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心理适应能力的培养 个体成长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适应新环境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适应的关键是内部心理活动的自我调节。一、心理适应能力 心理适应能力是心理素质的核心内容之一,同时也是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之一。面对未来复杂多变、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只有具备较强适应能力的人才能够获得更充分的生存与发展的条件,才能够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然而,由于现有教育条件与生活环境的局限,在校中小学生中因心理素质较差而导致适应水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孩子受挫后最佳应对方式 因为自身明确的缺陷或者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或者评价,将会激发一个人产生自强不息的内在动力,而这种动力的着力点将很稳定地集中到一个方向上来,即通过改变并创造条件实现最佳效果。 我们都知道张海迪、海伦-凯勒以及保尔的故事,他们那种不屈的精神和坚苦卓绝的意志,克服无数多常人无法理解的困难,最终成为一个有所作为的成功者,他们,都是人类精神的财富。 所有的成功者都须经历孤独,屈辱,失败,这是一条亘古不变的真理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单亲父母如何对孩子进行性别角色教育 单亲现象早已引起婚姻学家、社会学家及心理学家的关注。但是,单亲父母如何对孩子进行性别角色教育的问题至今还是一个空白。 不少父母对性教育颇感困惑,因为他们简单地认为性教育内容就是夫妻性生活的内容和技巧,这是一个错误的概念。对于不同年龄的对象,性教育的具体内容也不尽相同。对幼儿的性教育主要是性别角色的认同教育及健康科学性观念的形成。 单身母亲家庭是指由于离婚、丧偶或其它原因造成由母亲单独一人与儿子组成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中学生的四“典型”毛病 爱认真却不会“认真” 什么是认真?每天挂在嘴边,却基本不知道如何认真。孩子自己还很烦恼!其实好多孩子根本不知道如何实现认真。只会把“认真”作为一种表态,“我一定要如何如何,”等等豪言壮语。 “认真”也只好成为嘴边的“口头禅”。认真实际上是你综合素养的表现。 那么“认真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我家有个爱生气的宝宝 德国儿童心理学约翰·格特曼说:“注意从情绪方面关心婴儿的父母对孩子以后的成功和幸福有着很大的影响。”年轻的父母们,你是不是很关注宝宝的情绪呢,家有个“气包子”,该怎么办呢? (案例)宝宝2周岁了,脾气可大了,自己为所欲为了,屋里屋外天天走,不让她做什么,她就大发脾气,还摔玩具呢。妈妈忍不住着急,孩子这么小,脾气却这么大,该怎么办呢? 宝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小孩子必备三大气质的培养 气质对于一个人来说,就像胸腹间的一股气,看不到摸不着,却决定着留在别人心目中的印象。每个孩子都具有超凡气质的潜质,只要父母顺应孩子的先天气质精心打造,定能培养出超凡气质的孩子。 气质一:优雅 典型人物:白雪公主 培养途径:良好的道德品质 外在气质是一个人内在素质的体现,而道德是人们内在素质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包括同情、善良、关心、宽容、谦让等内容。父母平时应当以身作则,从孩子的一言一行做起,有意识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帮助小男子汉度过调皮期 男孩子比女孩子调皮完全属于正常现象,尤其3至6岁这一年龄段,许多男孩常常横冲直撞、大喊大叫,攻击性较强。他们还常常以男子汉自居,时时想表现得很勇敢。男孩子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表现,有下面几方面的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他们为自己身体比女孩子多个小鸡鸡而感到骄傲。这一年龄段的男孩对自己的性器官有强烈的兴趣。小鸡鸡让他们感到疑惑,但同时又引以为傲,并时时表现出一些男子汉行为,试图控制甚至欺负其他小朋友。 第二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避开早恋 丰富孩子的社交内容 北京某重点中学一项对高二学生关于“早恋”的调查显示,70%的同学认为“早恋”行为不存在“对”与“错”,只要掌握分寸不影响学习就行,因此也不应该有绝对的禁止和支持。对此,一些老师深表无奈:“我们也不知道该怎么教育。说浅了没用,说深了又怕出事”。 北京的一位中学校长认为,处于青春期的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爸爸更不爱认错 “零点调查”最新发布的一项调查表明,中国父亲不习惯向子女道歉。在受访的孩子中仅有15.4%的人表示,父亲曾经因为做错事向他们道歉。其实,受到中国文化影响的国家,如日本、韩国、越南等也都普遍存在该现象。 “在东方社会,严父慈母是标准的亲子模式。”日本心理学家涩谷庄造称,东方文化的一个特征就是,父亲在外奔波,而母亲则更多地照顾孩子。这种社会模式要求母亲&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走进孩子内心的12张卡片 在对孩子教育的问题上,大多数的家庭常常不知道从何入手。孩子在想什么?面临怎样的问题? 孩子的内心世界就像一个藏满秘密的盒子。在这个盒子里,有动物、有人、有梦境、有情绪,杂乱无章地塞在里面。如果不经常打开来看看,有一天当你不经意打开时,也许从里面跑出一只老鼠来,吓你一大跳。 对于小斯宾塞,我同样想知道他的内心世界,因为这是我进行快乐教育的第一步。 一天晚上,我们在家里玩我设计的一种12张纸牌的游戏,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尴尬时刻孩子10大性问题 通常孩子到了四五岁,不但会对自己的身体感到好奇,也会想认知他人的身体。当他看到别人的身体和自己的不同时,就会想知道原因。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还会产生很多疑问,面对孩子的疑问,父母应该如何反应呢? 专家指出性教育可分为幼童阶段(0—6岁)、童年阶段(7—10岁)和少年阶段(11—14岁)。 应该来说,孩子到了3岁时应该对自己的性别有明确的认识,能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是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如何让你的孩子重获自信 和成人一样,孩子不高兴都有其一定的原因。父母当遇到孩子不高兴时,既不能简单地一哄了之,也不要横加训斥,而应了解孩子不高兴的原因,因势利导,有效地帮助他们重获自信。 原因1:冷落造成的不快 情景:一群小男孩在踢皮球,可就是不让蒙蒙参加。小蒙蒙只得郁闷地回到家里,任凭妈妈叫他干什么都不理不睬。 分析:当孩子没有被邀请参加集体活动时,会使他感到被冷落和孤立,从而产生难过甚至嫉恨的情绪。父母不妨先想想是什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父母常责打容易使孩子暴躁 天津市家庭教育研究会秘书长关颖说,在我国,自古就有“不打不成才”的古训。但事实上,家庭暴力给孩子带来的不仅仅是皮肉之苦,更多的是心灵的创伤和行为的扭曲。 一是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孩子虽然幼小,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一个重要的心理特征是自尊心越来越强,打孩子是对自尊心的严重损伤。有的孩子越打越“皮”,从逆反、对抗发展到破罐破摔、自暴自弃。 二是迫使孩子说谎。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心理障碍袭向中小学生 不愿与人交流,孤僻苦闷,固执偏激,看不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稍遇挫折和竞争就心灵失衡。 心理障碍袭向中小学生 儿童和青少年现在承受的压力是30年前的25-30倍 每个人都有童年,那些无忧无虑的日子最是令人难以忘怀。在人们的心目中,童年是天真烂漫的,但是,一组数据却令人吃惊…… 儿童心理问题令人忧 世界卫生组织估计,2020年以前,全球儿童精神障碍患者会增长50%。我国儿童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孩子自信缘自父母的信任 “我相信你,孩子,就像相信春天来了,花儿自然会从枝头绽放。” 我不能体会我的妈妈和婆婆那一代人养孩子的感觉,她们分别养育了五个孩子和三个孩子。我认为母爱给予多个孩子和一个孩子是有很大差别的,我有时觉得我们这一代的妈妈们母爱感觉好像更为脆弱,因为妈妈们会对唯一的对象产生依赖。 我对儿子就是这样依赖的,得承认的一个事实是:不仅仅是孩子离不开我,而是我更离不开他。 我翻阅过一些书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家庭暴力:青少年心理障碍的祸根 近几年,青少年心理障碍的病人呈上升的趋势,有些青少年出现过多的攻击行为,这些行为与其家庭背景、成长环境、家庭暴力(精神虐待)密切相关。 小敏是在爸爸妈妈打架的阴影中长大的,爸爸常常喝得醉醺醺、深更半夜才回来,可回来后就会找事,没头没脸地打妈妈。每当他们的“战争”爆发,小敏都躲在角落里,吓得浑身发抖,战栗着茫然不解地望着这令人心惊的场面。 后来,从母亲的哭诉中小敏了解到,从爸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应全身心地和孩子呆会儿 爸爸妈妈们都喜欢问从幼儿园或学校回来的孩子:“你今天过得怎么样?”好像在向孩子传达这样一个信息:如果你愿意与我分享生活中的快乐与忧伤,我会感到非常高兴。 可是由于家务事太多,我们在问完孩子这个问题后,妈妈们又去忙着做饭、洗衣、整理房间,爸爸要么看报纸、看电视,要么一边上网聊天,一边听孩子说话。这时电话响了,于是忙着去接,接之前不会对孩子说“抱歉”,接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宝宝性格有50%来自遗传 心理遗传学是遗传学中发展最慢的,这个学说还没有系统化。据说性格一半来自遗传,一半来自后天。 “根本性格”是心理遗传学中性格的深层部分,即:活泼、开朗、冷静、急躁等几方面受遗传影响很多,现在几乎已经成为定论。 “根本性格”的遗传,关系到家庭气氛,而一个家庭轻松民主或严肃沉闷的氛围,又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最终性格的形成。 随着孩子慢慢长大,在社会生活中接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请不要忽视孩子的坏情绪 “看你,这么贵的MP3你也敢把它拆成这样!”我怒目注视着儿子,嘴里不停地数落着他的行为。“去,到洗手间洗漱去,准备睡觉。”在我的喝斥声下,儿子含着满眼的泪水走进了洗手间。我没好气地帮他打理完后,就让他自己去睡觉了。 “不,妈妈……”深夜我被儿子的尖叫惊醒,几步跨入他的房间。原来,儿子做了一个恶梦,经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孩子语言障碍激发愤怒情绪 提起“暴力男孩”,一般人的印象中,这个男孩至少也该有10岁以上了吧?但我前不久却遇见了一位年仅4岁的“暴力男孩”。男孩的母亲在咨询室痛哭,胳膊上满是被手指掐、被牙齿咬后留下的淤血和伤痕,而这位施虐的“暴君”,就是她4岁的亲生儿子。 这男孩的父母都是新上海人,孩子三岁以前,父母因为忙自己的生意,将他交给了乡下来的奶奶。虽然住在一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