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岁前入托害幼儿心理 三岁前入托的孩子易发展出攻击性性格、反社会行为―― 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不惜一切代价培养孩子成长,吃、穿、住、行等自不在话下,教育上也不遗余力地进行投资,从风靡全球的“胎教”热到少年大学生就可看出,父母对孩子的教育真是到了疯狂的地步。 在全世界范围内,由于许多妈妈忙于工作,在过去的十年里,入托儿所的孩子增加了四倍,有的孩子在学走路时就被送到了托儿所。许多儿童专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对待孩子“痴迷”四步走 现实生活中,最令父母担心与着急的事,恐怕就是孩子喜欢上了学习以外的事情。尤其是当这种喜欢达到了茶不思、饭不想,以至痴迷程度之时。对此,天津市社科院副研究员王小波认为,对待孩子“着迷”,家长要从四方面加以引导。 现实中,确实有些孩子不喜欢上学,不喜欢做作业,而着迷于动漫卡通、着迷于网络聊天、着迷于听歌追星、着迷于广告时尚……每当这种时候,父母会经常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哪些事情该给孩子自主权 对于学龄前的孩子,一般家长都会以孩子太小为由,习惯凡事包办。其实,只要是孩子能够做、应该做、做起来安全的事情,父母应该让孩子有机会做决定。哪些是孩子有能力决定的事情呢? 自主意识培养 要循序渐进 两岁以上的孩子自我意识开始萌芽,言语和动作的发展迅速,对周围世界的认知范围扩大。他们喜欢到处看、到处摸索,不要成人抱着,甚至不愿让人拉着手走路。他们已经能表达自己的意愿,对成人要他干的事,往往回答&ldq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取消“特长生”支持与反对并存 北京市考虑今后3年内从小学到高中的入学资格将取消与所有特长生名分的挂钩。这一消息重又引起了人们对特长生的关注—— 学特长容易偏科 据了解,有关“特长生”在中小学阶段招生中享受“优惠政策”的制度由来已久。正因为有“优惠”,所以有家长从孩子读幼儿园开始就带着他们去赶各种各样的班:钢琴、电子琴、体操、武术等,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笑容教育”:美国孩子比中国孩子爱笑 美国心理学专家琳达·卡姆拉斯9日在第28届国际心理学大会上指出,三周岁美国孩子的微笑要比同龄的中国孩子多55.6%。 她发表的《中美儿童发展》报告成为在此间举行的本届大会首批学术报告中最引人关注的一个,众多听众甚至挤满了报告厅的过道。 卡姆拉斯的结论来自对40多例中美儿童笑容的记录、比较和分析,以及对两国儿童心理及性格差异的深入研究。 《父母必读》杂志副主编徐凡说,当今中国的城市家庭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食品管制会影响孩子心理 有关调查显示,近一半的父母正在越过健康饮食和健康饮食偏执之间这道危险的界限。我们太执着于吃的健康问题,而忽视了“食品管制有关调查显示,近一半的父母正在越过健康饮食和健康饮食偏执之间这道危险的界限。我们太执着于吃的健康问题,而忽视了“食品管制”对孩子心理造成的负面影响。 ◆你家里施行“食品管制”吗? 别急着摇头,好好想一想,自从孩子问世,你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简单方法让孩子注意力持久 2岁的孩子兴趣变化非常快,前一分钟还在玩积木,后一分钟已经在拔电视的插销了。虽然这是这个年龄段孩子的共同特点,但是爸爸妈妈们也并不是只能眼巴巴地看着,任其随意发展。其实只需要一些简单的方法,就可以让孩子的注意力持久一些,慢慢地培养他对事物的专注的能力,这对以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很有好处的。 为什么兴趣转移得那么快? 2岁的亮亮特别喜欢荡秋千,但每次也就坚持玩1分钟而已,他的妈妈说:&ldquo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让孩子由内向走向自信 小金: 我的囡囡真是很害羞的孩子,在陌生人面前从不开口,也不跟别的孩子玩儿。 小张: 你真有福气,孩子这么乖。我觉得女孩子就该这样。 小路: 可孩子太过于羞怯、太内向了也不是好事。 小郭: 是啊,太内向的孩子以后与人交流会有障碍的。 内向不是病,但会影响孩子与人的交流以及孩子的自信心。所以家长要注意让孩子走出内向的阴影。使内向的孩子增强自信心的做法有以下几种: (1)让孩子在小伙伴的面前干自己拿手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子女教育投资规划步骤 既然孩子的教育资金是不得不花的,而父母又无法预知这些资金具体的金额支出,那么未雨绸缪当然是尤其重要的了。作为一项重大工程,孩子的教育投资规划也不单单只是“攒钱”可以解决的,我们把这种规划分为三个步骤,父母可以遵循这几个步骤,计算一下自己的家庭到底需要积累多少教育金,以及如何筹措这些费用,并找到适合的投资方式。 一、了解当前的教育收费水平和增长情况 了解当前的教育收费水平和增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孩子教育能否独辟蹊径 国内现行的应试型教育,一直以来备受诟病,更不断有人以实际行动来挑战。 10多年前,童话大王郑渊洁就以童话体裁为儿子编写了10部概括多种知识和方法的教材,总计400万余字,自己教育儿子。 事实上,灵爽也罢,明明也罢,他们都有特殊的家庭文化背景:灵爽的母亲是法学博士后,父亲是法学博士、经济学博士后;明明的父亲则是数学博士。 值得指出的是,虽然这种独特教育确实能激发孩子的潜质,提升孩子的素质,培育孩子完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花季少年“高楼孤独症” 核心提示 伴随着众多公有单位不再分配住房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原来可以在“单位宿舍”或“七十二家房客”里“埋堆”的孩子逐渐随父母分散到各个商品住宅小区,嵌入了城市的石屎森林,每天重复“学校-家-培训班”的相同路线。 由于没有了“小圈子”,那些原本在家就已是形单影只的独生子女们,迁徙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培养孩子健康心理素质 由于受到传统教育观念和文化的影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相对薄弱。而未来社会要求每一个人都具有面对现实、不怕困难、开拓进取的精神;具有关心他人、家庭、社会、自然的意识和责任感;具有合作、交流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自主、自信、自强的人格品质。那么,如何重视和加强儿童健康心理教育。 一、教育者以看“一个人”的眼光,去对待孩子。 不论孩子的大小,他们都是实实在在的一个人,这就是说教育者要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家长无意识行为害了孩子 有坏习惯,不可怕,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遇到。在孩子的成长中坏习惯可能就更多了。因为他们还不了解真正意义上的对或者错。这些要靠我们来告诉他们。但是单纯的只告诉他们说:“不对!不许这样!这样是错误的!”而你呢,还会说话不算话,自己没有去遵守。父母们也许不知道,自己的这些坏习惯正在引导孩子。因为宝宝们也在“看事做事”! 坏习惯1. 工作繁忙压力大,回到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警惕儿童皮肤饥饿症 人类和所有热血动物一样,对于人体互相之间的接触和抚摸的需求,是一种特殊的需要,尤其是婴幼儿这种需求显得尤为强烈,医学上称之为“皮肤饥饿”。心理学研究表明,绝大多数心理健康的学生,在幼年时与父母接触很多,关系密切;极少数心理异常的学生,在幼年时都与父母接触甚少,关系疏远。 孩子处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不仅要有丰富营养的食物、充足睡眠,而且要有与成人亲密的交往,接受父母的触摸,后者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让儿子在“秩序”中成长 作为一位社科院的副研究员,刘勇能让每个人感受到浓浓的学者气息;作为一位新好爸爸,刘勇也以学者的风格,向我们展示了一卷别出心裁的育儿“方法论”。他讲的很多有趣的小故事告诉我们,像搞研究一样,培育儿子也是一门学问,而让儿子在充满秩序感的环境中成长就是首当其冲的“必修课”。 “秩序”是一种家庭氛围 刚刚走进家门的刘勇深有感触地说:&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小插曲:宝宝爱扔东西 有些父母发现,宝宝经常扔东西,有时是发泄不满、有时却表现得兴高彩烈,无论是玩具、衣服、食物,宝宝只要都会扔个一蹋糊涂。宝宝爱扔东西的原因比较复杂,必须因人、因时、因地分析研究,父母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试一试: 一、给宝宝买一个儿童飞镖,让宝宝扔个够。 二、加大宝宝的运动量和活动范围,如教宝宝玩儿童篮球或儿童保龄球,带宝宝到户外与别的宝宝玩,如果他扔东西遭到同伴的孤立,会比父母的呵斥对他的影响大。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孩子性别扭曲是因为父母 一天,一位妈妈带着孩子到心理咨询中心,孩子白白嫩嫩,大眼睛,穿件花衣,医生都以为是小姑娘。 可他妈妈说:“我们家孩子是个小子啊!都快7岁了,从来不和男孩一块玩。 最近发现他总是动用我的化妆品,偷着戴我的耳环,对着镜子自我欣赏。” 原来孩子入学前是寄养在奶奶身边,家里一直没有女孩,奶奶见他从 小生得俊俏,就扮成闺女来疼爱,给他穿裙子。该上学了,才不得不换成男装,但孩子的&ld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指导家长帮孩子合理使用压岁钱 让孩子领悟到“压岁钱”背后的亲情 小三班教师 王岚 孩子每年都会收到压岁钱,但压岁钱是怎么来的却很少有人知晓。于是我们安排了“压岁钱从何而来”的调查,通过调查,孩子们了解到:压岁钱是爷爷省吃俭用存下来的;是妈妈上班挣来的;是爸爸每天加班回家很晚赚来的。从谈话中孩子们了解到了长辈的辛苦和对自己的一片爱心。 随后我们就“收到压岁钱就是收到了长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三成孩子可有开学综合征 一想到快要开学了,下学期读初二的小王同学不由得焦躁不安起来,因为她还有不少暑期作业没有完成。 每当新学期开学后,不少中小学生会出现早晨睡不醒、心里焦躁、学习提不起劲等“开学综合征”,有的孩子甚至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厌学情绪。 离新学期开学只有几天时间,专家建议孩子和家长,提前收收心,远离“开学综合征”。 医院心理科主任徐方忠博士说,“开学综合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细心储备宝宝的自信 一个人的自信并非遗传而来,须经过后天的培养。在培养孩子的自信时,要关注易被常人所忽略的一些生活细节。 *在宝宝2—3个月刚刚学会微笑时,你就应该对他发出的每一次微笑都报以同样真诚的微笑。感受到重视和关注的宝宝的自信会随之大增。 *当宝宝半岁多在床上学爬时,你就应该对其做出由衷的赞扬:“宝宝爬得真带劲,宝宝真是好样的!”尽管他还听不懂你的赞美,但他定会体会到大人在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