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孩子成为“沙发土豆” 看电视,危害多多 放寒假了,本来就喜欢看电视的孩子此刻失去了幼儿园的约束,更一发不可收拾了。他们甚至可以面对着电视屏幕看一整天,真是“手拿摇控器,指点电视台”。 在家长们眼里,这样的孩子不吵不闹,似乎还是安静和懂事的“好孩子”的典范。但是要知道,如果任由孩子长期沉迷其中,将会带来许多危害—— 危害一:影响视力,损伤眼睛 研究表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美国儿童教育注重“尊重” 尊重,是美国儿童教育中的重要方式和特殊营养。比如,美国人讲究对孩子说话的口气和方法,不但大人要认真倾听孩子的话,而且有时还要蹲下来同孩子对话,使孩子感到你在尊重他,并可避免他有“低一等”的感觉。孩子吃饭时不能硬逼;孩子做错了事不得横加训斥;要孩子换衣服也不可用命令的口吻,否则,都会给孩子的心理上留下自卑的阴影。 家长带孩子外出做客,主人若拿出食物给孩子,美国人则最忌讳提早代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给孩子的"错误行为"找个理由 我们常常习惯于用成人的标准和眼光来看待儿童,把儿童的行为和感情用“好”“坏”来区分,使儿童常常因为日常生活中做的一些事情而受到责怪。如:儿童可能喜欢某种活动,像玩泥巴或翻弄抽屉里的东西等,总免不了被成人说成是顽皮、胡闹。由于儿童不可能知道怎样做成人才认为是多的,又由于依赖成人,就非常想要讨成人的欢喜,这样,儿童就渐渐对自己和自己的行为感到没有把握而喜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NLP亲子案例:我用NLP帮助孩子摆脱噩梦 今天凌晨的时候,女儿突然从梦中醒来,紧紧地搂着我的脖子说妈妈我怕,我问她怕什么,她说,妈妈我做噩梦了,并且要我把灯打开,给她讲故事,讲着讲着,她就睡着了。到了白天忙忙碌碌的,我也就把这事给忘了。 晚饭过后,小家伙又拿起心爱的画笔开始画画了,她专心致志地画着,我在一旁做着其他的事情,可是突然之间,她很惊恐的跑到我身边,跟我说:“妈妈,我又做‘噩梦’了。&rdquo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上托儿所越早越有攻击性? 小时候越早上托儿所的孩子长大后越容易在整个小学阶段出现攻击性行为,更不听话,不论这个托儿所有多好,这是有关儿童护理的迄今为止最全面的一个研究所得出的结论。 美国最新一项研究发现,无论托儿所有多好,那些较早或较久待在托儿所的儿童在整个小学时期更容易出现攻击性行为,而且更不听话。研究人员推测,托儿所缺少有经验的育儿老师,老师们缺少时间解决孩子争玩具、争活动场地等问题都是影响因素。 该研究成果由美国国家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如何控制孩子的“人来疯” 孩子发起“人来疯”,委实让父母头疼,对此情况,专家表示:其中既有孩子自身的原因,也有父母的原因。 -内因:反映了儿童希望得到更多的注意和表扬 在2-7岁这个年龄段,孩子虽然已有初步的主客体区分能力,但是自我的认定还是主要来自客体,特别是成人的评价和肯定。孩子的思维还保持了幼儿自我中心的特点。一方面非常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和注意,另一方面不太容易意识到别人的需要。所以在客人到来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如何对待孩子的"霸道"行为 很多父母都为孩子的霸道行为而大伤脑筋,这里介绍一些具体的措施,以对付孩子的霸道。 不予理睬 如果婉言相劝仍然无效,父母不妨对孩子来个不理不睬,在不会使孩子太难堪的情形下,坚决采取这个行动。 引发孩子良好的行为 从行为治疗的观点来看,如果孩子某方面的行为不好,父母则要设法引发他另一方面的良好行为。当孩子的良好行为出现时,则要鼓励他,称赞他,以强化孩子的这种行为。说得具体一点,就是当霸道的孩子表现出礼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如何化解孩子的脾气 发脾气属于人皆有之的正常情感,孩子也不例外。2~4岁的孩子和青春期的孩子爱发脾气是比较普遍的现象,即使是最温顺的孩子有时也会发脾气,但是孩子经常发脾气,则不利于健康性格的形成。那么,孩子爱发脾气该怎么办呢? 不要被孩子的脾气所要挟 孩子往往用发脾气来要挟父母,以达到他的目的。如果父母让步,无条件满足孩子,这实际上是纵容了孩子发脾气的不良行为。长此以往,孩子的脾气就有可能越来越大,人也会变得越来越任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孩子的心灵需要 孩子的心灵是一个没有杂质的净地,没有谎言,没有欺骗,一切都直来直去,他们的行为都是基于想满足自己某种单纯需要所致。但如果爸爸妈妈对他们的行为缺乏敏锐触觉,则可能引起不良的行为问题,如能小心参考下列四点,则有助于了解他们的心理。 心理学家分析,每个孩子都有下列四种心理需要: 1.父母的爱护和关怀; 2.被接受、被尊重; 3.得到别人的赞赏; 4.在家里有地位。 有些孩子可以利用好的行为表现,来取悦父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五原因,剖析大学生自杀 大学生成自杀高危群体 继农民、破产者、下岗工人、明星等自杀高危群体之后,大学生也加入了这个群体的行列。据《中国日报》的报道,自杀已成为我国20岁~35岁人死亡的第一原因。西方研究显示:中国青年自杀剧增,每天约有600多名中国人自杀,有自杀企图的人在250万~350万之间,其中青年人占据不小的比例。今年上半年,北京联合大学信息学院某学生对大学生自杀状况展开调查,他在北京联合大学、对外经贸大学、北京中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高中生常“闹情绪”家长可尝试与他交朋友 孩子升入高中,随着年龄的增长应该更懂事了,可一些父母发现,上了高中的孩子不仅出现厌学情绪,而且与自己说话针锋相对,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孩子的突然变化让父母们焦虑,他们试图拉近与孩子的距离,却不得其法。心理专家建议,您的孩子可能正处在青春叛逆期,此时应尝试与孩子做朋友,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 吴女士的女儿小燕今年升入高一。在吴女士的眼里,小燕从小乖巧,成绩优秀。可是最近,吴女士觉得女儿变得那么陌生。她精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父亲不认错是种父爱的表现 “零点调查”最新发布的一项调查表明,中国父亲不习惯向子女道歉。在受访的孩子中仅有15.4%的人表示,父亲曾经因为做错事向他们道歉。其实,受到中国文化影响的国家,如日本、韩国、越南等也都普遍存在该现象。 “在东方社会,严父慈母是标准的亲子模式。”日本心理学家涩谷庄造称,东方文化的一个特征就是,父亲在外奔波,而母亲则更多地照顾孩子。这种社会模式要求母亲&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儿童语言发展易出现的问题 爱因斯坦说过:“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和他形成概念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语言的”。的确,研究表明,智力发展的第一个因子是语言能力,语言是进行思维、反映思想、表达情感、纪录思维成果的工具。儿童通过语言了解周围的世界,表达感知的结果,通过语言使直觉形象思维发展到抽象概括思维,认识他不能直接感知的事物,并对事物进行概括、分类、综合、判断、推理,从而表达自己对事物的认识。 但是,在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须知:父母对孩子的管教,并不是越严越好 父母往往为孩子提供过多过细的帮助,对孩子进行严格管教。比如,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家长不是坐在孩子身边指指点点,就是亲力亲为,以为只有这样孩子才会老老实实地把作业做完。并且在很多时候,家长习惯于强迫孩子严格按照他们的意志行事。 作为家长,他们不是培养孩子认真检查作业的良好习惯,而是每次都要亲力亲为;他们不是让孩子自己找到做错题的原因和正确的解题方法,而是唠叨、吵骂个没完。家长也许会说:“是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宝宝,你在我的眼中是最美 编辑/小篆 文/鲁杰(北师大儿童心理发展研究所硕士) 你在我眼中是最美,每一个微笑都让我沉醉,你的坏,你的好,你发脾气时撅起的嘴;你在我心中是最美,只有相爱的人最能体会,你明了,我明了,这种美妙的滋味…… 外界对宝宝待遇不公平? 通常,我们在看杂志或看电视,看到许多宝宝在一起游戏的时候,观众的眼球往往被那些特别活泼可爱,或特别漂亮的宝宝所吸引。看到他们,我们会觉得特别养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从小不吃亏影响人格发展 广场的长椅上坐着两位年轻的母亲,正幸福地在谈论着各自的孩子,一个说:“我那宝贝特聪明,在哪儿都不吃亏,我一旦买回他不喜欢吃的零食,他总要带到幼儿园去,与其他的小朋友交换些他喜欢吃的零食,吃不完就藏在书包里,回家后还向我们炫耀。” 另一个说:“我家那宝宝也是,以前在幼儿园常被小朋友欺负,每天都哭着回家,但他吃过亏之后,每天都在他爸爸身上操练,现在在幼儿园,可只有他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宝宝学习走路的困惑 心愿受挫 一旦宝宝学会走路之后,他就想着跑。一旦他能够爬以后,他就想着能站起来。但是由于操之过急,他们的心愿往往不能实现。宝宝对待挫折的做法往往是提出更多的要求,甚至是挑衅。他们会把大人带到想要的东西面前,或是你不让他拿的东西他偏要拿。 应对方法: a、不要和宝宝较劲儿。给他自由选择的空间。用游戏来化解可能出现的冲突,并且鼓励他说话。 b、给予帮助。当宝宝明显做不到某件想做的事情的时候,给予他帮助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母爱深似海,母爱值千金 弄明白原委的丈夫轻轻拍着她的肩膀说:“咱就这命了,你想好了,是给孩子做吗?”“做啊,不做咋的?难道看这孩子就这么又聋又哑一辈子?那不是害了孩子吗?”王瑞霞看着丈夫说。 知道这个事情的亲戚们开始游说这憨厚纯朴的两口子:“反正是抱养的孩子,哪里来的送回哪里去吧!”“你们四十多岁了养一个残疾孩子多费劲啊,将来不知道能不能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别在孩子面前夸人家孩子 爸爸妈妈总认为孩子小,什么都不懂,更谈不上什么自尊心,其实他们有很强的自尊心,十分珍视自我。众人皆知,国人以谦虚为美德,有些年轻父母总是喜欢在自己孩子面前随随便便夸奖别人家的孩子。 邻居一位年轻妈妈一次随随便便地说:“啊!你家小妹妹真可爱,真乖,不像我家乐乐吵吵闹闹,只会淘气,让人心烦。”在一旁的乐乐瞪大了眼睛怯声声地说:“妈妈我乖”,不料妈妈却大声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趣味教育,能够让孩子们更加听大人们的话 案例:放假九天后,幼儿园小班的午睡情况变得不太理想了。孩子们在家是什么时候想睡就睡,以前在幼儿园养成的习惯都退化了,在这让老师小丽很着急。 尽管心里明白应该尊重每个幼儿的生活习惯差异,但每当看到很多幼儿窃窃私语,有的甚至像小猴子一样“上窜下跳”,小丽还是忍不住“火冒三丈”。于是,睡觉前的教育成了每天的必修功课:“睡觉时不要讲话,这样会影响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