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和家长击退危机10招 花样的年华,本应如花般地绽放,但偏偏是在这样的好年龄,一些人走上了一条不归路。家庭观念和功能的变化、升学竞争与课业负担的加重,使身心尚未成熟、社会经验不足的中小学生肩上的压力越来越重,心理问题与危机事件也日益增多。 日前,上海市教科院的一份《城市中小学生危机干预研究》显示,中小学生的心理危机主要分为学业危机、青春期危机、家庭危机以及道德价值危机,在被研究的43个案例中,包括恋爱受挫、体象烦恼、发育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家长要把自己当成电视台 “家长应该把自己当成电视台,去吸引孩子这个观众。”——岳虹提醒家长转变教育观念。 岳虹解释,任何一个电视台不可能强迫观众去看,只有把自己的节目办得越来越好,吸引观众去看。家长不应该去责备孩子怎么这么不听话,不按家长的想法来,而应该先从家长自身找原因,转变教育方法。 岳老师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广州曾有一名五年级的男孩特别爱看电视,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抱着电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孩子那点事操碎家长心 案例一:作业拖拉的孩子该怎么管 专家良方:让孩子学会管理自己的时间 夏女士的儿子7岁,成绩、性格等都很棒,就是做作业拖拉。 “上学期,我每天都陪他做作业,他井然有序,一科作业做完再做另一科。这学期我没陪在他身边,让他自己做,他就拖拉了。做完一科,要玩一会,或开个小差,然后再做另一科。我都不知道该跟他说什么。”夏女士说话语速飞快,看来是个心急的妈妈:“我担心他到高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爱孩子请从相信孩子开始 最近,某市政府出台了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八项规定”,并在全市小学、初中学校施行,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反响。对此表示担忧和反对的不在少数。归纳起来,其理由无外乎以下几个问题:减轻学生负担,会不会影响孩子们的学习成绩?会不会影响孩子升学?会不会让孩子们变得太轻松而懒散? 毋庸置疑,这些想法和说法,出发点都是关爱孩子,希望孩子有一个好的未来。但笔者要说,如果您真正为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八位儿童教育专家的提醒 8位国际儿童专家最近专门为年轻妈妈们做了最实用、最科学的育儿经验总结。只要你记牢并坚持照着这些经验去做,你的孩子不仅可以快乐成长,他们还会真心感谢你所提供给他的这片最为健康的天空。 1.不要在饭桌上争吵 家长所选择的食物,挑食的孩子不一定都能接受。教你采用诱导法:选好可爱的食物,然后坐下来跟你的孩子愉快地边吃边谈。一定要让气氛保持轻松活泼,不要指责他的吃饭习惯。这样孩子就会渐渐地喜欢上许多不同种类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爱可以帮助孩子成长 在许多人看来,奥巴马有着一个被“抛弃”的悲伤童年,这样一个人竟能健康成长,甚至雄心勃勃地进军总统宝座,多少让人有点不可思议!然而,从他的成功经历中,人们却得到一个启示:即使面对不完整的家庭,良好的家庭教育却能使孩子健康成长,甚至非常优秀。 ★亲情之爱,点亮不幸童年 面对父母多次结婚和离婚,近乎被“抛弃”的挫折感,却没有使奥巴马成为一个问题孩子。当时,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初学走路的孩子有什么行为 小宝宝长成了一个初学走路的幼童,他们新学到的各种各样的本领对做父母的来说带来了许多挑战。随着孩子生理和心理世界的成长,父母们开始考虑如何来塑造他的行为,以便帮助他学习,并且帮助他避开麻烦。这个过程对父母来说同样是一个重要的学习阶段。为了了解怎样对一个初学走路的孩子进行教养,首先了解这个阶段的孩子以及他们的行为是十分有帮助的。下面,我们就来走入一个典型的初学走路的幼儿的心灵,用他的眼光来观察事物,从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纠正孩子行为时不要找借口 你是不是常常听到这样的话:“噢,让他去吧,他慢慢就会好的。”这句话其实是一个蹩脚的借口,借以掩饰父母不想去劳神纠正孩子的某些行为。尽管它有一定的正确性,但还是反映出家长对孩子的成长缺乏完全的了解。孩子的发育和成长往往被我们看成像衣服的尺码一样,一套衣服穿不下了,就把它扔掉,重新换一套大一点的、合身的来穿。其实,事情并不那么简单,孩子们在从一个成长阶段进入另一个成长阶段的过程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家长如何培养有主见的孩子 “这件事爸爸妈妈想听听你的意见。孩子,这是个严重的问题,咱们商量一下看怎么解决好。”作为家长,在尊重孩子的发言权方面你是否这样做了? 孩子是家庭的重要一员。可是,许多父母在决定一些事情尤其是一些重要的事情时往往把孩子排斥在外。是的,生活中纯粹的大人之间的事没有必要让孩子知道,可是还有很多事是完全应该让孩子也参与讨论的,尤其是涉及孩子的某项决定时。不要以为孩子小,什么也不懂。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如何戒除宝宝的恋物情结 随着宝宝年龄越来越大,总是有一件事让妈妈感到烦恼,那就是宝宝依旧对某些物品十分迷恋,甚至到了寸步不离的程度。为什么宝宝会迷恋这些物品?什么样的物品最容易让宝宝迷恋?该不该戒除宝宝这种习惯?又应该如何去戒除呢? 恋物为寻求安全感 简单地说,宝宝恋物就是一种成长过渡期的依恋行为,是宝宝从“完全依恋”转为“完全独立”的过渡期间所产生的行为。宝宝产生依恋行为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父亲该如何与女儿相处? 若想女儿正常地发育成长,正常地踏入青春期门槛,为父者该懂得怎样与女儿相处。 宋庆龄说过,“孩子们的性格与才能,归根结底是受到家庭、父母的影响,普遍来说,母亲的影响是比较深的,但父亲对女孩子的影响也是一份不可磨灭的印记。” “男主外,女主内,教育孩子是母亲的事。”很多父亲认为自己的主要任务是挣钱养家,使全家生活富裕,吃喝不愁,自己就基本完成了任务。教育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孩子任性是种心理需求 生活中,我们可以经常见到一些幼儿,为达到某种目的特别任性,有时甚至会因此哭闹不止,把家长搞得精疲力尽而仍不罢休。为此,家长只得退让,或者听之任之;而有的人却把这种任性,归咎于独生子女带得太娇惯。这都是错误的。 据美国儿童心理学家威廉·科克的研究表明,孩子任性是种心理需求的表现。他指出,幼儿随生理发育,开始逐渐接触更多的事物。他们对这些事物的正确与否,不可能像成-年-人那样进行瞻前顾后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过早教育 婴儿易患自闭症 韩国前几年刮起周岁婴孩补习英语之风,最近又兴起婴儿学瑜伽、学哲学,甚至学走路的风潮。这股早期教育热潮终于出了偏差,产生了不少婴儿精神病患者。 韩国首尔感性认知研究所精神科医生孙升恩表示:“韩国婴幼儿的精神病患者,已占总体精神病患的30%至40%。这些婴儿患病的主要原因是,受到家长的强迫性早期教育的压力。这些婴幼儿的症状有情绪不安、注意力障碍、认知发达不均衡等。” 专家解读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如何与孩子谈“性” 一项调查显示,遇到有关“性”问题时,多数孩子首先向父母求解,而另一项调查显示,中国仅有1/4的家长赞成由父母负责向孩子传授性知识。 专家认为,家长回避性教育掺杂了“功利”的成分。中国家长渴望孩子成为工程师、外交家、艺术家,他们不惜血本希望孩子能在社会上扮演一个成功的角色。但他们忘记了,孩子也必将扮演恋人、夫妻的角色,生殖健康、性心理健康与否将决定他们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孩子大了,为什么不爱和父母说话 前几天,有位初三学生家长来诉说自己的苦恼:我的孩子现在像变了个人似的,不愿意和我说话。小学的时候整天粘在身边,有什么事都和我说。可现在却沉默寡言了。放学回家后,除了吃饭,看一会电视,就是钻进自己的房间不出来。有时,我故意找话题问问情况,他也很简单地回答:“没什么好说的”,“差不多”,甚至是“烦死了”“有完没完?&r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避开早恋 丰富孩子的社交内容 近来人们对身边一对对穿着校服的“学生恋人”熟视无睹,大街上、地铁里,这样的“风景”随处可见。中学生“早恋”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现象。 北京某重点中学一项对高二学生关于“早恋”的调查显示,70%的同学认为“早恋”行为不存在“对”与“错”,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看动画片引导很重要 引 子 对今天的儿童来说,无论电视节目如何丰富多彩,他们最喜欢看的肯定是动画片。其中英国阿德曼电影公司制作的动画片《小鸡快跑》、美国的52集《成长的烦恼》及《灰姑娘》、《玩具总动员》、《阿拉丁》,以及中国制作的《虹猫蓝兔七侠传》和52集动画系列片《我们的家园》等动画片最受孩子们的欢迎。可是毕竟动画片众多,思想艺术水平参差不齐,这也给家长带来了烦恼。 该不该总让孩子看动画片 孩子总看动画片,大部分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解除孩子心理压力的5把钥匙! 适当的压力可以激励孩子努力向上,没有压力会使人疲乏、懒散,但压力太大会使孩子身心无法承受而出现心理问题。有研究表明,在中小学生中普遍存在厌学、考试焦虑和作弊以及青春期烦恼的问题,有不少学生还有性格狭隘、孤僻、懒惰和任性。做父母、师长的有责任帮助孩子克服压力。 心理学家指出,对青少年来说,父母是最重要的影响力量。这里给父母们提出五点建议,相信对舒解孩子的心理压力是会有帮助的。 (一)认真倾听孩子的心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让亲子沟通成为习惯 父母之于孩子的关系,从小到最重要的青春期时,养成的习惯尤其是和孩子的沟通习惯、交流技巧,不仅仅是父母了解孩子每天经历的事情、心情、结识的朋友甚至是学习情况的通道,而且更是父母与孩子双方的信任和亲密感的建立基础。父母能否让孩子与你无所不谈、打开心扉,小到幼儿园哪个小朋友病了大到他们将来喜欢了什么人也会告诉你,除了父母的倾听能力之外,父母之引导孩子发言的策略和对孩子的鼓励,实在是重中之重。 很多家庭,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保持童心接近孩子的心灵 我的世界你懂吗 这是一个美国孩子写给父母的信:我的手很小,无论做什么事,请不要要求我十全十美。我的脚很短,请慢些走,以便我能跟得上您。 我的眼睛不像您那样见过世面,请让我自己慢慢观察一切事物,并希望您不要过多地对我加以限制。 家务事是繁多的,而我的童年是短暂的,请花些时间给我讲一点世界上的奇闻,不要只把我当成取乐的玩具。 我的感情是脆弱的,请对我的反应敏感些,不要整天责骂不休。对待我应像对待您自己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