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步放手让宝宝独自玩耍 人的自我约束力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从独自玩耍中获得乐趣的能力。在18个月以前,婴儿只能在很短暂的心血来潮中做到这一点,而且时常渴望得到母亲的陪伴,要么跑到她的身边,要么用他的眼睛搜寻妈妈的身影。依附性养育的婴儿比较喜欢几乎不间断地与母亲相依偎,这是很正常的。让孩子在婴儿期和学步阶段尽可能多地得到母亲的陪伴看起来能够使他为将来自己独处的时间做好准备,这样的孩子懂得如何管理自己,也不会像与父母感情疏远的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儿童惹是生非可能被“传染” 心理专家指出:体罚打骂与暴力游戏影视剧易造成儿童暴力倾向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群体环境和集体活动中,最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合作精神,在合作中养成孩子的理解和宽容,无形中会加强孩子的自我约束力和控制情绪的能力。 调查:校园“打仔”100%受过家长责打 晓风个头不高,但身体挺壮实,13岁的他很能打架,高年级的孩子也怵他。由于他经常无缘无故惹是生非而对学习却一点兴趣也没有,父母觉得他可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家长应该要这样教育孩子 1. 当孩子到了入托儿所、幼儿园的时候,正是让孩子系统地参加集体生活、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社交能力的时候,作为家长,应该让孩子体验到入幼儿园和在家里一样亲近。可是有一部分家长常用上幼儿园作为对孩子的惩罚手段,当孩子不听话时家长常会说:“不听话就送你去幼儿园,再不听话就把老师叫来。”这种暗示犹如告诉孩子,去幼儿园像受惩罚一样。 2.每天,当家长下班后去幼儿园接孩子是最愉快的时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节骨眼儿上,孩子“早恋” 专家:家长要正确对待,别过分干预 眼看就要中高考了,有家长反映说,孩子居然在这节骨眼儿上谈起了恋爱,这让他们头痛不已。老师们也发现,一般在中高考的备考阶段,会冒出些“一对对”的学生。这是为什么,家长又该怎么办? 王女士的儿子就读于沈城一所重点高中,前几天,王女士无意中看到儿子手机上有条短信,内容虽是鼓励加油的话,但字眼儿暧昧。 从老师那里,王女士了解到,儿子在班里与一个女生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影响孩子一生的15个细节 1、节俭:绳锯木断,水滴石穿,靠的都是恒心与持久。节俭更是如此,一日一钱,千日千钱,节俭是累积财富的最直接有效的途径之一。 应该把这个词用行为做给孩子看,用耐心讲给孩子听。也许这对他一生都有意义。 2、健康:如果没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很多生活梦想都只能是梦想。健康的身体,健康向上的思想会让人的生命处于最佳状态。身为父母要首先在生活细节中培养和发扬健康的观念,给孩子养成科学、健康的生活习惯,这回影响他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表扬多了,孩子就会骄傲自满吗? 表扬多了,孩子就会骄傲自满吗? 女儿今年12岁.我对她是批评多于表扬.记得她刚上小学学写数字时,“2“写不好.‘3“也趴着,我就批评她.这几年她基本上是在批评中度过的以至于现在她不会做的题就不做,也不让我们知道.她怕我们知道了就会批评她。看来我们的方法有问题.需要改进。但是我有顾虑如果多表扬了,会不会引起她的自满情绪了人一自满就会退步,下次就不再努力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孩子心理疾病来自暗示 据哈市第一专科医院统计,在2000年至2006年间,医院收治的心理疾病患者每年都在成倍数增长,在这些患者中有60%%的人因为患上了心理疾病被迫退学、下岗、退养……从而改变了自己的生活和命运。而他们患病的原因则以家庭、社会影响和心理暗示为主。再婚家庭孩子心理问题多 不同的家庭结构,会对儿童的情绪状态产生什么影响?不久前有关单位进行的一项联合量化调查,对此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抽样调查3.5%中小学生患强迫症 著名心理专家詹春云对广佛地区学生抽样调查发现3.5%中小学生患强迫症。 一名小学生看书看到“呼吸困难”几个字,突发奇想,自己会不会出现这个问题?该名学生突然感觉到害怕,开始注意自己的呼吸,竟发展到晚上不敢睡觉,怕睡着了忘记呼吸会死掉。这是著名心理专家詹春云昨天对外公布的其中一例强迫症个案。 詹春云称,他对广佛地区学生抽样调查发现,3.5%的中小学生患有强迫症。 对于这例&l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培养孩子的自我意识 好吃的是自己的,家务事是父母的,成绩下降是有客观原因的,现在的很多孩子是不是这样的呢? 心理咨询师金利波说:这些孩子为何如此地以“自我为中心”?原因是他们没有形成“自我意识”。 何为自我意识?就是知道自己是“谁”,具体地说,是明白自己做为一个生命个体,与他人有着明确的界线,自己要为自己的生存与发展担起责任,而不是寄希望于他人。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我是不是宠坏了3岁女儿? 我的女儿今年三周岁半,长得很漂亮,又非常聪明,但是由于她的漂亮聪明,使得她在整个家族十分受宠,因此她十分任性,脾气很坏。我们家庭条件不错,她的一些物质方面的要求我们通常都会满足。 老公是个还不怎么懂得做父亲的男人,常常喜欢在她身上拍拍打打以示宠爱,导致她非常喜欢动手打人,而且不管是谁,只要她不开心,就喜欢动手。我不知道要怎样纠正她的这种坏习惯,因为我想如果我也打她的话,会不会让她更爱打人呢? 她很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培养注意力重在找准兴趣点 注意是宝宝认识的开始,注意力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宝宝的认知、情感、社会性等各方面的发展。 宝宝注意力的特点细细瞧 ★注意力不集中,易分心,这是共性。新鲜多变的物体,非常容易引起宝宝的注意力,同时,宝宝的注意力很容易受到其他新鲜刺激而发生转移。 ★无意注意占优势,有意注意处于潜伏状态。无意注意是随意注意,有意注意则是有目的的注意。宝宝大多数受无意注意的支配,表现出受周边环境影响而变化的可能性大。 ★宝宝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打孩子是打不出道理来的 时代发展到今天,仍然有一些家长相信棍棒教育,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据笔者在北京市进行的调查,有12%?C18%的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常常使用“打一顿”的方法。相信“打一顿”管用的,农村高于城市,父亲高于母亲。甚至有时打孩子和偶尔打孩子的,比率更高。某学校调查,学生中挨过打的占80%。某小学三年级一个教学班调查,全班43人,只有一个学生没有挨过打。 尽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暴力:诱发孩子心理畸形 实际上,滥用体罚不仅会破坏孩子和家长之间的亲密感情,还容易对孩子的心理产生不良影响,使孩子变得缺乏自信、充满挫折感,一些孩子还容易因此而产生逆反心理,都不利于孩子良好性格的塑造。 俗话说,“老虎屁股摸不得”。可是,孩子的屁股呢?很多家长认为孩子的屁股肉多、没有大的血管和神经,所以,孩子不听话时,家长就打孩子的屁股。而儿科专家却指出,打孩子屁股除了不利于孩子良好性格的塑造外,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从孩子身上学到的11种快乐 在怎样获得快乐这个问题上,孩子有时是我们的老师。下面,妈妈们将与大家一起分享那些从小家伙们身上学到的保持微笑的秘诀。 感到满足 有一天,我外出办事不太顺利,心里有点郁闷。回家的路上顺道去接我8岁的儿子内特,儿子叽叽喳喳地讲着今天开心的事情,而我则默默无语。“爸爸今晚回来吃晚饭吗?”儿子问道。“回来的。”“那太好了!我们今晚吃什么?&rdq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如何培养孩子的乐观品质 作为成年人,我们时常感到快乐是难以捉摸的。阳光般的性情也许是与生俱来,但专家们认为,这绝对离不开良好的外界环境的培养。这里指的外界环境并不意味着金钱,金钱换不来孩子真正的快乐。 专家研究发现,快乐的人们通常都有如下一些共同特点:乐观的世界观,亲密的家庭关系,善解人意,众多好友,坚信自己的人生有意义等等。 对于新手父母来说,最关键的问题产生了:“我如何做才能让宝宝拥有以上这些特质呢?&r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孩子的自卫本能在悄然丧失 自我保护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能力,但是,孩子长大了、入学了,却常有因丧失了自我保护能力而发生的意外事故。是什么使孩子丧失了这种自我保护的能力呢?细致分析起来,大致有两方面的原因: 原因之一:家庭教育的“包办”,使幼儿失去了自我保护能力。 中国的许多父母把生命的意义体现在宠爱的孩子身上。似乎觉得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牵着儿女的手是自己的责任。殊不知过多保护,导致大批“听话的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回家与父母聚应注意什么 由于平时工作忙,很多人只有在节假日的时候才有时间回家看看父母。一家老小欢聚一堂,真可谓其乐融融。 然而,假期结束,送走了儿孙,突然的冷清容易让老人的情绪陷入低谷。 很多老人在聚会刚结束的一段时间里,会产生失落、伤感、寂寞、抑郁等感觉。 心理学研究发现,人的每一种情感都具有不同的等级,同时也有着与之相对立的情感状态,比如说紧张与轻松、激动与平静、爱与很等。 一般来讲,在心理活动过程中,感情等级越高,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女大学生并不是堕落天使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女大学生在大家的眼里开始渐渐地发生了变化。那些被喻为白衣飘飘的年代里或是温柔害羞的女生,或是活泼好动的女生。在换上漂亮的衣装,课余生活愈加多姿多彩之后,有些人猛然惊讶:现在的女大学生妖魔起来了!女大学生真的开始妖魔起来了吗?列出的所谓七大罪状能代表现在的女大学生吗? 性开放 女大学生正是青春女大学生也有性权力,现在国家教育部不再对大学生是否结婚问题进行约束。那么再对女大学生正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强化孩子的心理承受力 我们的孩子将来会生活在一个更多变化的社会,他们将会面对职场的激烈竞争,复杂的人际关系,也免不了一生中遭遇情场失意,事业困境,生意败北 ……总有一天,我们要先我们的孩子而去,不如早点把世界交到他们手中。他的心理承受能力,直接关系到他的人生是否幸福。 我们经常看到这种报道:一些青少年因父母的几句呵斥而离家出走;一些职员因工作环境中的些许不如意而愤然辞职;一些让人羡慕的&ld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理性对待孩子的“坏”习惯 新生命的降临,给我们全家带来无比的欢乐与喜悦!但随着宝宝一天天的成长,我们又为宝宝不断出现的“坏”习惯而困扰,可是慢慢地我发现,这些行为并非真的都是“坏”习惯,而是宝宝发育过程中的正常现象。作为爸妈,不应该随意遏制这种自然的行为,而应该透过“现象”看“本质”,引导宝宝开启无限的潜能。事件一:吃手指 淘宝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