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孩子的“造反”阶段 对于2岁大的孩子,反抗不是什么坏毛病。做父母的为何不能突破传统的束缚,勇于接受孩子的想法,甚至容许他反对你的做法呢?如果这时候你能够想到:孩子的反抗并非反叛,而是一种表达他自己的方式,你是不是会放下你的虚伪的自尊,接受孩子的想法呢? 我有2个2岁半的双胞胎孩子,两2孩子很可爱,一家人都很喜爱他们。可是他们很调皮,经常闹得家里鸡犬不宁,从1岁起就开始和我们作对。到了2岁半,有的时候竟然和自己过不去。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孩子的请求 我的手还小,请别要求我在整理床铺、画画和打球时做得很完美.我的腿还很短,请你走慢些,好让我能跟上你的步伐. 我的眼睛还没有看到你所看到的世界,请让我自己慢慢观察. 我的年纪还小,请拿出时间和耐心向我解释世界上的精彩事情. 我的感情还很脆弱,请照顾我需要,不要一天到晚指责我.你希望别人怎么和蔼地对待你,就请你怎么和蔼的对待我. 请尊重我的行为,给我生活的勇气和爱心. 我需要你的支持和帮助,而不需要你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早期必备的两大类图书 早期阅读必备的图书有两大类,一类是适合宝宝年龄特点的图书,一类是可以连续读很多年的图书。 (1)按年龄段为宝宝选取的图书 0-3个月宝宝: 这个月龄的宝宝还不是千里眼,图案太小的,他根本就不会注意。他也没有到爱美的时候,所以特别丰富的色彩对他没有太大的吸引力。3个月前的宝宝对黑白对比度大的图案比较感兴趣,因此可以给他选择一些带有黑白图案的卡片,图案简单、色彩鲜艳但是相对单一的挂图,一页一个色彩的那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沉默教育”的作用 儿童擅于模仿,所以成年人的行为就是无声的教育,以身作则是最好的暗示,这种久而久之的暗示将对孩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沉默体现威严。当发现孩子犯了错误,比如没有礼貌,说话随便、轻狂等,父母并不作声,这会使孩子感到父母身上有一种令人敬畏而又神秘的力量,可能会立即收敛不良行为。 沉默让人慑服。父母发现孩子犯有严重错误时,不必急躁,反而表现出冷静沉思的态度,使孩子感到震慑和压力,摸不清父母将要怎样对待自己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亲子沟通全面指导 Q:我们今天访谈的主题是“亲子沟通”。那么,先请徐老师简单地谈一谈您对“亲子沟通”的理解。 徐凡:因为我们以前做过一期杂志,就是讲跟孩子沟通的,在做这期杂志的时候,他们让我写一个前言。我想了很久,说:亲子沟通的前言怎么个写法?当时不经意地问了一下我女儿,我说:“你觉得沟通是什么?”她说:“沟通很有用,可以学习。”当时给我的印象特别好,孩子很清楚——沟通是可以学习的。当时我满脑子想的是:我跟孩子之间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让孩子在问答之间成长 孩子总爱提这样那样的问题:“树叶怎么会沙沙响?”——“肯定是他们在说话吧。”“那为什么小草从来没有声音呢?”/“为什么小鸟会飞?”——“小鸟长了翅膀呀。”“小鸡也有翅膀,为什么飞不起来?”/“我是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小宝宝也有“面子”问题 不管你信不信,二三岁的小宝宝同样有自尊心,而且在“面子”问题上一点也不含糊。如果父母的做法和态度让宝宝觉得自己丢了“面子”,他们会感到难堪、耻辱、气愤,甚至无法忍受,并以不高兴、哭闹、“嘴硬”、我行我素等方式表达出自己的反抗。因此,爸爸妈妈不可忽略对宝宝怎么说和怎么做,因为这正是呵护宝宝自尊、使其良性发展的关键…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教育孩子不要依靠简单呵斥 孩子的思想就像蔓生的野草一样杂乱而没有规律,与父母的期望相去甚远。当儿子长到两三岁的时候,他便有了许许多多令人惊诧的主意。他的固执与叛逆令我深感头痛。我真正体会到教育孩子是一门特殊的“艺术科学”便始于这一阶段。 “艺术科学”是从我内心深处涌起的一个怪名词,我不知道它的定义是否科学,我只想用它来表达教育孩子确确实实有着相当的难度。它是科学,但又需要采用很艺术而不是很严格的手段。对一个活生生的思维敏捷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0-3岁BB中外优秀音乐推荐 无庸置疑,音乐让宝宝更加聪明。对于0-3岁的宝宝,最适宜的音乐活动应该是让他探知声音、和着音乐做动作、念诵有简单重复字句的儿歌,以及适当的演唱。这些活动的目的并非是在创造完全的声响空间,只是让宝宝的大脑对音乐有个概念。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这个时期的音乐启蒙……正开始沿着完全异于言辞的方式进行”。如儿歌“小猪扑满去了集市,小猪扑满呆在家中”就总以一个明快的节奏念诵,宝宝能够体验并注意到乐句、节拍等等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如何培养孩子的拼搏精神 拼搏精神,是使一个人走向成功的基本因素之一。那么, 怎样培养孩子的拼搏精神呢? 首先,要帮助孩子确定明确的、可行的目标。目标明确, 仇像一颗明亮的航行灯,给孩子的行动指引清晰的方向。目标 可行,才有利于激发孩子的活动兴趣和自信心。有了明确、可标去拼搏。 其次,在孩子实现目标的过程中,要善于激励他。对世界 级的运动员的调查发现,在他们的早期生活中,对他们影响最 大的是父母的激励,可见激励对孩子有不可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怎样培养孩子自我管理习惯 孩子总有一天是要自立于社会,自立于人生的,如果能从小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东西自己管,自己的生活自己安排的自我管理习惯,就能增强孩子行动的独立性,目的性和计划性,这对于孩子今后生活的幸福和成功无疑是有具大的帮助的。 (1)自己穿衣 要想让孩子自己在3,4岁之前完全学会穿脱衣服是不可能的,但自己穿衣,自己叠被,自我管理的意识都需要从小开始培养。两岁左右的孩子已有自己穿脱衣服的独立意识,虽然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影响孩子一生的14个细节 影响孩子一生的14个细节 1、节俭: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靠的都是恒心与持久。节俭更是如此,一日一钱,千日千钱,节俭是累积财富的最直接有效的途径之一。应该把这个词用行为做给孩子看,用耐心讲给孩子听。也许这对他一生都有意义。 2、健康: 如果没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很多生活梦想都只能是梦想。健康的身体,健康向上的思想会让人的生命处于最佳状态。身为父母要首先在生活细节中培养和发扬健康的观念,给孩子养成科学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适度把握对宝宝的爱 教育上的过失有时会立竿见影地得到体现,有些则要日后才会慢慢表现出来,如对孩子过分溺爱就属于后者。以下三个提示,帮助父母把爱控制在合适的范围之内。 提示1: 过多帮助导致孩子无能 有些父母认为,孩子还很弱小,很多事情需要父母帮助,于是对于孩子所有的事大包大揽。譬如5岁的冰冰想吃果酱面包,于是她学着父母平时的样子,拿来了面包、果酱和餐刀,正准备为面包抹上果酱。这时妈妈担心她误了上幼儿园的时间,爷爷奶奶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孩子最该养成的50个好习惯 书名:中国父母最该知道的孩子最该养成的50个好习惯 作者:《父母必读》专家委员会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定价:12.00 从小受欢迎的习惯、从小有自信的习惯、从小有主见的习惯、从小高效能的习惯、从小会沟通的习惯、从小爱独立的习惯、从小爱读书的习惯……本书是针对这些左右孩子未来人生的好习惯的培养方法指南。从生活细节入手的实用方法+孩子身边生动的事例,帮你在轻松的亲子交流中培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溺爱是不负责任的一种表现 在溺爱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认为整个世界都应当为他们服务,孩子的精力都花在如何操纵别人满足自己的需要,逃避应负的责任上,缺乏责任心与自理能力。这是儿童心理学家给父母的忠告。 现在许多父母热衷替孩子们做他们能做的事,实质上是对孩子积极性的打击。因为这样会使他们失去实践的机会。父母是在告诉自己的孩子:我不相信你的能力。爱德华的爸爸去世了。妈妈就倍加疼爱他。他4岁了妈妈还整天喂他吃饭,给他穿衣穿鞋。爱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缓解孩子惧怕心理的方法 上了一段时间的幼儿园,父母们发现孩子还是很怕老师,照理说,刚入幼儿园,一切对孩子来说都是陌生的,这时怕老师还情有可原,可是过了这么久,孩子怎么还是怕老师呢?难道,这也是孩子的天性释然。 一、孩子惧怕老师的原因 原因可能包括两方面: ·一般,孩子惧怕老师是因为不能忍受老师对自己冷淡的态度,或不能接受老师对自己的批评而与老师产生的一种抵触情绪; ·目前,许多老师都不能够常常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宝宝撒谎的三种形式 宝宝撒谎了!妈妈大惊失色:那么小就不老实,这还了得?可是,你知道宝宝撒谎的真正原因吗? 宝宝撒谎有三种形式 撒谎是每个宝宝成长过程中必然经历的一种现象,宝宝撒谎与他所处的环境以及他的认识能力相关,一般分为以下几种形式: 幻想性撒谎 3岁内的宝宝无法分清想像与现实,常常把想像的事物当作现实的事物来描述。他们往往会即兴、随意地把自己听到的故事,看到的事物经过自己的想像加工,套用到现实的人或事上去,出现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国外怎样淡化孩子的贫富意识 贫富意识太强会给穷孩子和富孩子的人格塑造和心理健康带来无可挽回的负面影响:对穷孩子来说,强烈的贫富意识往往会使得原本就十分自卑的心理雪上加霜;而对富孩子来说,由此而生的盲目的优越感往往会导致他们成为自以为“高人一等”的小霸王。 庆幸的是,许多国家都在为淡化孩子的贫富意识而格外作出巨大努力。 日本的中小学都明文规定:禁止学生穿名牌服装或名牌运动鞋来学校,并对何为“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有一种宗教叫母爱 她九十三岁,他五十七岁。他是她最小的儿子。他一辈子都没有结婚,一辈子都跟她住在一起。他不懂得什么,但他知道她是他的母亲,她对他很好,每天给他做饭吃,有人骂他的时候,她总是奋不顾身地站出来,为了他,她从来没有退缩过,仿佛也从来没有害怕过。他知道他也要对她好,他很少离开家,这样,她叫他的时候,他马上能听得到,她要他挑水,他就去挑水,要他爬到楼上去拿东西,他就去拿东西。他很听她的话。有件事,她没叫他做,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孩子早期教育的十五个内容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早期教育的重要性日益被爸妈所接受,而了解它所涉及的早教内容更是爸妈应该关注的。 孩子早期教育的十五个内容 早期教育是指在宝宝生命的初始阶段(通常指0~6岁),利用大脑半球急剧增长、分化的有利时机,挖掘潜能,使之早慧,同时养成良好的习惯和性格。 归纳来说,有15个早教区域,这15个方面都要涉及到,但不是平均进行,而是通过行之有效的方式同时培养宝宝的智力和非智力因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