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与口才-上台前要先练习预讲
上台前要先练习预讲
演讲是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一项活动,俗话说的好,台上一分钟,台下三年功,要想演讲成功,除了演讲时的精彩表现外,还要做足准备,多预讲几次,这样才能使你的演讲更自信,让你的演讲更成功,演讲前的演练除了要注意前面提到的几个问题之外,还要注意一些关键的细节。 如果你已经完成了演讲稿,现在就可以进行预讲了,依据一般经验,台上演讲一分钟需要你在台下付出一小时的练习时间,要训练自己适应在不同的环境和不同的时段练习演讲,同时运用不同的演示技巧,可以站在镜子前面练习,或者将演讲录入磁带,再或者为一大群朋友或任何愿意花时间倾听的人演练一场。预讲可以减缓我们的紧张不安,提高演讲效果,帮助我们预控演讲时间,并能使内容能更加精炼。 古希腊演说家德摩斯梯尼对预先演习非常重视,他把自己关在地下室书房长达三个月之久,学习演讲的技巧,为了表明自己不达目标誓不出门的决心,他把自己的头发剃光,等到头发重新长出来,德摩斯梯尼走出地下室,成为了一个造诣颇深的演讲家。 又比如,曾任微软全球副总裁的李开复先生,他刚开始演讲的时候,他就要求自己每个月做两次演讲,而且每次都要请一个朋友去旁听,之后给他提出意见,他对自己承诺,不事先排练三次,决不上台演讲。 预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预讲时要站在,大声念你的稿子
可以把你要演讲的东西事先录入磁带,这样便于调整,纠正一些问题,直至满意,再来做第二步,坐在写字台前反反复复地朗读记录的卡片,是与预讲相差十万八千里的,因为这种做法只能算是在进行某种研究或“做某种准备”,而不是在进行熟悉真实过程的预讲。
二、准备演讲大纲
即使你在准备演讲稿时已经解决了大量问题,你还是不能照本宣科!因为没有什么会比这样更快地让听众睡着了。你应该直接、自然地面对听众,保持与听众眼神的交流。秘诀是准备简单的演讲笔记,字体要醒目,以便在你演讲的过程中快读地扫视。在讲台上放一块手表,这样便于掌控时间,把握速度,调整内容,让你准时地结束演讲。
三、录下你的“即兴”演讲
回放你的录音带,找出重复使用的词,如“啊”或“呃”等,反复修改演讲内容,直到满意。
四、掌握及控制好时间
在演练时必须计算出演讲所需要的时间,再看看它是否过长或过短,大部分演练的时间都比正式演讲时要慢,一般来说,演讲时间要比演练时间快25%-50%。
五、预讲时要使用在正式演讲中所需使用的一切材料
正式演讲时你使用幻灯片吗?使用地图、黑板或教学板吗?使用图表吗?那么在预讲中也要使用它们。这就是说,你必须尽量做到“全真模拟”,即使你现在所穿的衣服也应是上场时的服装,而决不要做“缺席审判”。
六、找一个听众来练习演讲
询问一两个有见解的人,请他们提出建设性的批评,而不仅仅是表扬。他们明白你演讲的内容吗?你讲的内容有连贯性和逻辑性吗?他们认为你讲的速度是快还是慢?然后根据他们的意见来进一步修改演讲的内容。做上述准备你可能觉得很麻烦,是的,每个成功的演讲人都是这么走过来的。戴尔·卡耐基在总结成功的演讲经验时说过:“一切成功的演讲,都是来自于充分的准备。”用我的话讲就是:“没有准备,就是准备失败;什么是最好的准备?就是时刻准备着!”时刻注意收集素材,时刻在生活中练习,时刻准备发言,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演讲取得更好的效果。
1、排练多久才能听上去自如并且充满自信
关于这个问题,有人说:“事先练习一般是不可取的,……未经练习的发言显得新鲜、自然,只有第一次从口中流出的思想才能这样。”这是肤浅的说法,要想听上去自然就得演练,而且不止一次,有些人认为,他们在发言或讲演之前所要做的只是在路上把稿子看一遍,这样的人太多了,他们不会显得自然,只会显得毫无准备。 古希腊著名的演讲家德谟斯梯尼对事先演练抱着非常重视的看法,他把自己关在地下室书房里达三个月之久,用来学习演讲的技巧,为了保证自己不会在达到目的之前出来,他把一边的头发剃光,等头发长出来后,德谟斯梯尼才走出地下室,终于成为一位造诣颇深的演讲家。 《说话的艺术》一书的作者曾责备那些不够重视演习的演讲者,在上演节目之前,演员要一遍又一遍地彩排、练习,但是,作者认为,我们中间没有其他演讲者这样煞费苦心,尽管他们把大量的精力花在充实自己的知识上,这表明,对这种技能的忽视更多地缘自对其意义的认识不足,为什么演讲家不能像演员那样进行多次的演练呢?为了准备发言,我们并不用像德谟斯梯尼那样在地下室里待上三个月,但是为了能在讲台前控制会场和吸引听众的注意力,并且避免局促感,应该大声地练习至少四遍。
2、什么时候进行最后一次演练
越晚越好,如果你九点钟发表演讲,早上六点钟起来演练,这样在讲台上你对稿子就会像对一位密友一样熟悉,在讲台上,头一天没有演练过的讲稿会变得十分陌生,而在发言前刚准备过的稿子就像为眼睛准备的快餐一样,许多人说,他们没有时间演练,如果没有时间练习,就不要接受演讲的安排,奥基尔维和玛瑟公司的荣誉总裁齐克?埃里奥特花二十八个小时准备一个发言,他能挤出时间,并因此获益匪浅,他是我们知道的最好的演讲者之一。
3、发言时怎样保持目光前视
稿子上的句子向你的眼睛和舌头发出指令,如果你已经练习了四遍,对稿子的内容应该很熟悉,因此你可以做到百分之九十的时间目视前方,在开头、结尾、提问、警告、激动的时候,眼睛都要抬起来,要对听众的关注做出反应。
4、怎样才能使自己的声音打动人
为了知道别人听你的声音感觉如何,在大声练习了四遍之后,把你的讲话录下来,放一遍听听,最能打动人心的是充满力量的声音,快慢相间,句子有长有短,还要有停顿,从而产生效果,关于发声方法,可以这样试试:把手放在腹部肋骨向两边分开的地方,像划船那样收缩腹肌,同时吐气发出“嘶”音,越长越好,利用缩肌协助发出噪音,胸部共鸣产生美感,鼻腔共鸣让人难受。如果你感到自己鼻音太重并想除去它,就把一只手放在腹上,另一只手平放在胸部,讲话时,胸部的那只手应能感到肋骨的振动,连续发“漏、漏、漏”的声音,看是否感到胸部共鸣。反复练习,直到有那种感觉。
总之,在你学习演讲时,你应当遵循上述这些步骤进行准备工作,它会正确地引导你的演讲走向成功,请你千万不要绕开这些步骤而异想天开地想走捷径,一旦你走了捷径,很可能就会误入歧途,因为捷径之中往往就隐藏着陷阱。
巧妙结尾给演讲划上圆满的句号
演讲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表达自己观点和意见的一种方式,一场成功的演讲不但有精彩的开头和内容,还要有一个完美的结尾来收场,这样才算得上一场完整的演讲。 正确的结束演讲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没有一种适合于任何特殊情况的通用方法,演讲者可根据自己演讲的具体时间、地点、主题、听者及自己个性等因素,选择适合于自己结束演讲的方法,使之有效地为自己演讲的思想和目的服务。 那么,究竟什么样的演讲才能完美收场,提升演讲效果呢?看看中华口才网专家为我们总结的几点。
简要总结
在演讲结束时简洁、扼要地对自己已阐述的思想进行总结,帮助听者加深印象。
利用赞颂的话结束演讲
人一般都喜欢听赞颂成了人们交往的最好手段,通过这些赞颂的话,会场的活跃气氛可达到一个新高潮,讲者和听者的关系就更融洽了,给听者留下一个满意的印象,但要注意,讲者在说赞颂的话时,不能有过分的夸张和庸俗的捧场,否则听者就会有溢美或哗众取宠的感觉,同时,讲者说话的表情要自然,态度要严肃,口气要诚恳。
利用名人的话或轶事结束演讲
权威崇拜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心理,恰当地运用权威和名人的话或者轶事结束演讲,可以把演讲推向一个新高潮,给讲者的思想提供最有力的证明,讲者可借助象“最后,我想引用xxx的话来结束我的演讲……”,但要注意,讲者引用名人的话或轶事要有针对性,要能丰富和深化自己演讲的主题。
利用诗结束演讲
用诗结束演讲可使演讲显得典雅而富有魅力,听者听了也会产生清新和优美的感觉,引用诗句同用名人的话或轶事一样,要有目的,要为演讲的主题服务。同时,讲者引用的诗一定要短,最好四句,最多八句,而且讲者一定要谙熟地背诵所引用的诗句,否则弄巧成拙,反而影响演讲效果。
利用幽默结束演讲
除了某些较为庄重的演讲场合外,利用幽默结束演讲可为演讲添加欢声笑语,使演讲更富有趣味,并给听者留下一个愉快的印象。讲者利用幽默结束演讲时,要做到自然、真实,使幽默的动作或语言符合演讲的内容和自己的个性,绝不要矫揉造作、装腔作势,否则只会引起听者反感。
利用呼吁结束演讲
这方法对一些“使人信”(相信)和“使人动”(行动)的演讲来说,效果尤为显著。讲者通过对与听者有共同思想、共同愿望、共同利益和共同语言的某问题的阐述,使演讲达到一定高潮。然后,讲者利用一些感情激昂、动人心弦的讲演词对听者的理智和情感进行呼吁,并借助象“为实现我们预定的目的而奋斗”等语言,向听者指明行动的具体步骤,这样,讲者实现了激励和感召听者的目的,听者马上就会明了讲者的意图和自己行动的具体方案。
利用动作结束演讲
在演讲中,讲者的动作(无声语言)是与听者交流思想的重要媒介,利用动作结束演讲,是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方法。例如,有位演讲者在结束自己的演讲时,他穿上外套,戴好帽子,拿起手套,尔后诙谐地对听者说:“我已结束了自己的演讲,你们呢?”他的出人意料之外的绝技立刻博得了全场听者的掌声。
用心演绎让你的演讲说服听众
一次成功的演讲对于一个演讲者来说十分重要,作为一名演讲者,总想让自己的演讲受到听众的欢迎,总想让自己慷慨激昂、纵横捭阖的滔滔言谈打动听众,感染听众,那么,怎样使你的演讲具备这种深入人心的效果呢?看看中华口才网专家为你总结的几点。
一、把你的想法安排得条理分明
如果你想让一次演讲清楚明了地印在听众脑子里,有个最简单的办法,那就是在演讲时明白地指出你要讲的第一点是什么,第二点是什么……直至末尾。 现代教育家陶行知有一次演讲的题目就是《每天四问》,整篇演讲即围绕以下四个问题展开“第一问: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第二问: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第三问:我的工作有没有进步?第四问:我的道德有没有进步?”在演讲中,演讲者先总摆问题,再分四大层次论证,最后以一小段总结,这样就使得观点集中而明晰,内容安排有条不紊,结构开合有度,所提的四个问题不仅给听众留下鲜明印象,且引人深思,至今读来犹有现实意义。
二、从你自己的背景中寻找话题
如果一件事在多年之后依然在你记忆中栩栩如生,这就几乎确保它会引起听众的兴趣,另外,听众对演讲者在成长过程中如何对待困境,如何战胜困境亦有浓厚的兴趣,所以,在演讲中,最好能从自己的背景中寻找话题。 女作家张洁在一次演讲中,十分动情地向听众讲述了早年生活的贫困: “我的母亲是一个很要强的人,我们最穷困的时候,有过把三顿饭变成两顿或一顿的记录,但她从来没有向人借过一分钱,她靠自己的勤劳,供养我上了大学,我没有申请过一分钱奖学金,每天下班以后,我要给手套工厂加工机器不能完成的部分,每副三分钱。……有一次,我带女儿到商店里买东西,她那时可能是6岁,我看到她站在一盒盒巧克力面前,眼睛里满是渴望。但是她不对我说,妈妈,给我买一块巧克力吧。她不说,因为她从小就知道,我们家每一分钱,都是计划好的,什么样额外的支出,都会使我们月底没有米下锅。那一次女儿的眼神,给我的刺激非常之大。” 当张洁声情并茂地把早年生活的贫困栩栩如生地烙印在听众心上,她与乖蹇的命运的不屈不挠的抗争,她在逆境中对文学事业的执著追求就格外能打动在场的听众。因为演讲的目的就是使听众看见你所见过的,听见你所听过的,感觉你所感觉过的。
三、让你与听众融为一体
一般而言,听众讨厌那些惯于卖弄、喜欢炫耀,总是以自己为中心的演讲者,所以,要想博取听众的好感,再有名望的人也不能居高临下、颐指气使,只有这样,才能与听众融为一体。 比如作家老舍在一次演讲中是这样说的:“听了同志们发言,得到很大好处,可惜前两次没来,损失不小。……今天来的都是专家,我很怕说话,只好乱谈吧。”
如此“抑己扬人”的开场白,如此谦逊坦诚的口吻,一下子拉近了演讲者与听众之间的距离,消除了听众对一位名人可能产生的敬畏心理。另外,老舍说自己是“乱谈”,也就表明自己不是居高临下作演讲,而是平等地和大家交流意见罢了,如此平易近人,自然会获取听众的好感。
四、把你的心灵投入你的演讲中
诚实、热情和真挚会使你的演讲动人心弦、感人肺腑,获得这一效果的前提是“把你的心灵投入你的演讲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做到这一点。
1、实话实说。
演讲者若能开诚布公、实话实说,演讲的效果就会格外好,一位当代作家在谈及自己执笔从文的最初动机时,说“母亲年纪越来越大,日日劳作在风吹日晒下,为贴补我们的生活叫卖冰棍,让我非常痛心,而我这个顶门立户的人,却没有能力给她们一个比较安定、更不要说有质量的生活,还让她们跟我一起在贫困线上挣扎。“我开始想出路,我没有钱做生意,也不会走上层路线,我面前只有一支笔和一张纸,还有我自己的智力。而我又不是学文学的,起步又晚,相当艰难。”如此推心置腹,坦诚真率,演讲者与听众即刻心心相通了。
2、个性风采。
一个有思想有头脑的演讲者,决不会随波逐流、人云亦云,他们的话总是因富有个性而充满魅力。
一个当红女影星在一次演讲中这样说:
“在商品社会中,什么都可以用来交换,包括声誉和所谓的‘成功’,在这种情况下,我也可以走一条比较容易的路,比如,以‘女’字做卖点。虽然很多人都说,在男性社会中,妇女所受到的待遇是不公正的,但这是一柄双刃剑。一些妇女觉得不公正的同时,另一些妇女也可以用‘女’字做卖点,轻而易举地得到她们想要的东西,那么,这对一个具有同等竞争条件的男性对手,公正还是不公正呢? “我曾经为爱情冒天下之大不韪,但绝不会用‘女’字做卖点,如果把演艺比做‘金字塔’,那么我的‘金字塔’,是我自己一个脚印、一个脚印垒起来的,从未借助过其它手段,我一生做过很多错事,但这一点,是我一生中最为自豪,也是堪可告慰自己的事。”
这段话既显露了女演员直面人生的勇气,又展示了她自尊自爱自强自立的人格魅力,女演员掷地有声的话令人肃然起敬,她的洁身自好也为听众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演讲光靠以上几种技巧还是远远不够的,还要讲究个“奇”“短”“谦”。
一、重视一个“奇”字
在发言过程中,我紧紧抓住听众猎奇的心理,既把自己为人处事的观点和盘托出,也不失时机地把自己所取得的成绩实事求是地“点”了出来,在谈到“为人”的问题时,我主张“忠诚”,反对“虚伪”,既委婉揭露出了仅靠金钱而建立起来的关系是虚伪的、不牢固的,也指出了虚伪的人际关系是与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背道而驰的,于国、于己都不利。对于“处事”,我主张“实干”,反对“漂浮”,一针见血地指出人浮于事的严峻问题,辞藻平淡,但立意深刻,针砭时弊,比起简单地介绍本单位或本人的“工作日记”吸引力大得多。
二、突出一个“短”字
经验交流会的时间定在星期五下午,许多学员要在下午返回家里过“双休日”,因事先没有规定学员的发言时间,加上绝大部分发言者没有意识到星期五下午这一特殊的时间,有相当一部分发言者掏出的发言稿是一大把,台下的学员一见到大把大把的稿子就心烦,听不下去,叽叽喳喳,指指点点,我意识到这个问题后,马上把仅有两千多字的稿子再删去了三分之一,当我用约5分钟的时间讲完,大声道出“我的发言完了,谢谢大家”时,教室里再度响起了阵阵掌声,有人大声喊道:“好!”
三、坚持一个“谦”字
在这种自己工作时间最短、年龄最小,而职务级别又与其他学员一致的特定场合,哪怕自己的本事再高,成绩再大,也只能谦虚,否则,就会给人以“狂妄自大,目空一切”的印象,在谈到去除“漂浮”作风时,我深知当今有相当一部分机关干部或多或少地存在漂浮作风。为取得更好的阐述效果,本来勤奋肯干的我,干脆为自己也抹了一道“黑”:“我有时也想‘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算了,但因受责任心的驱使,面对领导的信任,我只好立即打消‘漂浮’的念头,去扎扎实实办事。”用这样的口吻,既消除了其他学员认为“在吹牛,在盛气凌人”的感觉,使观点易于被学员接受,又衬托出了自己强烈的责任心和领导的高度信任,可以说起到了“一箭双雕”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