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的本质是什么 为什么要学会演讲
演讲的本质是什么
什么是演讲,演讲的本质是什么?演讲,又称演说或讲演。据《说文解字》注解,演讲的“演”,本义指水流,转义为语流,引申为说话像流水一般通畅,表示语言的流利和顺畅。对于演讲的含义,从目前出版的有关著作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现代汉语词典》表述为:演说,就某个问题对听众说明事理,发表见解。
《辞海》表述为:演说,在听众面前就某一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或阐说某事理。这两种解释有两个共同点:一是演讲要面对听众;二是演讲要就某个问题表明自己的见解。这两点无疑道出了演讲一词的基本内涵。而要准确地把握演讲的本质,我们认为,还需从演讲本身做进一步分析。
“任何一种蕴含艺术性的活动,都有其独特的物质传达手段,形成自己的特殊规律,揭示自身活动的本质特点。”(邵守义《演讲学》)。
那么,什么是演讲“独特”的手段、“特殊”的规律、“本质”的特点呢?有比较才有鉴别,我们不妨将演讲与其他口语表达形式做个比较。
首先,演讲不同于朗诵。二者属于不同的范畴。朗诵属表演艺术,为演而讲,侧重于欣赏性;而演讲属精神实用艺术,为讲而演,侧重于宣传鼓动性。
其次,演讲不同于一般的报告。二者虽然都是面对听众发表讲话,但内容的侧重点不同。报告的内容注重政策性、性、指导性;而演讲的内容更注重典型性、鲜明性。
其三,演讲不同于讲课。教师口语讲究启发性、科学性,而演讲的口语更注重技巧性、生动性。另外,态势语是演讲的辅助表达形式,既可以即兴发挥,又讲究刻意设计,而讲课却没有刻意设计这样的要求。
其四,演讲不同于一般的交谈。一般交谈无主体(演讲者)、受体(听众)之分,谁都可以发表意见,任何地点都可以进行。而演讲必须是演讲者面对听众系统地表明自己的观点,且受时空条件的限制,比一般交谈更具严肃性。
演讲是以宣传鼓动为目的的带艺术性的严肃的社会实践活动,它要求演讲者面对听众,以有声语言为主要表达形式,以态势语为辅助形式。系统地、鲜明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和主张。演讲的特征对于演讲本质的把握,关于演讲的特征,有助于我们对于演讲特征的认识。
(一)以“讲”为主、“讲”“演”结合是演讲的第一个特征。
顾名思义,演讲需要又“演”又“讲”。“讲”,即是陈述,演讲者把自己的思想运用口语表达出来,它作用于听众的听觉器官;“演”,指为“讲”服务的态势语,它作用于听众视觉器官。二者虽要求和谐统一,给人美的享受,但又不能平分秋色,各占一半,而必须以“讲”为主,以“演”辅之,二者互相交织,互相渗透,相得益彰。在这里“讲”是起主导作用的决定因素,也就是说口语表达是演讲的主要手段,“演”必须建立在“讲”的基础上,服从“讲”的需要,处于从属地位。如果只“讲”不“演”,绝不是成功的演讲;如果以“演”为主,是失败的演讲。只有以“讲”为主,“讲”与“演”有机结合的演讲,才有希望获得成功。
(二)公开性与真实性公开性与真实性,这是演讲的第二个特征。
公开性,是指演讲者必须在公众场合公开发表意见。演讲是一人讲多人听,形式是公开的。演讲的内容也是公开的。演讲者必须胸怀坦荡,将自己的立场、观点、主张公之于众,以取得听众的共识,达到宣传教育的目的。真实性,一是指演讲者所讲述的人或事是真实可靠的,不能虚构,不能无中生有。好的演讲之所以能使人信服,不能不归功于说真话的魅力。真实性还包含着第二层意思,那就是演讲者的身份是真实的。演讲不属于表演艺术,演讲者是生活中真实的自我,台上台下一个模样。而演员在舞台上则是以角色的身份出现,台上台下两副面孔。真实性包含的第三层意思是,演讲者表达的感情是真实的。情贵在真,演讲者倾诉真情实感,才能打动听众。任何矫揉造作,都会引起听众反感,从而导致演讲的失败。正因为演讲者讲的是真人、真事,动的是真情,才使得演讲具有经久不衰的魅力。
1.激昂型。激昂慷慨型演讲,是演讲者用炽热的感情和铿锵有力的语言去吸引听众,打动听众。这种风格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鼓动性。演讲者充满激情,以快节奏,对比强烈的音量,对听众施加感情影响的手段,去达到牵引听众理解演讲主题的目的。在暴风骤雨的革命年代,在群情沸腾的演讲场合,在一些宣传鼓动以及论辩色彩浓烈的会议上,常常可见到这种火热的演讲风格。闻一多的《后一次演说》,堪称为这种风格的典型。闻先生在光明与黑暗的生死搏斗中,壮怀激烈,慷慨陈词,内心激愤无可遏止,如火山爆发,石破天惊,如电闪雷鸣,惊心动魄。
2.质朴型。质朴型的演讲崇尚实事求是,朴实无华,不事雕琢和粉饰。演讲者有实事求是之意,无哗众取宠之心,用朴实的语言,表达朴素的真理,很容易为听众所接受。这种类型的演讲讲究用语准确、逻辑严谨。不少成熟的政治家,崇尚这种演讲风格。邓小平的《处理兄弟党关系的一条重要原则》,就是采用的质朴型风格。通篇讲话充满了实事求是的精神,用质朴无华的语言,深刻地阐明了马列主义真理。
3.活泼型。活泼型演讲的明显特征是节奏明快,句式多变,语言清新而生动,态势运用较其他风格的多。这类风格的演讲,演讲者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富于表情的形象,给听众以新鲜感和亲切感。
4.淡雅型。淡雅型的演讲言辞舒缓,内容丰富,没有紧锣密鼓的节奏,也没有大红大紫的色彩,以其清淡雅致的美感染听众。这种演讲风格类似我国古代绘画艺术中的“白描”手法。周恩来关于《中美友好来往的大门终于打开了》这篇祝酒辞,就是以其淡雅的风格赢得听众的.应该指出的是,淡雅的风格绝不是粗糙的自然形态,也并非全然不做加工修饰。实际上这正是演讲者的一种美学追求,演讲者精心运用表达技巧,做到不露人为雕琢的痕迹。“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正是淡雅风格的绝妙写照。
5.深沉型。深沉型演讲,其感情色彩深沉浓厚,节奏较慢,音色浑厚柔和,音量对比起伏不大,平铺直叙,娓娓道来。这类风格的演讲适宜严肃的主题、庄重的场合。演讲者以深沉的情感,较为低沉的语调和富于哲理性的讲述,打开听众心灵的窗户。
为什么要学会演讲
演讲的载体,演讲是以语言为载体的。它包括口头语言和态势语言,演讲是语言的艺术,离开了口头语言,演讲者就如同打仗失去了手中的武器。语言运用得不好,演讲也难以成功。演讲要求吸收和借鉴各种语言表演艺术和各种语言表达形式的长处和特点。它既需要交谈式的平易亲切,也需要朗诵般的圆润动听;既需要论辩时雄辩的逻辑力量,也需要相声般的幽默风趣;既需要讲课、做报告式的条分缕析,也需要说评书般的跌宕起伏,以此来丰富和加强演讲的语言表现力。演讲的受体要素即听众。听众是演讲必不可少的有机组成部分,没有听众无所谓演讲。而且,听众并非被动信息的接收者,而是演讲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听众在整个演讲活动中是相当活跃的积极因素。听众在演讲过程中的作用大致有两个方面。
第一,能动地接收演讲信息。演讲者不能强迫听众接收所输出的信息。对于演讲者所输出的信息是否接收?接收到什么程度?主动权完全在于听众。没有听众的参与,信息传输是无法进行的。
第二,对演讲产生信息反馈。听众对于演讲的反应,通过表情、行动以及声音等渠道,作为信息反馈作用于演讲者。听众的反馈对于演讲者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听众的反馈,是演讲者调节内容和节奏的罕有的依据。如果没有与听众的交流,演讲者就成了一台讲话的机器,必然不能获得理想的效果。
演讲的受体要素,要求演讲者不能不顾听众的实际情况,要求演讲者要有强烈的对象意识,要事先对听众进行调查研究,对听众的思想、文化、年龄、职业和情绪等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因人制宜”,有的放矢。
(1)促进作用既然演讲的目的是为了宣传观点、变革社会,那么,当演讲者调动各种有效手段取得演讲成功时,演讲也就必然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演讲的这种社会效果即演讲的社会作用。演讲的社会作用是通过听众实现的。听众将演讲者的立场、观点转化为自身的社会实践,这种实践便产生了对人类的影响和促进。而演讲的社会作用首先是它的促进作用。促进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促进历史转变。无数事实证明,在历史发展的紧要关头,领导者往往利用演讲这种既简便又易于使群众接受的方式发动群众、动员群众起来把自己的思想付诸实践。我国历史上的陈胜揭竿起义,就是用演说把群众发动起来的。他号召说:“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弟令毋斩,而戌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在他这番演讲的“煽动”下,爆发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
(2)教育作用。演讲的促进作用是毋庸置疑的,演讲的教育作用同样是不可低估的。
演讲之所以能成为教育群众的好形式,是因为它有自己特殊的手段和独特的魅力。正如古希腊唯物主义哲学家德莫克利特所说:“用鼓动和说服的语言来造就一个人的道德,显然比用法律和约束更能成功。”具体来说,演讲主题正确,说理充分,分析深刻,论证严密,即具有很强的征服力;演讲讲的是真人真事,抒的是真情实感,很容易与观众感情交融,使听众受到感动、鼓舞、振奋;演讲知识性很强,它能把道理寓于知识之中,在传授知识中使听众心灵充实丰富,受到熏陶。因而它是进行思想教育的好形式。
(3)美感作用如前所说,演讲是以宣传鼓动为目的的、带艺术性的严肃的社会实践活动。既然是带艺术性的,它就具有审美价值,就有美感作用。美,是艺术的本质。演讲的美感作用,是以它美的内容和美的形式作用于听众情感的。听众通过视听演讲,接受演讲整体形象所传播出来的美的信息,从而得到精神上的愉悦、快慰和满足。
1.政治演讲。政治演讲是指针对国内外的政治问题与现实生活中发现的思想认识问题,进行分析、评论,阐明和宣传某种政治观点和主张的演讲。政治演讲包括外交演讲、军事演讲、政府工作报告、政治性集会上的讲话以及为社会政治服务的各类主题演讲。
2.学术演讲。学术演讲是指向听众发表学术见解,传授科学知识和公布科研成果的演讲。它包括学术座谈会、学术讨论会的发言,各种学术报告和学术评论等.学术演讲要求内容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创办性,语言具有准确性,论证具有严密性。因为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来不得半点虚假,否则就不成其为科学了。学术演讲是人们传授知识、交流学术成果的比较好手段,是适应当今时代科学发展步伐的一种新的学术传播方式。
3.法庭演讲。法庭演讲指的是公诉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在法庭上所发表的演讲。它是演讲中古老的类型之一。法庭演讲,以其的客观性、充分的论据和雄辩的逻辑力量为其特点。法庭面前人人平等,谁都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因此,法律演讲严禁主观色彩的渗入。
4.军事演讲。军事演讲是指部队领导者就军事形势、战略战术、部队建设、战前动员、战地动员、战后总结所做的演讲。军事演讲对提高部队素质、增强战斗力、决定战争胜负有看重要意义。
5.礼仪演讲。礼仪演讲是指在各种礼仪活动中,为表达感情、表示礼节而发表的演讲。它包括致开幕词、闭幕词、致酒词,还包括婚祝演说、联欢演说、祝寿演说、庆典演说、告别演说、悼念演说等等。礼仪演讲的大特点是感情强烈,或悲或喜,溢于言表。第二个特点是大部分礼仪演说具有较固定的结构形式,其他的演说都没一定的框架结构。礼仪演讲还特别要注意一个“度”,颂扬、祝贺、哀悼都必须用理智控制,使听众感到恰到好处。
演讲口才培训方法
方法1:演讲前的准备自信地演讲精益求精
每个人都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提高自己的演讲技能,包括那些有舞台恐惧症的人。事实上,现在的演讲大师们很多在以前也害怕上舞台。要提高演讲技能,你只需要学会如何放松,对自己有自信,还有一些与观众互动的技巧就可以了。当然,要提高演讲技能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你要有耐心,肯花时间,然后下定决心坚持做这件事,那么很快你的演讲水平就会使观众震惊,也能有效地把自己想要传达的信息传递给观众。
研究你的话题。首先,你要对自己所讲的话题了如指掌,才能有让观众听了信服的能力,比如你的话题是水獭的交配方式或演员Miley Cyrus成名的原因,你就得对相关的知识做事先的调查。尽管你在这方面可能有了一定的实际经验,但比较好还是做些书面的调查研究,以便观众能听懂你说的每一个词。
方法 2: 自信地演讲
演讲前努力放松自己。你不要大汗淋漓地赶到会场或因为紧张而讲话变得结巴。在演讲前几个小时喝杯菊花茶,或安静地冥想一下,又或者去散散步,放松自己。如果你真的想在演讲的时候不紧张,你必须事前做好计划。如你是个精益求精,事事追求完美的人,又或者你在演讲前几分钟还在演练,你在演讲时很难做到真正的放松。记住你越放松,观众会觉得与你的距离越近,你的表现也会越好。
语言要坚定有力,给人传达你对所说的每个词都深信不疑的感觉。如果你要阐明的主题是旧金山比它的南部诸个城市要好得多,你就不应该说“我觉得旧金山这个城市可能比洛杉矶更好”,而应该说“旧金山要比洛杉矶好得多,举例来说”,这样更能让观众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