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中改变孩子的胆小 有一段时间,我对自己4岁的儿子很困惑,他胆小、做事没有毅力,有很多我不能容忍的缺点。一次,幼儿园邀请父母去参加开园活动,小朋友都在那里大大方方表演,就他一个人缩在角落里不吭声,老师拉他也不上去;别的小朋友都在一起玩,只有他总是牵着我的衣角;搭积木搭到一半时倒了就不耐烦,怎么哄他都不肯再玩下去……凡此种种,令我沮丧不已,可我知道,孩子的可塑性是很强的,一定要相信自己可以改 少年心理 2020-06-07 hisen
请不要和你的孩子分离 如果有机会, 我想告诉每一个父母: 爱你的孩子, 请不要离开他! 从“留守儿童”说起 初春的一个晚上,我和《心理访谈》的栏目组、北大心理系的专家,聚集在北京西北的一个小咖啡馆。我们谈论到目前中国农村普遍的问题,父母外出打工,把孩子留给家里的老人,这些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已经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心理学上已证实儿童期和父母分离是造成日后“分离焦虑症”的重要原 少年心理 2020-06-07 hisen
10条一定要打破的规矩 父母每天必做的“功课”包括督促小家伙按时上床,保证每餐的营养全面以及教育孩子品德高尚……谁都知道,没有什么投机取巧的方法能帮助我们养育出身心健康的宝宝。 但是,我们的问题在于:到底怎么才算是完美的孩子呢?要知道,有些时候,偶尔踩线或者违规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就请跟随我们建立一个良性的“无政府状态”吧,打破10条老规矩! 少年心理 2020-06-07 hisen
得卢斯比的小丑 8岁那年,我随妈妈离开了爸爸,然后去了英国。虽然他曾经严厉的管教我,但我固执地认为,他是世界上最好的父亲。所以,当母亲在英国念完了她喜欢的学位并嫁给了一个长满络腮胡子的英国男人之后,我从来都不觉得那个男人是我的父亲,而我唯一的父亲,已经离开。我从不对他笑,也不对他哭,我只是有礼貌地、拘谨地与他共同生活。我已经习惯,并且这习惯无法改变,它整整维持了六年。 14岁那年的冬天特别冷,11月末的时候,圣诞 少年心理 2020-06-07 hisen
用精神宠爱孩子 2000年,我有了女儿cloria。我把她视若珍宝,她娇柔美丽的样子让我恨不得把钱都花在她身上。她还不会走路,我就给她买了6O多双名牌童鞋。当时我先生看不过去,对我说:“你这样宠孩子是不对的。”我反驳道:“钱不是用来花的,是干什么的?”他说:“光知道用物质宠爱孩子,不是好母亲,好母亲应该用精神宠爱孩子。”我听后,觉得自己是有些 少年心理 2020-06-07 hisen
同情的话语:妒忌的消除 在正常的情况下,年龄和性别差异可能会导致兄弟姐妹之间产生妒忌。哥哥遭到妒忌是因为他有更多的特权,更独立;宝宝遭到妒忌是因为她受到更多的保护。女孩嫉妒哥哥是因为他似乎有更多的自由,男孩嫉妒妹妹是因为她似乎受到更多的特殊照顾。如果父母根据孩子的性别差异,给予特惠照顾,而不是出于孩子自己的需要,那么就会产生危险。 那些受到父母特别关爱和礼物的孩子经常成为受害者,就像下面这个故事一样。在生了几个男孩之后, 少年心理 2020-06-07 hisen
初为人父问题多多 初为人父,好多陌生的问题缤纷而至:宝宝哭了,宝宝尿了,宝宝磕到、碰到了,堆积如山的尿片、形状不同的奶嘴……这些从天而降的问题真的让我晕,故向已为人父的老兄们告急,请教我该怎么办? 初为人父问题多 告急1:那么小的宝宝居然打那么大声的嗝,他打嗝我怎么办? 救急1:当然,人有几急嘛。宝宝虽小,但绝对有大声打嗝儿的权利!而且,通常他们会在吃完奶“酒足饭饱&rdqu 少年心理 2020-06-07 hisen
怎样培养孩子之间的友谊 孩子之间的友谊是在共同活动和交往中逐步建立和深化的,成人可从以下几方面帮助培养孩子间的友谊。 1、创设交友环境,使孩子在与伙伴在交往中产生友谊。 多数孩子是很乐意与同龄伙伴相处的,家长应鼓励孩子多结交朋友,带领孩子到亲友、邻居、同事家去做客,让孩子与同龄的伙伴一起游戏。也可以请小伙伴到自己家里做客,家长可在家里提供游戏场所,购置一些图书、玩具,组织好们们一起游戏和活动。如果有条件,应让孩子尽早入幼 少年心理 2020-06-07 hisen
家长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 独生子女在享受更好的照顾时,也承受着更多的压力。他们往往会遭受来自过度保护、过重压力、过高要求的打击,而其源头正是父母不正确、不科学的养育观念。一些父母喜欢把自己小时候的经验生搬硬套在儿女身上,这会给孩子的成长平添烦恼,有时还会影响孩子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发展,给他们日后的生活带来不利。马骏杰/文 误区1 孩子必须听从父母 生活就是一本教科书,许多事情在父母尚未注意到的时候,孩子们早已了解并且 少年心理 2020-06-07 hisen
高手老妈用智慧教育孩子 只要你认真观察,你就会发现孩子是天生的学习者。他们不仅接受你教给他们的东西,而且还会有意或无意地模仿你的语言和行为,有时甚至是思维方法,他们会去观察他们所能接触到的一切事物,并迅速地将它化为己有。一滴水,一粒沙,一朵鲜花,在我们眼里再平凡不过的东西,在他们那里却变成了一个个具有无穷奥秘的魔法球。所以每当宝宝满脸稚气地向我提问时,我经常会想,到底是谁启发了谁的智慧呢?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他之所以 少年心理 2020-06-07 hisen
周国平:教育的七条箴言 何为教育?教育中最重要的原则是什么?古今中外的优秀头脑对此进行了许多思考,发表了许多言论。我发现,关于教育最中肯、最精彩的话往往出自哲学家之口。专门的教育家和教育学家,倘若不同时拥有洞察人性的智慧,说出的话便容易局限于经验,或拘泥于心理学的细节,显得肤浅、琐细和平庸。现在我把我最欣赏的教育理念列举出来,共七点,不妨称之为教育的七条箴言。它们的确具有箴言的特征:直指事物的本质,既简明如神谕,又朴素如 少年心理 2020-06-07 hisen
2~5岁孩子的约束训练 2—5岁的孩子懂得了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时,家长要对他们不好的表现给予惩罚。如果他还是要乱碰东西,你可依次采取以下办法: 一、明确是非。非常明确和严肃地告诉孩子可以做什么事情和不可以做什么事情。 二、预备替代物。出门前为孩子准备一件玩具或一本书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三、坚持到底。如果孩子坚持要乱碰他喜欢的有危险的东西,家长要把孩子的手抓住,严肃地说:“不行。&rdquo 少年心理 2020-06-07 hisen
你能当一个好父母吗? 是什么力量使得孩子与父母如此相似?仅仅是生物性的遗传吗?还是亲子间互动的影响?孩子会继承我们的性格吗?孩子会重蹈我们命运的覆辙吗?当我们看到孩子和父母之间的这种相似性时,当下最关心的焦点是,自己是否能当个好父母? 回顾童年:没有好父母,难当好父母 心理学家在灵长类身上做过“代养母亲”的实验。将幼小的猿猴与母亲分开,由绑有奶瓶及包裹着绒布的傀儡妈妈“养育&rdqu 少年心理 2020-06-07 hisen
改变宝宝受挫折的情绪 (一)明了宝宝受挫之原因 当发现宝宝闷闷不乐时,大人可以协助宝宝找出其不快乐的原因。对于许多较为内向或是不善言词表达的宝宝,大人可让宝宝以说出、画出或是写出的方式表达自己心中的感受。 (二)不要过度保护孩子 当宝宝遇有挫折的情境时,大人不必急于立即插手协助,许多大人因为心疼孩子而过度保护孩子,却使宝宝丧失主动学习的机会。例如:于孩子间的争吵过程中,大人可在旁观察而不需置身于其中排解纷争,这样可让宝 少年心理 2020-06-07 hisen
非常感动 - 擎起尊严 世上永远有两种人:一种人像小麦,风吹过倒下后便不再起来;另一种人则像燕麦,风吹过倒下后,还会坚强地站起来。 父亲永远属于后一种人。 那是我记忆中最冷的一个冬天。 那个冬天,我最亲的妈妈因病医治无效而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那个冬天呵,所有的企盼,所有的笙歌,都凝固成世上刻骨铭心的两个字:思念。 那一年,我不满十岁,妹妹不满七岁,父亲望着他的四个悲痛欲绝的儿女,只是紧紧地抓住我们一人一只手,不言不语, 少年心理 2020-06-07 hisen
做自己的主人 如果一个8岁的小孩不停的追着你问:“2+2为什么不可以等于5呢?”,你会怎么想? 爱迪生的老师就无法忍受这样“愚蠢”的问题,他斥责道:“爱迪生,你故意搞乱,给我滚出去!” 其实爱迪生只是想知道加法的道理,由于追根究底的个性,一个问题未获解答,他就不会继续作下一道题目。不了解他个性的老师,就把他当作是一位“迟钝&rd 少年心理 2020-06-07 hisen
孩子任性,常是父母逼出来的 儿子鹏鹏刚3岁,我想让儿子和其他孩子一起,学习钻一个蜈蚣形状的长铁圈。儿子先蹲下来,两手紧紧抓着铁圈,两脚慢慢在铁圈里挪动,刚钻了四五圈,可能是整个身体蜷在里面比较累,也可能是他看着地面有点恐高,试图站起来又不能,尝试着往后退却更难,大喊:“妈妈,鹏鹏不钻了!”我说:“不行!不钻也得钻!你太胆小,得锻炼锻炼。”儿子听了,嚎啕大哭。我更加坚定:&ldq 少年心理 2020-06-07 hisen
保护孩子自尊心的小招数 今天的孩子最需要的是什么?是吃、穿、用、玩方面的吗?不是。 是知识吗?也不是。今天的孩子已经学到了许多以前需要到小学才能学的东西。那什么才是孩子最需要的呢?对于中国的儿童来说,他们最需要的是尊重,来自父母的真爱。 要知道娇惯、溺爱或“恨铁不成钢”地指责孩子都不是爱孩子的表现,只有从心底里尊重孩子才是对孩子的真爱。孩子的自尊心就像稚嫩的小苗,一旦受到伤害,会留下难以愈合的伤口 少年心理 2020-06-07 hisen
孩子需要“笑容教育” 三周岁美国孩子的微笑比同龄中国孩子多55.6%;与美国儿童相比,中国儿童发生内向孤僻、焦虑和社交问题的比例分别高出92%、1.3%和138%。"父母不应填充孩子的全部生活,即使是婴儿,也需要一定的独处空间。"-psytopic.com 美国心理学专家琳达·卡姆拉斯在2004年8月召开的第28届国际心理学大会上指出,三周岁美国孩子的微笑要比同龄的中国孩子多55.6% 少年心理 2020-06-07 hisen
弹性变通 犹太人说,这世界上卖豆子的人应该是最快乐的,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永远不必担心豆子卖不出去。 一个法子是:豆子卖不出去,可以磨成豆浆;豆浆卖不出去,可以制成豆腐;豆腐卖不出去,变硬了,就当作豆腐干来卖;豆腐干卖不出去,就干脆把豆腐干腌起来,变成腐乳来卖。 另一个法子:把卖不出去的豆子加水,几天后就可以改卖豆芽;豆芽卖不出去,就干脆让它长大些,变成豆苗来卖;豆苗卖不出去,就再让它长大些,移植到花盆里,当 少年心理 2020-06-07 his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