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的时候怎样让观众现场动起来

每一次演讲,都是相互影响的过程,更多的是演讲者期望影响观众的过程。曾经有心理学家对成年人的学习进行过研究,得到的普通成年人学习的效果如下:

听演讲或者听学习讲座,两周之后相关的内容只留下5%;通过阅读学习,保留10%;用声音、图片学习,保留20%;示范,保留30%;小组讨论,保留50%;在做中学习或者实践演练,可保留75%;教别人或者马上应用,记住90%。

因此,学以致用才是影响力的关键,运用演讲、阅读、音频、视频、示范、讨论等手段,让观众能现场参与,动起来、练起来、用起来,让观众想,让观众说,让观众写,让观众做,就是深深的影响力。所以有人说过,有时候最有成效的演讲结果是由于演讲者大部分时间没有讲话。

普通人每分钟大约能说两三百个字,不过观众每分钟却能有效地听到并处理多达八九百个字。对于观众而言,在这两个数据之间存在着巨大潜能,观众可以让思绪漫步,也可以以某些方式参与到你的演讲当中。事实上,研究者发现,观众的多余的某些力量会在潜意识层面解读演讲者的肢体语言,它是任何观众单独的、最能理解的沟通层面,却不被彼此觉察。比如,如果紧张影响到你的姿势,那么观众将会从你的肢体语言中了解到这些,而且这会削弱你所传递的信息。

因此,观众不仅可以听你是怎么讲的,他还会关注你是怎么做的,而且还会评价你做得怎样,你做的是否和你说的保持一致。

身心一致地表达是最有力量的,因为当一个人身心一致地表达时,生命所有的能量和资源都向着同一个方向同一个目标,此刻的影响力是最大的。所以,对于一个演讲者来说,怎么讲就怎么做,这是最高境界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