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能“讲述”宝宝的性格 软件工程师李嘉有一对中加混血的小孩,作为一名细致的妈妈,她发现了这一奇特的现象:每个孩子似乎都有自己无意识的色彩偏好,孩子们玩的24色橡皮泥、36色绘画水笔,总有一两种色彩早早需要“补仓”;去童装柜台买衣服,款式再怎么新颖可爱,售货小姐也无法说服孩子接受他“意料之外”的颜色。比如李嘉的女儿,特别归避红橙色,连橙色的袜子也不肯穿,她喜欢的颜色,第一是绿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和宝宝说话为何充耳不闻? 很多爸爸妈妈都曾向我咨询过一个很常见的问题,就是在家跟2岁以上宝宝说话的时候,宝宝经常都会有不回应的情况。这类现象的出现,一方面颇让父母的权威感受到威胁,另一方面又很担心是不是宝宝有什么问题。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几个小案例。 案例一:灵敏的过滤耳 在这个星期一,大卫爸爸一大早就来找我,说大卫在家里最近经常出现一种现象:在爸爸妈妈跟他说话时,他都像没听见似的,不予理睬。爸爸妈妈很担心,大卫会不会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父母与孩子沟通六大技巧 在父母和孩子沟通的过程中,要注意几个方面: 1、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父母要相爱 有的父母忙于工作,只是把家庭当作休息和睡觉的地方,有的父母在家中说一些消极负性情绪的话,如对社会不满等,孩子在青少年时代常常感觉不到快乐,也会出现消极抑郁情绪。父母之间感情冷淡甚至出现争吵等不良家庭氛围都会给孩子的情绪带来不良影响。 2、父母要关心自己 有的父母自己有抑郁、焦虑的情绪,在和孩子沟通的过程中,无法理解孩子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儿童胆怯的原因是什么 1、自尊心受挫 家长不恰当的批评和指责造成孩子怀疑自己的能力而变得胆怯。还有一种情况是,对孩子一些生理上的毛病或不良行为习惯,家长采取了责备或取笑的方法,也会挫伤其自尊心,使他们形成胆怯心理。 2、 交往欲受抑制 孩子出生以后,需要与别人交往,首先是父母,然后扩大到亲友、邻居和小伙伴,并由此逐渐产生出和别人交往的欲望,因此,组织合理的交往活动非常重要。如果家长整天把孩子关在房间里,就会影响孩子心理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父母关系紧张孩子精神负担 1、父母关系紧张。父母感情不和、常年争吵不休、家庭气氛紧张,使孩子生活在恶劣的氛围中,孩子的身心备受摧残,情绪消沉,烦躁不安,无心致力于学习。 2、父母脾气暴躁。孩子常是父母坏脾气坏性格的受害者,孩子整日胆战心惊 ,极易产生变态心理,日后孩子的坏脾气坏性格也会逐渐形成。 3、父母的不良习惯和嗜好 。一些家长认为这是小节小事,其实这对孩子的影响是深远的。如酗酒、吸烟、赌博、懒散 、不讲卫生等都是孩子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女儿对妈冷 溺爱惹的病 “都说女儿是妈妈的小棉袄,可是我的女儿为啥不知道心疼我呢?”30日,家长赵女士伤心地打来电话说,上星期三,下班回家的路上,她不慎扭伤了脚,脚肿得很厉害,不得不在家卧床休息。快过年了,读高中一年级的女儿也放假了,想让女儿帮着她干点家务活,女儿不仅一动也不动,还发脾气。 赵女士说,女儿的学习成绩很好,长这么大,她对女儿照顾得无微不至。平日里,只要女儿能好好学习,家务活她全包了,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孩子学电脑太早对心理不利 心理学家认为,儿童的心理发展有特定的“关键时期”。对于4-7岁的孩子来说,正是发展社交能力的阶段,通过与年龄相仿的友伴一同玩耍及参加社会化的活动,可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提高他们适应社会的各种能力。如果这时硬要孩子学电脑,过早地让他们与冷冰冰的机器打交道,难免会对他们的身心发育产生不良影响。 另外,对4-7岁的儿童来说,学电脑也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因为,如果有志于从事电脑专业工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别让宝宝产生心理危机 “我的宝宝总是抓住我的头发才能睡得着。”“可不是,我的宝宝睡觉时总要吮吸着自己的胳膊才行,怎么改也改不过来。”很多年轻的父母在一起交流的时候都发现,自己的宝宝有些很怪异的行为习惯。面对这些怪异的行为,父母们不知所措,更不知道该如何去纠正这些习惯。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儿童心理学硕士、陕西省妇幼保健院儿保科主治医师高雪婷大夫。 ■发生原因寻求自我安全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怎样让孩子平安入托 不少宝宝开始上幼儿园时都会哭天抹泪的。在家时不是妈妈奶奶照看,就是妈妈姥姥呵护。现在一个人去了幼儿园,当然会不适应。如何让宝宝尽快喜欢上幼儿园的生活呢?我们约请了几位“过来人”妈妈,说说她们是如何和宝宝一起度过这个“艰难时期”的。 全家动员,女儿爱上幼儿园 女儿终于成了一名幼儿园小朋友。 此前已经听到许多关于小孩刚上幼儿园如何哭闹的故事。所以在女儿上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父母是孩子独立的辅助者 孩子们会很自然地变得独立起来。你的任务并不是要去使他们独立,而是要提供有利于他们独立起来的可靠环境。随着孩子为了实现无忧无虑的独立而努力,你成了孩子的辅助者。当像发电机一样转个不停的孩子需要情感上的补给时,你就应当起到电池充电器那样的作用。有时他与你形影不离,过一会儿又像箭一般地飞离你身边。他能容忍和需要多大程度的独立性?他又能容忍和需要多大程度的亲近?在与父母拉开距离的同时,孩子还需要维系与父母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翻书包是家长的责任? 据记者调查,大多数的家长都“偷偷”翻看过自己孩子的书包,偷看自己孩子的日记。一项专项调查结果显示,70%孩子都强烈反对父母偷翻自己的书包,偷看自己的日记。 现代的孩子都知道他们享有稳私权,所以他们坚决反对父母侵犯他们的这一权利。但父母们也知道,他们对自己的孩子毋庸置疑地享有监护权,翻看自己孩子的书包应无可指责。 矛盾的出现,显然是父母在与自己孩子的“沟通&rdq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沟通技巧 怎样说孩子才接受? 从回顾家长与孩子谈话方式的变化过程,不知您是否悟出了什么?诸多家长与孩子沟通不良的个案中,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便是孩子自小到大的成长过程中,家长在对他说话时,比较多地从“应该对孩子说什么”角度出发,而很少考虑“怎样说孩子才接受”。 关心话语:简练说 场景与假设 1.您送孩子去上学,出门前,边给他整理衣服边叮嘱他:“乐乐,路上要小心,过马路时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训练宝宝抓握能力很重要 小宝宝常用手抚摸、抓握他周围能拿到的东西,这是他用手认识周围世界的表现。而只有学会怎样抓握东西,宝宝才能开始自己玩、吃饭、看书,……因此,评估和训练宝宝抓握能力很重要。 1~3个月的宝宝手指抓握 评估课堂: 1个月的宝宝 宝宝的手指常表现为握拳形状,只在哭闹时才偶尔张开一下。有时候,宝宝还能够自由挥动拳头,喜欢看自己的手,玩手,吸吮手。 3个月的宝宝 此时宝宝张开手的时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婴儿最爱听什么 婴儿当然最爱听妈妈的声音。早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他就天天听着妈妈心脏的搏动声,伴着妈妈充满憧憬的歌声成长。出生后也是妈妈第一个与宝宝说话。 在以后的养育过程中,妈妈无微不至地照顾他,无论是喂奶,还是换尿布、洗澡,妈妈都会轻声地与他说话、逗笑。逐渐地孩子与母亲产生了感情联结--依恋。婴儿只要听到妈妈的声音,就会高兴,感到安全和满足,因为他最喜欢听到妈妈的声音。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会经常看到,当小儿哭闹时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帮你解读两到三岁孩子的心理 有句俗话是:两三岁的孩子,连狗都嫌。是的,他们从那么乖的一个“小天使”,变成了一个“小魔头”,不听大人使唤了,搅马桶是他们的强项,冰箱上有他们的手印,时不时要噘起小嘴说:“不!”……当他们终于上床睡觉了,你不觉轻松了半截,长叹一声:“小鱼儿终于走出恶人谷了!” 情感 2岁,情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问题是自尊 自尊的反面就是自卑,自尊是指我们自己一种积极的、肯定的体验、评价和态度,在座的同学都有自尊心。心理学家就曾经测定,把自尊作为一个指标,把心理健康又作为另一个指标,两个指标一测定,两个数据一结算,获得的结论是统计学里面的“高相关”。可见自尊和心理健一致性很高,意味着自尊是心理健康的核心。 我们每天在学校里面生活,更要接受社会上的哪些因素会影响自尊心。有三种社会因素会影响我们的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电视保姆要不得 长期看电视的孩子是不是很容易患上自闭症?专家表示:自闭症属于大脑广泛性发育障碍性疾病,它的具体病因目前在全世界都尚无定论,虽然病因并不能确定,但有一点却是专家们一致认同的——正确的教育和好的家庭环境可以改变自闭症孩子的情况,反之则可能加剧病情。就像电视广告之类的节目,不能说是孩子得上自闭症的“祸首”,但是,让孩子完全沉浸在电视中,肯定加剧了病情。著名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家庭教育中的三应三忌原则 一.发现错误,应放手尝试,忌大加谴责、恐吓 失败是成功之母,失败可以积累经验教训。许多家长在孩子犯错误时,不失时机地大加谴责、恐吓。其实,犯错误是很好的学习机会。这种做法的出发点是阻止孩子再犯同样的错误,但这样做常常会产生相反的作用。孩子们或因害怕受责备而不敢冒险,失去学习新技巧的热情和胆量;或产生反叛心理,反其道而行之。如果处理得当,可以将犯错误转变为绝好的学习机会。所以,当孩子自动想要尝试新事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认识孩子撒谎的真相 最近,华坤女性调查中心的一项“您对孩子了解多少”千名母亲主题问卷调查,在问卷中,当问及“您在什么情况下会打孩子”时,有29.85%的妈妈表示她们无论在哪里情况下都不会打孩子;而在打过孩子的妈妈中,“孩子撒谎”是她们打孩子的第一原因,占16.91%。而另一项来自美国的心理学家的统计数据更惊人,全美国有三分之二的孩子在3岁前就学会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如何正确引导宝宝嫉妒心理 如何正确引导宝宝的嫉妒心理 为了防止嫉妒心理对宝宝身心健康造成的巨大危害,父母需要进行正确的引导工作:首先,要向宝宝说明嫉妒心理具有危害性,它不仅会对人的正常情绪产生不良影响,还会对身体健康产生危害;其次,要让孩子有自我认识的能力,能够更加全面地认识自己和他人。 父母应该向孩子说明每个人都是有长处和不足的,让他认识到每个人的能力都是有限的,他不可能什么都比别人强,但他也有许多优点,在某些方面也比别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