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菜式教育”重在火候 “为什么光能让我们看见东西?”“什么是宇宙大爆炸?”当孩子看完科幻动画片后,总会带着一大堆“问号”去找爸爸妈妈。这个时候,你会怎么做?是立刻回答他的问题?还是先让他“一边玩去”,忙完自己的事情再说?建议你选择前者,因为,教育孩子和“炒菜”一样,一定要抓住火候。 要知道,教育孩子并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五种家庭易造成孩子"性格扭曲" 五种家庭易造成孩子“性格扭曲” 残缺家庭 残缺家庭是指家庭出现夫妻双亡或一方亡故、分居、离婚、再婚、在押等情况,家庭结构破裂趋于小型化,传统家庭的帮助、保护和监督功能正在弱化。残缺家庭对青少年造成重大的不良影响,他们无法享受正常家庭的温暖和关心,过早的失去了父母的关爱,有的甚至失去了经济上的依靠,这一切严重的阻碍了健康成长,诱发了青少年的违法犯罪。 青少年缺少了父辈的关爱与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情商是孩子未来成功的关键 EQ是自1995年起在国际上流行的一个心理学名词,一般通译为情商,起源于美国哈佛大学著名心理学家戈尔曼撰写的《EQ》一书。 许多研究展示,一个仅仅学业优异的人,未来并一定能够成功,也就是说并不意味着他能登上事业的颠峰或能开创惊天的业绩。当然,学习能力也很重要。但是,要想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中,能立足并取得成绩,仅仅依靠学习好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具备能够适应社会的多种能力。其实,现实生活中的成功者,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多给孩子一次辩解的机会 高高兴兴把女儿从幼儿园里接出来,有位家长怒气冲冲对我说:“看你们家女儿,把我们家孩子抓成什么样了!” 那个孩子的脸上有一道明显的指甲划痕,我转身问女儿:“是你抓的吗?”女儿“哇”的一声,边哭边往家里跑。 我向人家道完歉,匆忙赶上女儿,强压怒火对女儿说:“每个人都会犯错误,但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犯了错误还不主动承认。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婴儿过分恋母是否正常 这种过分依恋母亲的情况是否正常?婴儿这种分离性焦虑的心态如何缓解为好? 我们的思考和建议: 1.据英国精神分析学家鲍尔毕研究后认为:婴儿对母亲的早期依恋和亲热,正是婴儿心理健康的表现。他在《母亲照看与心理健康》一文中写道:“儿童心理健康的关键是婴儿和年幼儿童应该与母亲建立一种温馨、亲密而又持久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婴儿和年幼儿童既获得满足,也能感到愉悦。”另一位美国心理专家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为何漂亮女生会对异性恐惧 丽丽是初中一年级的学生,长得很漂亮,是个性格文静又比较内向的女孩。最近丽丽的妈妈发现丽丽有些不对劲,经常表现出害怕,有时听到别人叫她,她也害怕,见到男孩子更是害怕。丽丽的情绪表现极为反常,这种状况已有一个多月了。在学校里,丽丽可以和女同学一起玩,但从不和男同学玩,也不和男生说话,甚至不敢正眼看男生的眼睛。在家里呢,丽丽最近频频洗澡,说自己很脏,身上痒;她还有时候特别害怕单独一个人在家。另外,她也很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如何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 昨天上午9时,由东南早报、鲤城区妇女联合会、鲤城区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鲤城区教育局等相关机构共同举办的“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家教专家现场咨询活动准时开始,六位来自市区各中小学老师及心理专家“坐诊”芳草园,为家长们解答各种家庭教育问题及孩子们身上出现的“疑难杂症”。 “我的女儿不听话…&helli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孩子“破坏狂”心理大揭密 一、孩子爱拆东西不是破坏狂 刚给孩子买了个电动小汽车,可没两天却发现已经被孩子拆成一堆零件了。洋娃娃本来穿着漂亮的裙子,宝宝却把她的裙子给脱了,胳膊也扭了。甚至你会看见孩子把镜子打破了,却努力地用胶水粘,想“破镜重圆”…… 面对孩子的“破坏”你会怎样呢?生气、呵斥孩子再也不许拆东西,还是帮孩子一起完成他的“杰作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兴趣爱好是永远的快乐 建议5——兴趣爱好是永远的快乐 专家研究发现,全身心投入到一项充满挑战的任务中,会给人带来很大的快乐。对于孩子而言,培养他的兴趣爱好,例如集邮、绘画等,让他投入其中,会让他很快乐。但这里的投入并非指给孩子安排满满的绘画课程或者舞蹈练习等,因为那样只会让孩子失去兴趣,失去从中得到的快乐。而兴趣爱好也不一定是指某种技能,例如集邮、拼图等,它们并不是某种竞技,却同样可以开发孩子的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培养幼儿期亲密依恋的心理 依恋是由儿童与母亲的共生关系引发的,心理学理论认为孩子在刚生下来的头两个月,处在原型自恋状态,类似一种自闭,对外部世界浑然不知。这个时候的婴儿相当于生活在伊甸园,享受着欲求与满足。是母亲的爱抚、温暖、怀抱和哺乳,让孩子从自体依恋转向客体依恋,开始感知外部世界,感知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感知身体的边界。如果母亲性格强硬,动作粗糙,情绪不好,对孩子管理疏忽(让孩子处于饥、渴、冷、湿等不安状态),或不愿亲自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家庭教育:孩子的“两面派”行为要重视 要改变孩子不良的“两面派”态度,大人必须采取正确的教育方法以及一致性的教育措施。 父母教育应一致 严父慈母或严母慈父,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的教育方法容易导致孩子对父母的态度不一样,要改变和预防孩子对父母态度不同,父母应做到以下几点: 1、父母共同研究孩子存在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 2、父母对孩子所提的要求应一致。 3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让孩子在选择中成长 一位很有社会影响力,也很有能力的母亲,对我说:“我真是很羡慕你,看你家夏杨,二十二岁在经济上、精神上就已经开始自立了,不用你和他爸爸操什么心。我那儿子可真是愁人,除了小学是自己上下来的,初中、高中都是我们给他花高价找的最好的学校,连上大学也是托了关系。大学三年级,我就给他联系好了工作单位,接着毕业、结婚、房子,甚至连车都给他买了。现在三十多岁的人了,一点责任感也没有,没点主见,在单位上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儿童心理的探索 小学生的课堂作业,是课堂教学中催发儿童主体作用的重要结构。它的特殊功能是检验、反愧巩固、拓展教与学两方面效果。小学生语文素质是伴随着心理素质的发展而发展的,语文素质的提高又促进心理素质的提高。低年级儿童正处于各种心理素质的萌生、转折和发展时期,为此,教师在课堂作业的设计中,尤其要注重儿童心理因素的探索,做到因人而异与因才施教这两方面的切合,以求提高课堂作业的整体效益,促进课堂训练的全程优化。我在作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不犯错 孩子心理难长大 孩子是一个发展中的人,独立自主的活动有助于他的成长。而家长要做的,是如何将孩子“犯错误”过程中的不利、消极因素转化为有利的、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多给孩子“尝试——错误——完善”的机会。一位从国外归来的朋友给我讲了这么一则小故事:一天,她去一位美国老师家做客,无意中看见老师让不满3岁的孩子拿着一把钥匙,在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无言的拥抱”——让我和孩子更亲近 上完张国维博士《亲子关系工作坊》回到家的第一天,也许是多了一份觉察,多了一份有觉察的爱,在和孩子的互动过程当中,我自然而然地发展出了一些方法,让我和女儿的亲密程度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在一天当中女儿几次发自内心地说:“你真是个好妈妈。”晚上吃饭的时候,更是坐到我的腿上,双手环抱着我的脖子,用自己的小脸蹭我的脸,那亲密的样子,看得爸爸和外婆心直痒痒。 在这里我非常想和大家分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父母如何指导孩子交友 对许多人来说,一生中最温暖、最持久的友谊是在童年时代建立的。许多孩子都会找到一个或几个自己同悲同乐、共度童年的小伴。有些孩子交友有困难,只要给予适当的指点和帮助,就会改变状况。虽然父母不能控制孩子的全部社交活动,但以下方法可以鼓励和帮助孩子交友。 一、多和伙伴接触 教育专家们说,父母们常犯的一个共同错误是总认为孩子会自然而然地找到自己的朋友 。心理学家托马斯·伯恩特指出:&ldquo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对孩子的承诺,别开空头支票 前两天回家,侄子明明的一篇作文引起我颇多感慨。 这篇作文的题目是《爸爸、妈妈请遵守您们的诺言》。内容大意是这样的:有一次明明数学考了100分,妈妈答应他去动物园玩,结果没有兑现。还有一次期末考试,明明语文考了95分,爸爸答应送给他一辆自行车,结果也因资金紧张而流产。明明在文中的最后一句话是爸爸、妈妈您们总教育我别说谎,可您们为什么总不兑现自己的诺言呢? 现在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好好学习,不断地给孩子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怎样对待孩子的不合理购物要求 父母屈服一个孩子的要求,就是满足她随意提出的要求;时间一长,孩子就发展成“给我东西”这种习惯、一种要求越来越多东西的行为。电视广告刺激孩子的贪婪,总是有人向他们灌输这种观点;买东西,就是买幸福。 如何不让孩子养成“给我东西”这种习惯呢?如果孩子有了这种习惯,如何改变?下面就是专家的劝告: 教育孩子不要沉湎于电视和玩具。 如果你带孩子做有意义的活动,孩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帮孩子建立个情商工具包 孩子的情感智能越来越受到父母的重视,让孩子学会一些基本的情感技巧,如乐观、自信,建立积极的做事态度等等,对于他日后的人生至关重要。 工具NO1:冷静下来 对于幼小的孩子来说,他的情绪反应往往来自身体,而不是情感方面。 身体健康的孩子,较少有极端情绪反应,更会擅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充满活力。 让孩子学会冷静下来,能够很好的掌控自己的思想、情感和需求,可选择孩子最轻松的时候进行,这时的孩子更乐于去尝试一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孩子占有欲强应善加诱导 “我的孩子文文今年才3岁,但是,最近经常把‘我’、‘我的’这两个字眼挂在嘴上。”日前,“早教信箱”接到读者王女士的来电反映,“有时,文文会突然从我手里抢走尿布或某件小东西,并大声宣称:‘这是我的。’”王女士告诉记者,当文文和其他同龄孩子在一起时,这种现象特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