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孩子的与众不同之处 凯凯是一个早产儿,个头比别人小,吃得比别人少,就连哭声也比别人低,凯凯妈妈心里真不是个滋味。凯凯5个多月时,妈妈发现凯凯有一个特别的手指动作,常把中指尖骑在食指上。妈妈觉得很有趣,便向一位儿童心理学家请教,专家说:“这种动作是灵长目动物特有的,婴儿一般到9个月才会出现这种手指动作。”妈妈大喜,凯凯虽说是个早产儿,但他的手指较同龄孩子灵巧,于是,专门为凯凯找出一些训练手指的游戏,如吹肥皂泡,妈妈吹,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别让孩子学了你的陋习 放假带孩子外出旅游,是许多家长近期的一项重要安排,亲子游火爆也是暑期旅游高峰的一大特色。然而,有的家长在旅游时的一些不良表现,不仅没有达到通过旅游教育孩子的目的,还有可能让孩子沾上一些陋习。 记者报名参加了天津一家旅行社组织的河北昌黎县翡翠岛一日游。我们此次同行的游客就有38人,其中有6组是父母带着孩子的亲子游。 出发前,导游就告知,为维护车厢内的整体环境,请不要把果皮等零碎物扔到地上。尽管导游再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孩子问性,父母要善于开口 “我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男孩是站着小便女孩是蹲着小便?为什么男孩有"小鸡鸡"女孩没有?爸爸妈妈结婚时我在哪里?”相信为人父母的都会遇到孩子提出的类似问题。 孩子问性,父母要善于开口 “碰到这个问题,许多年轻父母脑袋里面基本没有多少概念,因为他们也不能肯定自己所接受的性教育是否完整,或者说我们对自己所接受的教育也存在着困惑。”云南省精神卫生中心的资深精神分析师张洪喜说。今天,小曾和同事为大家准备了关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普及经典儿歌从家庭开始 开口就是“老鼠爱大米”、“死了都要爱”,现在的孩子都不爱唱儿歌了,张口就是爱情歌曲、流行歌曲。最近,在宝贝科学探索馆举行的一场“中外儿童经典儿歌盛会”上,来自中国、美国、英国等世界各国的小朋友身着传统服饰,齐聚一堂,传唱《小星星》、《拔萝卜》、《小白船》等世界经典儿歌,专家建议家庭要普及这些经典儿歌。 “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当熟悉的旋律响起,把大家带进了童年回忆中。今年还不满3岁的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孩子玩具多了影响注意力 美国儿童教育学者日前发表了一份研究报告,认为玩具过多容易影响孩子的智力发育。这些学者全都是“0—3岁项目”的成员,该项目受美国政府资助,专门研究学龄前儿童的教育计划。学者之一克莱尔·勒纳说,“给孩子们过多的玩具或不适当的玩具会损害他们的认知能力,因为他们会在如此多的玩具面前显得无所适从,无法集中精力玩一件玩具并从中学到知识。&rdquo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应禁止孩子7岁之前玩电脑 2007年,针对儿童虚拟世界的创建达到爆发的地步,英美两国很多儿童都是诸如“企鹅俱乐部”、“网娃”、“芭比娃娃”等网站会员。专家一致呼吁高技术产业建立相应的道德标准,杜绝对访问此类网站的儿童进行商业利用。 专家表示,家长应禁止孩子在7岁之前玩电脑,因为电脑技术将对他们的大脑造成伤害。 专家称,快节奏游戏对儿童感知的冲击将造成注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批评孩子时要讲究五种技巧 无论是做家长,还是做老师,在孩子犯错误的时候,很少能冷静的找到一种妥善而有效的方法,特向人请教,人授以秘方如下: 当孩子犯有过错时,父母往往一味责备孩子,甚至打孩子,一点不讲批评技巧,结果往往事与愿违。那么,父母批评孩子时,应注意掌握哪些技巧呢? 一是低声 父母应以低于平常说话的声音批评孩子,“低而有力”的声音,会引起孩子的注意,也容易使孩子注意倾听你说的话,这种低声的&l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你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对自我的认识需要大量的智慧、大量的观照、警觉、不间断地观察。 生活中常常有朋友讲述这样的故事,讲自己总希望能够摆脱家庭的影响,却在成长的过程中,越长大越发现自己的行为和父母很相似。原来,我们不仅长的像父母,连性格、行为和习惯,都和他们紧密相连,因为父母是我们生命的第一任老师。 今天,年轻人对下一代的教育观已经和二三十年前的父母有了很大区别,我们越来越注重孩子的性格、心理和内在人格的发展。这种关注其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太强调读写算限制智力发展 专门进行儿童画研究的英国科学家表示:现在的学校教育过分强调对儿童读写和计算能力的培养,而这些恰恰抑制了儿童的创造力。 已退休的英国利兹大学的安杰拉·安宁教授是儿童早期教育专家,她在对儿童画进行了为期3年的研究后发现,目前学校的教育过分强调了对儿童读写能力和计算能力的培养,从而使儿童的创造能力得不到应有的发展和发挥。安宁教授指出:绘画是儿童表达自己,理解周围世界的一种方式。她强调:教育界应该重视儿童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宝宝在幼儿园坐不住 妈妈去幼儿园接然然放学,顺便和老师交流起来。老师说然然很聪明,学什么都快,可就是上课的时候坐不住,总爱在教室里乱跑,请妈妈回家加强教育。晚饭后,妈妈问然然,为什么要在教室里跑来跑去?然然回答说:“不知道。”问了半天,也没弄清楚坐不住的原因。于是妈妈决定不再追究原因,而直接采取让然然不再乱跑的行动,并与他协商后订立了一份“口头协议”。 这份口头协议非常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孩子大了也要给他拥抱 “妈妈,抱抱!”几岁大的孩子,最享受妈妈的拥抱。不过,不止是小婴儿需要拥抱,孩子渐渐长大之后,仍然需要这种身体的“支持”。心理研究表明,经常被亲人触摸和拥抱的孩子,心理素质比其他孩子健康得多。 我们知道,婴儿期缺乏拥抱,孩子会爱哭、易生病、情绪易不安,而10岁之前,孩子会得到父母很多爱抚的拥抱。但从十几岁开始,孩子就慢慢很少被拥抱和亲吻,一直到谈恋爱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忙爸爸也能当个好爸爸 随着时代与观念的改变,双薪父母的工作忙碌、甚至单方的外派型态,已经成为趋势,但你知道吗?忙父母一旦忙久了,很容易变成「盲父母」,而错失孩子重要的成长关键。 根据行政院主计处95年度「台湾地区社会发展趋势报告-家庭生活」的统计数据显示,父母照顾未满6岁的子女最大的困扰为没有足够的时间照顾,约占29.4%,其次,才是经济负担太重,占22.7%。若以男女性别来看,又有一半以上的(51.28%)父亲认为「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亲子交流,家长与孩子的沟通要从内心开始 比起旧时养孩子的很多观念和做法,这些年来,人们更多地倡导“多与孩子沟通”。据前几年的一个调查显示,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呈现越来越融洽的趋势。 但是,这一代父母不过是改革开放以后成长起来的第一代父母。我们身上还承袭着上一代乃至上两代父母的很多管教理念和方法。 其实,父母不一定生来就是沟通高手,不一定随时随地都能保持健康愉快的情绪,也并不一定把每件事情都能判断得那么准确&helli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爸爸在亲子游戏中无可替代 带孩子只是妈妈的事吗?亲子游戏的主角只有妈妈和宝宝吗?在一般传统的观念中,孩子的教育只是妈妈的专职工作,父亲的责任只是养家糊口,偶而心情好、有时间,才和宝宝戏耍一番。 父亲在育儿这件事中最多扮演一个给妈妈打下手的角色。其实,爸爸也是可以和妈妈一样和宝宝玩得不亦乐乎的,甚至还有些游戏是只适合身强力壮的爸爸而不适合温柔的妈妈的,这一刻,爸爸的角色无可替代。 和爸爸游戏的4个好处 好处1、强化爸爸的高大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让宝宝自主收拾玩具的点子 短短一分钟,孩子就把一大箱玩具扔了一屋,等他玩儿过了,就拍拍屁股走人,留下一堆玩具等别人来收拾。这样的场景,可能每个家长都记忆犹新吧!如何教孩子收拾玩具,养成收拾玩具的习惯是不是培养孩子责任心的第一步?近日,几位妈妈做客《大河健康报》妈咪沙龙,她们是如何看待的?有何可取之处?记者采访了郑州大学教育学院心理系副教授许慧。 教孩子收拾玩具能让他做事有规矩 豆豆妈:我个人觉得,不管玩具还是书,孩子用完后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不同年龄宝宝的恐惧对象 研究发现,正常儿童中,90%以上的幼儿会有不同程度的害怕心理;40%的2-4岁的儿童至少有一种害怕;43%的6-12岁儿童有七种以上的害怕。 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有不同的害怕对象,如: 0-6个月 高分贝的噪音,突然而来的声响,身体陡然失去支撑; 6个月-1岁 一般意义上的陌生人和生疏的环境,浴盆和浴缸排水; 1-2岁 一般意义上的睡眠,和父母健康、受伤、排便; 2-5岁 害怕黑暗、孤独,想像中的怪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青春期暗恋心理的引导 暗恋别人,对于正处在花季雨季的青少年来说,是很普遍的现象。 一个名叫“天天”的女生,她第一次给我写信,只是说快要考试了,自己什么也不会,又学不进去,心里着急。然后又说,自己这个年龄想的很多,思想很复杂等等。过了几天,她又来了第二封信。这次信中说,她心里暗暗喜欢一个男生,但那个男生不知道,她只是单相思。说心里总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总幻想着一些什么,弄得自己整天没心思学习,上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别让你的孩子不运动 近年来,除了大家所熟知的智商、情商和财商,越来越多的外国家庭开始注重从小培养孩子的体商,即提高其对体育锻炼的热心程度,以及参与运动的水平。因为运动不但能使骨骼强健,肌肉发达,促进身体健康发育,还能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为大脑提供高质量的营养,使头脑更灵活,从而促进智力的发展。因此,体育运动 = 增强体质+开发智力。 目前,国内有些发达城市的儿童“肥胖症”患者的比例超过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把脉”玩具的性价比 很多家长以为,价钱贵的玩具才是好玩具,一定能更好地开发孩子的智力,投资越多的玩具对孩子将来的发展越好,果真如此吗? 孩子需要玩具,就像我们成年人需要工作一样,玩具是孩子生活中最好的良师益友,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但是,孩子对玩具的选择和认识不同于成人,他们更多地关注眼前的玩具能不能玩起来,好不好玩,却不会去想这个玩具值多少钱,应怎样按照说明来玩。因而,从玩具对孩子的重要意义来看,玩具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孩子最想要的十种精神食粮 现在父母可以送给孩子的物质选择是越来越多了,但是孩子最想得到的东西并不只是物质,还需要: 第一件爸爸妈妈的爱 这一件礼物对于很多家长来说是太简单的礼物,因为,没有一个家长是不爱自己的孩子的。 可是,孩子们要的爱,不是家长们取代一切的疼爱,不是一切都百依百顺的溺爱,不是一切都以孩子为中心的宠爱,不是拼命搞智力投资的“关爱”。孩子们要家长把对孩子的爱表达出来,还要家长给他们完整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