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让口吃耽误了你的前途
你是否经常会遇到这样的窘境:脑海里要说的内容已经有了,可说起话来却结结巴巴。非常不顺畅。这是为什么呢?原因是这些内容从想象到说出口有一个转变的过程,你要想说得流畅,除了思路要清晰,还需要刻苦的训练。
为了练就好口才,林肯曾经徒步到30公里之外的一个法院去听律师的辩护,观察他们怎样论辩,怎样做手势,他一边倾听,一边模仿,学着他的样子,对着树林和成片的玉米地 反复地练习。
很少有人生来就是口若悬河的,好口才大多是后天练成的。例如,很多人原来表达能力并不好,说话结结巴巴、前后脱节等,可是,他们经过口才训练,整个人焕然一新,变得能言善辩了。
钱厚心是我国著名的口吃矫正专家,可他本人曾经是一名严重的口吃患者。因为口吃,他无法自如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在生活、工作中经常碰钉子,甚至遭人羞辱和嘲笑。后来,他下决心改掉这个毛病,通过坚持不懈的刻苦训练,他终于脱离了口吃的苦海。有一次,他代表杭州市贸易代表团发表演说,面对着五六千人,他出色的演讲获得了热烈的掌声。
你或许不知道,英国前首相丘吉尔、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曾经也是不善言辞的。然而,通过刻苦的训练他们都成了优秀的雄辩家。
口吃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愿意去改变、不愿意去训练。居里夫人说过:“人一定要有恒心,尤其是要有信心、耐心。”
通常说话口吃的人,会出现下面几种情况:第一,说话易冲动,思维与表达不能同步,说话总是吞吞吐吐;第二,性子较为急躁,对一些问题还没想好就随口说起来了;第三,在公共场合说话易产生恐惧感、羞怯感,说起话来就结结巴巴。事实上,越是害怕别人笑话,越是自己在制造“笑话”,还不如扔掉那个“怕”字,换上一个“敢”字,大胆自信地说。因此,你一定要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放在语言训练的首要位置。
克服口吃的毛病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在此笔者有两点建议供大家参考:1.将说与读、写、听结合起来。你可以做一些强化练习,强迫自己去说话。例如,在说一段话之前先写一写、读一读或者听一听别人是如何说的。2.采取自言自语的方法。例如你因为口吃而不敢同别人交谈,你可以先同自己说话。用自言自语的方法来练习交谈,你可以将语速放慢,大胆地随便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