,猪与硕鼠挤眉弄眼。 猪一脸严肃地对猫说:“老弟啊,你搞错了吧?你捉的不是老鼠,是松鼠,放了吧?放生是一种美德!”( 哲理故事 2020-06-06 hisen
一场迟到的“人道毁灭” 引导语:感情用事的妇人之仁,有时,是最大的失误。 屋外的鱼池里,养了二十多尾锦鲤。 一日,正当我闲适自在地欣赏满池晃动的缤纷绚丽时,突然发现了一尾长达尺余的锦鲤身有异状——在它眼珠上方,长出了一颗拇指般大的肉瘤,色呈深褐,狰狞可怖。 朋友劝我以大局为重,速速进行“人道毁灭”,然而,这尾颜色斑斓且体态优美的锦鲤,我已养了两年多,深具感情,说什么也下不了 哲理故事 2020-06-06 hisen
小节其实很关键 引导语:都说细节决定成败 ,不明白什么意思的应该多读读下面这篇文章。 我的一个朋友读完高中后,凭熟人的介绍到一个装修队工作。经过几年时间的摸爬滚打,他就带起一个几十人的装修队伍,事业真可谓是蒸蒸日上。有一次几个朋友坐在一起聊天,有人就问起有什么成功的秘诀,他苦笑一声说:“秘诀谈不上,不过教训倒有一个。” 于是他就娓娓说起: 我进装修队做了两年,技术上差不多了,加上许多工友都 哲理故事 2020-06-06 hisen
待人宽容是长寿最大的秘诀 引导语:在广东省广州市增城中新镇的一间普通小楼内,居住着102岁的老人郑国雄。虽然年事已高,但曾是黄埔军人的他身体依旧硬朗。郑国雄儿子称,老人长寿秘诀不在食材,而在宽容的心境。 马来西亚返乡毅然从戎抗战 据介绍,郑国雄1912年出生于中新镇福和郑新村,9岁时与弟弟一起随父母移居马来西亚。他说:“弟弟英语好,睡觉的时候还在被子里教我。” 他在当地读完初中后,父亲将他送回广州读 哲理故事 2020-06-06 hisen
手中握刀,不要说话 手中握刀,不要说话 日本几州有一位民间“匠人”叫川崎晶平,他经常着一家锻刀道场,主要为客人定制专属刀具。 由于日本目前法律仍规定,每年日本每家锻刀道场只能生产25把刀具,他一年所锻造的刀不过20把,但每一把刀的价格昂贵,一把刀起价大概在500万日元(约合25万元人民币左右)!这种极品的刀已经不属使用的武器,而是一种艺术品,一种“护身符”,摆在家中以象 哲理故事 2020-06-06 his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