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中的身体语言密码

演讲中你所不知道的那些身体语言密码:

身体语言对说话的效果有很大的影响。眼神、面部表情、手势、站姿、身体的所有反应无不在参与整个演讲过程。

身体语言有两大功能,第一大功能,随着语言内容形象表达事物的具体形象和抽象化的形象;第二大功能,就是随着情绪波动,身体及手势产生相应的波动和变化。而身心一致地配合演讲内容的肢体语言是最和谐的肢体语言。

由于手势有具体、鲜明、形象、动作幅度有大有小的特点,所以在辅助表达形象和情绪,增强演讲的吸引力,使观众得到美的感受方面,具有特别强大的功能。潇洒灵活的手势,最主要的标准是协调、适度,给人美好的感觉。

有的演讲者不重视手势的运用,在台上仿佛石头人一般站立,两手在裤子两边无力下垂,或者把手收到后背,或者双手一直按着讲台,不做一个动作。有的虽然用手势,但不潇洒不灵活,没有变化,讲了一阵后机械地胡乱比画几下,或者一直重复一个习惯性的动作。有的手势动作过多,在观众眼前画得眼花缭乱、不得要领。有的手势过于夸张,让人感到别扭、不自然。这些不规范、不具美感的手势,对演讲不仅起不到积极作用反而会使观众厌烦,分散注意力,甚至会起消极的作用。

手势的使用是加强说话感染力的一种辅助方式,但绝不能代替说话。说话时,身体应自然地站立,手自然放好,必要时用面部表情配合你的语调,真正要加强语气和引人注意时,才让手帮你的忙。总之,一味把手静放不动是笨拙的表现,有时真正的笨拙是说话时无节制地胡乱挥手。

一般来说,乱动手脚出于两种原因:一些下意识的举动,如搔首弄姿、拉耳掰手,或者摆弄衣服,或者点点脚尖,或者眼睛不知道看哪里等,都是掩饰内心的不安。另一种情况,是有些人主观上为加强语气而特意采取的手势动作,但他们用得不恰当,双手无规律地乱摆、手势使用太多,成了无意义的举动。不随意乱动,充分显示稳重、诚实、温雅,反而令人敬慕。总之,感情、情绪和手势是一致的。内在是什么状态,你的手势就是什么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