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将军,小细节 陶侃是晋朝著名的大将军,从军四十载威震疆场,虽然名声显赫,却不仅仅是靠打胜仗赢来的。陶侃为人谦虚谨慎,事无巨细,对生活中的小细节也同样用心。 有一年,陶侃在荆州任刺史,需要造一批战船,陶侃便经常去检查工作。他发现造船时,剩下许多竹头和木屑散乱地扔在地上,于是就吩咐手下人仔细地捡了储藏起来。当时有人不理解,认为堂堂刺史太小气,也有人偷偷取笑刺史大人吝啬。 “后正会,积雪始晴,听事前余雪犹 哲理故事 2020-05-24 hisen
太守巧断家产案 北宋时,侍郎李若谷在并州当太守。有一天,一个十二三岁的男孩跑来击鼓鸣冤,说叔叔不认自己为侄,想要占有父母给自己留下来的家产。 这个男孩名字叫石娃,父母经商积攒了不少家产。两个月前,父母带石娃去几百里之外走亲戚,离开家时,父亲委托自己的弟弟帮忙照料家里的生意。 可是,一家三口从亲戚家返回的途中,父母竟染上风寒相继去世,石娃一路费尽周折才回到家中,正准备进去,叔叔走出来大喝:“哪里来的野孩 哲理故事 2020-05-24 hisen
雨本无声 一个雨天,小沙弥问老和尚:“师父,好些人的生活都磕磕绊绊,一点也不顺利,我想着就难过啊。” 老和尚便带他来到屋檐下,问:“你说雨有声音吗?” 小沙弥笑答:“当然有,噼里啪啦的好壮观啊!” 老和尚却淡淡地说:“徒儿你错了,雨本无声,可它落下来时,砸在了屋檐、雨棚和窗户上……才有了声音。所以 哲理故事 2020-05-24 hisen
要不要“护短” 民国初年,军阀割据。一位高僧受某大帅邀请,前往赴素宴。席间,高僧发现在满桌精致的素肴中有盘菜里竟然有一块猪肉,显然这是对佛的亵渎。他的徒弟故意用筷子把肉翻出来,高僧却立刻把肉用菜盖起来。一会儿,徒弟又把猪肉翻出来,打算让大帅看到;高僧再度把肉遮盖起来,并在徒弟的耳畔轻声说:“如果你再把肉翻出来,我就把它吃掉!”徒弟受到警告后,再也不敢把猪肉翻出来了。 宴席结束以后,高僧辞别 哲理故事 2020-05-24 hisen
不说谎,得升迁 鲁宗道是宋真宗时太子的教师,其人忠厚老实,一生清廉。有一次,真宗有事召见他,于是就派人去找他进宫。没想到,鲁宗道正和客人在酒店里喝酒,且酒兴正浓,等酒宴散了才进宫面见皇帝。 有人提醒他说:“你来得也太迟了,皇上会怪罪你的,快想个什么借口敷衍一下吧。”鲁宗道说:“喝酒,是人之常情,欺骗君主,则是以下犯上,犯有欺君之罪,是臣子的大过。怎么能说假话欺骗皇帝呢?&rdq 哲理故事 2020-05-24 hisen
路牌 交叉路口中央新立了一个大大的路牌。这个路牌设计得很贴心,它的身上插着五颜六色的指路箭头,其中红色指向枣庄,粉色指向桃花坞,白色指向李家,绿色指向茶园,黄色指向姜坊。这些箭头不光颜色不同,上面还根据指向标识着目的地的名字。如此一来,就算初来乍到的外乡人也能根据指示顺利地找到方向。 从立在这里的那天起,路牌就左顾右盼地想给人指路。然而,往来的都是本乡本土的人,他们要么看都不看路牌一眼就走上自己想走的路 哲理故事 2020-05-24 hisen
苦,短:苦,也就是短 苦,短 师父,人生苦短,对吗? 苦,也就是短。 怎么讲? 沉溺于“苦”的人,生活自然漫长无比,临死前才发现时光空度,短暂无比。 反之呢? 反之,无憎恨之心,无愤懑之心,无嫉妒之心,安心做好每件事情,不后悔,不虚度,人生就既不苦,也不短啦。 哲理故事 2020-05-24 hisen
人生真正的快乐 有一天,无德禅师正在院子里锄草,迎面走过来三位信徒,向他施礼,说:“人们都说佛教能够解除人生的痛苦,但我们信佛多年,却并不觉得快乐,这是怎么回事儿呢?” 无德禅师放下锄头,慈祥地看着他们说:“想快乐并不难,首先要弄明白人为什么活着。”甲说:“人总不能死吧!死亡太可怕了,所以人要活着。”乙说:“我现在拼命地劳动,就是 哲理故事 2020-05-24 hisen
点一盏感恩的灯 一个疲惫的人躺在路边睡着了。这时,一条毒蛇钻出草丛,爬向沉睡者……在这危险时刻,一个过路人打死了毒蛇。然后,他没有惊醒那位沉睡者的好梦,悄悄离开了。疲惫的沉睡者生活在别人的恩泽中,永远不会知道曾经发生过什么。 另一个故事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一天,父亲突然来学校找我,说给我送生活费来了。我挺纳闷:前两天刚收到父亲寄来的支票呀!父亲说不可能,那天他在去邮局的路上,不小心把装 哲理故事 2020-05-24 hisen
为失败而笑 有一个笑话,甲问乙:“为什么这么愁眉苦脸?” 乙说:“我的朋友被火车轧死了。” 甲说:“难怪。你一定很痛苦。” 乙说:“我当然痛苦啊,他穿的是我的西装。”这个笑话有他的另一面,那就是。乙是个实际的人。他虽然无情,却很实际。碰到意外,他先检查实际的损失,这是极端小市民的境界。 我们再来看看孔夫子。一个地方 哲理故事 2020-05-24 hisen
善的哲学 一日,弟子问禅师:“何为善?” 禅师将弟子带到寺中的放生池边,指着放生的善女信女,问道:“这些放生者,善否?” 弟子双手合十:“善哉!” 禅师摇摇头:“非也!” 弟子疑惑地望着禅师。 “放生,伪善耳;不取亦不放,方为真善矣!” 哲理故事 2020-05-24 hisen
扁鹊见秦武王 名医扁鹊去看秦武王,王谈到自己的病,扁鹊说给他治。 王身边的人却七嘴八舌,说“大王的病跟耳朵有关,跟眼睛也有关,不容易治,只怕治得不好反而会影响听力和视力”。说得王没了主意,只好告诉扁鹊。扁鹊一听,十分生气,将拿在手里准备施治的砭石往地下一丢,对王说:“您要明白人帮你办事,却又要这些不明白的人来说三道四,国家大事如果也这样办,秦国就会亡在您的手里。” 哲理故事 2020-05-24 hisen
隐形腐败 故事发生在宋代。赵清献是北宋的一名御史,素有“清正”之名,但就是这个“铁面御史”,也曾以权谋私。 赵清献没中进士时,曾给乡里的大户陈某之子当过家庭教师。陈某对他非常好。 数年后,陈某的儿子因为人命案被关进了监狱,准备秋后问斩。 有人就对陈某说:“从前在你家做塾师的赵秀才,如今在朝廷做高官,何不求他帮忙?” 陈某便来到京城,找到 哲理故事 2020-05-24 hisen
不友好的美德 一次,方丈遇到了一位外地的僧人,两个人结伴外出云游。一户人家邀请他们进餐。能够请来僧人,主人很高兴,命令仆人们做最好的饭菜来招待客人。 但是,这位僧人正在禁食期,当食物上桌时,他只夹了一粒豌豆,放进嘴里慢慢地嚼着。饭菜很丰盛,可他这一顿饭只吃了这一粒豌豆。 在离开的路上,方丈对他说:“当有人请你用餐时,不要让你的虔诚变成一种冒犯。下次你再这样拘谨,就没人敢再请你了。” 僧人 哲理故事 2020-05-24 hisen
你不能只做好事,不做“坏事” 春秋时,子罕做了宋国的宰相。 有一天,他在上朝时对宋桓侯说:“国家是动荡或安定,人民是治还是乱,关键在国君能不能实行赏罚。 如果赏得恰当,贤能的人就会得到鼓励;罚得得当,坏人就会绝迹。如果赏罚不明,则会出现相反的结果。” 宋桓侯点头说:“你说得很对,那怎么才能做好赏罚呢?” 子罕说:“奖赏别人,赐给人家名利,这是每个人所喜欢的,主上你自己 哲理故事 2020-05-24 hisen
什么样的选择,决定什么样的生活 在犹太商人中,流传着这样一个幽默故事:有3个人要被关进监狱3年,监狱长给他们3人一人一个要求。美国人爱抽雪茄,要了三箱雪茄。法国人最浪漫,要了一个美丽的女子相伴。而犹太人说,他要一部与外界沟通的电话。 3年过后,第一个冲出来的是美国人,嘴里鼻孔里塞满了雪茄,大喊道:“给我火,给我火!”原来他忘了要火了。 接着出来的是法国人。只见他手里抱着一个小孩子,美丽女子手里牵着一个小孩 哲理故事 2020-05-24 hisen
寻求真理 魔鬼在与朋友们交谈时,看到一名男子沿路走过来。他们看着他路过,而且还看到他弯腰捡起一件东西。 “他发现什么了呢?”魔鬼的一位朋友问。 “一个真理。”魔鬼答。 魔鬼的朋友们对此非常关注。毕竟,一个真理可能会拯救这个男子的灵魂,地狱就会少一个灵魂——那是魔鬼的失职。 但魔鬼却无动于衷。 “你不担心吗?”魔鬼 哲理故事 2020-05-24 hisen
碗中的金币 乔治是一个喜欢开玩笑的庄园主。圣诞节前夕,他觉得应该给予兢兢业业的管家以嘉奖。于是他拍着管家杰克的肩膀说:“这里有四大碗粥,我在其中一碗的碗底放两枚金币,亲爱的杰克,看看你的运气怎么样了。” 杰克非常渴望得到金币,但是他不确定究竟哪个碗里放有金币。他犹豫着把第一碗里的粥喝了一部分,忽然觉得金币应该在第二个碗里,于是他又去喝了一半第二碗的粥;但是心里还是不甘心,便把第三碗的粥 哲理故事 2020-05-24 hisen
《象群和人》赏析 《象群和人》赏析 美文《象群和人》中母亲的形象栩栩如生,令人肃然起敬。 孩子的父亲是因发生了车祸后没有一辆车肯送他去医院而耽误了医治时间导致死亡的。这一事实,无论在孩子、孩子的母亲还是常人看来都是会愤愤不平的。小孩在看到电视中群象救助陷入困境中的小象时,触景生情,发出“大象真好”“可是人不好,人坏”这样的感慨也是很自然的事情。尽管小孩的母亲两年来一想 哲理故事 2020-05-24 hisen
再冷酷的冰也会有缝隙 一个不幸的人对高僧说,他的心里结满了冰,除了冷酷,已装不下任何东西。 高僧端出一个杯子,里面结了满满的一杯冰。 高僧说,这满满的一杯冰,杯里看上去已装不下任何东西。 高僧让冰慢慢地融化,等杯里的冰全部融化时,满满的一杯冰,化成的水,却不是满满的一杯,而是空出一截。 高僧说,再冷酷的冰,也会有空隙,这满满的一杯冰,融化后,空出的部分,还可以装下爱,装下阳光,装下温暖和希望。 不幸的人明白了,冰是有空 哲理故事 2020-05-24 his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