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意义
回到华东教学部上课已久,感谢学员、感谢讲台、感谢公司!授课时间越长,越知道学生的需求,越担心自己能力的有限!也是因为时间的积累,开始慢慢明白教育的意义。
卢梭在《爱弥儿》中说道,“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最好的教育就是无所作为的教育:学生看不到教育的发生,却实实在在地影响着他们的心灵,帮助他们发挥了潜能,这才是天底下最好的教育”。
在我们的课堂上,我们全力以赴以帮助学生,教会大家勇敢、自信、快乐、表达、形象、发声、领导等等,而每个人最终的呈现其实大相径庭。呈现并无好坏之分,因为这世界本就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究其呈现原因,其实是因为我们对每个人的认知、调整是不尽相同的。教育的意义在于唤醒灵魂,学生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取决于我们唤醒的是心里的哪个部分。这就要求我们最为知识传播者,首先要知道自己传播的是什么样的知识;怎样去传播知识;如果在传播的过程中有学生很难接收,我们应该怎么办?当我们完成了传播的动作之后,是否可以保证学员一定可以应用起来,这个应用是发生在当下还是发生在未来!
我很有幸在我们的课堂上看到很多同学的改变。ZG同学来到课堂时讲话声音很小,眼神全程跟听众都没有交流,内心非常的自卑!在无觉训练的时候通过引导、感染,慢慢打开自己融入了学习环境!在后面的学习中因为一句话改变了他整个人的状态!他现在非常的热情,会在群里主动聊天,和大家开玩笑,分享快乐,还给班级的同学们做一些手工艺品。甚至,他把自己的父母带到了分支机构的教室,给自己的父母开了一场独有的演讲,把这些年来想说但是从来都没说出过的话完完整整的做了表达!这让他的父母非常惊讶,惊讶于这么多年终于看到他的改变,看到他的突破,看到他的自信!ZG会有这么的大的改变是因为在课堂上,他内心的深处的自信被唤起,他感受到了自信的力量,感受到了大家肯定的眼光,他感受到生命未来的光亮。课程带给他的不仅仅是口才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对生活的肯定和向往,对未来的期盼和努力!
教育的意义在于唤醒灵魂,ZG被唤醒的自信到底有多重要?美国总统尼克松,因为一个缺乏自信的错误而毁掉了自己的政治前程。1972年,尼克松竞选连任。由于他在第一任期内政绩斐然,所以大多数政治评论家都预测尼克松将以绝对优势获得胜利。然而,尼克松本人却很不自信,他走不出过去几次失败的心理阴影,极度担心再次出现失败。在这种潜意识的驱使下,他鬼使神差地干出了后悔终生的蠢事。他指派手下的人潜入竞选对手总部的水门饭店,在对手的办公室里安装了窃听器。事发之后,他又连连阻止调查,推卸责任,在选举胜利后不久便被迫辞职。本来稳操胜券的尼克松,因缺乏自信而导致惨败!
WY同学来上课的时候,非常大方美丽。在上台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语速偏快,气场不足的情况!而对于她的调整是需要一直鼓励、一直肯定!因为她的阅历、经历都很丰富。她对自己的要求非常高,怎么才能把高要求转化成更稳定的动力。在一次又一次的肯定过程中,她慢慢享受了舞台,享受了讲话!有天分享,她说我找到自己的梦想了!就是这句话帮助她一直到现在每天都是斗志昂扬,激情满满!每天群里都有她的分享,充满力量的分享!每天都能感受到她的快乐!所以她被唤醒的是梦想的力量!梦想的力量有多重要?在美国西部的一个小乡村里,生活着一个平凡的少年,少年的家境很贫寒,但他的理想却是远大的。15岁那年,少年就写下了他气势不凡的《一生的志愿》:“要到尼罗河、亚马逊河和刚果河探险;要登上珠穆朗玛峰、乞力马扎罗山和麦金利峰;驾驭大象、骆驼、鸵鸟和野马;探访马可﹒波罗和亚力山大一世走过的道路,主演一部《人猿泰山》那样的电影;驾驶飞行器起飞降落;读完莎士比亚、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著作;谱一部乐曲;写一本书;拥有一项发明专利;给非常的孩子筹集100万美元捐款……”少年一共列出了127项人生的宏伟志愿,亲人和朋友们看到他的这些理想,都不禁哑然失笑,这些理想,一个都很难实现了,127个,一个人的力量是根本不可以实现的。然而少年却始终为这些志愿所努力着。他开始了将梦想转为现实的漫漫征程,一路风霜雪雨,硬是把一个个近乎空想的夙愿,变成了一个个活生生的现实,他也因此一次次地品味到了搏击与成功的喜悦。四十多年过去了,少年居然一个人实现了《一生的志愿》中的106个愿望……这一奇迹震惊了整个世界。他就是上个世纪著名的探险家约翰﹒戈达德。后来,有人曾经询问过戈达德,为什么他能将常人无法实现的愿望能一一实现,戈达德的回答很简单:“我只是让心灵先到达那个地方,随后,周身就有了一股神奇的力量,接下来,就只需沿着心灵的召唤前进了。”
LQX同学来到的课堂的时候,眉头紧锁,不苟言笑。上台讲话眼神从不看人,语气平缓,似乎没有什么起伏。私下跟我沟通,因为自己曾经的经历,导致现在话少沉默,最主要的是情绪非常低落,很少有开心的情绪!听到这些之后,我就问了一些问题,然后开始在课堂上要求他主动上台,多在台上微笑,并且要求台下的同学给以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就这样一节又一节,他的状态越来越好。直到毕业当天,结业聚会的时候,他跟大家一起玩游戏,一起唱歌!在第二天清晨告诉校长,说自己很开心,这种感觉很好,要继续学习!所有的同学都见证了他的蜕变,他找到了快乐的力量!他找到了年轻人应该有的积极向上的力量!他找到了明天会越开越美好的力量!
这是支撑他一步一个脚印的去感受生活的力量,而这力量本就属于他自己,我不过是点了一把火,唤醒了他快乐的灵魂。快乐的力量有多大?霍金从小就拥有对自然科学的强烈兴趣,在大学时代(当时还没患病),他就意识到,肯定会有一套能够解释宇宙的万物理论,并陶醉于对其的思索之中,把之当做了自己的信仰,并具有极强的使命感。在他21岁得知自己患上了不治之症后他也消沉过一段时间,极度失望时他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努力去帮助一些人们。医生当时预测他最多只能活2年,但2年过后情况并不是非常糟糕。后来他又想到了以前曾和自己一个病房的男孩,那个男孩第二天就死去了。他似乎明白了什么,他觉得自己还不算倒霉,不应该就这样放弃,自己17岁就考上剑桥大学,拥有异乎常人的头脑。(之前他就和珍认识,后来他们很快坠入爱河,不久他们结婚了)
患病后,霍金为了家庭,为了自己的理想,果断的“站了起来”,继续了自己的研究。他自己在个人传记中谈到,他并不认为疾病对他有多大影响,他每天都陶醉在自己的世界之中,努力不去思考自己的疾病。同时,他又努力证明自己能够象常人那样生活!霍金在自己的生活中,只要能做到的事情绝不麻烦别人,他很憎恨别人把自己当做残疾人,他说:一个人身体残疾了,决不能让精神也残疾。霍金的意志力是非常坚强的,同时他又是一个对生活很有主见的人。他对生活永远充满了乐观和幽默的态度。在他患病后,曾有6次非常近距离的和死神交手,他都顽强的活了下来。一次霍金演讲结束后,一位女记者冲到演讲台前问到:“病魔已将您永远固定在轮椅上,你不认为命运让你失去太多了吗?”大师的脸上充满了笑意,用他还能活动的3根手指,艰难地叩击键盘后,显示屏上出现了四段文字:“我的手指还能活动;我的大脑还能思维;我有终生追求的理想;我有爱我和我爱的亲人和朋友”...在回答完那个记者的提问后,他又艰难的打出了第五句话:“对了,我还有一颗感恩的心!”现场顿时爆发出了雷鸣般的掌声。
见证的成长越多,越知道师者的责任重大!而我不过是刚刚启程,又怎敢妄称老师二字,只能拼命学习知识、拼命帮助学生,为的是有天终老能配上师者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