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宝宝成长的敏感期 儿童在成长中的某个阶段,只对环境中的某一项事物专心而拒绝接受其它事物,她把这些阶段叫做敏感期。在敏感期内,儿童会毫无理由地“对某种行为产生强烈的兴趣而不套其烦地重复,一直到最后因为这种重复突然爆发某种机能为止”。在这段时期内儿童所表现出的内在省略与快乐,正是源于他们探索外部世界的强烈欲望。假如父母知道这种敏感期,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孩子一些帮助,而且善于利用这个时期孩子的特点,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给儿子的赠言 这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英国作家拉雅德吉卜林写给他12岁儿子的赠言: 如果在众人六神无主之时,你能镇定自若而不是人云亦云; 如果被众人猜忌怀疑时,你能自信如常而不去妄加辩论; 如果你有梦想,又能不迷失自我,有神思,又不至于走火入魔; 如果在成功之时能不喜形于色,而在灾难之后也勇于咀嚼苦果; 如果辛苦劳作已是功成名就,为了新目标依然冒险一搏; 如果你跟村夫交谈而不变谦恭之态,和王侯散步而不露谄媚之颜;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孩子过于害羞家长该怎么办 最近接连有妈妈问我关于孩子过于害羞该怎么办的问题,孩子的年龄从1、2岁到5岁都有,在公共场合以及和其他孩子交往时表现出不合群、怯场、只粘着妈妈等现象,针对这些表现,妈妈们普遍感到焦虑。 首先想说的是,每个孩子的气质类型是不同的,有的孩子天生外向开朗、喜欢与人打交道;有的则天生内向或敏感,喜欢一个人做事。每一种气质类型都有它的优势,不能绝对地说哪个好哪个不好。孩子害羞这本身并不是一个太大的问题,但是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五成小学生难见爸爸 作为“协作式教育”的一部分,七里小学专门针对孩子父母开设了爸爸课堂等家长学校课程。本学期开学后,该校在例行的“爸爸课堂”上,对该校100名学生和200名父亲进行了有关家庭教育的问卷调查。 记者在问卷调查上看到,受访父亲中有180名反馈了问卷。回答“每天有多长时间陪孩子”时,有96人很少陪孩子,其中长期没在孩子身边的达43人。作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宝宝为何要拿着东西才肯睡 我女儿快两岁了,她每天睡觉都要拿着一块小毛巾才肯睡,半夜醒来也要找到小毛巾才行。这该怎么办? 青青妈妈(天津) 有的孩子睡觉时,不拿点什么东西就不能入睡,如喜欢睡觉时抱着小枕头、毛巾、小被子、小毯子、玩具等等,一般都是些触感柔软的东西。不管这些东西多脏多旧,对孩子来说却是他们珍爱的宝贝,睡觉时离不开。孩子睡觉要拿东西的原因,就是因为它们可以替代“妈妈”。也就是说,这是他们对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如何让“贪心宝宝”不贪心 带宝宝逛玩具商店,他总是纠缠着你买个没完,让你束手无策。也许你会想:要是孩子知道大人赚钱不容易,那该多好!更让你头疼的是,你给孩子买得越多,就越会勾起他的购买欲望。“贪心宝宝”的欲望似乎是个无底洞,怎么也填不满。 很多孩子认为,最新、最好的玩具能让他们更开心,并在伙伴中更有威信。其实,许多“物质小孩”只是为了自己能在同伴中被接受,被喜欢,能成为小团体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看血腥新闻也会影响儿童心理 儿童不会被在电视上不断播放的恐怖灾难画面给吓坏,但是让孩子看太多血腥和暴力的新闻,会使孩子受到这类行为的潜移默化,建立错误的价值观,误以为暴力是一种很正常的行为。 观看电视上的恐怖画面会导致人们产生恐惧心理。 过去这几天,美国被恐怖分子袭击的画面不断在电视新闻上重复播放。泰国一名心理医生因此呼吁泰国电视减少播放飞机撞向美国世贸中心、世贸中心倒塌等恐怖画面,改播人们追悼的画面,以免泰国人看恐怖画面看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哺乳期宝宝心理健康很重要 爸爸妈妈都希望孩子能健康成长,但许多家长往往只关心孩子的身体健康,忽视其心理的健康成长。其实,孩子婴儿期的心理发展状况,对他的影响是终生的。 哺乳期宝宝心理健康很重要 因此,我们应该从孩子的哺乳期就开始关注他的心理健康,做好其心理卫生保健。 适当的爱抚 很多心理学家,把得到轻抚同食物、水并列为婴儿最需要的供给品,轻抚是新生儿神经和体格发育不可缺少的营养品。每次轻抚都传递着父母的呵护,可以增加亲子间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培养孩子快乐的四大秘诀 看一个孩子脸上有多少笑容,通常就能知道他所接受的教育是否成功。育儿专家指出,要让孩子快乐起来其实并不难,关键是父母要从自己做起。 秘诀1:合适时间做合适的事 情景:8岁的涓涓最近对做饭表现出浓厚的好奇,总想试着去厨房帮妈妈打下手,但每次都被妈妈一句“你还是赶快写作业吧”打发了。弄得涓涓鼓起小嘴,一脸不高兴。 分析:孩子都需要妈妈的照顾,如果这时妈妈把责任推给他人,就是&ld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刚出生的婴儿有没有心理活动 刚出生的婴儿不具有心理活动,只有动物生来的本能反射,也叫非条件反射。 为什么说刚出生的婴儿只有非条件反射而不具有心理现象呢?做一个简单的实验即可证明:当母亲给刚出生的婴儿喂奶时,必须要把奶头放进婴儿嘴里,婴儿才能吸吮奶汁;如果把奶头放在嘴边,婴儿并不会寻找奶头。 这时母亲便有意无意地把奶头放在婴儿的嘴边移动,最后放进婴儿的嘴里,这样做,母亲实际上是自觉不自觉地出任了新生儿的第一启蒙老师。母亲不断地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孩子的性意识与生俱来 相信所有的父母在孩子来临之时都会面临这样一个探询:“男孩还是女孩?”生男or生女对父母乃至其分别的原生家庭来说都是一件大事,有些家庭甚至在怀孕前就采取措施,希望通过人工干预选择孩子的性别。 的确,排除极其偶然的染色体变异,所有的宝宝还在娘胎里就已经确定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特质:性别。不是男孩,就是女孩。这是他们与生俱来的特质,我们作为父母,难以选择也无法改变。 男孩和女孩在生理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0-1岁:人生的第一个敏感期 儿科医生常常嘱咐刚做妈妈的人,1岁以内,孩子要好好带,因为这段时间对孩子的发育很重要。的确,在人一生的身体发育过程中,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时期,一个是0-1岁,另一个在青春发育期的某段时间。在这两段时间里,孩子的身体发育速度比其他时期快得多,如果在这两段时间里错过时机,如生了大病、持续营养不良等,会造成终生的缺陷。举例来说,现在36岁左右和50岁左右的我国成年人,平均身高比其他年龄组明显地矮2-5厘米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探索宝宝学习的奥秘 看着宝宝清澈明亮的大眼睛,纯洁无邪的神态,还有那丰富生动的表情,相信大多数妈妈都有过这样的梦想——进入宝宝的心灵世界。因为我们是多么地想知道宝宝是如何认识这个世界、宝宝学习成长的奥秘。 让我们一起去探索宝宝开放的心灵是如何学习的吧。 宝宝的学习是很快乐的。你看—— 0-6个月宝宝的学习 对于半岁以内的宝宝,只要采取适合于他们的抚养方式,你就会发现其实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帮孩子除去嫉妒的“肿瘤” 小刚放学回来,一进家门,就冲着妈妈喊:“妈妈,现在当班干部的有什么了不起?不就是会讨好老师吗?” 妈妈问:“怎么了,这么大的火气?” 小刚说:“我们班这次竞选出来的都是那样的孩子。而我比他们能力强,学习也比他们好,竟然没有被选上,真是太郁闷了。” 妈妈说:“噢,是这样。那你嫉妒他们吗?” 小刚有点委屈地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学做孩子“知音人” 知道孩子今年几岁,喜欢吃什么,爱穿什么,也许并不难。但是知道孩子心里想什么,乐意干什么就不那么简单了,如何来了解自已的孩子呢? 1、细心收录孩子的生活资料。 从孩子出生起就给他建立家庭档案,用以记录孩子的言行。从孩子的言行中可以发现孩子的优缺点、各种情绪反映和生活习惯喜好等,这样教育起来便可做到有的放矢。 2、从多方面听取对孩子的意见。 从多方面获得孩子的资料可以避免对孩子认识上的主观偏见,有助于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婴儿哭闹请试试心理治疗 婴儿的哭闹对于年轻的父母来说,无疑是件烦心事。婴儿长时间地啼哭不止,不仅使大人们心神不安,影响睡眠和工作,甚至会造成家庭的不和睦。年轻的父母一般只考虑婴儿哭闹可能是某种不适,如尿湿、患病等造成的。这里要提醒家长们的是,对一向安静的婴儿,一连几天哭闹不止,而且父母抱在怀里时不哭闹,一放到床上就手脚乱蹬、哭闹不止,这是心理问题,是由于家长不良的强化过程造成的。 医生曾经在门诊接待过这样的一对青年夫妇,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走亲访友别忘教拜年礼仪 新春将至,小宝宝们也要跟着爸爸妈妈走亲访友去啦!不过,在把孩子打扮一新之余,您是否已经告诉年幼的孩子,怎样才能做一个受人欢迎的“拜年小使者”呢?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副所长胡育提醒家长,出门前,您别忘了给孩子先上一堂礼仪课。 别只教孩子讨红包 “恭喜发财,红包拿来”,胡育在从事幼儿教育研究时发现,或许出于好玩的心态,不少年轻的父母总是喜欢教孩子学说这样的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折射孩子理财教育的盲点 面对到手的成千上万的压岁钱,孩子应该如何支配,才能达到理财与做人的双赢? 打理压岁钱 如何实现双赢 春节快过完了,孩子们收了多少压岁钱、怎么花这些钱,家长不妨和孩子一起盘点筹划,给这个春节画个圆满句号。 一、交学费:既减轻家长的经济负担,也培养孩子的自立精神和家庭责任感。 二、订购报刊、学习资料:帮助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 三、购买学习用品及益智玩具。 四、为孩子办理保险:解除孩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你的好心阻碍孩子健康成长 很多做父母的,因为对孩子太好,这也不许那也不许,怕出危险,怕生事端;要不就是担心孩子受委屈、不高兴,真的是捧着怕摔、含着怕化……但偏偏是这些好心和过分的溺爱,这种一厢情愿的父母的“好心”成为阻碍孩子健康成长的“坏事儿”。以下10件事不受孩子的欢迎,你最好不要轻易尝试。 害怕孩子之间争抢 故事:陈规带着妻儿回老家,当大人们一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你对孩子的最佳作用何时发生 人是可变的,人是最佳的,人能够实现任何一种个体潜能,能够塑造自己的生活,促进周围环境的发展;如果我们的孩子做到自我实现的话,则他们就有机会发挥“最佳作用”。 心理学家的研究发现,具有最佳作用的人,有如下一些共同的特征:(1)他们能够有效地观察现实,与现实建立理性的关系,不被特别的需要或防御所歪曲。(2)他们能够接受自己、别人和自然,接受一切事物利弊的两个方面,不诽谤他人,不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