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宝宝情感的6种方法 1. 了解宝宝的意愿、尊重宝宝的选择 许多父母已经认识到,在决定是否要让宝宝学才艺、以及学哪种才艺的时候,要尊重宝宝的选择。根据《亲子》的调查,68.8%的爸爸妈妈认为,让宝宝自己选择想要学习的才艺,因为内在兴趣是学习的动力。 Step 1 当宝宝还不了解各种才艺活动的时候,不要直接问他是否想学。 如果不确定宝宝是否愿意学,而只是您的一时冲动——看见同事给孩子报了兴趣班,马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把握教育孩子的最佳时机 生日时 对孩子来说,生日是难忘又愉快的日子。父母为孩子准备了礼物和美味饭菜的同时,不要忘了生日赠言,赠言应使孩子明白一些道理。 就餐时 就餐时,要从小教育孩子珍惜粮食、菜肴,使孩子明白饭菜来之不易的道理,让孩子在餐桌上学会礼貌和谦让。 交际时 应利用家庭交际的机会,培养孩子文明,礼貌,热情,大方的交际素质。 旅游时 给孩子讲解名胜古迹来历或故事时,有意识教育孩子热爱祖国大好河山,不要攀折花枝,乱涂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预防孩子行为偏差的方法 失当的管教以及以升学挂帅而忽略了“五育均衡发展”的教育是造成今日社会乱象的祸首。从种种经验中得知如果能在婴儿阶段培育孩子“积极的意愿”与“体谅的心”孩子将能顺利成长,更能成为一个优秀的青年。﹝体谅的心是人格的重要支柱﹞。 1.从同侪彼此摩擦中学习生活:在游玩运动中,难免会出现争吵,打架的情形,但是,“争吵,打架&r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儿童教育误区你知多少 天津财经学院副教授郭建国最近在贵阳召开的关于儿童健康成长研讨会中提出:在儿童早期发展中,大人们在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等方面存在不少误区。 一、过分保护,过分替代,过分限制。在家庭教育中,过分保护,过分替代目前已经成为普遍行为,这使孩子从小失去了锻炼机会,导致孩子的成长结果与家长所期望目标的差距越来越大。 二、书本化喂养。年轻父母多数以书为标准喂养孩子,有的过分认真地执行书本上的要求,认为这样才是科学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孩子他爸请你听我说 孩子他爸: 昨天晚饭后,儿子纬纬嚷嚷着要下楼找小朋友玩,你要看足球比赛没时间陪他,就对只有3岁的儿子命令道:“不许下去,自己在家玩。”孩子很生气,说:“你不讲道理。”随后将桌上的杯子拨到地上。你暴跳如雷,大吼道:“这还了得,小小年纪竟敢摔东西!”强迫孩子站在屋子中央,训斥许久,非让他承认错误。面对父子俩上演的“对峙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帮孩子克服妒嫉的心理 和大人们一样,孩子也会妒嫉,而且他们的妒嫉心理往往更加强烈且奇特。当孩子发现别人那儿有自己想要的东西的时候,无论是相貌、玩具、老师的表扬,甚至是家长的关注,他们的内心就会有一种小小的嫉妒油然而生。怎样帮助孩子克服这种冲动呢? 由于家里还有个哥哥,九岁的虎虎总觉得爸爸妈妈不喜欢自己。 无论是外出游玩、生日派对还是跟妈妈在一起的时候,他老是抱怨爸爸妈妈偏心。当妈妈解释自己花了很多时间和他一起玩或者他做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疑问:我家儿子老爱亲吻小女孩,该怎么办 网友安安发来邮件求助: 我儿子2岁,喜欢漂亮的小女孩,看到同龄的女孩子常常抱着人家亲,有时还把人家小女孩吓哭了,碰见这种情况我们觉得既尴尬,又不知道如何是好。想请问一下专家,该怎么调整孩子的行为? 心理专家: 2 岁孩子拥抱亲吻他的小伙伴是正常的行为之一,和性早熟没什么关系,只是他和人交往的一种方式。因为2岁的孩子还不能区别亲昵行为和一般交往行为的区别。但也不能把这种行为当作笑料宣传或放任之,这会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父母多抚摸孩子好处多 皮肤触摸是一种直接的关怀方式,表达人们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慰藉,它能把自己的爱护和体贴,默默无闻地传递给对方的身体、大脑和心理,它可以产生更多天真可爱的孩子,也能产生更多的好丈夫和好妻子。 可是,目前社会上一些年轻父母以工作繁忙、生活紧张为借口,把孩子扔给老人看管,以为这样就解放了自己的双手,赢得了宝贵时间,其实这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还有一些家庭对孩子的接触方式是打屁股,只要孩子有点错或大人不称心,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当孩子把眼泪当武器时 绝大多数时候,孩子哭并不是因为他们真正受到了伤害,而是想通过“掉眼泪”得到父母的关注。因此,家长要善于识破孩子的伎俩,不被孩子的眼泪所蒙蔽,更不要由于孩子的眼泪而改变自己原来的决定。 邻居家的女儿丽丽本来是个很乖巧、伶俐、懂事的小女孩。以前,她成天都是乐呵呵、笑眯眯的。最近一段时间,丽丽突然变得特别容易哭,只要遇到不顺心的事,比如想买一条漂亮裙子,而妈妈(妈妈食品)没给她买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请蹲下来和孩子说话 一个妈妈在大声训斥着一个三岁多的小男孩,还不时用手点着小男孩的脑袋。妈妈站着,高高的个子,小男孩低着头,不看妈妈,眼睛瞟着路边的行人。 看来小男孩不知犯了什么样的错误,他自己好像已经感到理亏了,只是妈妈还是有些不依不饶:“抬起头来,看着妈妈。” 那一刻,我看到这个情景,很想告诉那个妈妈:请蹲下来和孩子说话。要知道,让那个小小的人仰着脸,看高高个子的妈妈怒气冲冲的样子,该会让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当青春期遇上更年期 “我的父母超级保守,无论我穿衣服还是换个发型,他们都要管,我快疯掉了。”昨天,一位15岁女孩打进儿童行为心理热线求助。 给男生打电话,妈妈监听 小玲今年读初三,成绩不错,是个乖乖女。 家里经济条件一般,但父母对小玲寄予了厚望。 “我压力真的很大,妈妈管得太多了。”小玲无奈地说。 前天,小玲和同学去买了一条牛仔裤,回家后刚换上,妈妈就开始数落她了,&l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对子女教育中“三句话”的反思 某杂志调查表明,中国父母对子女讲得最多的三句话是:听话,好好学习,没出息。这三句话确乎是中国式的,他们完全可以涵盖中国的父母们的望子成龙的急切心理。父母的这种期待自然是无可厚非的,但这三句话的不断重复究竟会达到怎样的教育效果,究竟会给孩子的心理带来怎样的影响,值得我们每一个做父母的认真反思。 关于“听话” 在我们小的时候,每天清晨上学前,父母总不忘叮嘱一句“不要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儿子的“怪”问题 儿子慢慢长大了,好奇心越来越强,经常会丢出一些尴尬的问题来考问我。这不,他又睁着圆圆的眼睛问:“妈妈,我是从哪里来的?” 怎么回答呢?是妈妈从垃圾堆里捡来的;是上帝把你这个小天使送到妈妈怀里的;是妈妈吃了西瓜籽在身体里发芽的……这是我小时候了解到的一些答案,其结果是,当我15岁第一次来月经时,吓了个半死,以为自己马上要死掉了。所以我不想用这些答案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家长要会在孩子面前“示弱” 常言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那是因为生活的重担,早早压在了孩子的肩头。如今,对于生活在优越环境中的孩子,家长也不妨时不时地给他加点担子,请他帮忙解决问题。 朋友小莉是个大大咧咧的母亲,常常会将许多一般人认为不应该的事,交给年仅9岁的儿子去做。譬如说,小莉会告诉儿子:妈妈这两天很想听谢娜的那首《菠萝菠萝蜜》,爸爸想看一部新的战争片,你写完作业后,帮我们下载好吗?我们不会弄。儿子积极性非常高,忙着找网站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孩子也有不能说的小秘密 小孩子有什么秘密可言?他们身上的每一个特征、他们每天的一举一动都在父母眼中,难道还有“隐私”吗?是的,孩子虽小,却也有不少不能说的“秘密”。家长不但不能随意揭穿孩子的“隐私”,而且应当保护好孩子的小秘密。 莫把孩子缺陷当笑柄 玲玲是个漂亮的小姑娘,只是臀部有一大块暗红色的胎记,形状像一个桃心。玲玲的父母觉得这很有趣,于是从婴儿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儿童学习的苦与乐 从脑神经学的角度看儿童成长过程中学习能力的培养,我们知道: ① 学习是随时随刻地在进行中,而不只是在课堂里才做的工作。 ② 少变化、少尝试、少活动的孩子的能力也会少,因为脑中可供选择的网络少。 ③ 用恐惧、羞愧、犯罪感推动的孩子活动会少,会对学习没有兴趣,因为进化过程中这些情绪是引导我们避开那些事情的! 当一个人感到乐趣时,体内释出的神经传递素包括一种称为“脑内啡”的物质。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及调治 青少年所遇到的心理挫折、负担或困惑,大体上可以从自我心理、性心理、家庭(亲子)关系、朋友关系及社会适应几个方面来探讨。 (1)自我心理。随着心理的成熟,青少年在内心世界有许多复杂的事情要考虑,甚至操心。其中青少年最关心的是对“自我的认识”,即怎样认清自己的行为、性格及心理上的表现。在日新月异、快速成长的过程中,觉得时时刻刻都要去摸索“自己心理上的肖像&rdquo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分析:你家宝宝,现阶段是否适合学外语呢 幼儿英语教学已经到了该规范的时候了。对孩子的早期开发和教育需要有一个科学的方案,家长应针对每个孩子的不同特点进行不同的个案教育,否则会给孩子产生一些负面影响。由于家长对孩子学英语的热情一浪高过一浪,使一些不具备英语教育的各类园、所,纷纷开设英语教育课。相比之下,家长们对幼儿英语教育的热捧与幼儿教育的不成熟,反映出幼儿英语教育“外热内虚”的现状。 孩子学英语要注意什么 外国语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天气多变病孩猛增 治病莫忘治“心” 最近,天气多变,病孩猛增。生病之后,宝宝突然性情大变,乖巧的宝宝俨然成为“小恶魔”;开朗的宝宝却成为“锯嘴葫芦”……记者在不少育儿论坛上发现,孩子病后性情180度大转变,常常把家长弄得一头雾水、不明就里。为此,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主任施婴婴教授特别提醒家长,即使是天真烂漫的孩子,也会得“心病”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家庭教育最容易出错的地方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启蒙老师。家庭教育也历来为人们所重视,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为孩子未来的成长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但纵览我国的家庭教育,存在着明显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五种误区。 误区之一:重智力因素提高,轻非智力因素培养。 家长希望通过对孩子智力的开发,促进学业成绩的提高,为未来考上重点大学做准备,这种心情完全可以理解,但一些家长却不顾孩子的学力基础、性格特点,硬性灌输各种知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