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演讲技巧:学会用爱的力量

曾经有一位慈善机构的高级管理者向我倾诉,说他每次慈善公益演讲的时候都特别紧张,演讲前做很多准备,但是演讲的时候还是会紧张得语无伦次、没有条理,常常忘记演讲的内容,只好每次都埋头读准备好的演讲稿,但还是达不到自己想要的效果。

我问他,你在慈善公益演讲的时候最怕什么,他说怕讲不好会出丑。我再问他,你演讲的对象是谁,演讲要达到什么效果。他说演讲听众通常都是一些爱心人士、媒体人,演讲目的是号召爱心人士关注慈善公益事业、出钱出力出时间传递爱心,同时需要媒体将活动向社会广泛宣传。

我最后问他,你为谁而讲。他思考了许久,回答我,他明白了,他紧张的根源,原来是因为心中只想着自己的形象,害怕自己讲不好影响了自己的高大、威猛、有爱的形象。殊不知,原来心中没有别人,只有自己,只有自己的形象!这不是真的慈善公益,这是做秀,他做了十年慈善公益,都没有看到这点。

一个月后,他再见到我,十分开心地跟我分享,他慈善公益演讲不紧张了!我问他怎么做到的,他说相比那些等着慈善捐款重见光明的孤苦老人,相比那些眼巴巴等着慈善公益机构救助的山村留守儿童,自己的个人形象算什么!想到他们就充满了力量,不紧张了!放下自封的爱的使者的形象,演讲就变得简单了!轻松自在、充满力量的他,让我想起特蕾莎修女的一段完美演讲。

1979年12月10日,在挪威首都奥斯陆的一个大礼堂里,诺贝尔和平奖的颁奖典礼正在进行。在人们热切的期待中,一位矮小瘦弱的老修女激动而安详地走上了领奖台。她是那样瘦小,以致人们努力抬头,也只能看到她那张皱纹纵横的脸。她就是特蕾莎修女。

“这个荣誉,我个人不配,我是代表世界上所有的穷人、病人和孤独的人来领奖的,因为我相信,你们愿意借着颁奖给我,而承认穷人也有尊严。”这是特蕾莎修女的获奖感言。

一个有爱的演讲者,他的心里没有自己,他的心里装着听众,装着他人,装着家人,装着企业,装着伙伴,装着行业,装着国家,装着世界……

一个有爱的演讲者,他会想着听众需要什么,客户需要什么,家人需要什么,企业需要什么,行业需要什么,国家需要什么,世界需要什么……

一个有爱的演讲者,上台前只有一个问题:“我要如何帮助别人?”

很多公众演讲紧张的朋友会说,爱太伟大了,离我太遥远了,那都是伟大的人做的事,我只是想把话讲好就行了。其实,每个人,只要用心把每一件小事做好就是爱。

一位老禅师带着年轻的徒儿出庙下山化缘,归途中遇见一个饿得奄奄一息的年迈老妪。

老禅师当即命徒儿留些干粮和银两给老妪,徒儿有些不情愿。老禅师便开导他说:“生死与功德只在一念之间,这些银两和食物对我们来说只不过是暂时能维持生计罢了,可对施主可是救命之物啊。”

徒儿似懂非懂,恭谨道:“师傅的教诲弟子会铭记于心,待弟子振兴寺庙财粮广积之时,定要救助穷苦百姓。”

谁知老禅师听了却轻叹着摇了摇头。几年后,老禅师油尽灯枯,圆寂前他把一本经书交到徒儿手中,翕动着嘴唇却没能来得及说出最后一句话。

年轻的徒儿继承师位后持庙有方,破旧的小庙不断扩建。徒儿心想,等寺庙扩建完毕,一定谨遵老禅师的教诲去广济百姓,可是当寺庙颇具规模后,他却又想,等庙宇更具规模后再济助行善吧。时光荏苒,等徒儿年至耄耋,寺庙已是殿壁辉煌、良田百顷。可是,几十年来他却因忙于建庙,疏于善事,最终没有做过一件有功德的事情。临终前,徒儿突然想起老禅师留下的那本经书,当他翻开扉页,但见经书上赫然写着老禅师当年未及点明的忠告———助人一次,胜似诵经十年。

其实,帮助别人、爱别人并非要等到自己有足够的能力后才去为之,要知道力所能及的帮助就已经有着非常深刻的意义了。所以,公众演讲,不需要等到你成为一位伟大的人物,只要你用心真诚地将生命中的感动和收获与他人分享,就已经是最伟大深刻的爱了。说出你知道的,分享你的感受,传播你的经验,让他人有所收获、有所启发、有所触动,爱就这么简单。

一个男子坐在一堆金子上,伸出双手,向每一个过路人乞讨着什么。

吕洞宾走了过来,男子向他伸出双手。

“孩子,你已经拥有了那么多的金子,难道你还要乞求什么吗?”吕洞宾问。

“唉!虽然我拥有如此多的金子,但是我仍然不满足,我乞求更多的金子,我还乞求爱情、荣誉、成功。”男子说。

吕洞宾从口袋里掏出他需要的爱情、荣誉和成功,送给了他。

一个月之后,吕洞宾又从这里经过,那男子仍然坐在一堆黄金上,向路人伸着双手。

“孩子,你所求的都已经有了,难道你还不满足么?”

“唉!虽然我得到了那么多东西,但是我还是不满足,我还需要快乐和刺激。”男子说。

吕洞宾把快乐和刺激也给了他。  一个月后,吕洞宾又见那男子坐在那堆金子上,向路人伸着双手———尽管有爱情、荣誉、成功、快乐、刺激陪伴着他。

“孩子,你已经拥有了你想要的,难道你还乞求什么吗?”  “唉!尽管我已拥有了比别人多得多的东西,但是我仍然不能感到满足,老人家,请你把满足赐给我吧!”男子说。

吕洞宾笑道:“你需要满足么?孩子,那么,请你从现在开始学着付出吧。”

吕洞宾一个月后从此地经过,只见这男子站在路边,他身边的金子已经所剩不多了,他正把它们施舍给路人。

他把金子给了衣食无着的穷人,把爱情给了需要爱的人,把荣誉和成功给了惨败的人,把快乐给了忧愁的人,把刺激送给了麻木冷漠的人。现在他一无所有了。

看着人们接过他施舍的东西,满怀感激而去,男子笑了。

“孩子,现在,你拥有满足了么?”吕洞宾问。

“拥有了!拥有了!”男子笑着说,“原来,满足藏在付出的怀抱里啊。当我一味乞求时,得到了这个,又想得到那个,

永远不知道什么叫满足。当我付出时,我为我自己人格的完美而自豪,而满足,为我对人类有所奉献而自豪,而满足,为人们向我投来感激的目光而自豪,而满足……”

不仅慈善公益演讲如此,我们学习其它公众演讲也一样,有些朋友觉得自己公众演讲的技巧、方法和能力总是不够、不足,还不能上台、还不敢上台,还不能讲,学无止境,即使你拥有更多的方法和技巧,也许你也还是不会满足的。满足是人生无求的最高境界,真诚地给予和付出,真诚地分享生命中的感动和珍贵,你会感受到无限的快乐和满足,当然也会获得观众最高的赞许和爱戴。

付出爱,是演讲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