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技巧:精彩英语演讲四步走

演讲技巧:精彩英语演讲四步走

 

一、演讲前的准备

准备是搞好演讲的前提。首先是要确立一个题目或一个话题。一般演讲赛都分为命题演讲和即兴演讲。如要进行演讲比赛则必须对各个方面加以准备: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找好立意点,拟定题目,如政治方面的演讲主题:WTO、统一、和平与发展、机遇与挑战;经济方面演讲主题:西部大开发、农村经济、再就业;教育方面演讲方题:中西方教育的不同、远程教育、终身教育、枪手;文化方面演讲主题: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校园文化;环保方面演讲主题:man and nature;科技方面演讲主题:网络、克隆、基因;卫生方面演讲主题:keep physically and mentally healthy;体育方面演讲主题:Olympics……有些方面题目太大,可从多角度和多侧面思考,找好切入点,将题目细化和具体化,写出演讲稿的提纲,构思和组织演讲稿结构。

拟定好话题后的第二步就是演讲材料的收集与整理。其中最好的方法就是有计划地阅读大量的英语原文以及各类英语报刊杂志,阅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同时也是培养英语思维的过程,对提高英语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利用有关资源与材料(如图书、报刊、杂志或网络资源等)收集所需的内容。然后对材料加以整理或进行梳理,舍弃不太重要的内容或用不上的材料,准备写演讲稿。

二、演讲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演讲时的姿势

演说时的姿势(posture)也会带给听众某种印象,例如堂堂正正的印象或者畏畏缩缩的印象。虽然个人的性格与平日的习惯对此影响颇巨,不过一般而言仍有方便演讲的姿势,即所谓“轻松的姿势”。要让身体放松,反过来说就是不要过度紧张。过度的紧张不但会表现出笨拙僵硬的姿势,而且对于舌头的动作也会造成不良的影响。

诀窍之一是张开双脚与肩同宽,挺稳整个身躯。另一个诀窍是想办法扩散并减轻施加在身体上的紧张情绪。例如将一只手稍微插入口袋中,或者手触桌边、或者手握麦克风等等。

演讲时的视线

在大众面前说话,亦即表示必须忍受众目睽睽的注视。当然,并非每位听众都会对你报以善意的眼光。尽管如此,你还是不可以漠视听众的眼光,避开听众的视线来说话。尤其当你走到麦克风旁边站立在大众面前的那一瞬间,来自听众的视线有时甚至会让你觉得刺痛。

克服这股视线压力的秘诀,就是一面进行演讲;一面从听众当中找寻对于自己投以善意而温柔眼光的人。并且无视于那些冷淡的眼光。此外,把自己的视线投向强烈“点头”以示首肯的人,对巩固信心来进行演说也具有效果。

演讲时的脸部表情

演讲时的脸部表情无论好坏都会带给听众极其深刻的印象。紧张、疲劳、喜悦、焦虑、等情绪无不清楚地表露在脸上,这是很难藉由本人的意志来加以控制的。演讲的内容即使再精彩,如果表情总觉缺乏自信,老是畏畏缩缩,演讲就很容易变得欠缺说服力。

控制脸部的方法,首先“不可垂头”。人一旦“垂头”就会予人“丧气”之感,而且若视线不能与听众接触,就难以吸引听众的注意。另一个方法是“缓慢说话”。说话速度一旦缓慢,情绪即可稳定,脸部表情也得以放松,再者,全身上下也能够为之泰然自若起来。

有关服饰和发型

服装也会带给观众各种印象。尤其是东方男性总是喜欢穿着灰色或者蓝色系列的服装,难免给人过于刻板无趣印象。轻松的场合不妨穿着稍微花俏一点的服装来参加。不过如果是正式的场合,一般来说仍以深色西服、男士无尾晚宴服、以及燕尾服为宜。其次,发型也可塑造出各种形象来。长发和光头各自蕴含其强烈的形象,而鬓角的长短也被认为是个人喜好的表征。站出来演讲之际,你的服装、究竟带给对方何种印象?希望各位好好地思量一番。

声音和腔调

声音和腔调乃是与生俱来的,不可能一朝一夕之间有所改善。不过音质与措词对于整个演说影响颇巨,这倒是事实。根据某项研究报告指出声音低沉的男性比声音高亢的男性,其信赖度较高。因为声音低沉会让人有种威严沉着的感觉。尽管如此,各位还是不可能马上就改变自己的声音。总之,重要的是让自己的声音清楚地传达给听众。即使是音质不好的人,如果能够禀持自己的主张与信念的话,依旧可以吸引听众的热切关注。

说话的速度也是演讲的要素。为了营造沉着的气氛,说话稍微慢点是很重要。标准大致为5分钟三张左右的A4原稿,不过,此地要注意的是,倘若从头至尾一直以相同的速度来进行,听众会睡觉的。

三、英文演讲和中文演讲的区别

我们的社会政治情况与国外不太一样。美国人从小学开始就要竞选这个、竞选那个,比如俱乐部经理、学生会主席,跟政治竞选差不多,所以他们的讲演发达,在讲演培训方面也开展得比较好。在西方国家,特别是英语国家更加重视演讲。中国在这方面滞后了一点儿,但是现在讲演的风气开始兴盛,这很是令人喜悦。随着我们对外经贸、外交关系的拓展,学英语讲英语的形势更加喜人。

那么,英文演讲和中文演讲相比有哪些区别呢?实际上一样,关键在于了解演讲对象,减少冗余信息。中文演讲和英文演讲实际上是一样的,关键是看你演讲的对象。不管是用中文还是用英文演讲,首先你要对自己的听众要有一个很好的了解。在国外讲演,讲演超过半个小时,你就要考虑这个时间是不是快到了,绝不要超过50分钟。而且应该留出一半以上的时间让听众来提问题。在中国情况就有所不同,实际上现在中国人也愿意听短话,特别是没有什么信息量的套话说法。

在讲演当中,语言文字的运用很重要。第一,语言表达纯熟清晰。第二,以对方习惯的方式、喜欢的方式来讲。第三,要有内容。当听众通过赞扬英文的办法来赞扬你时,例如观众对你说Articulate,这是表示你讲得非常清晰,你听到这样的评语之后,实际上就说明你的内容已经打动了人。

适应听众思维习惯,在讲演一定要注意观众的反映。我的讲话就是半个小时,必要的时候缩短20分钟。我看大家睁着眼睛很安安静静的在听,我就多讲几句。讲话不要长,讲20分钟就可以打住了,然后让人家提问题,这个10分钟是有效的10分钟,你可以根据他们提的问题,不完全是切中这个问题放大放开讲。

学习英语也没有什么捷径可走。

一是慢慢积累,不要放弃。基础一定要打好,特别是语法的基础。在学校学的时间不长,但是基础必须非常稳固。光介词的练习就需要知道几百几千,冠词的练习,什么时候用THE,什么时候不用,这些基础都非常牢固。

二是多看、多读、多模仿。英语开始就是模仿,注意外国人的表达方法。另一方面要非常注意阅读。像《新闻周刊》、《时代》等等,而且是越看不明白的东西越看。

三是要记录。写有用的短语、词句,要把它记下来,而且要注意比较外国人和中国不同的表达法。举个例子,中国人讲话的时候,谢谢大家对我的热烈欢迎,很平实的。英语国家的人讲这么一句话,“Thank you for the warm hospitality that makes me feel so welcome。”意思就是“谢谢你们的好客,这个好客使我感觉到自己如此受欢迎”。假如你没有看过英文、听过英文,你绝对不能想到这么表达。所以你就要学,就要听。我们不能说我学的时候学了,自己讲得时候还照中文讲,不能这样,要用英文来思维,越是觉得有点怪怪的,越是要学的。时间久而久之,你就不会讲中式英文。

四、英文演讲的要素

演讲是一门艺术,好的英文演讲比赛究竟用什么样的标准来评判?演讲要素12项就是Presenting Skills(演说技巧):

(1)Know your topic(知道你要讲什么题目)。

(2)Know your audience(了解你的听众)。

(3)Know your start and stop times,as well as who else is on(知道你开始和停止的时间以及除你之外还有谁要讲话)。

(4)Know what you want people to do differently and tell them(对你所说的和人们所做的有什么不同,心中要有数,并让听众知道)。

(5)Make major points.(写下你的讲话要点)。

(6)Check all your equipment,sound,lighting and seating arrangements.(检查你的器材、音响、灯光和座位)。

(7)Ask someone you trust and respect to constructively critique you.(请一个你所信任和尊敬的人对你的讲稿提出建设性的批评和意见)。

(8)Relax before you go on.(演讲前要放松) 。

(9)Practise,practise,practise.(练习、练习,再练习)。

(10)Remember that even if you miss a bit or forget a couple of lines,nobody knows except you.(记住即或你漏掉一点或忘掉几行,除了你自己,别人是不会发现的)。

(11)Omit telling jokes unless you are already a good joke-teller or plan to get better.(收起你想讲的笑话,除非你已经擅长讲笑话或者计划在这方面有所提高)。

(12)Have fun(要有趣味)。

 

演讲结尾总结全篇 突出重点升华主题

 

演讲结束语最常用的方式,就是用极其精练的语言,总结收拢全篇的主要内容,概括和强化主题思想。这种结尾,扼要地总结演讲内容,能起到提醒、强调的作用,给听众留下完整的总体印象。除非演讲非常简短,否则建议你在结尾中清晰陈述你的主题和主要思想。

演讲者在演讲中,为了阐述自己的观点和主张,往往利用一切手段,从正面、反面和侧面等各个方面来进行分析和论证。到了结尾处,就应总结全篇,突出重点,深化主题。这不仅能帮助健忘的听众回忆前面所讲的内容,而且也能画龙点睛,给听众留下完整而深刻的印象,使整个演讲显得结构严谨,首尾呼应,通篇浑然一体。

例如,莎士比亚的名著《恺撒大帝》一剧里,伯鲁特斯对市民演讲他刺死好友恺撒全是为国为民的结尾,就用了总结全篇的方法:

临了,我要告诉诸君一声:因为罗马帝国,我不得不刺杀我的好友恺撒,刺死恺撒的便是我,便是这把短剑。假使他日我的行动和恺撒一般,请诸君就用这把短剑来刺我吧!要是大家的行为,也有和恺撒一样的,那么这把短剑,终是不肯饶过你的。请诸君认清这把短剑,请诸君认清卖国贼,认清爱国的好汉。

伯鲁特斯的结尾不过短短十几句话,却完全包括了他整个演讲的意思,而且表现出他的热情。

下面是《世界也有我们的一半》的结尾:

……听听我这个没当成的女者的心声吧:

我相信,女性是伟大的!

我也相信,男性是伟大的!

我更希望我们都相信,伟大的男性和伟大的女性加起来才是伟大的人民!

他们的自信、自尊、自爱焕发出来的巨大搏力才是伟大的文明!

这个结尾恳切、热情、概括,点化主旨,给听众留下了清晰、完整而又深刻的印象。

这类结尾,虽然基本上是在重复已讲过的话,但因强调和突出了中心、重点和主旨,强化了印象,因此,演讲所发出的信息最大限度地进入了听众的心灵。下面让我们选两个实例,来感受一下这种结尾。

法国大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领袖罗伯斯庇尔曾做过一篇演讲,后人追加的题目是《关于对路易十六判刑的意见》。

罗伯斯庇尔做这场演讲的背景是:罪恶滔天的法国国王路易十六被资产阶级革命党人抓获了。愤怒的人民群众强烈要求当时以罗伯斯庇尔为首的资产阶级临时革命政府立刻以绞刑将其处死。然而,处死路易,对刚刚胜利不久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还埋藏了一个危险:由于欧洲各国皇室之间长期以来形成的血亲关系,处死路易,会使整个欧洲反动的封建势力联合起来扑向法国,围攻和绞杀这场革命。出于这种担心,是否处死路易,在新生的政权内部引起了激烈的争论,使他们一时难做决定。罗伯斯庇尔虽一时感到骑虎难下,但立刻做出了明智的选择:路易必须死!然而执行决定前,罗伯斯庇尔不能不首先说服那些软弱的“理智派”。!”792年!”2月3日,就路易的处置问题召开了一次国民公会。罗伯斯庇尔借此机会,做了主体发言。他在历数路易!”6种不可饶恕的罪行并分析权衡了杀与不杀的各自利弊之后,以下面的话做结尾:

国家要生存,路易就必须死。在内外都平静无事、我们获得自由和受人尊敬的时候,也许可以考虑宽大的处理办法。但是,在还没有获得自由的今天,在我们做了那么多的牺牲和战斗以后严刑峻法还只适用于不幸者的今天,在暴君的罪行还成为争论题目的今天——在这样的时刻,不能有慈悲的想法;在这样的时刻,人民要求的是报复!

“人民要求的是报复”是“撞钟”和“豹尾”之句。它暗含着这样的意思:法国革命的胜利靠的是人民,新生政权的维持和胜利果实的保卫也要靠人民的力量,没有比满足人民的要求和站在人民一边更重要的了。因此,法国人民的仇敌和暴君——路易必须死!

在技术性或辩论性演讲中,准确地重述自己的主题和要点尤其重要。

在有些演讲中你可能认为这样做显得过于机械。那么你可以选择解释要点而不是重复原话,总结内容而不是重述原文。例如下句:

我希望今天的演讲能使你们对其他地方怎样成功利用配偶探监制度有一定的了解,以及知道这样做可以对犯人和整个社会有哪些好处。

如果你的发言很简短且只有一个要点,那么即使省略总结也绝对不会出现问题。否则,你没有理由不进行总结——总结没有任何坏处,只会使内容更明晰准确。

 

课前演讲:增强学生们的能力

 

“课前演讲”是指教师在开课新授前提供时间给学生,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轮流上台讲演。学生演讲的內容都是他们心理上的“兴奋点”,即他们最关心的新闻话题、社会现象等,他们认为贴近自己的生活,比较典型有趣。因此,吸引了大多数同学的注意力,使同学们在一种愉快的氛围中获得知识。同时,还拉近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活跃了课堂气氛。

另外,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自我意识加强,自我表现欲望十分强烈,希望自己能够得到别人的赞扬和价值认同,反感别人对自己喋喋不休地说教。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演讲,正好适应学生的这种心理需要,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现自己才华的机会。

同时,课前的演讲也是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表达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发展优势,我们应注意发现和抓住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引导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想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从而树立起“我能行”的信念,相信自己的力量。同时,在学生演讲后多给予肯定和鼓励。在过程中,可以通过点头、微笑等方式使学生感到安慰、满足、自信。我们要支持学生有一定的冒险精神,有克服困难的决心,有与其他学生一比高低的勇气,通过参加课前演讲活动,在对比中满足学生的成就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在课前演讲这个活动中,就目前来看,同学们还是相当积极的,但有几个问题需要引起注意和思考。有时候在演讲过程中会发现这样的现象:轮到某小组的同学做演讲时,却无人准备。其主要责任在于小组长没有组织好,所以要对各小组的小组长做好要求,让他们认真履行好自己的职责。

还有一个比较普遍的的现象是目前很多同学认为课前演讲就是找资料,上讲台念资料。发现这个问题后,我已在课堂上向同学们说明,希望他们的演讲不仅局限于查找的资料,最好能融入自己小组成员的观点,要有自己的东西;还希望代表小组演讲的同学,站到讲台上后,就要有“演讲者的风范”,而不是拿着个本本念;另外,也提示他们,演讲的方式可多种多样,当然,这就看看个人的创造力了。

此外,课前演讲的内容最好与教学内容相关。曾听过这样一句话,“教学形式为教学内容服务,教学内容为教学目标服务”,我觉得很有道理。而且我也的确感觉到,如果学生在课前演讲内容与课堂内容无关的话,演讲完后引入新课具有一定难度,因为学生的注意力可能还集中在同学们的演讲内容中。看来,等学生们基本掌握了课前演讲的方法和技巧后,我就得慢慢来引导他们以教学内容为中心来确定演讲内容了。但目前的首要任务还是让他们继续对这项活动保持浓厚的兴趣,帮助每位小组长顺利组织每次活动。

总之,开展“课前演讲”活动对于推动演讲课教学的发展,赋予演讲课教学新鲜活力和创造力有着重要意义。对演讲课教学来说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活动方式,因为它切实做到了理论与实际联系、知识向能力转化,值得我们继续改进和不断探索,使它真正成为学生增进知识、锻炼能力、交流思想的舞台。我将以不懈的努力让这一方小小的讲台,成了学生了解世界的窗口,培养能力的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