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孩子之兵法 著名教育专家关鸿羽教授指出,批评是一种负强化法,家长在批评孩子时如果不讲究方式、方法,结果只能是“家长出了气、孩子不服气”,起不到应有的教育效果。的确,家长通常采取的批评方式很有问题:唠叨、生硬、严厉,结果越批孩子越皮,反弹力越大,越对着来、顶着干。最后搞得父母筋疲力尽,却收效甚微,甚至适得其反。 其实,批评未必要义正辞严,未必要话中带刺,更不能以泄愤为目的讽刺挖苦、翻旧账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精力过剩儿童容易烦躁 学龄前儿童一成以上精力过剩。 这类孩子大多聪明灵敏、好奇心强、感情丰富,但部分孩子被列为“差生”。 比起其他孩子来,精力过剩的孩子所承受的心理压力往往高得多,原因在于,他们表现出来的好动、好问和淘气往往会被大人们视作“不听话”或“不规矩”。 据美国儿童教育专家玛莉-科尔辛卡博士从事的一项专题研究,在学龄前幼儿中,精力过剩者所占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母女感情依赖症害了女儿 一位妇女因为离异,感情少了一部分寄托,因此就把全部的爱都集中在独生女儿身上。只要有可能,就和女儿住在一起、吃在一起、玩在一起、乐在一起,恨不能形影不离。女儿上小学时,她天天都接送女儿上学。当女儿上初中、高中以后,她还是一有空就去接女儿。一次女儿有集体活动回家晚了一点,进屋时却发现母亲正心急得抹眼泪……由于受到母亲这种无微不至的关怀,女儿也习惯于生活在母亲的影子里。有什么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校园阔孩 拿什么攀比 来函回放 上星期我去学校接参加返校活动的儿子,铃一响,儿子从学校里跑出来,飞一样钻进车里说:“爸爸,快开!快开!”我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踩了油门就走。在回家的路上,儿子告诉我,班里同学的爸妈都是开着奥迪、宝马来的,档次比桑车高,还叫我下次来接他的时候,把车子停得远一点,他宁愿多走些路。 儿子是小学一年级新生,当初为了把他送到这所民办双语学校,我们费了不少功夫。可没想到一年下来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希望之家的小故事 希望之家是一个寄养残疾孤儿的家园,我结识它已有3年之久,眼看着孩子们从刚来希望之家的时候的瘦弱不堪,到一个个健康、活泼、可爱地离开希望之家,进入到新的家庭。 希望之家位于北京市大兴区青云店镇,成立于2000年10月,院长Karen Brenneman来自美国,义务为希望之家做一切事务性的工作。孩子们来自全国不同的福利院,身体有不同程度的残疾,如唇鄂裂,足内翻,心脏病等等,但都是可以做手术矫正的。我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宝宝最不愿做的事招招破解 小区里的年轻妈妈真不少,大家每个月总要抽空凑在一起开个茶话会,话题千变万化,但到了最后难免回到宝宝身上来。这不,今天让大伙儿讨论得热火朝天的,就是如何应对宝宝最不愿做的事情。母子过招,每个妈妈都有自己拿手的一套,大家交流一下经验,回去后就能大显身手了! 宝宝出招1:不愿洗澡 妈妈支招: *让宝宝养成勤洗澡的好习惯,把洗澡当作每天必做的事情。 *控制好房间和洗澡水的温度很重要,宝宝要是觉得太冷或太热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不要忌讳和孩子谈自杀 据报道,许多家长和学校管理者都担心,询问青少年有关自杀的问题会助长他们产生自杀的念头。但最新一项研究结果显示,与青少年讨论自杀的问题不会助长他们产生自杀的念头,而且研究也同时发现,如果询问困惑的学生任何有关自杀冲动的问题,还能缓解他们的忧虑情绪,也许能促使其中一些人不会尝试自杀。 领导此项研究的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玛德琳-古尔德指出,研究结果证实了许多心理健康专家长期坚持的理论,另外,还有可能缓解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假“单亲”多是缺父爱 刚放暑假的时候,少年宫惊现人山人海的报名队伍,但是人群中,带着孩子报名的却绝大部分是妈妈。时下的家庭教育,往往是妈妈在承担着孩子的教育任务。但这种假“单亲”的家庭教育模式,在心理教育上却不是一种乐观的现象。 如今的三口之家当中,大部分的家庭依然是男主外女主内,爸爸们在外奔波,而妈妈承担了一切的家务事。 本来,这种社会分工也无可厚非,但对于孩子的家庭教育却时常因为少了父亲的参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抚养孩子:多爱多听多笑 家长都爱孩子,但要把孩子抚养成人,学问比单纯一个爱字大多了。我把抚养孩子的秘诀归结为三个,简称3L。 第一:爱你的孩子(LoveYourKid)。爱自己的孩子原本是天经地义的事,但事实并非如此。比如说,有不少年轻母亲不愿意母乳喂养,原因是为了自己的乳房美丽。孩子总有调皮的时候,有些父母对调皮的孩子态度粗暴。还有父母借爱的名义对孩子提出连父母自己也做不到的高要求,企图通过培养一个天才来掩饰自己人生的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最好的和最不好的四句话 语言的力量很神奇,一个人也许会因为一句话而积极一生,也可能因为一句话而失去自信。在生活中与孩子说话,有些话对他有帮助,有些话最好不要说。 有着样4句话,对他有帮助 1. “你来决定……” 如果你要让孩子来做什么事情,或者你想阻止他做什么事情的时候,你可以说这样的话——“你来决定吧,…&hellip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孩子为何动不动离家出走 “亲爱的爸爸妈妈:你们好!对不起,我让你们失望了,我忍受不了了,我走了……熊刚。”与熊刚一起出走的,还有渝中区东华观小学的另外4名六年级学生。出走前,这些孩子用书包装走了其中一人家里的1700元硬币,重约20斤! 现在的孩子怎么了,动不动就离家出走?据报道,9月23日,泉州一9岁女孩写下“出走计划”,声称将赚钱炒股买房子,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婴儿的头脑其实不简单! 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婴儿头脑简单,只具有最基本的3种情绪:高兴、难过和生气。8月15日出版的美国《新闻周刊》发表了题为“婴儿的大脑”的封面文章,却提出了一个新的观点――婴儿其实拥有十分丰富的情感,而且智商也超乎人的想象。 婴儿也会嫉妒 6个月大的维多利亚金发碧眼,可爱无比,不久前,她被妈妈带去参加哈特教授的最新实验。在实验中,哈特递给维多利亚的妈妈一本儿童书籍,让她专心去看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开学第一天 儿子玩失踪 开学第一天,读初一的儿子小盼(化名)没有去上学而是突然失踪,家住西乡塘区的黄女士一家心急如焚,在多方寻找无果之后报了警。过了一天一夜后,小盼却自己回到家中,对于儿子一系列的奇怪行为,家人表示担心。 焦急: 儿子莫名失踪一天一夜 2月24日是开学第一天,看着别的中小学生高高兴兴去上学,家住西乡塘区的黄女士一家却愁容满面,因为在人民路某学校就读的儿子小盼突然失踪了,没去学校,也没有回家。 黄女士夫妇在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用宝宝的眼睛看看你的家 通过孩子的眼睛看一下家里的装饰,可能是很有趣的事。试想:如果每一样东西都不合适你的比例,这将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在那样一个世界里,你不得不踮起脚,盲目的叩击架子,为的是找出上面有什么洒了或打碎了的东西。 在那样一个世界里,有人拿走我的外套替我挂好后,我再也够不到。 …… 孩子眼里的世界是什么样子呢? 你该给孩子营造一个怎样的空间呢? 儿童也许不需要太大的房间,但要有他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怎样激发孩子的良好情绪 理智地去爱孩子 对宝宝过分地溺爱,过分地保护常常使宝宝自私、心中没有别人。 不能养成宝宝要求什么,只要父母能做到,就一定满足的习惯。 不要给宝宝太多东西,使他认为获得就是得到幸福和源泉。 不要对宝宝过分地帮助,以免剥夺他自己获得的快乐。 让宝宝有自己选择的权利 童年是一个人最快乐的时期,要想让宝宝过得快乐、幸福,就得让宝宝自己去思索、判断。尽管宝宝判断和选择的能力有限,家长可以帮助分析引导,但不要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心理医生:善待多动孩子 小宇的妈妈对儿子的举动焦虑不安,她说:“我儿子每天只有睡觉和看动画片时能闲下来,其它时间,只要他在家,那就是孙猴子大闹天宫,在沙发上蹦来蹦去,一会儿玩赛车,一会玩积木,总之没有闲着的时候,我怀疑他是不是得了多动症?” 如何区别孩子是多动还是好动? 天性活泼好动与“多动”是有区别的。那么,父母该如何区别孩子是多动还是好动呢? 专家指出,识别多动症的关键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如何看待孩子与父母疏远 许多家长都有这样一种经验,即孩子从小学升入初中后,逐渐地,开始和父母疏远起来。原先上小学时,放学回家后总要绘声绘色地把在学校经历的有趣的事向父母汇报;看电视还要靠在父亲或母亲的肩膀上;上街总要拉着父母的手……可一上初中,回家之后说声“我回来了”便一头扎进自己的卧室,或一个人静静地坐在电视机前;不再主动与父母说话;上街时拒绝父母牵着他的手&hell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如何控制孩子的愤怒 孩子的愤怒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的情绪,我们不应否认或压制它。当然,我们也不希望孩子随意地发泄愤怒,以至于培养出一个“暴君”来。下面介绍几种方法,帮助家长理解并接受孩子的愤怒,并协助孩子用积极的方法引导自己的情绪。 1.了解情况,表示理解 当发现孩子生气的时候,家长首先要问清楚原因。有时孩子表达不清,需要成人的提示来回想自己生气的理由,如:“你是不是不舒服?&rdqu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好孩子夸出来,坏孩子骂出来 为孩子的行为树立一个简单的目标,要明确你鼓励什么样的行为、反对什么样的行为。让我们来看一看一位家长,他想让孩子帮着多干些家务,总是特别留意在孩子,比如:替他拾起衣服,就给孩子一个微笑或者一句赞赏的话。当孩子不跟他合作时,就丝毫不予注意,因为这样一个行为是在制止之列的。当然,对一个孩子有鼓励作用的做法,并不一定适用于另一个孩子。了解这一点也很重要。你可以奖他几个硬币或者请他吃一顿,也或者让他选择一个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儿子送给我的最好礼物 去年母亲节,9岁的儿子神秘地把我叫到他的房间:“妈妈,我要送你一件礼物!”我问:“什么礼物?是你考试得了100分?”“不是,现在还没考呢。我送给你一件新衣服。”儿子说完,便从书包里掏出一件漂亮的连衣裙。 “这条裙子多少钱?”我又问。“售货员阿姨说138元。当她听说我是给妈妈的礼物,她只收了我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