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这五类父亲,将会影响到子女的前程 美国一位心理学家在新书中论证说,你在职场中是获得成功还是失败与你拥有一位什么样的父亲有关。 美国临床心理学家斯蒂芬波尔特撰写了一本名为《父亲的因素》的新书。 他在书中列举了能对子女的职业生涯产生重要影响的5种类型的父亲——功成名就型、定时炸弹型、心态消极型、漫不经心型和富有同情心或导师型。 “问题父亲”对儿子的影响 超级成功型父亲 如果你是超级成功型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细心呵护叛逆期的宝宝 寻找宝宝的良好表现 表扬能间接地让宝宝明白是非,所以我更留心果果的一些良好表现,及时地提出表扬。 有次去奶奶家,果果从来不睡午觉,奶奶一逼,他的牛脾气上来了,“哗啦”一声就把桌上的一桶积木扫到了地上。恰在这时,果果的小表妹妞妞来了,果果对妞妞关爱有加,又是拿吃的又是倒饮料,我便趁机表扬果果“懂事”。如此一来,果果反而不好意思了,不但把地上的积木收拾干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只会读书的孩子不会有出息 科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把一批白鼠分成两组,一组白鼠每天都被喂得饱饱的,它们吃完了就睡,睡完了再吃;另一组白鼠每天只喂半饱,因为吃不饱,这组白鼠只能到处寻觅食物,东奔西跑。半年后,科学家看到的是:每天吃得饱饱的白鼠不是得病了,就是死掉了,而那些到处寻觅食物的白鼠却很健康地活着。原因不言而喻,没有吃饱的白鼠在寻觅食物的过程中,既锻炼了身体,又增强了自己的适应能力,提高了免疫力,所以拥有了健康和活力。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批评孩子也需要讲究艺术 一个九岁的男孩,故意把妈妈刚买的新手机从三楼扔到楼下。妈妈心中“嗵”的一下冒上了火,但她忍住了。她用很平静的语气对儿子说:“先去给我捡上来。”一会儿,儿子垂头丧气地上楼来了,说:“对不起,老妈。电视上的广告说得不对,它怕摔。”妈妈拿着摔坏的手机,哭笑不得。 这是一位女友对我说的她儿子的故事。 我想起夏杨小时候也做过类似的&ld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亲子沟通父母应该如何做起? “亲子沟通”一直是备受关注的话题,在各类亲子讲座和媒体的强势宣传之下,不少年轻的爸妈都“知道应该怎么做”,也学习了一些沟通的技巧,但问题的关键不是“不知道”,而是“知道做不到”。 我们不妨来看一看,在“做不到”的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缘由。 原因1:灾难化 一次,妈妈接妞妞放学,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学习过程中时间因素的作用 学习过程中的时间因素 在学习过程中时间因素具有决定作用,因为孩子能准确地觉察出信号和反馈,即哭叫和得到回应之间的平均时间间隔。这样就形成了一种习惯。婴儿习惯了在哭叫和得到回应之间有一段规律性的间隔,他学会了在这段时间里要忍耐。如果母亲正忙着,比如正在做饭,而延长了时间间隔,他就会产生不安,这种不安可能会转而成为恐慌。现在他不能够正确估计时间间隔,因此也变得无法忍受。 婴儿很快就会学会把单个的反馈信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初中生的认知特点 (一)思维方式上的特点 初中生的思维已经开始逐步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导方式,但有时思维中的具体形象的成分还是会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使得初中生可以比较好的运用假设进行逻辑推理,能辨别推理过程本身的逻辑方法和形式上的差别。另一方面,初中生的思维也经常受到具体形象成分的影响,对许多问题的理解和剖析还是会习惯性地关注表面的直接的关系,或者难以突破感观经验的限制而达到对现象的本质的了解。 (二)思维品质上的特点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当宝贝遭遇挫折时 一定程度的挫折可以激发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力量,但如果挫折超出了人的容忍力,可使人心情苦闷,情绪烦乱,行为出现偏差,甚至造成疾病。当孩子在交往中遭遇挫折时,成人应该采取如下措施: 引导孩子变挫折为动力 当孩子在交往中遭遇挫折时,成人应引导孩子分析受挫折的原因,从中吸取教训,并想办法克服困难。 当孩子自己克服了困难时,成人应鼓励、肯定。这样,孩子就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如果孩子独自克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青少年吸烟析心理 每个青少年吸烟都有自己的心里需求,针对青少年的吸烟心理活动特点,“有的放矢”帮助他们戒烟很有必要。 时髦心理:认为吸烟是一种时髦,不吸烟就会落伍,只有加入吸烟队伍,才能赶上“时代潮流”。 好奇心理:青少年好奇心强,许多事都想试一试,体验一下。见别人吞云吐雾,悠游自在样,自己也想体验一下“饭后吸支烟,赛过活神仙”的味道。 模仿心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问题:孩子不善于交往,从日常教育找原因 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成各种能力的培养,这其中社交能力是最为基础的能力要求之一。但目前,一些幼儿正日渐缺乏基本的交往能力。幼儿的交往能力缺失已是幼儿教育领域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如何正确看待孩子不善交往,得从孩子身边的教育环境分析: 孩子不善交往,首先要在父母的日常教育上找原因。由于现代家庭往往只有一个孩子,父母对子女成长越来越关切,发展至今,甚至于事事代为安排已成为普遍现象,这往往使孩子失去发展合群性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孩子挨打引发心理偏差 父母打孩子,往往是出于一时冲动,然而,却会造成不可弥补的严重后果。经常挨打的孩子,会出现以下一些不良心态和心理偏差。 1.说谎:有的家长一旦发现孩子做错事就打。孩子为了避免皮肉之苦,瞒得过就瞒,骗得过就骗,因为骗过一次,就可减少一次“灾难”。可是孩子说谎,往往站不住脚,易被家长发现。为了惩罚孩子说谎,家长态度更加强硬。为了逃避挨打,孩子下一次做错事更要说谎,这样就构成了恶性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老人带大的孩子更具潜力 结果表明:凡是由奶奶带大的孩子,其创造潜力要高出40%!也就是说,他们的思维方式比同龄人更奇特,遇事容易得出别出心裁的解决办法,更容易得出新的解决途径,而这些正是天才们所具备的特点。 不过潜力归潜力,这些由奶奶带大的宝贝孙子的智力可不怎么样,比由父母带大的孩子低10%。这可不意味着他们比后者笨,而是说明他们学习起来要困难一些,比较难适应学校制订的教学大纲。 这两个结果都还需要作进一步验证。说不定在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给孩子一个真爱的世界 清晨,一个男孩来到大海边,把沙滩上的一条条小鱼扔进大海。 “你在干什么?”一个行人问。 “我在救这些小鱼。”男孩头也不抬地说。 “这么多鱼你救得过来吗?” “我救一条是一条,如果我把这条鱼救活了,海里又多了一个生灵。”男孩认真地说。 行人问:“谁在乎你所做的呢?” 男孩捧起一条小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低声调教育孩子有好效果 “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管教了,不管你是喋喋不休地说服,还是大声地命令,孩子全然不理,实在让人生气。”如何有效地管教孩子,尤其是3~7岁的儿童,可能是越来越多的家长面临的棘手问题。 其实,当家长为管教孩子的效果不佳而束手无策时,是否想过变换一种教育方式?好动、好奇是孩子的天性,搞恶作剧、做错事也是很自然的事,如果一味地对孩子高声斥责,不仅起不到应有的教育效果,反而容易造成孩子的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换个说法 让孩子听话 在我们的父母训练班上,问起“你的孩子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很多人都会脱口而出:“不听话!” 做事磨蹭、丢三落四、和小朋友打架、在家乱丢东西、跟大人顶嘴、事事对着干……诸如此类的问题,归根到底用家长们的一句话说就是“孩子不听话”。那么,孩子为什么不听话?父母要如何讲话,孩子才愿意听呢? 孩子不听话,是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顺应自然才是最好的教育法 旅日画家庄凌在日本生活了十多年,在东京、横滨、长崎、札幌等地举办过个人画展。庄凌独自一个人把女儿带大。 女儿在日本从一岁半开始上保育院直到毕业回中国上小学,她亲身体验着中日育儿方面的巨大差异。尽管这种差异,曾经给她带来过许多困惑,但是,看着女儿健康快乐地长大,看着她成为优秀的小学生,庄凌说,这些年的付出完全值得。而那些曾经困扰着她的“日式”育儿方式,也让她由衷地感到赞赏。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师从好老师绽放童年理想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而童年时期的理想,有可能受到家庭的影响,有可能受到喜欢的偶像的影响。还有,那就是他们的老师的影响。 有时我会问美美长大以后想当什么,把“理想”一词的意思解释给她听。听明白后,美美经常固定的理想是:长大当医生,给小朋友治病不让小朋友害怕;或者当老师,像姥姥姥爷一样;还有一个理想是去英国美国,我开始以外她是要到那里读书什么的,哪里想到她想出国竟然是因为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学学德国家长的实在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中国家长的普遍心态,在对待孩子求学问题上,大多数家长都想让自己的孩子通过考大学成才。而德国家长却不同,他们很实在,孩子学什么干什么一切随孩子的意愿和实际。 德国从来不组织全国统一的高等学校入学考试,学生读完13年(12年)后,是继续读大学,还是读职业高等学校,完全由他们自己选择决定,学校老师只给予指导,家长也不逼迫。孩子读普高或职高或什么大学,一切按孩子的实际成绩或兴趣。对于一些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学生的心理挫折及其处置 学生正处在成长发育时期,由于所受情感、意志、认识等因素的制约,心理发育还不够完善,在需要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学生将产生一种丧失的感觉,产生失意的情绪,出现多种不同的心理挫折。 一、引起学生心理挫折的因素及其影响 一般来说,引起学生心理挫折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因素,即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 1.客观因素。主要是指那些不以学生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所造成的挫折。其表现之一是灾害、疾并亲人伤亡、父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压岁钱能不能给孩子们单纯的快乐 又逢春节,给孩子们的“红包”一一装好,长辈们该给他们说点什么呢? 身为父母的可能容易想起自己的童年,追忆接过“压岁钱”时的喜悦。上世纪60年代的“压岁钱”可能是几块糖,那时多数家庭的经济状况很差,一年内能见到糖的时候并不多。用几块糖替代“压岁钱”很是不错,父母和孩子都很甜蜜。 70年代特别是后期度过童年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