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长大了好习惯没有了 “孩子越来越大了,但是小时候那个人见人爱、礼貌客气的小姑娘却不见了。”省会赵女士向笔者反映女儿学习成绩越来越好,但越来越不懂事的烦恼。 赵女士说,女儿小时候特别乖,自己的事情都要自己干,一周半就送进了幼儿园。“那时我洗菜洗碗时经常一直开着水龙头,她告诉我这样太浪费;很小的时候就会帮着我干家务,看我累了也会心疼地给我倒水拿吃的;家里来客人,她也会礼貌客气地说话&h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如何跟青春期的孩子沟通 读者王女士致信本版称:我的儿子自从上了初中后,就不像以前那样乖了。前几天,我们又发生了一场冲突,我像往常一样在吃晚饭时对他进行教育,谁知道儿子极不耐烦,说“烦死了”!矛盾就此升级,最后,儿子把饭碗一推,站起来出门“清静清静”了。 孩子进入青春期,也许是为人父母最艰难的一段时间,以往的教育方式这时不仅起不了作用,反而还会引起孩子的反感。为此,本版组织了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研究:6月婴儿会识好坏人 据国外媒体报道,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就连婴儿也能区分好玩伴和坏玩伴,而且知道自己应该选哪一个。 据耶鲁大学婴儿认知中心进行的一项研究显示,6到10个月大的婴儿在他们会说话之前便表现出至关重要的社会判断能力,该研究刊登在22日出版的《自然》杂志上。 婴儿们看见一个有曲球眼的木玩具想要爬上过山车小山,然后另一个有曲球眼的玩具从旁边走过,要么帮前一个玩具翻越小山,要么就帮着推一把。然后,研究人员把这两个玩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乖”孩子应引起家长注意 生活中,人们会用乖来形容一些孩子,他们容易管教,不争抢也不吵闹,让父母非常“省心”。医学心理学专家却提醒家长,对这样的“乖”孩子应多加注意,他们有可能是“退缩儿童”。 退缩行为的产生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天生的神经类型较弱,适应性差;二是后天的教育方式不当。例如父母很少与他们交流、玩耍;父母性格孤僻,很少与亲戚朋友或邻居交往,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帮助宝宝戒“奶瘾”的小技巧 “奶瘾”是一种非生理需要的异常进食行为,两三岁的宝宝还总想吃妈妈奶。它是因为不正常的哺乳,使中枢神经产生固定的兴奋点,导致心理情感上的依恋而造成的。 有“奶瘾”的孩子不论有无饥饿感,常常有吮吸妈妈乳头的欲望,一旦不能满足则哭闹不止、萎靡不振。有“奶瘾”的宝宝对食物缺乏兴趣,摄入营养少,生长发育处于低下水平。 宝宝有了&ldqu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只玩耍不学习宝宝聪明吗? 妞妞快两岁了,她可是个出名的淘气包,从早到晚上蹿下跳,一刻也停不下来。她只对玩兴趣十足,凡是需要静下来做的事情如看书、听故事、画画啊,妞妞一概没兴趣。她怎么这么好玩好动呢?只玩耍,不学习,我的宝宝能聪明吗? 我总记得我们家阿姨说过的一段话:“孩子嘛,就是要活蹦乱跳、东摸摸西碰碰,一刻也闲不下来。要是他安安静静地不动弹了,那一定是生病了;要是他总是老老实实地不动换,那就是傻子了。&rdq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家长与高考生沟通的8个要诀 孩子要参加高考了,家长都会抱很大的期望,同时不免产生担心、紧张、言语唠叨等行为,影响自己与孩子之间的正常交流与沟通。怎样才能与孩子更好地沟通与交流而不让孩子产生抵触情绪呢?特向家长们介绍8个要诀,希望借此能让您与孩子更好地沟通与交流。 要诀1:密切亲子关系。 要做到良好的沟通,就必须密切亲子关系。因此,家长应多从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尽可能地让孩子明白父母始终是关心和接纳他们的。最重要的是,父母与子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批评孩子是“五个一”工程 一天下午,老师集中开会,学校提前放学,明明写完作业后,打电话找来几个同学到家里玩。明明拿出象棋与同学比试高低。正当他们玩得高兴时,明明的妈妈回来了。 明明赶快草草地结束了“战斗”,同学们也知趣地走了。 妈妈送走了明明的同学后,对明明大声说:“我同你说过多少遍了。你就要中考了,不要再找同学下棋了,你怎么就是不听!” 明明解释道:“今天考了一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你了解孩子的心理行为吗 普通的小孩子生来虽有种种不同之点,然大抵是相仿佛的。饿则哭,喜则笑;见好吃好看的东西就伸手拿来,见好玩好弄的东西就伸手去玩。然何以到后来有的会怕狗怕猫,有的敢骑牛骑马;有的身体强健,有的身体孱弱;有的意志坚决,有的意志柔弱;有的知识丰富,有的知识缺乏;有的专顾自己,有的体恤别人;有的多愁病,有的多喜乐;有的成为优秀公民,有的变为社会败类?推其原因,不外先天禀赋之优劣与后天环境及教育之好坏而己。若从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孩子拿了压岁钱怎么花 “孩子9岁时帮她开了一个银行存折,里面存着她的压岁钱,需要较大支出时,经与家长商讨后决定使用情况”。18日,在吴家山三小开展的晨报“家长学校”活动中,一位家长写在问卷调查上的这个经验让主讲专家余勇赞不绝口。 记者随机向41位家长发放了调查问卷,37位都表示会管孩子怎么用压岁钱,但方法多数为没收、帮孩子存起来。 市教科院青少年辅导中心心理专家余勇说,家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双性”教育让宝宝出色 美国心理学家曾对两千余名儿童作过调查,结果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过于男性化的男孩和过于女性化的女孩,其智力、体力和性格的发展一般较为片面,智商、情商均较低,具体表现为:综合学习成绩不理想(特别是偏科现象严重),缺乏想像力和创造力,遇到问题时要么缺少主见,要么固执己见,同时难以灵活自如地应付环境。相反,那些兼有温柔、细致等气质的男孩,兼有刚强、勇敢等气质的女孩,却大多智力、体力和性格发展全面,文理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如何应对孩子的性伤害事件 做好安慰工作 我女儿8岁,在上完兴趣课我接她回家的路上,她说了一句让我一辈子都无法忘记的话:“妈妈,今天老师摸我的‘小奶奶’。”我听了整个儿呆住了,定了定伸,问:“老师是帮你拍灰尘吧。”(我尽量往好的方面想。)小女说:“不是,他是伸进我的肉肉里的,从领子里进去的,我都难为情死了。”我听了整个心是又气又难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家长消极暗示等同于恶评 “在学校有没有犯错”、“你今天有没有哭”……这些随口而出的询问往往等同于给孩子一个“恶评”。昨日,著名教育专家张文质在“生命教育亲子主题演讲会”上指出,家长要注意自己的消极暗示,否则会误导孩子。 消极暗示等于给孩子恶评 张文质举了一个自己朋友的例子,孩子第一天去上幼儿园,爷爷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亲子运动有助于预防儿童节日综合症 节假日,尤其是长假期间,大人们的生活规律被打破,小孩子们也会由于生活规律的改变,出现玩耍过度、饮食无节制的现象。更有部分孩子会出现疲乏无力、精神不振、焦虑烦躁、注意力不集中、食欲下降等现象生理、心理的不适,患上“儿童节日综合症”。严重的情况下,“儿童节日综合症”甚至可诱发呼吸道感染和消化不良等疾病。 儿童也易患“节日综合症”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帮助那些怯于交往的孩子 孩子在交往中表现胆怯,究其原因大致有如下几种: 1、生性气质造成。这类孩子对陌生的人或事物比一般的孩子反应较为缓慢,需要长一点的时间来视Γ灰灿械暮⒆由窬嘈腿酰硐止诿舾校捉粽牛圆皇煜さ娜恕⑹隆⒒肪潮灸艿馗械胶ε隆?/P> 2、环境影响。家庭中的大人不善于对外交往,孩子和外界联系少,缺乏交往经验;生活在公寓式的小家庭里,婴幼儿大多数被关闭在室内,缺少学习人际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孩子的事情让孩子自己做主 让孩子自己做主 不看孩子的日记,不查他的聊天记录,不偷听电话等等,这些方面对孩子的尊重我们可能会注意到,但在一些小事上尊重孩子,譬如不随便动孩子的东西,这反而容易犯。 因为你不认为这有什么不妥,反而觉得是为了他好,辛辛苦苦帮他收拾,什么烂东西,该扔就扔了,殊不知,你所认为的烂东西,或许正是他的宝贝,你认为这样摆放更美观整齐,他却感到极不方便,而且他那样放置,就是他的意志的体现,你去移动,恰恰是对他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改掉儿子的“马虎病” 儿子5岁前记忆力奇好。我的手磕破的时候,他能够从家里十来个杂乱的抽屉里准确找到创可贴,记得他所有玩具的摆放位置和价格。 我一直以为,孩子的过人记忆力和聪颖会继续下去。可孩子上了幼儿园大班之后,爱玩爱动的天性逐渐显露起来,他竟然变得粗心健忘、丢三落四起来。 幼儿园刚发的图书,还没有拿到家里包书皮,就已经少了一本;铅笔橡皮找不到更是家常便饭。最让我生气的是,儿子竟然把家里的钥匙也弄丢了。 我有意识地注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画出来的聪明宝宝! 每个宝宝都是米罗 “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前进,并且是知识的源泉。”——爱因斯坦 许多心理学家和教育家都认为:画画有利于发展宝宝的智力,使宝宝变得聪明起来,许多事实也证明大多数爱好画画的宝宝比不喜欢画画的宝宝智力相对高,这是因为在画画的过程中,宝宝要观察、记忆、思维,更重要的是想像。爱因斯坦说:&ldq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坚持 蒙蒙妈在挨了我批评她”手太勤快”后,开始痛定思痛寻求改变。 她想在扎小辫上蒙蒙毛病特别多,很让她头疼,她想起自己象蒙蒙这么大时早就学会自己扎小辫了,但蒙蒙至今却习惯一起床就坐在小凳子上等着她”服务”,于是蒙蒙妈第一堂给自己定下的”懒妈妈课”,就是放手让蒙蒙自己学习扎小辫,选了蒙蒙不上课的周日做第一天培训。(选了不赶上课的周日为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朵朵的行为是胆小还是焦虑 7岁的朵朵,从小就很胆小,每次到一陌生的地方,就会拼命地哭闹。前段时间考试没考好,父母亲严厉地训斥了她,朵朵就变得不愿意说话,甚至不愿意上学,说同学会嘲笑她。最近妈妈因为出差没有陪朵朵睡觉,朵朵出现了食欲不振、心跳、气促、出汗、尿频、头痛等症状。妈妈回来后天天缠着妈妈,一步也不愿意离开。房间一黑,就不敢一个人走,晚上睡不好觉,经常做恶梦,并出现夜间遗尿。经过诊断,专家发现朵朵患上了儿童焦虑症,并出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