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家长注重“做人教育” 然而,现实生活中我国不少家长的做法却正好相反,他们日常生活中对子女的关心基本上集中在孩子的生理需要方面,很少关心甚至根本无视孩子的心理需求,忽视孩子健康心理的培养和性格、意志的磨炼。其结果是在相当程度上导致了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过低,以至经不起生活中的压力和挫折,即使是一件小事也能使他沮丧、颓废、自暴自弃,动辄离家出走,甚至轻生厌世。此类事件近几年各媒体屡有报道,这些大部分都是家庭教育水平低下的结果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怎样让孩子大脑处最佳状态 当人的大脑处于最佳状态时,就可以积极地思维,创造性地进行各种活动。怎样使孩子的大脑处于最佳状态呢? 1、保证孩子按时进餐。 大脑依靠血中的葡萄糖供给能量,以维持脑旺盛的活力。但是,人脑中储存的葡萄糖很少,只能够维持数分钟,因此,必须依靠人体的血液循环,源源不断地运输葡萄糖,而葡萄糖主要从食物中摄取,所以必须保证孩子按时进餐,才能确保血糖水平处于稳定状态之中。 2、保证孩子脑供氧丰富。 人脑的耗氧量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婴儿烦躁不安怎么办 孩子常常会哭闹个不停,很烦躁的样子,弄得父母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婴儿的安静对于他们的正常生长,尤其是对保持体重有重要意义。但有时,婴儿也会较长时间地啼哭,表现为极度的烦躁不安,甚至把父母吵得束手无策。 心理学家的一些研究表明,适度的连续刺激可以使烦躁不安的婴儿安静下来。 大家都知道,喂奶是使婴儿安静下来的一种方法。但如果婴儿并不饿,就得改用其他方法使他们安静下来,如轻轻地晃动他们,或用玩具发出连续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不要让宝宝象个木头人 扬扬爸爸发言(代言人/扬扬):跌倒了让他自己学会爬起来 我叫扬扬,现在已经21个月了,聪明、可爱、能干,是我身上一目了然的个性特点,这可是爸爸妈妈共同抚育的心血,在这里我就专门说说来自爸爸对我的养育观点吧。 第一条是跌倒了,自己爬起来。还记得自打我学会走路时,爸爸就开始这样教育我。呵呵,刚一开始,真不习,陨,我摔在地上了,身上的那个痛哟,足以让我号啕大哭了,可是爸爸竟然不扶我起来,还向所有家人灌输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孩子问性问题时父母怎开口 “孩子会对性产生兴趣吗?”提起这个话题,很多家长都会持怀疑态度。但事实上,孩子的性萌动从两岁半就开始了。 郑州市福斯特心理咨询公司的心理咨询师彭熠告诉记者,家长不要回避、打击孩子对性的好奇心,要巧妙应对孩子的性问题及性表现。 问题:三岁半孩子 “我是从哪儿来的?” 羞于谈性,搪塞过去:“你是妈妈从河边捡回来的。”“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激发宝宝欲望才是关键 宝宝从会爬行到站立,爸爸妈妈们总期盼着宝宝早点走路,有的买了学步车,有的经常拎着宝宝学走路。 看到别的同龄宝宝会走路时,家长们总是很急,巴不得自己宝宝马上能走路,怕“输在起跑线上”,实际上宝宝走路早晚对他的成长并没有什么影响,而是大人往往催促他走路,反而影响到他的发育。 其实,宝宝走路有早有晚,每个宝宝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是否能够独立行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宝宝是否有走的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家长不当教育做法种种 东方网10月24日消息:许多时候,孩子的问题并不是孩子自己造成的,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家长不当的教育方法,人为地给孩子的教育造成困难和问题。具体现象如下:1、不买早餐而给零用钱,结果是孩子养成买零食的习惯,卫生安全得不到保证。 2、孩子进校读书就是老师管了,家庭教育无法与学校教育配合。 3、对孩子的作息不了解,孩子放学回家的时间得不到重视,放学安全存在隐患。 4、不注意给孩子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影响孩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父亲对宝贝产生影响的途径 “缺乏父爱综合征”它带给宝贝的影响通常会以下面的方式表现出来: *婴儿期容易烦躁不安、夜哭,睡眠质量不好,食欲减退,幼儿期或者青少年期经常情绪烦躁、做事缺乏耐心、好冲动。 *胆小、依赖、容易情绪沮丧,婴幼儿期比别的宝贝更容易哭闹。 *不喜欢交际,上幼儿园和上学后经常游离在集体之外,显得过于内向,缺乏自信。 *感情比较冷漠,显得比较自私自利。 *青少年期出现逃学、偷盗、早恋,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和孩子沟通时要注意什么? 孩子上了小学,沟通时又要注意什么呢? 甄中科:名正言顺,这时家长酋先要关心的是孩子的学习,但是有些家长以为这样会造成孩子的依赖性。其实,中国的文化教育底蕴是很深厚的,“最难的难 不过中国的方块字”,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对学习的概念是比较陌生的,所以,家长要陪读,要一笔一划帮着写作业。而且,学问不仅仅是老师教的,还要鼓励孩子问同学,与小朋友交换不同看法。同年龄段的几个孩子放学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让愿望陪孩子长大 女儿天真活泼,愿望特别多。三四岁的时候,曾抱着我的脖子说:“爸爸,我以后要买一幢很大很大的房子。爸爸住一间,妈妈住一间,爷爷住一间,奶奶住一间。”也曾亲着她妈妈的脸说:“妈妈,我长大了给你买很多很多漂亮的衣服,一天穿一套。”还曾对爷爷奶奶说:“你们一定很想坐飞机吧?等我长大了,就带你们坐飞机去北京。”乐得我们心里开了花,感觉真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我为什么爱上老师分析 我为什么爱上老师 我16岁了,心里有个保存了整整4年的秘密想向您倾诉,希望您阅后能理解,并以最大的努力帮帮我吧! 4年前,我还是一个小学六年级的女孩,不知从何时起,爱上了一位俊美的年轻教师。从那以后,我的思想越陷越深,对他的思念一天比一天强,以至他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语的声音都融入了我的灵魂里。我的成绩退步了。小学毕业后,我到了一间比较好的学校读书。时间慢慢地冲淡了一切。在我离开他的这4年里,得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没车坐六龄童拒去幼儿园 今天早上,即墨市的张女士送6岁的儿子去幼儿园,下楼后,儿子得知爸爸把家里的车开走了,竟拒绝去幼儿园并跑回家。张女士买来一堆塑料玩具,才把他哄到幼儿园。 在即墨市新兴路小区记者见到了男孩的妈妈张女士,她恰好送儿子去幼儿园回来,说起此事,张女士连声感叹现在孩子的攀比心理太强了。张女士说,早上7时30分,儿子该去幼儿园了,她带着6岁的孩子下楼。得知爸爸开车出去办事了,妈妈骑电动自行车送他去幼儿园,儿子马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鼓励孩子用自己的小手去探索 孩子探索中的小手总是在搜寻着可以抓在手里的东西,因此有必要给这个年幼的探索者一些与东西相关联的语言联想,帮助他挑选哪些东西是可以用手去碰的。对于安全的东西,你可以说“可以碰”;而对于严禁触摸的东西,可以说“不能碰”;对于脸和动物,可以说“轻轻地碰”。为了调教任性的、见东西就抓的小家伙,你可以试一试鼓励他“用一个手指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孩子反常谁之过 家庭成了学校的分校,家长成了编外老师 3月中旬,周先生夫妇发现自己的衣服上出现了一些小洞洞。原来是8岁的女儿嫌父母前一天晚上“教训”她不好好做作业,就将他们的衣服剪破了。 3月28日,面对儿子隔三岔五就向家里要钱的现象,家住西安市桃园路附近的张女士到学校,揭穿了儿子的谎言,不料儿子竟离家出走了。 3月28日,16岁的学生陈某,因其母当着老师的面训斥了他几句,便服农药而死。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喜爱哭闹的宝宝之心理分析 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很乖巧,也就是具备听话、自主、服从性高、做事专心等特质;可是不少孩子表现出来的却是很任性、爱发脾气、懒散、爱哭闹、胆小等。有的年轻妈妈反映,她家的小宝宝特别爱哭闹、爱发脾气,大人如果不按他的意思办,他就使出自己的法宝“哭”,让父母十分为难。 喜爱哭闹的宝宝之心理分析 我们知道,引起幼儿情绪反映的原因有很多,1岁前主要为满足生理需要。例如:温暖的环境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给学生一个支点培养心理承受能力 世界卫生组织(WHO)把健康定义为:不但没有身体的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长期以来,由于学校忽视挫折教育,学生抗挫折能力很差,他们一遇到成绩下降、竞赛失利、升学落榜、父母离异等挫折,就会心灰意冷,甚至一蹶不振。如何重视和加强学生坚强意志、良好性格、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和磨炼,是摆在我们每一位班主任面前的重大任务。几年来,自己作为一名小学高年级班主任,兼语文、思品课教师,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早恋男生被劝退 校方称挫折教育 懵懂的16岁你我都曾经历,正在沈阳市一所实验学校借读的童童16岁,正处在生理和心理迅速发育时期的他由于和同班的女同学关系“密切”,可能会遭到被学校劝退的惩罚,可还有40多天就中考了…… ■童童:我和她只是哥们儿…… 童童是沈阳市这所实验中学的借读生,两个月前来到了初三的一个班级。童童对记者说:“我俩比较谈得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警惕儿童社交敏感症 所谓儿童社交敏感症就是指儿童对新环境或对陌生人产生的持续的或反复出现的恐惧,焦虑情绪或回避行为。 究其原因,不外乎是家长对孩子呵护过度,事事包办代替,不敢让孩子在户外无拘无束的玩耍,让孩子长期处在一种相对封闭的环境,从中而导致孩子缺乏社会生活和人际交往的体验,孩子的适应能力得不到提高就会逐渐形成自卑,敏感,退缩,逃避的性格特点,这种性格特点又很容易遭受到社交挫折,而社交挫折又进一步加重了逃避行为。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补偿心理”要不得 “如果将来我有了孩子,一定不让他吃我受过的苦”,“我的孩子绝对不能走我以前走过的弯路”……生活中,谈到孩子我们经常可以听到家长这样说,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时他们也总是想方设法要把自己所没有享受过的东西给他们,心理专家将这些家长的做法称之为“补偿心理”。那么,这样的教育方法会对孩子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 ●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青少期: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性格 我想有很多人看到过《性格决定命运》一书。那么,现代儿童需要什么样的性格呢。 从家庭的角度来说父母又如何培养呢? 一、要有很强的自信心。 一个人相信自己有能力去迎接各项挑战时,他才有可能战胜它。父母要在孩子很小的时候通过交流、观察等方式尽早发现孩子的天资和才能,有意识地引导他们产生兴趣扩大兴趣,逐步建立成功的信心。 二、要有饱满的热情。 热情,对于大多数儿童来说,都是天生的,是好奇心在支持着他的热情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