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边的共产党员演讲稿
我身边的共产党员演讲稿
文章导读:三峡电厂是按照三峡总公司提出的“三高一流”进行筹建的,从一开始瞄准的目标就是国际一流。从走进三峡电厂的Z一天起#孔琳就深切感受到新岗位?来的学习压力。但他暗自立下志愿,要做岗位建功的好青年……
他是运行岗位的普通一兵;
他是三峡建设的普通一员;
他是党员队伍的普通一人。
他,就是我将要讲述的主人公――赵凡。
在发电厂运行工作,不仅生活无规律、常年三班倒,而且责任重大,任何失误都可能导致意想不到的后果。因此需要时刻保持高度的注意力,需要用警惕的眼睛去捕捉仪表盘上细微的变化,灵敏的耳朵去监听机器微小的异常,需要清醒的头脑、准确的判断、迅速的行动,才能在关键时刻化险为夷。1998年,当赵凡以优异的成绩从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毕业分配到葛洲坝电厂时,他选择的就是这样的岗位。
起初,赵凡只是干些画画图、跑跑腿的事儿。虽然与自己的理想抱负相去甚远,可他并没有失落。他懂得要想有所作为,首先要安心在自己的岗位上踏踏实实地工作。于是,他本着“乐其业、精其术、尽其责、竭其力”的态度沉下心来,认真学习技术知识和现场操作技能,在业务水平得到迅速提高的同时,完成了从院校人到企业人的转变,被提拔为全能副值班员。1999年4月,二江电厂6号机发生电气事故,强烈的火焰严重危及周围其它设备的安全。赵凡和同事们在第一时间赶往现场参与抢险,使国家财产免受损失。可赵凡却因为吸入了有害气体而中毒。厂里安排他在医院休息一个星期,但他只呆了两天便重返工作岗位。谈起这段经历时,赵凡淡淡地笑着:“这就是运行――不仅要技术,有时还得面临危险。但我还是喜欢干运行。”
2008年,期待在一个更广阔的舞台上实现人生价值的赵凡,通过激烈的竞聘考试成为三峡电厂的一名员工。
三峡电厂是按照三峡总公司提出的“三高一流”进行筹建的,从一开始瞄准的目标就是国际一流。从走进三峡电厂的Z一天起#孔琳就深切感受到新岗位?来的学习压力。但他暗自立下志愿,要做岗位建功的好青年。他下现场、绘图纸、钻理论;他利用业余时间协助翻译了诸多技术资料,参与编写了运行规程;总结工作中的学习体会,完成论文《三峡左岸电厂厂用电备自投控制逻辑分析》,发表在《水电厂自动化》刊物上。
2003年10月,三峡电厂2号机取水口水压出现持续下降的异常情况,照这样下去将直接导致事故停机,怎么办,难道只有停机处理这唯一的办法吗?目睹这一切的赵凡凭着扎实的运行功底,排除了多种事故诱因后,作出了取水口堵塞的判断,并提出可以试着对取水口进行短时关闭来达到冲洗的目的。领导采纳了赵凡的意见,于是,在运行人员和维护部门的共同协作下,成功避免了一起停机事件,保证了机组的安全运行。赵凡就这样在一次次实践中成长为三峡电厂的技术骨干、青年岗位能手。2004年11月,他被任命为运行一值技术主管。
2005年,当“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如火如荼开展时,作为运行党支部第一党小组组长的他,带领小组成员克服了运行倒班党员集结不便的困难,采用学习过程全程录音的形式,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集体学习,使第一党小组的学习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他自己更是挤出时间,累计学时近80个小时。与此同时,他还提出党员区域负责制的构想,并在部门推广。他和同事们一道,对设备自投产以来所发生的事故、重大缺陷、技术改造进行整理和汇总,为三峡电厂“和谐运行、诊断运行”提供了详尽的资料依据。
在葛洲坝电厂就有结婚打算的赵凡,来到三峡电厂后因为工作繁忙,婚期一再推迟,直到今年4月冬修结束后,一对相恋7年的恋人才携手走进婚姻的殿堂。这就是赵凡,一个让青春在平凡中闪光的年轻人。
人的一生总有一些难以忘怀的感动,或为忠贞不渝的爱情,或为至亲至爱的亲情,或为患难与共的友情。然而让我多少次感动的,是三峡运输公司的党员们在平凡的工作中演绎的一件件动人的故事。
过往三峡坝区的乘客可能不曾留意过,一个往返各站点维持秩序,控制安全和服务质量的瘦小身影,她叫熊辉,是三峡运输公司管理人员中的普通一员,也是一名共产党员。在她那看似瘦弱的身躯里却饱含着对工作的满腔热情。熊辉的爱人是一名长年在外工作的军人,父母远在四川,她独自一人带小孩,工作、家庭两副重担一肩挑,但我们却从未见她叫过一声苦,喊过一声累。去年10月,她年仅3岁的女儿因髋骨脱位进行了截骨手术,出院的第二天她便把下肢裹满石膏,需要照料的小孩留在家中,跟往常一样全身心投入到忙碌的工作中。那时候,恰逢公司进行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和职业健康安全标准试运行,一大堆的文件需要编写,记录需要填报,现场服务需要监控,加班成了常事。记不清有多少个夜晚,孩子在电话里哭着喊着要妈妈,而她却只有一遍又一遍地说:“乖,听话,妈妈忙完了马上回来陪你。”然而一忙又是大半夜。今年春节,她放弃了与爱人一起回老家团聚的机会,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春运期间,运输公司实现了零交通责任事故和零服务质量投诉的“双零”目标,作为质量安全部经理的熊辉,最能体味成绩背后那些鲜为人知的艰辛和付出。春运结束后,长年没有与家人团聚的她请了10天假回四川老家看望父母,谁知第三天因旅游公司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全面展开,身为党小组长的她必须回来。接到电话后,她没有丝毫推脱,马上买了第二天的回程船票。临别时,母亲拉住她的手,久久不愿松开:“辉啊,你两年没有回家,坐了一天一夜的船,在家只呆两天,妈真舍不得让你走啊!”望着满含热泪的母亲,熊辉哽咽地说:“妈,我也想多陪您几天,可组织上的工作不能受影响呀。您自己一定要保重身体。”熊辉的这些言行常常感动着我,也感动着她周围的人。
8路车驾驶员夏显平,是一名工作在一线的普通党员。今年春运期间,因客流量骤增,他每天要驾驶车辆从夜明珠往返风箱沟4趟甚至5趟。多数时候,他都是最早发班,最晚收班。面对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周而复始的运行任务,他只是不烦不躁,安全地驾驶,确保乘客及时、顺利到达目的地。春运40天他每天都在线上运行,甚至连家也顾不上回。春运结束后,由于车队人员紧张,为了照顾离家远的同志,他又主动要求顶班。心疼他的爱人只好把电话打给车队长,请求队长安排他休息几天,回家看看。车队的同事们开玩笑地说:“老夏呀,你是不是把客车当成老婆啦?”其实,生活中的夏显平也爱家,爱孩子。他只是在平凡的驾驶员岗位上,谱写出了一首普通共产党员的奉献之歌。
在党员先锋作用的感召下,公司的员工们个个争开文明车,争做文明人,争为乘客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入党积极分子吴锋甘当配角,把机会让给别人,自己却成了无“岗”的机动驾驶员,然而,正是有了这个“机动”才保证了车队人员的正常轮休,保证了关键时刻顾客的需要。通勤班车驾驶员杨俊的优质服务被乘客称她为“体现了新时代的服务观”。北京的游客也专门来信表扬我们旅游车辆的驾驶员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都是一流的。
在三峡运输公司,在我们身边,这样的人,这样的事,还有很多很多。他们没有惊天动地的英雄壮举,但是他们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诠释着什么是为人民服务。从他们身上,我真切地感受到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