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诱发孩子潜在“创造力” 3要点激发宝宝创造力 多鼓励、给孩子探索的机会 当我们想激发孩子的创造力时,我们首先要满足孩子的好奇心,营造可供探索的环境,并且多鼓励孩子多方探索发展。例如带孩子到郊外踏青,孩子在观察花圃、植物时,就应多鼓励他们去看与想象,并满足他们的探索心理。 在家中,也可时常移动家中摆设的物品,让孩子去发现今天家里有哪些地方不一样,请孩子说出来,以及这样的改变是好或不好,和孩子互相讨论,都可以促进孩子多观察、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挑吃宝宝轻松“摘帽”记 小宝宝在吃饭时总是东挑西捡的,不是不喜欢吃绿叶菜,就是把肉嚼了两口就吐出来,然后再来上一句:“我不要吃!”面对这样的情景,你真是又着急又担心!宝宝为什么会这样?有什么好办法来应对吗?看看下面的具体案例分析是否对你有所帮助吧! 案例1. 不吃豌豆泥 讲述妈妈:熊艳妮,儿子田苗苗7个月 儿子6 个月时,我开始慢慢地给他添加辅食。按照书上说的,一次添加一种,持续数天。一开始很顺利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家长焦虑症会“传染”孩子 美国最新一项研究发现,如果父母患焦虑症,那么他们的孩子患该病的风险也将大大提高。 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儿童医疗中心的研究人员对一些美国家庭进行调查时发现,如果父亲或母亲患上焦虑症,那么与他们生活在一起的孩子患上焦虑症的风险是正常家庭孩子的7倍。患上焦虑症的家长往往通过以下行为举止将焦虑症“传染”给孩子:对孩子过度保护、过度批评、在孩子面前经常流露出惊慌和害怕的表情等。 研究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听话教育:教子的误区 “好孩子,要听话……”记得有一首歌这样唱道。 听话的孩子就是好孩子吗? 到底什么样的孩子是好孩子? 到底现代家庭教育应该怎样确定好孩子的标准? 在我们许多家长心目中,评价孩子好不好的首要标准是“听不听话”。听话,则是好孩子;不听话,则不是好孩子。您听有多少家长这样说:“这是个好孩子,真听话。”&ld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6至11岁最易患心理疾病 儿童医院心理专家对近2万名患儿分析发现,17种心理疾病最常见 “6—11岁的男孩易患心理疾病,发病率是女孩的两倍,这与家庭教育等方式密切相关!”昨日,在我市举行的全国儿童保健学术会上,儿童医院心理科对7年来的19196名患儿的临床案例分析显示,有17种心理疾病困扰儿童,其中很多方面与家庭环境、教育等方面有关,应引起家长高度重视。 儿童易患17种心理疾病 儿童医院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幼儿入园难的心理分析及对策 幼儿入园适应是幼儿园、教师、家长十分关注的问题。笔者试图从心理学的角度探究幼儿入园不适应的心理根源及由此带来的对幼儿生理、心理的影响,并以心理学理论和实践观察为依据,提出幼儿尽早、尽快适应入园的心理策略。 一、幼儿入园适应的心理学思考 1.基本需要尤其是安全需要的暂时性缺失 综观幼儿入园适应的种种问题,究其本质,是基本需要尤其是安全需要的暂时性缺失。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人有五种不同层次的需要,其中生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婴儿期儿童心理特点 婴儿期是指儿童从出生到1岁的时期。胎儿刚出生后主要依靠皮层下中枢来实现非条件反射来保证他的内部器官和外部条件的最初适应,此时重要的非条件反射有食物反射、防御反射及定向反射。婴儿期由于神经髓鞘的形成不全,神经兴奋不能沿一定的通路迅速传导,故兴奋特别容易扩散,这也是小儿易激动的生理原因。 随着脑的不断发育,皮质中的暂时性联系也日益发展起来。新生儿明显的条件反射的是在出生后两周左右。4个月的儿童能区别各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对孩子的爱要怎么说出口 爱要怎么说出口 我院心理诊疗中心前段时间接待过一名16岁的精神分裂症少年,他的症状是老出现幻听,老听见爸爸妈妈在跟他说话,而实际上,这个可怜的留守孩子父母远在新疆,他已经8年未见爸爸,7年未见妈妈!这个病例让心理医生都备感心酸。 是什么在呵护孩子成长?是什么让孩子觉得安全?答案只有一个,就是来自父母的爱。而父母亲怎么把浓烈的爱意传递给孩子呢? 有些父母工作繁忙,即便是过年也没有时间回到家乡看看孩子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我的女儿不愿表达怎么办 问:我的女儿3岁,语言发展很好,但不愿意表达,想要什么或要干什么从来不说,总要别人问她,在幼儿园只跟一个小朋友玩,回家问她幼儿园里的事从来不说,我们大人经常要跟她猜心事,很担心她会不会自闭。 答:判断宝宝是否患有自闭症有一些简单的方法,比如,家长跟她说话的时候,她不与人产生目光对视,问她问题的时候,她只是重复你的问题却不回答,而且平常喜欢玩有些比较机械和重复的游戏,如反复转圈摇摆的游戏,还有的宝宝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孩子有自己的秘密怎么办 孩子有事“瞒”着大人,总是有原因的: 1、为给成人一个惊喜而暂时保密,以成人的惊讶换取心理的愉悦,如觉得“好玩”、“有意思”等。这类行为往往是从故事、儿歌或影视中模仿来的。对此,成人应了解孩子的心理,耐心等待,成全孩子的美德,并肯定其良好动机。千万不可误认孩子是有意捉弄自己,烦躁恼怒,使他委屈、扫兴。 2、出于好奇,做成人不许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孩子轻松愉快地养成独立性 孩子为了认识周围的环境并且了解自己,必须脱离妈妈的庇护;妈妈也必须放手让孩子去探索,并且应该让孩子学会在较远的距离上维系母子(女)之间的亲情。同教养孩子的许多方面一样,这里也涉及如何把握好平衡的问题,既要给孩子一定的宽松度,让他养成独立性,又要保持母亲与孩子之间的亲密。妈妈一方面不能放手让孩子完全脱离自己,另一方面也不能因为自己对孩子的担心,或者出于要孩子继续依赖自己的需要,而把孩子置于自己的完全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让宝贝在幸福中独立 宠着养女儿,是因为女孩更像我自己;是因为女儿终究要长成女人,她要变成美丽善良、心怀美好、充满灵性的女人,不管她将来是否有高学历,她的幸福一定和她看世界的心境有关,也和她小时候曾经受到我们理性的宠爱有关。 每次带女儿雯雯去学钢琴,我发现她总不太乐意,嫌弹钢琴累和苦。我告诉她:“你只有学会弹钢琴,才会幸福。”我要让她从小明白,她是女孩子,以后会是女人,女人有好多优势可以被利用。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如何改造欺软怕硬的宝宝 现象:有些宝宝在与小朋友们在一起玩的时候,总是惧怕比他大的或厉害的孩子,什么事遇到他们就得礼让三先或退避三舍,连自己的玩具被抢走了也不敢吭声,更没勇气要回来,可怜地站在一边看别人玩。但在比他小一点的弟弟妹妹面前,那就像山上无老虎猴子称霸王,什么都得听他的,什么事都是他优先,还把他们的玩具抢过来玩,蛮不讲理,盛气凌人。 孩子出现这种欺软怕硬情形,非一日形成,与他成长的经历密切相关,在他几年的经验中总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讲给学生的故事:三种人生 老师有一天带学生坐船,当船行驶到湖中央时,他问学生:“有一种东西,跑得比光速度还快,瞬间能穿越银河系,到达遥远的地方,这是什么?” 学生争着回答:“我知道,是思想!” 老师满意地点点头:“那么,有另外一种东西,跑得比乌龟还慢,当春花怒放时,它还停留在冬天;当头发雪白时,它仍然是个小孩子的模样,那又是什么?” 学生一脸困惑,猜不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孩子不听话,家长该如何沟通 父母说东,孩子指西,父母说左,孩子偏要转右……小家伙看起来似乎就是存心在跟父母作对。如果父母坚持原则,他甚至可能倒地哭闹,折腾不休,直到父母完全妥协,这才罢休。为什么父母的话孩子就是不听?是他天性顽劣,还是父母管教无方呢? 我们来看一个非常普遍的例子:饭菜都快凉了,孩子还不肯离开电视机,非要看完他正在看的动画片,于是,妈妈一再地催促,情急之下又由催促转为呵斥,心头的火气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多元智能 培养资优儿童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以及心理学、教育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传统的智力观对人类智能的评判过于单一,忽略了个体发展的差异。如何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首先要了解孩子的个体智能特点与特长。 多元智能符合当代教育主张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在他的专着《智能结构》中提出的一种关于智力及其性质和结构的多元智能理论。观点称:“每个正常的人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认生是婴儿发育过程中的一种社会化表现 婴儿的认生从6个月开始,8-12个月达到高峰,以后逐渐减弱。多数8个月以后的婴儿,见到生人都有些拘谨或惊慌失措;有些婴儿尤为严重,见到生人就哭。父母对严重认生的孩子总是觉得不可理解:“没出息,怎么胆子这么小,见不得人?”其实,认生是婴儿发育过程中的一种社会化表现。小婴儿在母亲和家人的精心照料下,自然会产生一种依恋之情,只要母亲或家人在身旁,他就觉得安全。而生人的出现打破了原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医生爸爸教你怎样带宝宝 杨文并不像我见到的大多数医生那样冷俊。他很热情,爱说、爱笑,而且笑起来很有亲和力。我想,作为医生,这样的微笑就已经是患者的一剂“宽心药”了。 本期出场:杨文,国际(SOS)救援中心医疗总监 印象素描: 在这个国际医疗机构工作了9年的杨文认为,做医生的更高层次不是看“病”,而是看“人”。因为只有对“人”越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儿童多食的心理成因与对策 儿童多食是指儿童对食物的心理需求量和进食量超过身体正常生长所需要的营养数量的表现。儿童多食有程度轻重之分,轻度的儿童多食一般不必在意,但较重的儿童多食,会对儿童身心发展产生不良影响。在生理上,儿童多食可导致消化系统疾病和肥胖症等;在心理上,过于肥胖的儿童容易产生自卑感。另一方面,患有多食的儿童,容易养成对食物的依赖心理,在其成长过程中变得好吃懒做。 引起儿童多食的原因主要是心理因素。因为人类对食物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培养幼儿记忆力十法 人的一切活动,从简单地认识、行动,到复杂地学习、劳动,都离不开记忆。记忆是人的智力活动的仓库。在智力发展最重要的幼儿时期,记忆具有更重大的意义。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认为:学前儿童记忆处于意识中心,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以记忆占着优势地位。如果没有记忆能力,那么幼儿每一次都去重新认识那些已经碰见过的事物,不可能获得任何生活知识经验。幼儿记忆发展对学习文化科学知识有直接作用。我们在幼儿教育教学中,采用了以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