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孩子自己处理矛盾 当孩子之间产生了矛盾时,他们出于本能会寻求父母或老师的帮助。对此,有关育儿专家指出,父母应在日常生活中教会孩子自己处理这些矛盾,这样做比直接介入对孩子的成长更有益处。 方法1:教孩子分析问题根源 案例:4岁的辰辰正津津有味地玩着几辆玩具汽车,在旁看了半天的邻居小朋友军军忍不住拿起其中一辆也玩了起来。辰辰马上想抢回来:“这是我的玩具,不给你玩!”军军也不示弱,坚持不给&hel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小小年纪偷食禁果 小小年纪偷食禁果,过早涉“性”催生暴力少女 :典型案例 暴力少女 出手残忍 ■案例一:抢男友 连刺“情敌”17刀 认为女友抢走了自己的男朋友,15岁的小颖残忍地连刺14岁的小静17刀。日前,朝阳法院受理了这起案件。 小颖与小静是同学,也是很好的朋友。后来,小静通过小颖结识了17岁的社会青年张某,之后的日子,三个人经常一起吃饭、聊天、唱歌。有一天,小颖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父亲的尴尬角色 一部电影《千里走单骑》,一部电视剧《我们的父亲》,立意都是在颂扬一种伟大的情感——父爱。但是展现在我们面前更多的却是父亲这一角色的尴尬与无奈。那位日本父亲,漂洋过海,来到中国,千里迢迢地跑到一个偏远的山区去拍摄那个在中国都无人看的傩戏,为的是完成儿子的心愿。其实,儿子只不过随便一说罢了,父亲却千难万难地在异国他乡为此奔波。《我们的父亲》中那位农民父亲,总是千方百计地想为儿女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妙用奖励与惩罚 父母亲总也想不通,自己小时候都傻傻的,很容易就中了大人的圈套,爸爸说给买包糖果,小时候的自己就乐呵呵地;妈妈表扬了一句“你真聪明“,那一天自己都喜滋滋地。可现在的孩子呢?表扬多了,孩子就骄傲地翘起了尾巴,要求一个比一个提得高;批评多了,孩子就浑身泄了气,再讨好也没用了。该怎样妙用奖惩,让孩子开心地接受表扬,认真地接受批评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奖 励 篇 误区: 1.不分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合情合理地给孩子立规矩 在孩子眼中,一张整洁的白色沙发能用来做什么?也许,正是一张平整的画布等着自己涂鸦呢。双人沙发或是大床,那是不错的“弹跳训练场”,在这上面可以释放自己过剩的精力。面对孩子的种种“不规矩”行为,有的家长立即训斥;有的家长任着孩子的性子玩;还有的家长犹豫不决,不知何去何从。 严教和迁就都要不得 其实,这三类家长都忽视了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孩子这种行为的需求是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宝宝摸乳房没有性意味 我家儿子整3岁,母乳喂养只到3个月,出生到现在大多数时间跟姥姥睡。两岁左右开始他总是喜欢在睡觉时用手不断地蹭姥姥的后背,我们就有意在他手中塞一些玩具,管用了一阵,后来再大点(几个月前)就不起作用了,他还是坚持要蹭或要求姥姥用后背压着他的手才能入睡。最近更是发展到经常要求摸一摸姥姥(胸口位置)或是要用脚踹一踹姥姥,不允许就折腾半天睡不着觉。甚至白天也经常凑过来要摸。姥姥不知如何制止他好,有时只好吼他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如何对待幼儿的错误行为 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面对幼儿各种不合规范的错误行为,不少教师经常束取惩罚的方式。惩罚虽能制止幼儿的错误行为,但很容易伤害幼儿的自尊心。使幼儿产生逆反心理。有的幼儿在受罚后会出现暴力行为,有的幼儿会拒绝学习,对教师不友好。即使幼儿表现出顺从,也可能是出于怕受罚。在许多情况下,惩罚并不能保证幼儿产生正确行为,也不能保证幼儿懂得应该怎样做。 对待幼儿错误行为的积极教育方式是引导。引导是帮助幼儿理解并实践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孩子竟得了“橡皮综合症”! 文文上学没几天,就吵着要跟爸爸妈妈去买橡皮擦,但买来的新橡皮擦没有用上两三天,就被他用小刀切成一小块一小块,没法再用。写作业时,文文喜欢不停地用橡皮擦,直到纸被擦破。每天作业做完,他的桌上都有一大堆橡皮屑。据了解,这一被心理学专家称为橡皮综合症的现象在小学低年级学生中比较普遍。调查表明,目前30%左右的小学低年级学生有不同程度的此类行为 心理学专家认为,橡皮综合症不是一种病,而是一种独生子女的不良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童言无忌大话婚姻与爱情 关于婚姻与爱情,一组5—10岁的美国小孩给出了他们的答案。也许听起来傻傻的,但是谁能说孩子的童言就一定不懂事呢? 合适的结婚年龄是多少岁? 84岁吧。那时候什么也不用做,有好多时间彼此相爱。(朱迪,5岁 等我读完幼儿园,就得开始考虑为自己找个妻子。(汤米,5岁 爱情是怎样发生的呢? 我听人说,这和身上的味道有关。大人们都很喜欢用香水。(简,9岁 我想大概会被一支箭之类的东西射中吧&md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父亲在孩子成长中什么角色 父母是人生的启蒙老师,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儿童性格、道德品质、理想情操的形成都与父母的教育息息相关。但现实的家庭教育中,往往缺乏父亲的参与,研究表明父亲角色的缺失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一位科学育儿热线的工作者在谈到自己的工作时感叹说,自其科学育儿热线开办以来,95%以上的咨询者均为孩子的母亲,很少有父亲打进热线咨询育儿的问题。 对100位父亲的调查显示,有65%的父亲承认没有做到经常与孩子进行沟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教育孩子应粗养细教 一些家长曾经认为呼市的王志民是一个教孩子不务正业的人。然而,最近他却出了一本指导家长如何教育孩子的书——《家庭教育启示录》,书中着重强调了对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王志民今年46岁,先后从事过汽车修理、大型冷库制冷车间的管理、商业会计核算等工作。10多年来,他利用业余时间潜心研究青少年心理学,终于找到家庭教育失败的原因,并通过亲身实践,编书提醒家长:孩子应“粗养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一块雨披 五岁的汉克和爸爸妈妈哥哥一起到森林干活,突然间下起雨来,可是他们只带了一块雨披。 爸爸将雨披给了妈妈,妈妈给了哥哥,哥哥又给了汉克。 汉克问道:“为什么爸爸给了妈妈,妈妈给了哥哥,哥哥又给了我呢?” 爸爸回答道:“因为爸爸比妈妈强大,妈妈比哥哥强大,哥哥又比你强大呀。我们都会保护比较弱小的人。” 汉克左右看了看,跑过去将雨披撑开来挡在了一朵风雨中飘摇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幼儿的“诵读困难症” 幼儿的“诵读困难症”的典型症状是学习阅读、朗诵、书写、发音时比同龄孩子困难得多,一般开始发生于3-4岁的幼儿期或5-6岁的学龄前。如果得不到有效的矫正或治疗,症状可能越来越严重,甚至可能持续至整个儿童时期。该症的具体表现因人而异,如:有的孩子会倒过来朗读或写字;有的孩子在大声朗读时常常漏字或反复读错字而浑然不觉;有的孩子在朗读时严重口吃,无法读完短短一篇课文;有的孩子不敢大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你会知道自己是在自寻烦恼吗? 美国的心理治疗专家比尔·利特尔经过研究认为:一个人若有以下心理或做法,必定会促使你自寻烦恼、无事生非。①盯着消极面牢牢记住你有多少次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或者记着有多少次别人对你说话的态度不友善。只要这样,把注意力集中在那些不好的、吃亏的事情上,你就会运用这种消极的思想方法来给自己制造烦恼。 ②做不可能实现的梦最可怜的人是那些惯于抱有不切实际的希望的人。如果你想真正地灰心丧气,就把自己的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影响孩子的“十条慢性毒药” 家庭中的方方面面对儿童的健康成长及其人格的熏陶是非常重要的。家长应把培植健全人格当作家庭教育的中心,重视和加强对孩子进行良好道德的培养,戒除掉家庭教育中的会造成不良影响的行为,从而有效地建构儿童的健全人格。 下面就列举了家庭教育中的“十戒”,为保证孩子能在健康的心理环境下成长,家长们不可不看呦! 1.不要瞧不起孩子 “你这么这样笨啊!”或者&ldqu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制定属于我自己的胎教! 得知怀孕以后,我和先生的第"反应是意外然后是惊喜,惊喜过后,我们首先考虑的问题就是胎教。先生帮我找来了许多有关胎教的东西,有胎教音乐,胎教CD,还有胎教的书籍,涉及的内容五花八门,有数学的、有文学的、有智力的……在反复衡量后,我决定把这些专家的提议都抛开,我要根据自己的爱好制订一份我的胎教计划。 音乐胎教 一直听说音乐能培养小孩子的个性,音乐于是成了我胎教的首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别把坏心情“传染”给孩子 日常生活中,年轻的父母心境好时,对孩子亲近爱怜、关怀备至;心情坏时,对孩子视如路人,或动辄训斥打骂,往孩子身上撒气。随着自己的心情好恶变化而对孩子忽冷忽热,这样做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 一是容易造成孩子心情不稳定。孩子的心理容易受外界因素干扰,父母心情的变化转变成对孩子态度的变化,时间长了,会使孩子的心理不稳定。 二是容易使孩子优柔寡断。父母对孩子的态度不同,孩子不能完全明白。当孩子没有做错什么事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青春期健康心理的培养 青春期是生理、心理、社会行为等方面从未成熟到成熟,从未定型到定型的急剧变化的时期,是人生中质的转变期,是脱离了儿童时代认识方式,创造新的自我观念,从心理上重建人生的时期。如何培养青年健康的心理呢?(一)正确的自我观念。 正确的自我观念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一个人只有正确地认识自己,他的行为举止才能得体,学习和工作才能适应,才能努力地发展自己,主动地进行自我教育。如果自我观念不正确,他可能自视甚高,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掌握技术处理好和孩子关系 以下是一对父子的谈话。 “你到哪里去?” “和朋友出去。” “到底和谁去?” “初中的老同学——王阿姨家的巍巍,八楼的德胜和后街的顺子。” “顺子?是不是在毕业前出事的那个顺子?” “老爸记性真好。” “我告诉过你,不要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当孩子被贴上标签时…… 我清晰地记得儿子大卫出生的那一刻。五秒钟过去了,他仍然没有呼吸,我吓坏了。护士拍打他的后背,也没有反应。当时每个人都很紧张。护士说:“这孩子是个倔脾气。”他仍然没反应。过了一会儿,他终于发出新生儿的那种很尖的哭声。 我当时的心情难以用语言描述。但是,从那天以后,我发现自己常常疑惑:“他是不是真的很倔?”从医院回到家里,我就想,怎么能把护士说的话当真呢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