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指导2月宝宝育儿要诀 ①让宝宝生活得逐渐有规律。 ②你的声音、笑容的爱抚。 ③每天俯卧抬头半小时以上。 ④每天将宝宝睡的位置变换几次。 ⑤追视移动物体,触摸抓握各种玩具。 ⑥逗引发音。 ⑦户外活动,“三浴”与婴儿体操。 ⑧生长发育监测。 ⑨早期预防肥胖症。 ⑩母亲的育儿态度。 母亲的育儿态度,最常见的两种极端现象便是溺爱和冷漠两种,母亲是婴儿身心发展的最大支柱,决不应当有上述的情况发生,以自然温和而充满爱意的方式对待婴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中国父母六大矛盾家教 有一位教育工作者说,“如今孩子们在成长中承受着许多矛盾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教化。”看看我们身边的家长和孩子,这样的问题确实随处可见:家长们在告诉孩子什么是对的同时,自己却总在做一些“错事”…… (一)“言教”与“身教”的矛盾 在做人上,现在的孩子处在“言教&rdqu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条件优越了为啥还不听话? 条件优越了为啥还不听话? 问:我儿子今年12岁了,家里的生活条件很好,我考虑我和他爸爸是靠一步步的奋斗才到今天这一步的,也深知知识对人发展的重要性。所以,我给他请了很多的家教老师,给他上一些辅导班,还让他学习钢琴、书法、跆拳道等等。而且,孩子一直吃的穿的都比其他孩子好。让我苦恼的是,虽然我们对孩子很好,但是他的脾气却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大,我该怎么办呢? ——一位烦心的妈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帮孩子建立一个情商工具包 孩子的情感智能越来越受到父母的重视,让孩子学会一些基本的情感技巧,如乐观、自信,建立积极的做事态度等等,对于他日后的人生至关重要。 工具NO1:冷静下来 对于幼小的孩子来说,他的情绪反应往往来自身体,而不是情感方面。身体健康的孩子,较少有极端情绪反应,更会擅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充满活力。 让孩子学会冷静下来,能够很好的掌控自己的思想、情感和需求,可选择孩子最轻松的时候进行,这时的孩子更乐于去尝试一些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社交恐怖症起于青少年期 一篇题为《视线恐怖症 缠了她17年》的报道见报后,受到了读者的广泛关注。很多读者打来了咨询电话,有的表示自己也有同样的病症,有的讲述了自己社交时的心理困惑、还有的家长察觉到孩子有一些心理问题甚为忧心。其实,这些都是社交恐惧的一种表现,对此,第四军医大学心理学教研室施旺红教授认为,面对心理疾患,最重要的是敢于正视它,然后积极地进行治疗调节,这样才能让心灵重获阳光。 ■溺爱孩子也会导致不良心理产生 患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家长巧断孩子与老师的官司 青青与老师的“官司” “妈妈,老师不好。”这是青青从幼儿园出来跟妈妈说的第一句话。妈妈简直大吃一惊。“老师怎么不好了?”妈妈满心惶惑地追问青青。“老师不给我玩玩具。”青青噘着小嘴,泪珠儿滚滚。“老师给别的小朋友玩玩具了吗?”“给了,就没给我。”“你找老师要玩具了吗?”“要了……老师……不给我。”青青更委屈了,小肩膀一耸一耸的,哭得上气不接下气。妈妈的心里开始酝酿一股怨气。这老师怎么回事儿?青青到底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颜色使孩子聪明 儿童的健康状况和智力与遗传、营养及教育有关,这是人所共知的。可您是否知道,孩子居住环境的颜色对其智力的开发也是有影响的呢? 慕尼黑一心理学家花费了3年时间研究环境颜色对儿童学习、智力的影响。他挑选了一些天花板较低的房间,把共墙壁分别漆成不同的颜色,然后让孩子们在不同颜色的环境中玩耍、游戏和学习。结果发现,在那些所谓颜色“好看”的房间里(如淡蓝色、黄色、黄绿色和橙色),孩子们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父母拿懒惰的孩子怎么办? 通常懒惰包括两种情况:懒于做事和懒于思考。俗话说:“父母越勤劳,孩子越懒惰。”这句话并非无的放矢,很多事情往往是相互牵制的,父母过于勤劳,孩子自然变得懒惰,因为事事有父母代劳。 张老师的小叮咛 父母从小过于呵护、疼惜孩子,不肯让孩子动手做家事,事事包办……过度保护的结果,其实是剥夺了孩子学会自己动手做的权利,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养成懒惰的坏习惯。爱因斯坦说:“勤奋是世界上一切成就的助产士。”聪明的父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大人 一定都要让着宝贝吗 孩子的自私正是完全以孩子为家庭生活中心而造成的不良后果,特别是在几代人共同生活的家庭经常会表现出来。 在婴幼儿心理发展过程中,从2、3岁开始要经历一段"自我中心期",即认识事物完全从自我角度出发,不会想到其他人,在这一阶段,他们在语言上分不清“我、你、他”,行为上完全不管周围环境和条件而任意行动。 所以,经常发生争抢东西互不相让或不吵架直接动手的现象,随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家庭中的蒙台梭利教育 将蒙台梭利教育充分地运用于家庭教育中,可使孩子尽早受到蒙台梭利教育法的熏陶,渐渐成长为身心正常发展,具有独立能力,充满活力、充满自信、充满情感、遵守纪律、求知欲旺盛、有自我学习能力和创造力的优秀儿童。父母如何才能更好的帮助孩子呢?下面提供几个要点: 1.准备一个适合孩子安全活动的空间并提供和孩子体格相当的优质的、美观的实物,满足孩子喜欢使用和成年人一样物品的愿望。 2.家庭中应过着有规律的生活。在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托班宝宝的适应性坡度 二岁幼儿进入幼儿园是他们走向集体生活和学习的第一步。在刚入园的一段时间中,幼儿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适应性“坡度”,这种坡度表现在幼儿不能适应集体生活的合作与分享、对家人具有强烈的依赖性,不能单独进餐或偏食、挑食,有午睡障碍,甚至不会好好地走路等等。而现在这种“坡度”呈现出逐年加大的趋势,教育者的素质和教育观念等方面的提升有了质的变化,而这种变化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为幼儿的入园适应性坡度的降低创造着条件。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怎样消除孩子的自卑感 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孩子有自卑感,对自己缺乏信心、瞧不起自己、总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无法赶上他人。作为父母很关心一个问题:如何帮助孩子克服自卑感呢? 一、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及时予以鼓励。每个孩子都有一定的长处,也都有他的短处。作为家长,在生活当中要注意并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和点滴的进步,并不时失机地给予肯定和表扬。这样会增强孩子取得更大更好成绩的信心。 二、不要奚落、贬低孩子。有些家长爱用大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喂饭,带给孩子全方位伤害 孩子吃饭不好,给小儿喂饭自然便成了父母的职责。在父母完成职责的时候,也谱写出一部喂饭辛酸史:时而,孩子在前面跑,父母或祖辈拿个碗在后面追。一会儿,父母觉得累了,于是强行将孩子固定起来,一调羹一调羹往他嘴里塞饭。为此,父母除了无奈之外,还是无奈。 喂饭要喂到何时才能停止,什么时候才能让孩子自主进食,苦难何时是个头啊! 给孩子喂饭也是无奈之举,许多父母给孩子喂饭,无非是孩子不肯好好吃饭,为了不让孩子饿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怎样克服学生的自卑感 小刚刚刚由普通中学进入重点中学,他常常感到自己与周围的一些同学有明显的差距,总觉得自己处处不如别人,事事比别人要差,对自己的学习没有自信心,觉得自己再怎么努力也比不上别人,有什么难题也不敢问别人,学习上主动性降低,导致学习成绩日渐下滑,自己也非常的痛苦和失望。 小刚现在的心理状况属于"自卑心理",即对自己在学习、生活、工作中感到自卑,对自己没有自信心,发挥不出自己的能力。 自卑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孩子也要学习独处! Irene和汤志伟这对名人夫妻,打从孩子出生,就以认真的态度来教养孩子。本刊特别请Irene以她一路走来的经验,与所有家长们分享她的“教养法宝”。 每到暑假,许多爸妈总是忙着为孩子安排各种才艺课程。从绘画、音乐、戏剧、律动,再到最近热门的读经班、全脑开发或快速记忆学习等,名目多到数不清。 学习过度‧孩子问题多多 经济状况较佳或是孩子年纪较长的,甚至安排到海外参加各式夏令营。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中国式家长的十大特征 子把父当马,父望子成龙,可怜中国父母心!舔犊之情,不能不令人感动,然而舔犊的方式,恐怕尚待改进! 纵观中国的家庭教育之弊,放纵者有之,溺爱者有之,施暴者有之,粗略的划分一下,大致有如下类型: (一) 模具制造型: 持此类教育方式的家长, 大有人在。此类家长,属于自以为是之人,总以为自己的想法不会错误,总以为自己是爱孩子,为孩子好。对孩子的要求极严,孩子的举手投足,都给予详尽的指示,从生活习惯、活动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根据孩子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每个孩子是不同的 妈咪的苦恼 枚蓝正经历着煎熬。她在考虑女儿姗姗的培养方向。邻居家的豆豆刚过完4岁生日,就把“沉重”的钢琴搬回了家,随后请了钢琴老师。从此,豆豆家传出了单调的钢琴练习曲。在此之前,豆豆的妈妈还斥“巨资”让豆豆参加一个有名的英语学习班,好像两年下来要花掉8000块钱。还有,豆豆是一家早期教育机构的会员,每月都会寄来一些开发智力的玩具。此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歌声和童话陪孩子走出灰暗 最近,心里一直很难过,也一直在考虑为灾区的老师和孩子们做点什么。我知道,当务之急是救人,但我们无法像解放军一样到灾区一线去帮助他们,只能为他们祈祷与祝福。 作为一个教育学者和心理学者,从专业的角度首先想到的是心理援助问题。根据有关研究,在地震灾害或者其他重大的灾难以后,至少有50%的人口会遭受心理创伤,而高达67%的幸存者会有持续的心理困扰,而且,这样的心理创伤会拖延很久,一般而言,需要12个月才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幼儿爱说慌与品质划等号? 很多父母对自己的孩子都有一个错误的认识——他们认为自己的孩子已经长大了,懂事了,不再是个小宝宝了,所以孩子们应该很明白自己说的话是事实还是谎言。其实不然!事实上,说谎是孩子们成长过程中的一个正常现象。相信看完以下对孩子说谎问题的分析和解释之后,父母们就会松一口气了。 请不要轻易将谎言与孩子的品质划等号,因为谎言有时只不过是幻想,或者孩子小小的如意算盘。 幼儿爱说慌与品质划等号? 5岁以下的孩子常常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必须教会孩子的六件事 1、开心 一个人首先要开心,如果连开心都做不到,那什么也谈不上了。有人说,有些时候为了达到某个目标而暂时忍耐痛苦,虽然不开心,但是也很有意义。其实,为了一个目标而忍受的一些东西,并非不开心,他可是身体上苦一点,情感上孤独一点,但是他的内心并非不开心,因为有希望在安慰和召唤他。真正的不开心就是对自己的彻底失望、被动的屈辱和内心不可挥散的空虚与恐惧。 没有谁愿意不开心,为什么还有太多的人拥有很好的生活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