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让一分是赢家 《孙子兵法》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意思是说善于打仗的人,只有先保证自己不被打败,才能等待机会去战胜敌人。在拳击训练初期,一位出色的教官往往并不急于教学员怎样去击倒对方,而是让他们先学会如何不被对方击倒。在这个世界上,哪怕是超一流的拳击高手,他想要自己不被对手击倒的唯一办法只有一个字——让。 李嘉诚在谈完生意签合同前总是“若有所思” 励志故事 2020-05-22 hisen
毛毛虫,是怎么过河的 一个老总问他迷惘而困惑的下属,你知道毛毛虫是怎么过河的吗? 下属给出了三个答案: 下属说“从桥上过”,老总摇摇头说:“没有桥”;下属说“从叶子上过”,老总说:“叶子被水冲走了";下属又接着说“被鸟吃到肚子里就过河了”,老总强调:“那样的话,毛毛虫就死掉了,也便失去了过河 励志故事 2020-05-22 hisen
自信就是与众不同 瑞士银行中国区主席兼总裁李一,在1988年最初去美国迈阿密大学留学时,学的是体育管理专业。他发现那是“属于富人玩的游戏”,于是在离毕业还有半年时,毅然报考沃顿商学院。 美国沃顿商学院是世界首屈一指的商学院,李一考得并不轻松,前后面试了三次,仍没结果。最后一次面试,他干脆在考场上直截了当地问主考官:“如果我没有被录取,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ldqu 励志故事 2020-05-22 hisen
药水与纯净水 一位成功学大师联手化学家做了一项实验:在某会场内,化学家举着一小瓶药水给台下的人看,并强调说:“这瓶药水是我最新研究出的挥发性极强的液体,现在我要计算药水的挥发性能。当瓶盖被打开后,如果有谁能闻到气味,请一定要立刻举手。”说完,化学家当众打开了瓶盖。 1分钟后,坐在下面的成功学大师率先将手高高举起。随后,只见会场内举起的手逐渐增多,不到3分钟,会场内所有人都将手举了起来。 励志故事 2020-05-22 hisen
一个人的比赛 男孩闭上了眼睛,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他慢慢地从一数到十,才将这口气缓缓地呼出,然后他伸展了一下两臂,他要感觉一下、体会一下、确信一下自己的力量。 富有弹力的运动服紧贴在他身上,凸显出每一块隆起的肌肉。这是个身子骨单薄的男孩,但就十四岁的年纪来说,他已经显得早熟了。他的忍耐力每天都被逼得达到了承受的极限,压力来自父亲苛刻的要求,也来自他自己强烈的好胜心。男孩在他紧张的每一天都挤出时间来训练,他在国内目 励志故事 2020-05-22 hisen
潘石屹:多问自己为什么,生活才会有意义 在我们公司聘请的设计师中,有一位韩国的设计师叫承孝相,他是一个很有想法的设计师。《SOHO小报》上曾刊登过他写的一篇文章,叫《你知道为什么作诗》,其中他写了两个诗人的对话。一个诗人说:“我知道如何作诗。”另一个诗人说:“你会作诗,但我知道为什么作诗。” 这篇文章引发了我好多的思考,由此我们可以一连串地想下去:你会盖房子,我知道为什么盖房子;你会写文章 励志故事 2020-05-22 hisen
永远比对方快一点儿 他毕业于黑龙江某小城市的一所专科学校,自然算不得天之骄子,但好在专业选得还可以:计算机。而他有一个小聪明,知道与其“样样通,样样松”,不如专攻一项做到最好。所以,大学最后一年,他选择数据库作为自己的主攻方向,成绩显著。 毕业前,他到黑龙江的一家公司完成历时三个月的实习。在前两个月里,他做的都是些边边角角的工作,很辛苦,但是丝毫不懈怠。有一次,领导看到他中午累得趴在桌子上睡着 励志故事 2020-05-22 hisen
证明比冠军更重要 曾听到这样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 露丝?弗里斯只要把手里的铅球随便扔出去,哪怕只扔到比自己脚尖稍远的地方,她就能稳获冠军。但在4年一度的“世界大师运动会”的竞技场上,现年100岁的她,却颤巍巍地将一个重约4。08公斤的铅球推出了约4。27米。整个体育馆顿时响起雷鸣般的欢呼,因为许多年轻她数十岁的女子选手,也很少有人能将铅球投出这么远。 露丝所在的100-104岁年龄组中,参加 励志故事 2020-05-22 hisen
做给自己看的广告 老德斯上世纪初来到纽约,定居在46号街,靠收集学校食堂的剩菜剩饭加工成饲料和肥料起家,然后,进军房地产市场,创建了家族企业——德斯公司。 创建之初,他在报纸上做了一条广告,只占一指宽的版面,就一句话“这条街必火”。 绝大多数人搞不懂这条广告是何用意,“这条街”是哪条街啊?朋友问他:“为什么不写‘46号街 励志故事 2020-05-22 hisen
信念是一面旗帜 美国纽约州历史上第一位黑人州长罗杰·罗尔斯,出生在纽约的贫民窟里。 罗尔斯的成功,得益于他小时候的校长皮尔·保罗。1961年,当时正是美国嬉皮士流行的时候,保罗发现这里的孩子无所事事。他们旷课、斗殴,甚至砸烂教室的黑板。保罗想了很多办法,可是没有效果。 后来,他发现这些孩子都很迷信,于是,他上课时,给学生看手相,想用这个方法来鼓励学生。 一次,罗尔斯从窗台上跳下,伸着小 励志故事 2020-05-22 hisen
“借”来的成功 一次,听一位企业家讲课。企业家讲到这样一道题:用1元钱能买两个桃子,用两个桃核能换1个桃子。假如你有1元钱,能吃到几个桃子? 当然是3个,这连一年级小学生都算得出来。 企业家却说,他能吃到4个桃子。 4个?怎么可能吃到4个桃子呢? 企业家说:当吃完3个桃子后剩下1个桃核。这时可以先向卖主借1个桃子,吃完后就有两个桃核了。把两个桃核还给卖桃子的人,不就还了1个桃子吗? “手上剩下的1个桃 励志故事 2020-05-22 hisen
成功只需拐个弯儿 长期以来,所有的励志文章都在激励我们,要坚持到底,要坚韧,成功来自于坚持。但,我认为,在遭遇困境、进入死胡同时,最好灵活转身,谋求新的发展。转身不是回头,只是拐个弯儿而已。 美国孩子不爱吃菠菜,于是乐天的美国人制作了动画片《大力水手》。在动画片中,每当大力水手要动手制服坏人之前,先得吃一罐菠菜。吃完了,立刻变得力大无穷,三拳两脚就把坏人打得落荒而逃。美国人不是简单地告诉孩子们,菠菜有营养,要多吃, 励志故事 2020-05-22 hisen
许多事在成功之前看起来都是那么不可能 一 一次看到一个网络作家写她的写作经历。 初中毕业就到南方打工,在餐厅当服务员,一段时间后觉得打工没有前途,就开始写作。没有顾客的时候,在面前放一本菜单,假装是在研究菜单,然后赶紧偷偷写一段。 她没有电脑,下班要去网吧写,那种小黑网吧,嘈杂,环境恶劣。没有几个钱,每次去都要算算能写多长时间,要写多快,没有时间一字一句地想,写完了就要马上下,不然就得超支。 渐渐地,她的文字开始在期刊上发表,也有了稿 励志故事 2020-05-22 hisen
人生八别 别放弃,坚持就有希望 人生最遗憾的,莫过于轻易地放弃了不该放弃的。人生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的路;只有一条路不能拒绝,那就是成长的路。 别后悔,谁都会做错事 世界上没有永远不犯错误的人。错了,别浪费时间后悔。用过去的错误惩罚自己,是比损失更大的损失,比错误更大的错误。 别伤心,悲伤是短暂的 在短暂的人生岁月中,谁都会碰到生离死别的揪心事。伤心和委屈的时候,可以哭,哭完洗把脸,给自己一个微笑 励志故事 2020-05-22 hisen
金子已经被比尔·盖茨拿走 学校最近组织了一次论坛活动,邀请到的嘉宾是国内一位出色的企业家。在互动环节,同学们自然更多地提到在金融危机中如何更好地就业和创业的问题。 企业家说:“那我提出一个问题,看在座的同学们怎么回答。假如一条大河的对岸刚发现了一座大的金矿,但是河水很深,而你们又不会游泳,你们又渴望得到一大笔财富,那你们该怎么办呢?” 有人说:“绕到河水浅的地方再过河。” 有 励志故事 2020-05-22 hisen
灾难的头顶是天堂 她生在洛阳市吉利镇,美丽和智慧足以让她要风得风要雨得雨。18岁时,她遭遇意外,手术后,失去了下半身,成为坐轮椅也难的高位截瘫女。 爱她爱得死去活来的男朋友在她截肢前去过医院3次,截肢后失踪了。 死过、哭过之后,有一天,她怒喊道:“我不死了!你们都走开!走开!” 监护和亲人们只好走开,她的叫声太可怕了。就在那天,凡看见她的人都震撼了——她要自己把轮椅摇 励志故事 2020-05-22 hisen
哈佛,凌晨4点半 哈佛大学图书馆有这样一条馆训:“现在睡觉的话,会做美梦;而现在读书的话,会将美梦变为现实。”我到美国旅游时,首站就选了哈佛大学。而参观哈佛大学的第一件事,就是到维德勒图书馆。 维德勒图书馆藏书345万册,是哈佛大学100多座图书馆中极为普通的一座。然而,这座普通的图书馆却极不寻常。 由新英格兰红砖砌筑的坚实墙体外,耸立着两块石碑,其中一块的碑文是:“维德勒,哈佛 励志故事 2020-05-22 hisen
命运,不是用来抱怨的 一大早,我就接到姜展同学母亲的电话。“他最近总是抱怨自己命不好,不想参加高考了。我们做父母的根本没办法和他沟通,希望老师能给想想办法。” 到学校后,几个老师又不约而同地向我反映,除了姜展,还有几个同学也有点“消极怠工”的架势,但姜展的智力还是不错的,只要继续努力,考一个大学不成问题,主要是心态要调整。我觉得有必要“整理”一下班 励志故事 2020-05-22 hisen
在败局中寻找商机 2014年1月23日,微软公司创办人比尔·盖茨受邀来到挪威参加一档脱口秀节目。 盖茨之所以欣然前往,是因为他希望借这档收视率极高的电视节目,宣传自己正在参与的慈善事业。然而,节目开始后,盖茨发现自己全然没了掌控财富的那般潇洒。主持人弗莱德瑞克·斯卡语出幽默、犀利,步步“紧逼”,自己则如大海中失去了航向的一叶小舟,连连落败。 “盖茨先生 励志故事 2020-05-22 hisen
一吨重的成功 尼尔·弗格森是英国公认的“神童”,他的研究领域横跨历史学、经济学与政治学,不到30岁就被牛津大学聘为研究员,40岁时被《时代》周刊评为“影响世界的100人”之一。 尼尔·弗格森取得那么大的成绩,离不开他的勤奋。 在罗斯柴尔德家族史研究中,为了写好《罗斯柴尔德家族》一书,他和助手们认真查找资料,不断地写,不断修改,如此反复简 励志故事 2020-05-22 his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