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孩子的好伙伴 儿子平时就喜欢问我问题,和他一起看书,那问题就更像连珠炮似的没完没了:水螅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要保护小动物?既然有小动物、大动物,那哪些动物是中动物?人真能生活在水里吗……问得我只有招架之功,没有回答之力。简单、“胡乱”地给他讲解之余,我使劲夸他聪明。这下他更来劲了。他努力把书的内容和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大发议论,尽管很多都滑稽生硬,但显露出来的活跃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帮助孩子脱离对乳房的依恋 两岁前的孩子对于妈妈的乳房更多的是依恋,因为孩子从妈妈的乳房那里获得了生命最基本的满足——食欲与性欲,体验到了身体的舒适和妈妈对他的爱,从而获得了对环境基本的信任,建立了对这个世界的安全感。乳房成了妈妈的象征,这是婴儿依恋妈妈乳房的重要原因。 给母乳喂养的孩子断奶意味着让孩子脱离对妈妈乳房的依恋,孩子在什么年龄断奶才更有利于生理和心理健康呢? 从科学的角度来说,母乳的营养成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教育孩子不要太苛刻了 有这样一批父母:对待工作,他们追求完美,获得了事业的成功;对待孩子,他们也努力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希望孩子同样成功。 尤其是当孩子进入青春期后,父母怕孩子误入歧途,对孩子要求更加严格。 但是,教育孩子过分苛刻,孩子容易患强迫症。 有的父母自己就是完美主义者,从怀孕时就开始注意健康饮食、胎教,让孩子上“贵族”幼儿园,进行双语教育,在家中只能说英语,不许用汉语交流。 孩子的周末比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孩子间相互搂抱亲吻怎么办? 细心的家长有时会发现,有的孩子在交往中模仿成人拥抱亲吻。在对待这类问题时,家长应注意以下几点: 1、大多数孩子与异性伙伴拥抱亲吻,往往是一种纯模仿性的行为,他们用从大人那里学来的动作语言来表达这种天真的喜爱之情,实际上并不理解这种动作的真实含义,所以家长对此不必过于担忧。 2、切不可把孩子之间的这种现象当作笑料宣传或采取无所谓的态度,这样会促使孩子模仿,以为这是成人赞同的,久而久之,这种行为得到强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令人担忧:90后女生性爱观 最近,“高一少女上网自爆被表哥乱伦”,“艺校少女为了成名,甘愿被张艺谋潜规则”等关于90后青少 年的性新闻频繁出现在我们的视野,新闻的内容在吸引了各位网友的眼球和评论之余,也不禁让大家唏嘘 :现在的小孩是怎么了?根据一个权威网络调查报告指出:目前的青少年之所以会经常出现一夜情,同时拥有多个性伴侣,早孕等 一系列的性问题,主要原因是性心理和性教育的缺失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家长必看:揍孩子3大技巧 中国传统家教“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的观念根深蒂固。今天,当赏识教育,快乐教育等新教育理念冲击传统教育的时候,总有不少父母抱怨:对孩子,打,不行;但不打,教不好。英国与美国的很多地区都规定父母打孩子是违法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也明确规定不得对未成年人进行体罚。可是在韩国,法律又是允许父母打孩子的。孩子打也不行,不打也不行,到底该不该打呢? 我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国外如何教育孩子自立 在发达国家的家庭里,父母普遍都重视从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强精神。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发达的市场经济要求社会成员必须具备这种能力和精神。在美国,家庭教育是以培养孩子富有开拓精神、能够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为出发点的。 父母从孩子小时候就让他们认识劳动的价值,让孩子自已动手修理、装配摩托车,到外边参加劳动。 即使是富家子弟也要自谋生路。美国的中学生有句口号:“要花钱自己挣!”农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冷战关系只能为孩子施压 夫妻冷战,谁在背负战争的恶果? 一对夫妻长期冷战,妻子抱怨老公成天不着家,既不陪她也不关心孩子;老公话虽少,但言语间也透出看不惯妻子一贯婆婆妈妈的做法。 我问:“你们如此矛盾,为什么不分开呢?” 妻子说:“为了孩子,我们必须维持一个家呀!” 我问:“孩子听课走神儿吗?写作业小马虎吗?” “是呀!”二人同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九大秘诀能让孩子爱上你 第一个秘诀:就是把自己也变成孩子 父母是否拥有一颗童心,是非常重要的。童心未泯,才能抛开“大人”、“父母”等身份。当你接纳了孩子,孩子才有可能接纳你。 第二个秘诀:和孩子密切相处。 要了解孩子,要多跟孩子接触,从他们的语言及行为中了解他们的想法,喜好、内在需要。 第三个秘诀:注意孩子的反应与态度。 现代父母由于工作忙碌,在和孩子说话时,常常会急着表示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让孩子玩出她的好奇心 我的宝宝佳佳快两岁了。最近我发现,她的好奇心远远超出我的预料。大人们平日司空见惯的东西,她都觉得新鲜,什么冰箱贴、遥控器、电灯开关、煤气灶、饮水机、牙膏牙刷、擦脸油,在她看来都是玩具,摆弄个不停,而且频频发问:“妈妈这是什么?”“为什么?”要是不让她动,她就哭闹发脾气,最后我只好妥协了。一遍遍解答她的问题,我倒是有耐心,但是我担心好奇心会给她带来危险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引导学步期孩子的行为 在学步期孩子的教养过程中,你首先应该做的是要密切关注孩子的感情需求,并且要对他的成长发育水平有充分的了解。一旦你了解了学步期孩子会做出怎样的行为以及他们做出这些行为的原因,你就能够很容易地做到宽容那些你无须去加以纠正的行为,对那些必须禁止的行为也容易进行纠正。 当你的宝宝开始学走路的时候,他就正式进入了学步阶段。作为孩子的教养者,你的角色从只是简单地照料、养育孩子扩展到了要为学走路的孩子提供一个探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延迟满足”更利孩子成功 上世纪7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沃尔特在一所幼儿园策划进行了著名的“延迟满足”实验。实验人员给每个4岁的孩子一颗好吃的软糖,并告诉孩子可以吃糖。但是如果马上吃掉的话,只能吃一颗软糖;如果等20分钟后再吃,就能吃两颗。然后,实验人员离开并通过单面镜对幼儿进行观察,有些孩子迫不及待地吃掉了软糖,是“不等者”;有些孩子却很有耐心,还想出各种办法拖延时间,顺利等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孩子交上“坏朋友”怎办 别一棍子打死 要多一点尊重 编者:现在的家长几乎都只有一个孩子,没有经验可以借鉴,没有过程可以重复,而结果大家都希望只看到一个,那就是成功。所以,很多家长担忧、焦虑甚至手足无措,生怕教不好孩子,不能给他一个成功的人生。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能做的就是尽力为家长提供一点帮助。“教子有方”栏目为此设立。把你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的不解、担忧和焦虑告诉我们,我们帮你请教专家。我们会选取比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少年儿童五大健康问题! 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所长季成叶教授指出,目前儿童青少年中存在着五大健康问题,家长和社会应予以关注和重视。 1、营养不良和肥胖。 在中小学生中营养不良和肥胖问题同时并存,由于这两类人群数量都不少,因此这一状况被专家称为“双峰现象”。 在全国范围内,儿童营养不良总是相对集中在西部,但在北京,6—18岁的中小学生中,营养不良的孩子也占到6%至7%。造成这部分青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面对失意的孩子要适当鼓励 小凯不到10岁就读完了小学,这当然是值得骄傲的事。然而,他在学校的经历并非人们想象的那样尽善尽美,这其中也存在着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在一次学校组织的体育比赛中,小凯倒数第一名。 事后,小凯难过极了。他把这件事看得很重很重。妈妈认为有必要帮助他摆脱那种失意情绪。 “儿子,你还在为体育比赛的事伤心吗?”妈妈小心翼翼地问道。 “是啊,妈妈,你说我怎么那么笨,竟然是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学生对老师不满导致偏科 近来,许多家长反映孩子因与某科老师沟通有障碍,而导致对这门学科的厌学,致使成绩下降,这已经成为家长们非常烦心的问题。 齐市某中学的张姓学生今年读初二,读小学时成绩很优秀。上初中后成绩还可以,但本学期对数学兴趣不浓,小考成绩直线下滑。细心的妈妈发现问题后多次与儿子沟通,再三追问下,儿子才说出缘由。 原来,开学后由于孩子对数学老师有不满倾向,所以一到数学课,他就提不起精神来,这样几天下来,数学就留下了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角色病毒”侵害孩子心灵 据报道,武汉一名初中生,竟学着武侠电视剧那样充当“绿林好汉”,一个月内多次拦路敲诈学生留下“买路钱”,致使多名学生一次次凑钱集资买好这名“英雄少年”,却无一人报案。 “角色病毒”,是指某些“角色”的恶劣形象给人们带来的不良影响,严重的可以被看作是残害少儿灵魂的“精神病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为何宝贝如此“没礼貌” 靓靓就像她的名字一样,是个聪颖可爱的漂亮姑娘。靓靓妈妈就像所有生下漂亮闺女的母亲一样,喜欢把女儿打扮得漂漂亮亮。出门在外,无论熟人生人,往往会止步惊叹小靓靓“这么漂亮”“这么可爱”。靓靓妈妈则催促女儿:“靓靓,叫阿姨!快叫阿姨好!”分手的时候再催促女儿:“说,阿姨再见!” 靓靓呢,原来倒挺乐意配合,见到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为6岁孩子写简历的现实隐喻 为了能让自己的孩子进入到一个好的小学,家长们已经开始为6岁的孩子写简历,在简历中,不难找到像“少儿英语一级”、“已经认识1000个汉字”等字眼。(1月17日新华网) 可怜天下父母心,竟然为6岁孩子制作简历!对这种不合时宜的“创意”,近乎不择手段的竞争,我们不能仅把其当作笑料,一笑而过,而应当引起我们的思考:中国的教育怎么了?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怎样陪宝宝一起快乐玩耍 我的宝宝宁宁快1岁了,他最近越来越淘气,喜欢乱爬乱摸,拿到书就撕,还总是把东西往地上扔。陪伴他玩耍的时候,我总是提心吊胆的,不知道他又有什么花样,会搞出什么破坏。另外我不知道怎样和他一起玩,他对我的提议常常不感兴趣,我只是在一边看着他而已。我应该怎样做,才能陪宝宝一起快乐玩耍呢? 老实说,处于这个年龄段的幼儿,对于家长的体力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陪伴会爬和刚刚会走的学步儿,往往令成年人筋疲力尽。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