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让孩子调整好生物钟 离开学还剩几天,暑假作业却才完成了不到1/4;明明休息了大半个暑假,却依然哈欠连天……暑假接近尾声,很多学生身上已经出现了焦虑、疲劳等状况。 经过一个暑假的调整,为什么学生们的状态反而变糟糕了? 刚走进苗苗的家,张老师就被眼前的一幕吓了一跳:书桌上横七竖八地摆满了暑假作业本,铅笔、课本丢了一地,眼圈发黑的苗苗正在埋头写字。随手翻几本苗苗的作业,大部分还是空白的。 不是在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做一个富豪的母亲,来自一个犹太家庭 1992年,当我辗转回到以色列的时候,13岁的老大、12岁的老二和10岁的小女儿都还暂时留在中国。选择在那时回到以色列,完全是穷途末路:我的父亲是犹太人,二战时逃***亡到上海,并在那里生下了我。母亲在我很小的时候就抛弃了我们,12岁那年父亲去世,我就成了孤儿。长大后,我在上海铜厂当体力女工。结婚生下3个孩子后,丈夫离我们而去。留在上海,满眼都是痛苦的回忆。正好那时中以正式建交,怀着一种逃避的心情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不爱说话”的心理问题 丹丹都15岁了。小伙子长得眉目清秀,身材高挑,可就是有点美中不足:不爱言语。每次老师提问,他总是要闷上半天,老师追问一句,他就回答一句,而且声音特别小。因此,班上很多同学都叫他“牙膏”。其实,丹丹在很小的时候就不爱说话。父母的同事每次看见丹丹就要逗他玩,可怎么哄他就是不愿喊“伯伯”。刚开始父母以为可能是怕生的缘故,可是越到后来越是严重。亲戚朋友到他家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心理教育:一个必须关注的重要课题 马克思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就把“人类心理”称之为一本“独特的敞开的书”。然而,这本独特而敞开的书,多年来由于研究视角不同,并未受到应有重视。近年来,随着社会变革的急剧,信息传播的广泛,生活节奏的加快,人类尤其是青少年学生心理问题的增多,几乎成了一种世界性的共同趋势。心理教育问题由此已日益引起更多人的重视,成了世纪之交倍受关注的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0-5岁的早教重点 怎么能够不要让1岁的小孩看那么多的电视呢?3岁的宝宝在发脾气的时候该怎么办呢?无论什么年龄的孩子,你要教育孩子的方法一定要保持一致性,你要坚持你所设定的规矩,否则对你的孩子会造成反效果。 0-2岁 婴儿和学步的儿童都是很好奇的,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减少孩子接触能引起他好奇的东西,例如电视、音响、珠宝,特别是一些药品和清洁剂一定要小心放置不要让他接触。当你看到孩子爬向或者走向一些你认为不适合的物体的时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如何释缓考前焦虑 焦虑是人们的一种情绪体验,它来自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当主观认识对客观事物赋予了超过心理承受能力的过高意义后,在重新审视自己时,发现现实与理想的差距较大,又不具备良好的客观条件去应对,因而感受到压力,进而产生焦虑。这是每个人在生活中都能体验到的一种心理感觉。 考前焦虑大致来自几种情况:对考试所赋予意义的认定,如:关系到人生发展、关系到个人荣誉、对父母的报答、是个人价值体现的砝码等。考试失败就是上述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如何跟孩子讲人生 尊重和关心他人,诚实友善,乐于分享……人生中的这些“大道理”,怎么能够让孩子听进去,并且成为他们自身的良好品质呢? 想让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诚实、善良、乐于助人,从而受到他人欢迎的人,对所有的父母来说,除了要以身作则,用行动来引导孩子,在日常的生活中,恰当的教导也是不能少的。 例如当我们遇到孩子撒谎或者表现出无礼举止的时候,只是简单对他说&ldqu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家长必须俱备的心理素质 家长的心理健康对子女的身心健康影响很大。然而,在我国,人们的心理问题还远未受到全社会的重视。家长心理的不健康因素正直接影响着家庭教育的质量,甚至给家庭教育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家长提高心理素质,在家庭日常生活与子女的频繁接触中,在家庭教育中保持健康的心理是至关重要的。那么,一个合格的家长应该具备怎样的心理素质呢?也就是说,家长良好的心理素质应包括哪些内容呢?从家庭教育的角度看,家长的心理素质应包括以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父母4种风格决定孩子能力 要培养孩子有爱心、懂得照顾别人、善于与人交往,什么方法最有效? 是讲道理、培养习惯,还是为孩子做出榜样? 为什么同样的方法有的人用有效,有的人用却无效? 其实,一种教育方法是否有效,关键不在于它本身,而在于它在什么样的亲子关系中运用。将近半个世纪前,心理学家就发现:父母的养育风格,直接决定了亲子交往的质量,是影响教育效果的神奇“开关”,对于孩子的社会交往技能的发展影响深远。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孩子隐私 非请莫入 孩子的手机短信,即使作为家长的您,今后也不能随便翻看,因为这有可能导致您违法。日前,《湖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办法(草案)》中提到:对未成年人的信件、日记、手机短信、电子邮件、网上聊天记录及其他个人信息,未经同意,任何组织、个人不得查看、毁弃、公开。对于孩子的隐私,一直都没有得到家长们足够的重视,不少家长依然会偷看孩子日记,干涉孩子的日常活动。殊不知,有时候因处理不当,家长的这种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母亲的脆弱让孩子也受累 有一位母亲,在工作时突然想起孩子清晨上幼儿园时打了几个喷嚏,她不禁问自己:他会不会发热,或者是生别的毛病?她越想越担心,于是马上放下手中的工作,煞有介事地请了假,并急急忙忙赶到幼儿园里。结果,她看见孩子正在那儿活蹦乱跳地玩呢! 还有一位母亲,从不允许孩子参加学校组织的郊游活动,因为她害怕孩子会不慎掉进河里。 另一位年轻母亲的表现更令人吃惊:在夜深人静时,活泼可爱的孩子早已进入梦乡,她还是放心不下,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捣蛋”孩子蕴藏的七大潜能 自从宝宝学会自己迈着小脚撒欢,他就时不时制造出让我们头疼的状况,头疼归头疼,有时换个角度想想,孩子身上所谓的优点和缺点湿辨证的,例如表面看是调皮捣蛋,实质却可能包含着许多潜能。 每个孩子身上都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例如调皮捣蛋,但这并不妨碍他们成为英才,关键要靠父母的教育培养。 潜能一:绘画 捣蛋表现:才入住没多久的新房子,不知道什么时候客厅的墙上多了几条长长短短粗粗细细的蜡笔线。天天爸发现后,怒火中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如何教孩子学会“尊重” 开朗、自信和强势的性格对孩子长大后在社会上自立自强有好处,但有关专家指出,让孩子学会尊重他人才是今后真正得以立足的关键。如果你的孩子不会尊重他人,父母应审视一下自己的教育方法是否出了问题。 【案例】 不久前,妈妈带隆隆去参加一个聚会,整个下午,这个5岁的孩子让妈妈劳神费力。当妈妈和朋友们聊天时,隆隆不断嚷着要喝苹果汁,妈妈让他稍等一会儿,但隆隆一分钟也不能等待,马上大喊大叫起来。妈妈轻声制止他的无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成为培养“优等生”的高手 培养出一个学习好的孩子,是绝大多数父母的美好心愿和努力目标。而培养绝不是单方面的对孩子提出高标准、严要求,作为父母,首先应该掌握一些培养“优等生”的方法。 培养的第一元素——营养 让我们来看科学家做过的两个实验—— 实验1: 德国科学家把刚出生的小白鼠分为两组,第一组给予良好的营养和一般的外界刺激,第二组给予贫乏的营养和丰富的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恋上毛毛熊 当孩子第一次离开家,来到陌生的幼儿园,大部分孩子的心里都会感觉不适应,有些甚至会出现极度的焦虑,并会出现很多异常的举动。 情境回放:抱着毛毛熊上学的洋洋 开学了!小小班的小朋友们第一次到幼儿园这个陌生环境,有的好奇,有的哭闹,有的紧张。洋洋抱了一只又脏又旧又破的毛毛熊哭闹着,老师试图用其他玩具来分散他的注意力,可他却始终抱着、咬着手里的毛毛熊。等家里的保姆来接洋洋的时候,这只毛毛熊已经被他咬得湿漉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孩子究竟该不该打 怎么打 对现代父母来说,“打孩子”也许是最不被认同的教育方法,是没有办法的办法。然而,从没打过孩子的父母恐怕很少,只有“十全十美”的父母才能做到绝对不打孩子,而世上极少有如此完美的父母。父母往往在忍无可忍的情形下动了手,事后又十分后悔、自责。 英国与美国的很多地区都规定父母打孩子是违法的,可是在韩国,法律又是允许父母打孩子的。要不要打孩子,这不仅是一个理念上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婴儿惊人的学习潜力 人们常常认为新生儿是无能的、被动地个体。现代科学研究证明:新生儿从出生之日起就具有主动探索外部世界的潜在能力,而且还具有相当惊人的反应和学习能力。新生儿来到这个世界不久,看见亮光就会把头转向亮光之处,听到巨响的声音会有哭叫的反应;当奶头接触他的嘴唇时就张嘴吸吮。这些都是天生的本能反应,是对外界事物的无条件反射。 为了生存,他还必须学会适应新的生活环境的一些本领,于是,他就在已经具有的无条件反射的基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逻辑思维从几岁开始学? 21世纪是信息爆炸的年代,也是特别要求人类智能的时代。近日,广州市少年宫新设了“思维培训班”,专门教育孩子如何思考,中大人力资源中心心理中心也开设了类似的“英才训练班”,引起了家长们的关注。“思维培训班”讲些什么?有必要让孩子进行科学思维训练吗? 记者调查 探访“思维培训班” 据广州市少年宫&ldquo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期望过高易让孩子焦虑 生活实例 琪琪是一个初三女孩,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可上次的月考成绩滑坡很大。从此,琪琪每天上课时注意力更加“集中”,生怕听漏了一道题,记丢了老师说的一句话,下课也不离开教室,而是盯着上节课的内容反复“琢磨”。 她白天忧心忡忡、坐立不安、头晕头痛,晚上恶梦纷扰。看书复习时,会突然感到一阵莫名其妙的心烦胸闷、喉头堵塞透不过气来,有一种快窒息和濒死的恐惧感。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孩子爱发脾气该如何办? 发脾气属于人皆有之的正常情感,孩子也不例外。两岁到四岁的孩子和青少年发脾气是比较普遍的现象,即使是最温顺的孩子有时也会发脾气,但是孩子经常发脾气,则不利于培养孩子良好稳定的情绪,不利于孩子健康性格的形成。 那么,孩子爱发脾气该怎么办呢? 不要被孩子的脾气所要挟 孩子往往用发脾气来要挟父母,以达到他的目的。如果父母让步的话,在孩子面前表现得低三下四、畏首畏尾,或者是出于怜悯、同情、娇惯而屈从,最后以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