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让孩子从自卑中走出来 我们常说:“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当父母一心为孩子的未来铺路时,经常忘记了孩子健康成长的最重要因素。如果父母对儿女的期望过高,给孩子的压力过大,那么孩子就像被套上了沉重的枷锁,再也无法前进,甚至会渐渐失去自信,陷入自卑的深渊。 张老师的小叮咛 自卑是缺乏自信的表现。经常自我鼓励、自我调节失败情绪,那么自信心很快就会树立起来。一个人的成败不是因为种族、背景,关键是你的心中有没有自信。自信心是一把生命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家长作风不改 代沟越跨越深 “我们之间好久没说过一句话。”“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他好,他却不领情。”多位父母因难与孩子沟通忧心忡忡。 症结一:偷窥隐私 【当前困扰】:儿子是不是早恋了?如何给他提个醒? 【主诉人】:胡女士 儿子读初三,隐约觉得他有些事瞒着我们。回家后,他喜欢躲在房里捣鼓电脑,具体在做什么不清楚,但可以确定并非如他所说在“查资料”,很可能在和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宝贝心理恐惧的八件事 一些司空见惯的事物对宝贝来说简直就像怪兽或者恶魔,带给他一种莫名的恐惧感。那么,宝贝可能会害怕哪些事情,又该怎样消除宝贝的这种恐惧心理呢? 恐惧事件1妈咪走了,她是不是不要我了?她是不是再也不回来了?妈咪第一次外出上班的时候,壮壮正跟姥姥玩得高兴呢,所以妈咪悄悄地出门,他居然一点都没有哭闹。等他想起要找妈咪才发现她突然不见了,壮壮好一阵哭闹,最后哭累了,居然迷迷糊糊倒在姥姥怀里睡着了。从此,壮壮每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如何让孩子不任性 一般说来,儿童由于心理发展还不成熟,对许多事情缺乏认识和判断能力,多少都有点任性。任性是孩子普遍存在的问题,如果我们放任孩子的任性,将会影响他们的人际交往,因为任性的孩子很难与同伴友好合作、分享、协商,他们往往随心所欲。 任性的孩子通常借助在地上打滚、不停地哭闹、乱扔东西等行为来表现他们的情绪和要求。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是个性偏执、意志薄弱和缺乏自我约束能力的表现。环境是导致儿童产生任性心理的主要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故意让儿子考砸一回 早晨叫儿子起床是最让我们头疼的事情,叫他起床必须有三个程序——第一次是“预备叫”,第二次是“正式叫”,第三次是加大音量的“最后通牒叫”。天天如此,很烦。儿子也因此形成了一种依赖,没有三次绝不起床。我和妻子商量,一定要想个办法,把这个恶习改过来。 这天,儿子上午考数学。我只叫了一次就不再叫了。妻子担心地说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过分恋子易引发恋母情结 在有些家庭中,独生子与母亲的关系过于亲密。尤其是在父亲工作忙碌忽视妻儿的情况下,有些男孩与母亲事实上成了感情上的“情人”。这一现象在现实生活中并不罕见,个中原因值得探询。 近年来,由于独生子女增多,男孩子尤其被格外娇宠,家长一时一刻不敢放手,生怕孩子出什么意外。如果只是在意孩子身体健康还 情有可原,可问题往往出在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和养育方式上:有的男孩子一直与父母同睡一床,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为什么小孩喜欢“裸体” 很多初为父母之人,大概都会对孩子的一些行为感到惊讶,比如他们凌晨五点就起床,家里一有客人,他就会“人来疯”等等。宝贝有时候就像来自另外一个星球,行为和反应颇让人费解,尤其是面对他们的“怪癖”,父母们常常无所适从。对此,相关领域的专家为我们破解了其中奥秘:孩子不是生下来就要和我们作对的,也不是得了什么怪病,或者先天乖戾,只是年轻的我们还不懂幼小生命的&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看看美国早期教育的内容 按照美国幼儿教育协会的定义,早期教育是指对0~8岁儿童实施的教育,在某些情况下,早期教育特指0~3岁儿童的教育或者学龄前儿童的教育。美国幼儿教育协会指出,儿童早期的生活经验不仅对于其日后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有影响,而且对于整个一生都会产生影响。 看看美国早期教育的内容 孩子长大后应具备什么能力 著名早教专家班内特认为,儿童早期的护理和教育能够极大提高儿童日后在学校中的成功机会,参与到高质量学前教育方案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吓唬会影响孩子心理发展 吓唬对那些2岁左右的孩子是会奏效的,但这样恐吓的后果父母们却很少思考,若孩子经常被恐惧感占住心灵,精神就容易受创伤,发展下去,还可能会引起口吃、遗尿、失眠、智力发育迟缓,甚至患精神官能症,影响孩子心理的正常发展。有的孩子长大后则会表现出胆小怕事、懦弱无能、缺乏独立性。 1-2岁的孩子由于缺乏生活经验的生活体验,不知道外界有些事物是会对自己造成伤害的,其实,当这个年龄的孩子出现不听话或是对抗时,父母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怎么让孩子从自卑中走出来 我们常说:“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当父母一心为孩子的未来铺路时,经常忘记了孩子健康成长的最重要因素。如果父母对儿女的期望过高,给孩子的压力过大,那么孩子就像被套上了沉重的枷锁,再也无法前进,甚至会渐渐失去自信,陷入自卑的深渊。 张老师的小叮咛 自卑是缺乏自信的表现。经常自我鼓励、自我调节失败情绪,那么自信心很快就会树立起来。一个人的成败不是因为种族、背景,关键是你的心中有没有自信。自信心是一把生命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做个能“坏话好说”的父母 台湾近日发生一起离谱的管教案件,13岁的邱姓男童因为迷恋网咖跷家,还偷家里的钱,被父亲用麻绳绑住脖子,跪在地上沿街学狗爬,引来路人留意报警。 当警方出面制止男童父亲虐儿行为时,邱姓男童父亲振振有词的说,他实在是气不过孩子再三不受教,所以才会下此狠招来让孩子“怕到不犯”。 如此“不给孩子面子”的管教法我也亲眼在捷运上见过,对座的一位大妈无视车厢内的乘客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辞旧迎新也是对孩子教育 2007年马上就要过去了,崭新的2008年就要到来。然而记者了解到,广州市多数小学生都在忙着备战期末考试,学校里也是一片临考的紧张气氛,少有“过年”的样子。但是专家认为,岁末年初,正是家长给孩子进行“辞旧迎新”教育的好机会,因此家长们应该抓住这个时机。 让孩子懂得辞旧迎新的涵义 提起“辞旧迎新”,很多人不以为然—&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别被孩子的“表象”迷惑了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朱松说,他特别注意到了覃瑶在平常表现得很能承受压力、很开朗,但却出乎所有人意料选择了自杀这一巨大的反差。 “她的父母也许没能真正进入她的内心深处。”朱松说,他在多个临床案例中发现,有一部分刚进入青春期的孩子很在乎别人尤其是父母怎么看待自己,他们内心敏感,会察言观色,希望能得到好的评价,平时表现得很阳光,甚至取得好的学习成绩的目的,也是为了得到父母的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爱笑的宝宝较聪明 儿童教育专家在系统研究了年龄与智慧之间的关系后得出的结论表明:爱笑的宝宝长大后多较聪明。这是因为聪明儿童对外界事物发笑的年龄比一般儿童要早,笑的次数也更多。 从幼儿的发育进程看,一般长到3个月左右出现发笑反应,只要醒着,一看到家人熟悉的面孔或新奇的画片与玩具时,就会高兴地笑起来,嘴里呵呵地叫,又抡胳膊又蹬腿,可谓手舞足蹈。另外,当吃饱睡足,精神状态良好时,尽管无外界刺激,也会自动发出微笑。前一种笑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锻炼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孩子之间产生了矛盾时,他们出于本能会寻求父母或老师的帮助。对此,有关育儿专家指出,父母应在日常生活中教会孩子自己处理这些矛盾,这样做比直接介入对孩子的成长更有益处。 方法1:教孩子分析问题根源 案例:4岁的辰辰正津津有味地玩着几辆玩具汽车,在旁看了半天的邻居小朋友军军忍不住拿起其中一辆也玩了起来。辰辰马上想抢回来:“这是我的玩具,不给你玩!”军军也不示弱,坚持不给&hel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您能正确地使用奖赏吗? 您能正确地使用奖赏吗? 父母基本上都知道,对孩子施加惩罚在塑造幼儿良好行为上的作用不如奖赏的作用大,所以在使用惩罚时是很谨慎的。其实,不仅惩罚要适时适当,就是奖赏也不能随便使用,否则可能会适得其反。 类似下面的情况,做父母的都遇到过:儿子与母亲一起在街上走,儿子看中了一辆电动玩人火车, 于是央求母亲给他买一个。母亲不答应,儿子便站在柜台前不肯走,母亲拉不动他,就假装着自己走了。于是,儿子放声大哭并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缓解逆反是孩子成长的需要 张大生说,表面上看,孩子很极端,很逆反,实质是家长长期以来高高在上过分专断,不尊重孩子造成了恶果。 缓解逆反是孩子成长的需要 张大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逆反的形成:首先,中国传统历来讲究“孝顺”,这是大家广泛认同的标准,让孩子从小规规矩矩听话,孩子稍有不从、不敬便会受到批评,被冠之上“逆反”的帽子。其次,养儿防老,儿女成龙成凤自己脸上有光的老观念在中国还有市场,因此,一些家长的功利心很重,希望孩子完全按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正确看待成绩 成功 成长 成绩、成功、成长是教育词典中使用频率很高的词。但是,拥有不同教育理念的人,在教育实践中,对这三个词的关注程度可能会有很大的不同。 在我看来,受功利主义的影响,一些人过分看重了“成绩”和“成功”,而忽视了“成长”。 这无疑是本末倒置。因此,需要我们认真辨析三者在教育中的意义,从而帮助人们领悟教育的真谛。 成绩关注知识,成功关注事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建议家长要帮孩子立志 谈到对孩子进行理想教育时,现实生活中,常听到一些家长这样说:“这东西太虚,现在把学习搞好了是最实际的,将来就什么都有了。”有关专家表示,家长一定要学会理想教育,帮孩子“立志”,当好孩子的领航人。 近日,在天津举行的“贯彻《未成年人保护法》学校与家庭责任”学术论坛上,天津市家庭教育研究会副会长关颖说,古人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孩子如果没有远大的志向,自身的激励因素得不到很好的开发,在成长道路上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孩子眼中的大人想要什么 汤斯琪(5岁):妈妈希望得到世界上最漂亮的衣服。 季节(6岁):爸爸一直希望有只提醒他带钥匙的手机。 钱国阳(3岁):奶奶最想要一个防毒鼻子,这样他就不怕爷爷抽烟了。 潘宇成(3岁):爷爷要有一副大灰狼的牙齿就咬得动鸡腿了。 王张曦(6岁):妈妈希望爸爸给她一颗最大的钻石。 磊磊(3岁):老师一定最想要力气,因为她给我们束裤子时老说“我没力气了”。 夏思涵(3岁):妈妈要一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