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路不通,不如拐弯 大师走在路上,见一位老者在路边哭泣,便问为何。 老人擦干泪,对大师说:“想我这些年,省吃俭用,全力供我儿考取功名,可我儿不争气,屡试不第。去年又去赶考,不想路遇劫匪,抢光了他的盘缠,幸遇一位卖葵花子的老人救了他。本想着我儿会不折不挠,重拾信心,可他却贪图安逸,和那老人的女儿结为夫妻,随着那老人干起了卖葵花子的买卖。这个不争气的家伙,十几年寒窗苦读,就这样白白放弃,枉费我一片苦心,我越想 哲理故事 2020-05-24 hisen
芥子纳须弥 “海内书院第一”的白鹿洞书院,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所完备的书院。 唐朝的李渤兄弟曾隐居于此读书。 李渤养有一只白鹿,终日相随,故人称“白鹿先生”。后来,李渤在任江州刺史时,问智常禅师:“佛经上所说的‘须弥藏芥子,芥子纳须弥’,我看未免太玄妙离奇了。小小的芥子,怎么能容纳那么大的一座须弥山呢?这实在是太不懂常识了,是在骗 哲理故事 2020-05-24 hisen
两粒种子的故事:拒绝长大 两粒种子并肩躺在春天肥沃的土地里。第一粒种子说:“我想长大!我要将根深深扎入到身下的土壤里,长出嫩绿的芽,冲破坚硬的土层……我要长出朵朵花蕾,在春天到来时,绽放出美丽……我要让温暖的阳光轻抚我的面颊,让晶莹的晨露洒满我的花瓣!”于是,它不断成长。 第二粒种子说:“我害怕长大。如果我把根扎入到身下的土壤里,我 哲理故事 2020-05-24 hisen
迷路的时候不要着急 日本历史上有一位非常有名的禅师叫道元禅师。道元禅师是日本曹洞宗的开创者,是日本村上天皇第九代后裔,九岁时就能解读《俱舍论》,当时人们都认为这很神奇。当时的将军请他去镰仓讲法,年轻的道元就以他的口才和禅法征服了许多人。 道元禅师向大众说法,认为专注一心、只管打坐便是禅修的根本所在。有的人对他的做法表示疑惑,说他根本不懂禅法,只是一个粗鲁的门外汉。于是便有轻慢的学僧找到道元要跟他辩论如何才是修禅。 于 哲理故事 2020-05-24 hisen
三种马 一日,偶遇一位驯马人。此人一生以驯马为业,经他训练过的马数不胜数。我与他坐下闲聊。 老人年近古稀,头发胡子都白了。他沉吟半晌才说道:“我一生调教过无数匹马,但大致算起来,可分为三类:第一种马,聪慧有灵性,它们能自觉地调整步伐与方向,无须主人下令,便能顺利前行,即使遇上险滩断崖,它们也能化险为夷,这种马是成才的上上之选;第二种马,自觉性略次之,但稍加鞭策,它们也会知进退,可成才;第三种马 哲理故事 2020-05-24 hisen
国王与外国使臣 很久以前,有个国王定下一条特别刁难人的规矩:任何人不可在国王的宴席上翻动菜肴,只能吃菜的上面部分,否则杀头。 一次,有一个外国使臣来访,国王设宴招待他。 侍者端上一条敷有香料的鱼,使臣不知该国规矩,就把鱼翻了过来。 大臣们齐声叫喊:“国王,你遭到了侮辱,他翻了鱼,必须处死他。” 国王只好对使臣说:“你坏了我们的规矩,我如果不处死你,就会受到国人的嘲笑。不过,看在 哲理故事 2020-05-24 hisen
牵牛花的抱怨 看到几乎一起出苗共同长大的黄瓜秧结出了青嫩的黄瓜,蕃茄苗结出了鲜红的蕃茄,辣椒苗结出了青红色的辣椒,西瓜秧结出了甜甜的西瓜,还有许许多多的植物,它们都结出了比自己开的花大上许多倍的果实来,牵牛花就哀叹起自己的命运不济了! 开了那么多又大又漂亮的喇叭花,可是只结出了砂珠子一点儿大的小籽粒,连辣椒那点大的果实都没有。于是就抱怨大地母亲说:“我与它们都是同样吮吸着你的乳汁长大的,你为什么赐给 哲理故事 2020-05-24 hisen
拾到金子 古时候,有个乞丐拾到了一大块金子,他把金子化整为零,分成三十块,藏在各处,要用的时候就拿一小块。于是,他先换行头,然后买来房子,置了田产,又娶了老婆,再后来又捐了官,成为一个体面的人。 那天晚上,他吃完宴席回来,看到门前有一个乞丐,一条腿断了,衣衫褴褛,在寒风中煞是可怜,有气无力地对他说:“先生,你行行好吧,我就要死了,只要你给我养老送终,我一定给你一个意外的惊喜。” 他想 哲理故事 2020-05-24 hisen
慢是生活该有的速度 清代文学家周容在《小港渡者》中记载:顺治七年冬天,他要从小港进入镇海县城,他吩咐小书童捆扎了一大摞书跟随着。 眼看太阳就要落山了,离该县城大约还有两里路,他问一个摆渡的人:“待我们赶到县城,南门还开着吗?” 摆渡者仔细打量了小书童一番,回答说:“若是慢慢走,城门还会开着;若是惶急赶路,城门怕就关上了。” 他听了有些气恼,觉得摆渡者在戏弄人。 这一主一 哲理故事 2020-05-24 hisen
贪恋水草的鱼 坦桑尼亚北部纳特龙湖的湖水,一部分来自河流,一部分来自温泉。温泉的水温高达50~60℃,温泉几十米开外,湖水加深,水温才逐渐降低。更远的湖水,因为蒸发,盐度高,矿物质浓度高,pH值更是高达9~10。5,一般的草木鱼虾,无法生存。仅在温泉与深水之间的一段缓冲区,生长着一些翠绿的水草。 这些水草里,生活着一种体型不大的鱼,就以吃水草为生。但吃水草非常不容易:温泉附近的水太烫,会烫伤身体;凉爽水域不烫, 哲理故事 2020-05-24 hisen
优势藏一点 将优势藏一点,并不是坏事。 非洲象象牙的名贵举世皆知,可这并非是非洲象们的福音。相反,名贵的象牙却给大象们带来了厄运。偷猎者的目光瞄准了大象。一段时间,长着长长象牙的非洲象几乎被猎杀殆尽。 流落和离散的幸存者,在蛮荒的非洲草原,离开了猎杀者的视线。当它们惊恐地度过一个又一个茫茫的旱季,成功地存活下来,人们惊讶地发现,非洲象的象牙已失去了原来的长度,而且有越长越短的趋势。生物学家预测,如果猎杀不止, 哲理故事 2020-05-24 hisen
寻一条退路 刘邦做了皇帝以后,有一次因病,传旨谁都不接见,一连数日,许多事情都不得奏报,文武百官为朝中大事非常焦急,但又不敢进宫见驾。 将军樊哙很恼火,闯进宫去,一直来到皇帝床前,高声道:“想当初,您在沛县起兵时,何等英雄气概,今天下已定,精神反而如此不振,您重病不与大臣商议国家大事,整天只和一两个太监待在深宫里,难道您忘了当年秦始皇病死时,宦官赵高假造遗诏,杀害公子与文武大臣,祸乱天下之事吗?& 哲理故事 2020-05-24 hisen
甲虫和青虫 南美洲丛林中,生活着一种体长10多厘米的甲虫,它们通身被坚硬的铠甲包裹,头上生有两只硕大的夹钳,当地人称之为“老虎钳”。 “老虎钳”威猛善战,能捕食较小的蜥蜴、幼蛇和鸟类。它们生殖能力极强,一只雌性“老虎钳”一年可产2万多粒卵。有人计算,如果按它们的繁育速度,不出10年,南美大陆将排满“老虎钳”。 这样 哲理故事 2020-05-24 hisen
那就让它过去 禅师挑着盛满绿豆汤的壶子,不慎掉落,壶子摔得粉碎,他不回头地继续走。 路人疑惑地问:“你不知道壶子已经破了吗?” “知道,听到它掉落了。” “那为什么不转身,看看怎么办?” “它已经破碎了,汤也流光了,我还能怎么办?” 无法挽回的那就让它过去,继续往前走。 哲理故事 2020-05-24 hisen
“守井”哲理 明太祖朱元璋每一次向各地派任官员前,都将他们带到皇宫的一口水井旁说:“做清官、靠俸禄过日子,就像守着一口井,井水虽不满,但可养活一家老小。如果从外面取水灌入井里,满了就要加高井台,一旦台破水溢,就会殃及你的乌纱帽。”面对井的警示,许多官员都能恪守例律,廉洁为官。 如常州郡守许度,他最爱吃太湖白鱼。有一次,一个渔夫为了打赢官司,挑了几条又大又肥的太湖白鱼送给他,许度谢绝了。渔 哲理故事 2020-05-24 hisen
如何向上,唯有放下 弘治十五年(1502年),明孝宗任命两广总督刘大夏为兵部尚书,时常向他询问政务的得失,很是嘉许。有一天,他在文华殿召见刘大夏,告诉他说:“朕偶尔有办不了的事,常想召你来商议,又往往因为不属于你兵部范围的事而打消了念头,今后有该实行、该罢除的事,你可以直接以密件的形式呈上来。” 这种密件称为揭帖,是皇帝对最为亲信的人实行的一种特殊待遇。对臣属来说,有资格写揭贴不仅意味着可以直 哲理故事 2020-05-24 hisen
用才不必明察 公元前685年的一天夜里,齐国国都临淄的城门忽然洞开,一大队人马举着通明的火把从城内奔出,叫嚷着让停在城门外的载货车迅速挪开。 原来,国君齐桓公要出城迎接贵宾。 在载货车车队中,有一个赶车的人叫宁戚。此刻他正在牛车旁喂牛,听到齐桓公要出城的消息,他激动不已,因为这一刻他期待很久了。 宁戚是卫国人,学识渊博,才华出众,心怀经世济民的大志,却一直没能实现。他听说齐桓公有宏图大略,重用人才,便决心去齐桓 哲理故事 2020-05-24 hisen
口才与口德 祢衡是三国时期的名士,他的记忆力特别好,“目所一见,辄诵于口;耳所瞥闻,不忘于心”。尤其是出色的口才,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经孔融推荐,他被曹操召见。施了礼,曹操却不赐座。祢衡便不高兴了,故意仰天长叹:“天地虽大,却没什么能人!”曹操问:“我的手下都是当今的英雄,怎能说没人?”祢衡哈哈大笑,当众卖弄口才,将曹操麾下的文臣武将 哲理故事 2020-05-24 hisen
贪杯弟子 大师有几百名弟子,弟子们认真修行,但其中有一弟子贪杯,常常一副醉态出现在众人面前。 大师年纪很大了,弟子们开始议论大师走后,谁来继承大师衣钵,大师的禅宗秘籍会传给谁。 一天夜里,大师派人把贪杯弟子叫到病床边,把禅宗秘籍传给了他。 消息一传开,引起了众弟子的愤怒,他们说:“这太不像话了,我们跟错了师父,他是瞎了眼,看不见我们的品性。” 大师支撑着病体,召集众弟子说:&ldqu 哲理故事 2020-05-24 hisen
俏皮的人生哲理 俏皮的人生哲理: 鱼鱼-是这样一种生物:当渔夫休假时,它们才能出去郊游。 大人-脚穿长筒套鞋,却依然躲开积水洼往前走的人。 外国文学-原文读不懂,译文念不通的一种无可奈何的文学作品。 满足-看到他人不幸时所产生的一种感觉。 乐观主义-者妻子进百货店以后,还开着马达在外边等待的男人。 哲理故事 2020-05-24 his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