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不正确的七种“威信” “现在的孩子真是越大越难管教了,你说一句,他顶你两句,好像还是他有理”“可不,现在在孩子面前很难树立父母的威信,我有时管管他,他还说,这个你不懂。听了真让人生气……”从这两位父母的烦恼中,可以透视出大多父母的烦恼。我们不仿从父母自身找一下原因。 我们征询了几位父母的观点,同时也希望您把自己的观点告诉大家。 观点(一) 知已 少年心理 2020-06-07 hisen
换个角度看“调皮孩子” 心理学研究证明,“调皮孩子”和“优秀孩子”所具有的不同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对他们的态度。作为教师应该尽量克服这种影响。 如果教师把“调皮孩子”看成是有自尊、有感情、与他人平等的人,就能够理解他们同样渴望老师的表扬和关注。如超超比较调皮,有一天唱歌时,他特别不认真。于是我让他在集体面前独自唱一遍,他说不会唱,我就批评他:& 少年心理 2020-06-07 hisen
孩子们,危难的时刻不要哭 ——在地震76个小时之后,一个叫做曹健强的东汽中学高二年级的男孩子,用他的微笑对着死神挥了挥手,说了一声:“No!”他用无法想象的毅力向世人证明了,即便是在如此危险和艰难的环境下,坚持和乐观是多么有力的强心针。—— 孩子们,危难的时刻不要哭 这是我刚刚看到的一个报道。黄金72小时的救援时间已经过去了,但是,奇迹在出现,生命的顽 少年心理 2020-06-07 hisen
育儿的49条经典总结 这简短的49条,虽不能说句句精辟,但仔细品味,每一句都有它的道理,内容如下: 1,孩子不需要太聪明,太锋芒毕露,我觉得那不是好事;关键是良好习惯的培养; 2,环境很重要,自己要做得正。 3,不要轻易养成一个坏习惯,那样你会发现,纠正一个坏习惯的时间会是2倍,3倍于养成习惯的时间;不要因为一时眼前的短暂利益妥协,随便就给孩子引入新的不良习惯,比如因为孩子不吃饭,就开电视让孩子看,来达到多喂几口饭的目 少年心理 2020-06-07 hisen
家有小人对着干! 你让他干什么,他偏不干什么!是的。这个小家伙现在已经不把你们这些当爸爸、当妈妈的放在眼里了,他喜欢说的话是“不!”他喜欢的表情是酷,他喜欢坚持他的想法,并且跟你干到底! 频频发生“对着干”事件—— 我的同事最近总跟我唠叨着一件郁闷的事情:“我家那对活宝见鬼了,最近总是跟我对着干。知道吗?他居然不让我收拾他的玩具,大 少年心理 2020-06-07 hisen
要做引导者,不做指导者 在亲子关系中,父母千万不要高高在上扮演“指导者”的角色。父母应该是“引导者”,和孩子互动。指导者,顾名思义,就是不断的给孩子下指令,要他做这做那,强迫孩子按照父母的标准行事,久而久之,孩子对父母肯定会产生恐惧的心理。引导者则以开放式的态度,聆听孩子的心声,体会孩子的需要,鼓励孩子表达出内心的感受,并且以平等的态度去思考孩子的想法,这样的亲子互动,才会 少年心理 2020-06-07 hisen
注意给孩子留面子 所谓自尊心,是指个人要求得到他人或集体尊重的情感。有的人以为小孩子不懂事,哪有什么自尊心,其实不然。有一5岁女孩,在一次幼儿园排练节目时,被老师淘汰了,老师当时没有注意自己的言行。随便地说:“你回班上去吧,老师不要你了”。而给孩子的印象是她被老师赶出来了。结果,在其他孩子的讥笑下,这个5岁小女孩哭着说:“我以后再也不跳舞了”。显然,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了 少年心理 2020-06-07 hisen
做动脑筋的父母,以智能育智能 每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头脑灵活,智力发展良好,而专家表示:实现这一愿望的重要前提是“父母要爱动脑筋”,以自己的智力活动促进孩子的智力发展。 遗憾的是,现实生活中,许多父母经常居高临下地教育孩子“多动脑子”、“好好用功”、“别笨头笨脑”,而忽略了“以智能育智能”这一重要规律。 据 少年心理 2020-06-07 hisen
国外如何养育0到4个月婴儿 当你低头看着睡在你怀里的新生儿时,你会情不自禁地感到抚育婴儿的工作是多么神奇。但不久,这种神奇就对会你的新生活形成冲撞。 国外如何养育0到4个月的小婴儿 对妈妈来说,宝宝的一举一动都能引起母亲的注意,是不是宝宝饿了,还是困了或病了,对一个初次养育宝宝的母亲来说一切都得自己摸索。 对爸爸来说,这种经验不同寻常,但每一瞬间是紧张的。他毕竟是个小孩子,并且完完全全依靠你。你可能感觉到一种势不可挡的柔嫩感 少年心理 2020-06-07 hisen
父母不妨多背背孩子 专家指出,背孩子作为一种育儿的辅助手段,不但不会伤害儿童的躯体四肢,也不会影响孩子的睡眠;相反,由于婴儿同母亲的密切接触,还会给孩子的生长发育带来两大益处。 第一,使脊柱正常发育。刚出生的婴儿脊柱几乎是垂直的,但正常成人的脊柱呈“S”形,具有颈、胸、腰和骶四个生理弯曲。脊柱的生理性弯曲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承担起维持正常的立位姿势,平衡肢体运动、负重、运动缓冲震荡和保护脊髓等。 少年心理 2020-06-07 hisen
孩子需掌握四招拒绝艺术 巧用激励机制。 孩子大多在两岁半以后就能体会到有玩伴的乐趣,到4岁左右尤其喜欢和小朋友玩合作性游戏,一旦找不到玩伴,孩子会感到无聊、失落,有的孩子甚至会说:“没有小朋友,一个人玩多孤单呀”一类的话。 但是,即便是跟自己最“要好”的朋友,孩子也不希望时时彼此交融,而是要保持各自的独立性。就像阳阳和依依形影不离,可两人玩做饭的游戏时不停地发生争执,原因是 少年心理 2020-06-07 hisen
要做宝宝好奇心的保护神 宝宝一出世,就对整个世界充满了好奇,作为父母,你是理解、支持?还是厌烦、阻止呢?请不要在不知不觉中泯灭了孩子的好奇心与探索欲望,而应精心保护,才能将孩子的潜能更好地激发出来。 好奇心需保护 0—3岁的宝宝,好动、好摸,有的宝宝会采取一些比较过激的行为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比如砸坏玩具、拔出花草、捞起金鱼等等…… 孩子在实践中体验并积累经验,损坏些物品是为了获得 少年心理 2020-06-07 hisen
女儿 我现在已是五个儿女的父亲了。想起圣陶喜欢用的“蜗牛背了壳”的比喻,便觉得不自在。新近一位亲戚嘲笑我说,“要剥层皮呢!”更有些悚然了。十年前刚结婚的时候,在胡适之先生的《藏晖室札记》里,见过一条,说世界上有许多伟大的人物是不结婚的;文中并引培根的话,“有妻子者,其命定矣。”当时确吃了一惊,仿佛梦醒一般;但是家里已是不由分说给娶了 少年心理 2020-06-07 hisen
独立的孩子拥有心灵的自由 爱,首先是一种感觉,一种细微的情感,一种心的投向和归属,那投向中的一种安全感,自由感,轻松感,幸福感,一种完整、被解救的感觉。 爱,其他是一种给予的幸福,因为你曾感受过爱,知道被爱的感觉。这给予,就是独立的内涵。 我觉得,我朋友的经验给我一个自信心,任何人都可以改变,只要你能寻找到一个爱你的人。我觉得人如果是快乐的,那情景会怎么样?比如说:一个孩子快乐的时候他不会搞破坏,一个成年人快乐的时候他也不 少年心理 2020-06-07 hisen
父母不要怕输给自己的孩子 有些自身非常优秀的父母,常常感到苦恼,为什么自己的孩子表现差强人意?而有些出身普通家庭的孩子,父母都是工人或者农民,成绩却比自己孩子要好的多。难道是智力问题,还是疏于管教的原因,抑或物质条件太过优越导致学习动机不强? 如果说是智力因素的话,很难解释的通。因为父母双方都是非常聪明的人,按理说也不可能就把所有的不良基因都整合到一起了;那么,如果说是疏于管教的话,他们往往发现自己管教的越多,孩子的表现越 少年心理 2020-06-07 hisen
要让孩子输得起 有一名老教授的儿子,从小学到高中不仅学业一直名列前茅,其他方面也甚优,他从来就没输过。然而上了重点大学之后,在众多的尖子生中很难再独占赘头,他输了,但没有输得起,就因为考试分低,学校要他留级,他就离校出走了。某市重点高中高考落榜的学生中有四名服毒自杀,后因抢救及时才获救。现实生活中,除这些遇挫折而自杀、出走的典型事件外,青少年中其它心理问题的发生率也很高,在独生子女身上尤为突出。究其根源,这种结果 少年心理 2020-06-07 hisen
几件难忘的事 父亲又皱着眉头俯身在拾地上的碎纸屑了。其实他从不追求房间的过份清洁,家具也不讲究,但求实用大方。地上也并不是点尘不容。可是他讨厌纸屑果壳随地乱丢。对他来说,整个房间大约就好比一个画面,他不能让画面沾染污秽。 我早已知道父亲有这习惯,可是这一天代他拆读者来信,信封头上撕下来的一小条纸失手落在地上。就这么一小条,我也懒得拾起来往字纸篓里丢了。可是一转眼,又劳老人家弯下腰去拾。我不好意思,随口作了一个毫 少年心理 2020-06-07 hisen
孩子受到压抑时的7种语言 孩子受到压抑时的7种语言 不安的睡眠 夜晚对孩子来讲是很难度过的。把婴儿或咿呀学语的孩子和他们的父母分开,他们会很自然地感到焦虑。如果你的孩子长期失眠,那一定是有什么事情在困扰着他。在睡觉前和你的孩子聊天,给他一个机会说出心里话,这有可能会改善他的睡眠。 拒绝吃饭 很多专家提醒父母注意孩子的饮食。如果出现厌食,往往是孩子们的情绪出了问题,父母应认真对待。如果对此忽视,就有可能发展成饮食节律紊乱。作 少年心理 2020-06-07 hisen
增强孩子自尊心的六招 孩子“坏”时希望受到注意,“好”时希望得到赞赏,这不仅能增强孩子的自尊心,而且承认他所做的事情,会提高他的自我价值观念。即使日常生活的一些小事,也可以提醒孩子知道他是可爱的、有能力的。 例如,在全家一起吃饭时,每个人都分享到成功和快乐,使这一时刻成为愉快的聚会而不是约束;孩子遇到困难时给予帮助;每个人都是家人注意的对象,受到别人的关怀和爱;可以经常将 少年心理 2020-06-07 hisen
解读两代人的育儿冲突 解读两代人的育儿冲突 两代人经常会在哪些方面产生矛盾? 当两代人的育儿观念产生冲突时,您是如何处理的? 您是否有两全其美的办法,让矛盾各方都满意? 一方在养育孩子方面有很多传统经验,另一方接受过良好的教育,比较认可现代的育儿理念。在抚养教育第三代的问题上,祖父母辈和父母辈经常会在很多观念以及细节上意见不统一,有时甚至会有相当大的矛盾。 教育冲突 送入园PK待在家 宇轩妈妈(私企文员,孩子3岁半): 少年心理 2020-06-07 his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