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98%的时间去寻找成功 花98%的时间去寻找成功 作者:飘零 我的朋友比尔是个成功的演说家和作家,喜欢在闲暇时间观察鸟类。几年前,比尔买了幢新房子,附近草木葱茏,入住后他在后院里装了个喂鸟器。但在当天日暮时分,一群松鼠弄倒了喂鸟器,吃掉了里面的食物,把小鸟吓得四散而去。在接下来的两周里,比尔绞尽脑汁想出各种办法让松鼠远离喂鸟器,但丝毫不起作用。 万般无奈之下,他来到当地一家五金店。在那儿他找到了一种与众不同的喂鸟器(带有 名人故事 2020-05-27 hisen
祈祷之手 祈祷之手 作者:译/李威 公元15世纪的时候,在德国纽伦堡附近的一个很小的村子里,住着一户有着18个孩子的家庭。18个孩子!作为一家之长的父亲是一个金饰匠,每天除了做好自己的工作之外,还要尽可能地帮左邻右舍做些杂事,以获得一些报酬,他每天的工作时间几乎都要超过18小时。即便如此,他挣的钱也只够他们一家人勉强维持生活。 尽管生活艰难,前途渺茫,但是,老阿尔布雷切特·丢勒家的两个年长一些的孩子阿尔布雷 名人故事 2020-05-27 hisen
布什家族的梯子 布什家族的梯子 作者:鲁先圣 布什家族成功的经验自然很多,但是,研究者们发现,其中有一个最重要的细节,或者密码,是他们为孩子自幼灌输的“梯子意识”。 从老布什的父亲那一代开始,家族的图书馆里就把这样一篇文章镶嵌在十分醒目的位置,要求每一个孩子熟读背诵: 一家公司招聘营销经理,最后有三个人进入了公司老总亲自主持的最后一轮考核。奇怪的是没有考题,老总开车把三位年轻人拉到一座果园里,指着三棵高大的苹果树 名人故事 2020-05-27 hisen
宁做凤尾,不做鸡头 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刚从农村考入大学时是班里最差的学生。那时的他操着一口谁也听不懂的普通话,英语发音如同日文,学习成绩也极差,在一群北大才子当中显得尤为突兀。因此几乎没有优等生愿意跟俞敏洪讲话,他只能待在差生的圈子里自怨自艾。 有一天,俞敏洪因为课业成绩不理想而萌发了退学回老家的想法,便躺在宿舍的床上唉声叹气。这时同宿舍一位叫周华的同学刚好回来,看见俞敏洪颓废的样子便给了他一个苹果。那个苹果触发了俞 名人故事 2020-05-27 hisen
我是骑士沙宝亮 我是骑士沙宝亮 作者:西贝 “杂技王子”迷上骑马 沙宝亮曾在中国杂技团练过8年杂技,当时他就已经盯上了马术队的马。他主动提出帮马术队压马,练马的耐力,每天骑一小时。 第一次骑马,沙宝亮听从骑师的建议,特意穿了一条厚而有弹力的裤子保护臀部,高筒的陆战靴子保护小腿内侧,为防手被缰绳磨破,他还特意戴了手套。跑了一阵后他惊喜地发现,这些马训练有素,其实是很好驾驭的。但也有一点尤其需要注意,那就是不能乱拽缰 名人故事 2020-05-27 hisen
普通青年不拼爹拼什么? 普通青年不拼爹拼什么? 作者:一直特立独行的猫 昨天收到读者来信,又一个人讲述自己大学读错了专业,错失了自己的最爱;工作上各种不顺心,辛苦奔波表面光鲜而已;自己的未来一片迷茫,到底该怎么办? 我也不知道你该怎么办,真心不知道。这个世界仿佛几乎没什么人大学读对了专业,又恰好做着自己所爱的工作,领导重视,同事关爱,还清闲乐得工资高。我想给你讲讲我身边三个年轻人的故事。 故事一 男青年,是我家宽带公司的 名人故事 2020-05-27 hisen
每个孩子都有一双“蝴蝶”的翅膀 每个孩子都有一双“蝴蝶”的翅膀 作者:龚细鹰 8岁,对许多孩子来说,还是在父母面前撒娇的年龄,而印度男孩卡兰像许多贫民窟的孩子一样,离开了父母,外出自谋生路。白天他在新德里火车站捡垃圾,晚上只能露宿街头,他就如墙角一棵卑微的小草,默默却艰难地生长着。 三月的新德里,已是烈日炎炎。那天,因为酷暑难耐,卡兰早一点卖掉一天所捡的东西,正走着,突然被人一把拎了起来。他抬头一看,是警察拉姆那张长满横肉的脸。 名人故事 2020-05-27 hisen
我是如何一步步落后于别人的 我学英语起步很早,大概是从小学二三年级开始,除了在学校里上英语课,我还上了兴趣班。因此,在初二之前,我的英语成绩一直不错。虽然四年级转学后因为教材不统一,英语成绩落后了一段时间,但在英语老师和当时最流行的复读机的帮助下,我的英语成绩依然是班上最好的。 初中英语老师要求我们背会每篇课文,但到了初二的时候,英语课文越来越长,我就懒得背了,顶多就是多读几遍。那时候英语老师也没有特别严格地检查,而在我看来 名人故事 2020-05-27 hisen
当质疑袭来 当质疑袭来 作者:黄凤初 一个从小练习芭蕾舞的女孩,决定将跳舞作为终身职业。一天,她去求见芭蕾舞团团长,说:“我想成为出色的芭蕾舞演员,不知我是否有这个天分?”团长看她跳了一段舞,摇了摇头说:“不,你没有这个条件。”女孩把舞鞋扔到箱子底下,再也没穿过。后来结婚生子,当了超市服务员。若干年后,又见到那位芭蕾舞团团长,想起当年的对话,她问:“有一点我始终不明白,你怎么那么快就知道我没有当舞蹈家的天分呢 名人故事 2020-05-27 hisen
44岁,写给自己的信 44岁,写给自己的信 作者:刘若英 RENE: 好久没有给你写信了,你好吗? 都忘记你何时开始不过生日的,最近想起你16岁的生日,疼爱你的祖父母把你所有的同学请到家里为你庆生,最后拆完礼物,大家捧着蛋糕,围坐在祖父身边,听祖父说着抗日事迹,你心里翻着白眼,心想:“革命跟生日有什么关系啊?” 后来你出国念书,21岁那一年,你跑进LiquorStore,扬起头骄傲地把驾照放在桌上大声地说:“我今年21 名人故事 2020-05-27 hisen
我们忘了当初多爱刘翔 我们忘了当初多爱刘翔 作者:刘念国 有时候我们能理解“阴谋论”和“演戏论”的泛滥,这是社会信任感涣散的表现,就如同体彩4.9亿巨奖,只要不是自己中奖,就没有人愿意相信是真的。奚落一个普通的人毕竟不如奚落一个知名人物那样爽——对于刘翔的讨伐和吐槽,夹杂着某种妒恨高富帅的屌丝心态,同时也弥漫着深厚的社会戾气。 近日,刘翔已经领证结婚的消息传遍网络,一张疑似领证的照片也随之曝光。翌日,刘翔也亲自公布了这 名人故事 2020-05-27 hisen
“空盒子”靠近成功 “空盒子”靠近成功 作者:张小平 20岁时,胡震生从成人大学会计系大专毕业,进入秦皇岛税务局做电子报税员。三个月后,他不满足于每月800元的薪水,毅然辞职加入“北漂”。 刚到北京,他没钱没朋友也没关系,找工作接连受挫。不久,他注意到中关村新开了很多公司,于是,有事没事便去那里转悠,无偿地帮老板们打杂,终于得到了一位电脑公司老板的“施舍”,被安排了一份给电脑拧螺丝的活儿。为了节省开支,他住在偏僻郊区 名人故事 2020-05-27 hisen
胡适以笑化尴尬 胡适以笑化尴尬 作者:史飞翔 人生少不了会遇到尴尬事,往往需要有一种豁达的心态去面对。 胡适一生中就遭遇过不少尴尬的事。1934年秋的一天,北京大学在第三院大礼堂召开全体师生大会。那天天气晴朗,出席的人非常多。大礼堂站满了人,外面也站了很多人。会议由北大校长蒋梦麟主持。 蒋梦麟首先讲了一段法国“最后一课”的故事,主要目的是劝学生安心读书,不要搅和国事。这种论调很不合血气方刚、希望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 名人故事 2020-05-27 hisen
敬一丹:“《焦点访谈》就是为了让人保持痛感” 敬一丹:“《焦点访谈》就是为了让人保持痛感” 作者:张英 “我现在有点倒计时心态。每次进直播间我都会想这是倒数第多少次。”敬一丹对记者说,这叫“珍惜”。 熟悉她的人都叫她敬大姐,她也觉得这是最好的称呼。 2015年4月,敬大姐要满60岁了,要从央视退休了。 20年前《焦点访谈》开播,敬大姐一年后进驻,19年来都没有离开过《焦点访谈》的主播台。“大家一看这张要出事的面孔,我还能去做什么节目呢?”敬大 名人故事 2020-05-27 hisen
韩寒、郭敬明,中国的幻象与真相 韩寒、郭敬明,中国的幻象与真相 作者:杨时 韩寒与小四其实就是这个时代和这个国家的一币两面。韩寒出生在上海,是大城土著,而小四生长在自贡,是个小城青年。当韩寒把上海的高楼大厦当做理所当然的背景,不屑于去谈论的时候,小四还在拼尽全力向上海进发。这是他们各自的出身,谁都不可逾越。当他们二人成名之后,中国人的一切焦虑、愤懑、希冀、绝望和争议都被浇筑在他们身上,他们成为了人们想象出的两座塔标。 初入上海时 名人故事 2020-05-27 hisen
“9·11”中失去父母的中国女人 “9·11”中失去父母的中国女人 作者:姚鸿恩 这是一个普通的中国女人,善良、勤劳、爱孩子、爱丈夫、孝敬父母。这也是一个不寻常的中国女人,她曾在北京求学,获得了血液和肿瘤专业博士学位;1999年,她依依不舍地告别父母,飞赴美国,到约翰·霍布金斯大学做博士后。 她的父亲是个化学家,毕业于南京大学化学系,曾在北京一家研究所工作,业余喜爱拉小提琴和绘画;母亲毕业于上海医学院,是名儿科医生,会烧一手精美的 名人故事 2020-05-27 hisen
别请我,躲的就是你 别请我,躲的就是你 作者:冯小刚 在祖国的各大菜系中,我最怵的就是粤菜。出了名以后,经常被奉若上宾,饭局不断,且多是粤菜的局。在北方,粤菜被公认是最铺张的,稍不留神就中了埋伏,光是一人喝一盅汤就比叫满一桌子的川菜贵,刀刀见血,做东的人不带上万儿八千的,看菜牌的时候就得把第一页翻过去,直接从第二页开始点菜。正因为如此,也就凸现出宴客的体面。 北京吃粤菜最负盛名的酒楼叫“顺峰”,20年前兴起,贵客一直 名人故事 2020-05-27 hisen
池老师教我两堂课 池老师教我两堂课 作者:郝明义 我在韩国釜山出生,读小学、中学,然后来台湾读大学。 中学的时候,有个级任导师,名叫池复荣。 池老师个子矮矮的,戴圆圆的眼镜,神色和蔼。她讲一口流利的中文,但不是中国人。她父亲是韩国抗日名将,因此她在中国东北长大,辗转大江南北。 池老师除了是级任导师外,也教我们韩文。 我和她真正学到的,却是另外两件事。 我学的第一件事情,在一堂“周会”课上。 每个星期二下午的最后一堂 名人故事 2020-05-27 hisen
大师的傻气 大师的傻气 作者:史飞翔 曹禺因23岁创作出话剧《雷雨》而被世人誉为“戏剧天才”。但这位名冠一世的大师级人物在生活中却是既傻又呆。 曹禺的女儿万方讲,曹禺极不善料理生活,时常连自己都照顾不了。他冬天穿起衣服来是里三层外三层,三条裤子套在腿上,臃肿得像只狗熊。最让人不可思议的是,曹禺居然不会系皮带。如果没有夫人和女儿在跟前帮忙,系皮带对他简直是一种折磨与考验。他系一条皮带要花很长时间,就这最后还不知 名人故事 2020-05-27 hisen
我的夜奔 我的夜奔 作者:贾樟柯 高三的某一天,好朋友突然冲进教室,气喘吁吁地说他被高二理科班的一个同学打了。这当然是对所有兄弟的侮辱,45分钟的时间里,我们一直在筹划复仇的事情,最后决定我和另一个瘦高个子同学陪好朋友去“理论”。 下课铃响了,我们三个赤手空拳地向“仇家”的教室走去。我相信我的目光会秒杀他,不需要太多人手同行,他可以想象到窗外全是我的兄弟,他的对立面。按照以往的经验,这个倒霉的理科班同学一定 名人故事 2020-05-27 his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